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熱式溫控醫用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的醫用針,特別是一種內熱式溫控醫用針。
背景技術:
醫學上常用的醫用針,為了提高療效,一般都是在針的尾部纏繞艾絨,用明火點燃 艾絨燃燒,使進入人體經絡的金屬針加溫,達到提高醫療效果目的;醫學上實驗表明,對人 體局部肢體加熱到38° -40°C,具有舒筋活血、化淤止痛、消除炎癥之功效,40° -43°C對細 胞生長受到抑制;43°C以上,表皮細胞受到損傷;60°C則細胞組織受到破壞。目前,常用的醫用針,在針的尾部纏繞艾絨,用明火點燃艾絨燃燒,達到加溫目的, 有許多缺陷,首先是加溫的溫度不能控制,要么溫度太低,達不到療效,要么溫度太高,損傷 人體;此外,用明火燃燒,室內煙霧污染嚴重,還可能使明火燒傷人體。
發明內容為解決前述醫用針的加熱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熱式溫控醫用針,該醫用 針是空心的不銹鋼針管,針管后端與塑料柄固定,塑料柄與插座連接,塑料柄內有印制板, 針管內設有射頻加熱線圈和微型熱電偶,射頻加熱線圈由直流-交流逆變器供電,熱電偶 與微處理器CPU連接,微處理器CPU根據熱電偶傳感器的溫度,與設定溫度比較,控制逆變 器的輸出功率升高或降低;所述微型熱電偶是用高溫膠粘結在針管內的薄型絕緣管上,熱電偶的輸出引線通 過薄型絕緣管引出至塑料柄內的印制板上焊接固定;所述射頻加熱線圈是繞在錳銅絲絕緣線上,錳銅絲絕緣線自針管引出焊在塑料柄 內的印制板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能準確控制進入人體內針的溫度,而且溫控范圍大,達到30° -60°C,穩定性好。2,安全可靠,治療過程無輻射,無煙霧,沒有微電流進入人體。3,操作方便,使用簡單,適用范圍廣,可單針使用,也可多針使用,最多可同時使用 16支針,根據人體的不同,每個針可以設置不同的溫度要求。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形圖。附圖2是附圖1的A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針體,2-錳銅膝包線絲,3-線圈,4-微型T型熱偶,5-薄型絕緣管,6-印制板, 7-插座,8-塑料柄。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針是空心的不銹鋼針管1,針管1的外徑是 1. Imm,內徑是0. 8mm,針管1后端與塑料柄8固定,塑料柄8與插座7連接,塑料柄8內有印 制板6,針管內設有射頻加熱線圈3和微型熱電偶4,射頻加熱線圈3由直流-交流逆變器 供電,熱電偶4與微處理器CPU連接,微處理器CPU根據熱電偶4傳感器的溫度,與設定溫 度比較,控制逆變器的輸出功率達到設定溫度;所述微型熱電偶4是用高溫膠粘結在針管內的薄型絕緣管5上,熱電偶4的輸出 引線通過薄型絕緣管5引出至塑料柄8內的印制板6上焊接固定;所述射頻加熱線圈3是繞在錳銅絲絕緣線2上,錳銅絲絕緣線作為骨架,自針管1 引出焊在塑料柄8內的印制板6上。本實用新型塑料柄后端插座7,與專用儀器連接,專用儀器上有電源,微處理器 CPU,直流-交流逆變器電路等。
權利要求一種內熱式溫控醫用針,其特征在于,醫用針是空心的不銹鋼針管,針管后端與塑料柄固定,塑料柄與插座連接,塑料柄內有印制板,針管內設有射頻加熱線圈和微型熱電偶,射頻加熱線圈由直流一交流逆變器供電,熱電偶與微處理器CPU連接,微處理器CPU根據熱電偶傳感器的溫度,與設定溫度比較,控制逆變器的輸出功率升高或降低。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熱式溫控醫用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熱電偶是用高溫膠 粘結在針管內的薄型絕緣管上,熱電偶的輸出引線通過薄型絕緣管引出至塑料柄內的印制 板上焊接固定。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熱式溫控醫用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加熱線圈是繞在錳 銅絲絕緣線上,錳銅絲絕緣線自針管引出焊在塑料柄內的印制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熱式溫控醫用針,該醫用針是空心的不銹鋼針管,針管后端與塑料柄固定,塑料柄與插座連接,塑料柄內有印制板,針管內設有射頻加熱線圈和微型熱電偶,射頻加熱線圈由直流-交流逆變器供電,熱電偶與微處理器CPU連接,微處理器CPU根據熱電偶傳感器的溫度,與設定溫度比較,控制逆變器的輸出功率升高或降低;優點是能準確控制進入人體內針的溫度,而且溫控范圍大,達到30°-60℃,穩定性好;安全可靠,治療過程無輻射,無煙霧,沒有微電流進入人體。
文檔編號A61H39/08GK201710641SQ20102025620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3日
發明者邵明觀 申請人:上海曙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