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呼吸道檢查治療用具,特別是涉及 一種在呼吸道檢查治療用的一種全身麻醉輔助通氣喉罩。
背景技術:
經纖支鏡檢查治療術能直接觀察支氣管病變,并能在直視下進行組織活檢、經氣 管穿刺活檢注藥治療,還可以進行氣管狹窄的燒灼、肉芽清除、微波治療等,是呼吸系統疾 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也是普胸外科的常規術前檢查。但經纖支鏡檢查和治療有一定 痛苦,有些病人難以配合完成檢查或因此拒絕檢查,通過對100名纖支鏡檢查病人的術后 問卷調查,95 %的病人認為檢查比較痛苦,36%的病人認為難以忍受,75 %的病人要求在無 知覺狀態下完成檢查。高血壓心臟病者在檢查過程中交感神經刺激可致心率加快、血壓增 高而帶來不利影響,有的病人在應激和劇烈咳嗽下可出現危及生命的并發癥風險,個別病 人病情復雜,檢查時間長易造成缺氧,病人亦難以接受,甚至經常中斷檢查和治療,在檢查 和治療中出現意外要求麻醉科插管搶救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的狀態下纖支鏡檢查和治療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和不良 影響,術后病人無不愉快記憶,但是存在呼吸暫停需要面罩輔助通氣的不利因素,影響操 作,遇到舌后墜和肥胖的病人尤其厲害。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的狀態下纖支鏡檢查和治 療約有50%的病人在檢查過程伴有劇烈咳嗽,影響檢查治療操作,即使術前4%利多卡因 霧化吸入15分鐘,口咽部4%利多卡因噴霧,都無法避免劇烈咳嗽的發生,加深麻醉又影響 患者的自主呼吸。現有的喉罩通氣導管一般用于臨床手術麻醉和危重患者搶救。喉罩通氣導管在 臨床使用時,將其從患者口中插入至罩囊前端到達食管上括約肌,經氣閥通過充氣管向罩 囊充氣后,在患者喉部形成一環形密封,經通氣管道至體外形成一人工氣道,可實施正壓通 氣,又可讓患者自主呼吸。但是,現有產品在臨床使用中遇有需要向患者氣管內插入內窺鏡檢查和治療時, 插入過程不順利,內窺鏡檢查和治療與病人通氣不能同時進行,導致檢查和治療不能順利 進行。針對上述缺陷本申請人還申請了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0720073540.8, 專利名稱為一種全身麻醉輔助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專用通氣喉罩。該喉罩有效的解決了內窺 鏡檢查治療與通氣共用氣道的問題,但是在現實使用中發現,該喉罩通氣管道不夠大,內窺 鏡置入不夠順利,上部只設置有一個內窺鏡穿過的孔,在需要其它治療用器械通過時,上述 喉罩無法完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氣 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0008]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包括一通氣導管,設置在通氣導管前端的罩囊, 通過導氣管與罩囊連接的充氣閥,在通氣導管的后端具有一分支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氣導管內徑加大,截面為橢圓形,通氣導管后端具有一橢圓形的管帽,管帽上具有用于穿入 內窺鏡和治療器械的兩個孔,在所述管帽上連有一可塞住所述兩個孔的兩個塞子。該喉罩 允許內窺鏡和治療器械同時通過并不影響通氣。所述罩囊通氣導管內徑加粗,允許內窺鏡和其他治療器械通過,并不影響通氣。各 種喉罩將通氣管以不同形狀內徑加粗,允許內窺鏡和治療器械同時通過而不影響通氣。 所述罩囊由通氣管前端內側壁向外均勻翻轉。所述充氣閥與導氣管之間還連接有一指示氣囊。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對于被檢查者應用肌松后插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喉罩,罩 囊充氣后,從通氣導管的后端插入用于檢查治療的內窺鏡和治療器械,即可完成對病人的 檢查或治療,通氣導管截面設計為橢圓形可以方便容納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并有足夠空 間通氣,而且獨特的充氣罩結構不影響插入的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的運動和工作。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全身麻醉輔助喉罩通氣在氣道檢查 治療中,完美地解決了現有喉罩存在的內窺鏡與通氣共用氣道的問題,提高了檢查的安全 性和病人的舒適度。同時還增加了治療用器械插入通路,使檢查治療的內窺鏡和治療用器 械可以同時進入并不影響病人通氣。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
圖1的A-A方向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看
