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踝關節康復訓練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單自由度的踝關節康復訓 練機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專用踝關節康復裝置的功能相對簡單,主要是用于踝關節跖 屈和背伸功能障礙的康復,矯正和防止足下垂、足內翻、足外翻等畸形;在踝關節活動范圍 內用于主動或被動訓練。雖然對受傷后的踝關節的康復治療起到了一定的療效作用,但是 其功能簡單,只能實現單一的運動模式,不能夠全方位的進行康復訓練,而且操作使用不方 便,尤其是主動訓練時容易發生二次損傷。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是本發明的研究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有利于提升腳踝康復效 果,滿足腳踝康復時對多個部位進行康復訓練。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一種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包括機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機座架中部底側安裝有電動機構,所述機座架上表面豎設有由電動機構驅動的轉軸, 所述轉軸上端部與一傾斜圓盤的中部固定連接。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裝置只有一個自由度,轉動軸轉動時驅動動平臺相對于軸 心做連續的擺動運動,腳安放于動平臺上,從而實現踝關節的跖屈與背伸、內翻與外翻運 動,同時該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體積小,價格低廉,適合家庭使用。
圖1為本發明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機座架和電動機構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為機座架、電動機構、轉軸和傾斜圓盤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機座架、電動機構、轉軸、傾斜圓盤以及箍套下半圓盤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為機座架下半三腳基座、電動機構、箍套下半圓盤以及輔助伸縮桿連接結構 示意圖。圖6為機座架、電動機構、轉軸、傾斜圓盤、箍套下半圓盤以及輔助伸縮桿連接結 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一種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包括機座 架1,所述機座架1中部底側安裝有電動機構2,所述機座架1上表面豎設有由電動機構驅 動2的轉軸3,所述轉軸3上端部與一傾斜圓盤4的中部固定連接。上述傾斜圓盤4外周套設有箍套5,所述箍套5周側均布有若干個輔助伸縮桿6,所述輔助伸縮桿6的上下端分別與箍套5周側和機座架1周側球形鉸接。上述轉軸3的軸線與傾斜圓盤4的軸線相交,且軸線之間成30度夾角。上述箍套5由上半圓盤5-1與下半圓盤5-2通過螺栓連接構成。上述機座架1由上半圓盤1-1與下半三腳基座1-2通過螺栓連接構成。具體實施過程如下圖2中機座架1和電動機構2固連在一起,圖3中電動機構2 與轉軸3連接,帶動轉軸3旋轉,圖4中箍套5的下半圓盤5-1與傾斜圓盤4嵌套在一起形 成平面副,由于嵌套的作用限制了平面間的兩個移動自由度,則箍套5與傾斜圓盤4之間形 成的是相對于圓盤軸線的轉動副,所以箍套的運動是相對于轉軸軸線的偏轉擺動運動。圖5 中輔助伸縮桿6與機座架1和箍套5之間都是球鉸接,輔助伸縮桿伴隨箍套的運動有伸縮 和偏擺運動,同時起到支撐和限制箍套隨轉軸的轉動作用。圖1中,機座架1,電動機構2, 轉軸3,傾斜圓盤4與箍套3串聯,機座架1,輔助伸縮桿6與箍套3形成并聯。電動機構2 提供動力帶動轉軸及傾斜圓盤4轉動,傾斜圓盤4帶動箍套5做偏轉擺動運動,箍套5帶動 輔助伸縮桿6做伸縮和偏擺運動。當人坐在椅子上,將腳輕松的放置于動平臺之上,把腳與 箍套固連,啟動該康訓練裝置,隨著動平臺的偏轉擺動運動,踝關節被動的連續作跖屈與背 伸、內翻與外翻,從而保證和加速踝關節功能的恢復。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 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包括機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架中部底側 安裝有電動機構,所述機座架上表面豎設有由電動機構驅動的轉軸,所述轉軸上端部與一 傾斜圓盤的中部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圓盤外 周套設有箍套,所述箍套周側均布有若干個輔助伸縮桿,所述輔助伸縮桿的上下端分別與 箍套周側和機座架周側球形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的軸線 與傾斜圓盤的軸線相交,且軸線之間成30度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套由上半 圓盤與下半圓盤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架由上 半圓盤與下半三腳基座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自由度腳踝康復訓練裝置,包括機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架中部底側安裝有電動機構,所述機座架上表面豎設有由電動機構驅動的轉軸,所述轉軸上端部與一傾斜圓盤的中部固定連接。本發明裝置只有一個自由度,轉動軸轉動時驅動動平臺相對于軸心做連續的擺動運動,腳安放于動平臺上,從而實現踝關節的跖屈與背伸、內翻與外翻運動,同時該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體積小,價格低廉,適合家庭使用。
文檔編號A61H1/02GK102058465SQ20111004248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2日
發明者姚立綱, 王恒利, 隋鵬舉, 魏國武 申請人:福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