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提升病人的裝置,具體是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學臨床工作中,根據治療和護理需要,常須將病人保持頭高足低位,或頭低足 高位。例如頭低足高位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排出;用于十二指腸引流,有利于 膽汁引流;用于妊娠時胎膜早破,防止臍帶脫垂;用于跟骨或脛骨結節牽引時,利用人體重 力作為反牽引力。頭高足低位用于頸椎骨折的病人作顱骨牽引時,作為反牽引力;用于減輕顱內 壓,預防腦水腫;用于顱腦手術后的病人。傳統的方法是依病情用木墩或磚頭墊高床尾或床頭15-30厘米。但是,在具有現 代化設施條件的病房里,零碎磚頭難覓,而且,破壞了整體醫療環境,抑或臨時應急制備一 定高度的木墩,墊高床頭。醫護人員勞動強度大,或由輔助人員協助才能完成。用于施工作業的液壓提升裝置11俗稱“千斤頂”,主要由液壓缸2及其上設置的壓 柄1和截止閥9,液壓缸2下端的底座8,液壓缸2上端依次設置伸縮桿3、調整桿4、鎖母12 和調整桿帽13所構成的。然而,普通的醫用病床是通過床尾一端分設的靠背架搖把和下肢抬高架搖把(未 圖示),將靠背架或下肢抬高架提高。但是,上述搖把提升結構只能解決病人的半坐位,或下 肢抬高,而未能解決“頭高足低位”或“頭低足高位”的問題,給臨床工作帶來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醫療過程中,保持“頭高足低位”或“頭低足高位”的問 題,而設計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本實用新型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包括主要由液壓缸及其上設置的壓柄和截止閥,液壓 缸下端的底座,液壓缸上端依次設置伸縮桿、調整桿、鎖母和調整桿帽所構成的液壓提升裝 置,其特征在于調整桿頂部固定連接U形上支撐架中心的底部,上支撐架兩側是支撐醫用 床兩側的外延的階梯部;液壓缸下的底座固接在平面的下支撐架上。這樣設計的本實用新型,根據醫療需要,解決了臥床病人“頭高足低位”或“頭低足 高位”的問題,以及床頭或床尾需要抬高的高度,減輕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保持病房的環 境整齊,安全穩定,具有顯著的實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上支撐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主視平面結構示意3[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主要部件說明1.壓柄2.液壓缸[0017]3.伸縮桿4.調整桿[0018]5.上支撐架6.下支撐架[0019]7.通孔8.底座[0020]9.截止閥10階梯部[0021]11液壓提升裝置12鎖母[0022]13調整桿帽14醫用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根據液壓傳動原理設計的,解決了醫療過程中,病人需要保持“頭高 足低位”或“頭低足高位”的問題。如圖1、圖2所示,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包括主要由液壓缸2及其上設置的 壓柄1和截止閥9,液壓缸2下端的底座8,液壓缸2上端依次設置伸縮桿3、調整桿4、鎖母 12和調整桿帽13所構成的液壓提升裝置11,而在調整桿4頂部固定連接U形上支撐架5 中心的底部,上支撐架5兩側是支撐醫用床14兩側的外延的階梯部10 ;液壓缸2下的底座 8固接在平面的下支撐架6上。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上支撐架5呈平底U形,上支撐架5和階梯部10 的水平長度與醫用床14的寬度相對應。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平面的下支撐架6長度小于醫用床12的寬度。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上支撐架5的中心形成有貫穿調整桿4的通孔 7。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下支撐架6與液壓缸2的底座8焊接為一體。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上支撐架5及其階梯部10和下支撐架6由扁形 不銹鋼材質制成。上支撐架5中部呈平底U形,中部制成平底U形的目的是為了避開醫用床尾端的 搖把,U形上支撐架5底部水平長度為70厘米,中部呈平底U形的上支撐架5兩側的高度 分別為10厘米,上支撐架5兩端為階梯部10,上支撐架5及兩側階梯部10的水平長度與醫 用床14的寬度相對應,防止醫用床從上支撐架5左、右滑落,起穩固的作用;上支撐架5的 平底U形中心部開一通孔7,通孔7的大小與調整桿4的直徑相適應,調整桿4為螺桿,頂 部是調整桿帽13,調整桿4通過通孔7,并將鎖母7在調整桿4上緊固,使上支撐架5和調 整桿4固定連接到一起;扁平下支撐架6的長度小于醫用床的寬度,是防止醫用床14的床 腿阻擋,液壓缸2的底座8與下支撐架6采用焊接的方法結合為一體,使本實用新型落地平 穩,使用安全。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其直立,放置在醫用床14的床頭或床尾底下,并使上支 撐架5兩端的階梯部10與醫用床14兩側結合,使階梯部10承托醫用床14的兩側,順時針 鎖緊截止閥9,壓動壓柄1緩慢提升伸縮桿3,這樣,根據醫療需要,將醫用床14的床頭或床尾抬高距地面1530厘米,若需要放下床頭或床尾時,將截止閥9逆時針方向輕輕旋轉,伸縮 桿3將自動緩慢下降,使醫用床14回落到初始狀態。
權利要求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包括主要由液壓缸(2)及其上設置的壓柄(1)和截止閥(9),液壓缸(2)下端的底座(8),液壓缸(2)上端依次設置伸縮桿(3)、調整桿(4)、鎖母(12)和調整桿帽(13)所構成的液壓提升裝置(11),其特征在于調整桿(4)頂部固定連接U形上支撐架(5)中心的底部,上支撐架(5)兩側是支撐醫用床(14)兩側的外延的階梯部(10);液壓缸(2)下的底座(8)固接在平面的下支撐架(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撐架(5)呈平底U 形,上支撐架(5)和階梯部(10)的水平長度與醫用床(14)的寬度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平面的下支撐架(6)長 度小于醫用床(12)的寬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撐架(5)的中心形 成有貫穿調整桿(4)的通孔(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撐架(6)與液壓缸 (2)的底座(8)焊接為一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撐架(5)及其階梯 部(10)和下支撐架(6)由扁形不銹鋼材質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抬高床頭床尾的裝置,屬于提升病人的裝置。包括主要由液壓缸及其上設置的壓柄和截止閥,液壓缸下端的底座,液壓缸上端依次設置伸縮桿、調整桿、鎖母和調整桿帽所構成的液壓提升裝置,而在調整桿頂部固定連接U形上支撐架中心的底部,上支撐架兩側是支撐醫用床兩側的外延的階梯部;液壓缸下的底座固接在平面的下支撐架上。這樣設計的本實用新型根據醫療需要,解決了臥床病人“頭高足低位”或“頭低足高位”的問題,以及床頭或床尾需要抬高的高度,減輕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保持病房的環境整齊,具有顯著的實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61G7/05GK201631544SQ20102030136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5日
發明者朱寶華 申請人:朱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