圖1、圖2,圖3一種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包括通氣導管1,該通氣導管1為橢圓形彈性橡 膠管,在通氣導管1的前端設置有罩囊2,罩囊2為可充氣罩囊,罩囊2通過一導氣管21連 一指示氣囊23,指示氣囊23的又連接一充氣閥22 ;通過充氣閥22可以向罩囊2內充氣;在 通氣導管1的后端安裝有一三通4,在三通4的另一接口連接一分支氣管3,分支氣管3可以 向通氣管1內通氣,增加通氣量。當然其它各種形狀和各種方式的從主管連接分支用于通 氣的分支氣管均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內。三通接頭與喉罩為無縫連接,不影響內窺鏡和治 療用器械出入,喉罩導管加粗設計為了方便纖支鏡或內插管進入后通氣需要,喉罩末端通 氣2開口加寬無障礙設計為了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方便進出聲門和在氣管內活動的自由。如圖3所示,通氣導管1內徑加粗,允許內窺鏡和其他治療器械通過,并不影響通 氣。各種喉罩將通氣管以不同形狀內徑加粗,允許內窺鏡和治療器械同時通過而不影響通氣。通氣導管1的截面為橢圓形,橢圓形截面的通氣導管1可以方便插入內窺鏡和治療用 器械,即可用于治療用途,也可以用于檢查用途。三通4的另一個接口為內窺鏡插入口,在該接口上蓋有一管帽11,管帽11上,中心 具有用于穿入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的兩個孔121、122,相應的在管帽11上還連有一可塞住 孔121、122的塞子131、132。用于檢查或治療的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可以從孔121、122里 面穿過。該管帽11為韌薄橡膠膜不影響纖支鏡活動又能密封。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對于被檢查者應用肌松后插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喉罩,罩 囊充氣后,從通氣導管的后端插入用于檢查或治療的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即可完成對病 人的檢查或治療,通氣導管截面設計為橢圓形可以方便容納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而且獨 特的充氣罩結構不影響內窺鏡和治療用器械的運動和工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全身麻醉輔助喉罩通氣在氣道檢查治療中,提 高了檢查治療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舒適度。同時還增加治療用器械插入通路,使檢查和治療 可以同時進行。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 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 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包括一通氣導管,設置在通氣導管前端的罩囊,通過導氣管與罩囊連接的充氣閥,在通氣導管的后端具有一分支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導管截面為橢圓形,通氣導管后端具有一橢圓形的管帽,管帽上具有用于穿入內窺鏡和治療器械的兩個孔,在所述管帽上連有一可塞住所述兩個孔的兩個塞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的通氣 管后端具有一用于通氣的分支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由通氣 管前端內側壁向外均勻翻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閥與導 氣管之間還連接有一指示氣囊。
專利摘要一種氣道檢查治療專用通氣喉罩,包括一通氣導管,設置在通氣導管前端的罩囊,通過導氣管與罩囊連接的充氣閥,在通氣導管的后端具有一分支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導管截面為橢圓形,導管內徑加粗允許內窺鏡和治療器械通過,通氣導管后端具有一橢圓形的管帽,管帽上具有用于穿入內窺鏡和治療器械的兩個孔,在所述管帽上連有一可塞住所述兩個孔的兩個塞子。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對于被檢查者應用肌松后插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喉罩,罩囊充氣后,從通氣導管的后端插入用于檢查治療的內窺鏡和治療器械,即可完成對病人的檢查或治療,通氣導管截面設計為橢圓形可以方便容納內窺鏡和治療器械,而且獨特的充氣罩結構不影響內插管的運動和工作。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1684261SQ201020160649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李明星 申請人:李明星;上海市肺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