專利名稱: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打結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打結器。
背景技術:
腹腔鏡手術由于操作空間小,視野小,術后的包扎難度大,因此在打結時需要輔 助工具。中國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1444909A公開一個醫療用深部打結器,有一個可以 代替手指的長桿和一個便于握持的手柄,在長桿的前端有引線孔,后端有結扎線收緊裝置。 CN101185584公開的打結器為一螺旋體。CN101214162公開的打結器由螺旋圈和柄桿組成, 螺旋圈的一端固定在柄桿一端上,螺旋圈的另一端上設置有穿線孔,縫線固定在螺旋圈的 端部穿線孔上,縫線的另一端連接縫針。上述說明書中的打結器可以在打結過程對線進行 纏繞成結,但是需要艱難將形成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而使結打實,因此通常還需要一個 棒狀的推結棒將形成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打結器,該打結器可以將線 進行纏繞成結,同時將形成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該打結器包括手柄,手柄連接外管,細管套在該外管中,手柄中有滑動部件,細管 的后端連接該滑動部件以便在滑動過程使細管前端在外管前端伸出或縮回,細管前端伸出 外管前端時彈性卷曲形成至少兩圈的螺旋圈,手術包扎用的線穿過該細管。上述滑動部件可以位于手柄中的空腔中,滑動部件連接彈簧,手柄上有滑動部件 的定位扣槽。本實用新型使用可伸縮的細管,伸出時在前端形成一圈或兩圈以上的螺旋卷曲, 夾子按螺旋圈的軸向穿過螺旋圈中央后夾住手術包扎線的端部,將細管縮回到外管中,包 扎線形成一圈或兩圈以上的纏繞,外管端部將纏繞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使結結實,可通 過選擇定位扣槽來選擇螺旋圈的圈數,迅速可靠地形成死結,在視野小的深部手術如腹腔 鏡手術中可迅速方便地打結。
圖1是本實用新型細管縮回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細管伸出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手柄1,手柄1連接外管2。手 柄1中有空腔3,滑動部件4位于空腔3中滑動,彈簧5的一端連接滑動部件4,另一端連接 空腔3的下部。滑動部件4的側部連接有推桿以便于滑動部件4的滑行操作,手柄1上有 可供推桿滑行的滑道,手柄1上有至少兩個供該推桿定位的定位扣槽6。[0010]細管7套在外管2中,細管3的后端連接滑動部件4,前端在伸出外管的狀態下形 成至少一圈以上的螺旋圈9,在縮回狀態下成為直管套在外管2中。手術包扎用的線8穿過細管3。 手術中,滑動部件4位于空腔3的遠端,細管7的前部完全套在外管2中,外管2 的前端插到手術部位之后,將推桿推到選擇兩圈的定位扣槽6扣住,細管7前端從外管2前 端伸出,并由其自身的彈性形成兩圈的螺旋圈9,夾子從下方穿過螺旋圈9的中央后夾住線 8的頭部,推桿從扣槽6上松開,滑動部件4在彈簧5作用下滑到空腔3的遠端,螺旋圈9伸 直并縮回到外管中,線8便出現了兩圈纏繞的結,在拉緊線8的同時,外管2的端部逐步將 形成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形成一個牢固的結。再將推桿推到選擇一圈的定位扣槽10扣 住,細管7前端從外管2前端伸出,形成一圈的螺旋卷曲9,夾子從下方穿過螺旋圈9的中央 后夾住線8的頭部,推桿從扣槽10上松開,滑動部件4在彈簧5作用下滑到空腔3的遠端, 螺旋圈9伸直并縮回到外管中,線8便出現了一圈纏繞的結,拉緊線8同時外管2的端部逐 步將形成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形成一個牢固的死結,完成打結過程。
權利要求一種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打結器,包括手柄,其特征在于,該手柄連接外管,細管套在該外管中,手柄中有滑動部件,細管的后端連接該滑動部件以便在滑動過程使細管前端在外管前端伸出或縮回,細管前端伸出外管前端時彈性卷曲形成至少兩圈的螺旋圈,手術包扎用的線穿過該細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打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部件位于 手柄中的空腔中,滑動部件連接彈簧,手柄上有滑動部件的定位扣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腹腔鏡手術中使用的打結器,包括手柄,手柄連接外管,細管套在該外管中,手柄中有滑動部件,細管的后端連接該滑動部件以便在滑動過程使細管前端在外管前端伸出或縮回,細管前端伸出外管前端時彈性卷曲形成至少兩圈的螺旋圈,手術包扎用的線穿過該細管。夾子按螺旋圈的軸向穿過螺旋圈中央后夾住手術包扎線的端部,將細管縮回到外管中,包扎線形成一圈或兩圈以上的纏繞,外管端部將纏繞的結推到手術結扎部位,使結結實,可通過選擇定位扣槽來選擇螺旋圈的圈數,迅速可靠地形成死結,在視野小的深部手術如腹腔鏡手術中可迅速方便地打結。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1617884SQ20102002671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7日
發明者張敬成, 方玉珊, 陸軍, 陶春蓮 申請人: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