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擴展的胸腔進入口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7118閱讀:22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擴展的胸腔進入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一般地涉及用于實施手術過程的裝置和技術。更特別地,本公開涉及用于微創手術的進入裝置。
背景技術
在減少損傷和康復時間的努力中,許多手術過程通過在皮膚上的小開口而實施, 例如切口或者人體的自然通口。例如,這些手術過程包括通常在患者的腹部范圍內實施的腹腔鏡手術以及通常在患者的胸腔內實施的胸腔手術。已經開發出在這些微創手術過程中使用的特定手術器械。這些手術器械通常包括位于其遠端處的具有操作結構的細長軸,所述操作結構例如抓取器(graspers),施夾器 (clip appliers),樣本取出袋,等等。在微創手術中,臨床醫師時常使用閉孔器(obturator)或套管針在患者體壁上生成開口,隨后將進入組件(access assembly)定位在開口內。進入組件包括貫通其中而延伸的通道以接收用于定位在諸如體腔的內部工作部位內的一個或多個上述的手術器械。在微創胸腔手術中,進入組件通常被插入到位于被稱作肋間隙的患者的相鄰肋骨之間的空間中,隨后手術器械能通過進入組件中的通道被插入到內部工作部位中。為了在微創胸腔手術過程期間便于可視化、特定手術器械的進入、和/或組織樣本的移除,可能期望將與限定了肋間隙的肋骨相鄰的組織展開。另外,在這些手術過程期間,期望進入組件得到穩定、可靠的放置以使得進入組件能夠經受住在通過所述進入組件而插入的器械的操作期間所施加的作用力。但是,減小在所述手術過程期間的患者創傷,在康復期間的不適、以及整體的康復時間依然是重要的問題。因此,存在著對這樣一些胸腔進入口的需要它在使組織無創傷地縮回(retraction)的同時能夠讓患者在術后遭受的痛苦最少,它并不局限于進入體腔,并且便于從體腔中移除組織樣本。

發明內容
依照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用于定位在組織的開口中的手術進入組件,或進入口。在一個方案中,所述手術進入組件包括具有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主體。每個主體部件包括對側部(opposed side)和外側部。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通過連接器彼此聯接并且能夠相對于彼此而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間移動。在所述接近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對側部彼此靠近。在所述展開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對側部向外屈曲并且彼此遠離從而在所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之間限定出通道。 柔性膜聯接于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并從其上延伸出來。所述柔性膜被構造為使得柔性膜徑向向外的平移使各主體部件從接近位置移動到展開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柔性膜在其近端處聯接于可調節部件。所述可調節部件可被構造為使得柔性膜繃緊從而使得主體部件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移動。釋放柔性膜上的張力能夠使主體部件返回接近位置。所述可調節部件可包括聯接到柔性膜上的可調節環。 可選擇性地將所述可調節環調節于限定環最小直徑的第一位置和限定環較大直徑的第二位置間。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帶狀件被聯接到連接器上從而在完成手術后通過切口從體腔移除進入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帶狀件也可以用于操縱進入組件的定位和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主體部件的面向外的表面都限定了彎曲截面的構造。每個主體部件的從其對側部到其外側部的厚度也可以增大。連接器可限定為通常的馬蹄形構造并且可以連接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朝向其外側部的前端。緩沖墊可以布置在主體部件的面向外的表面上,以便在通過組織中的開口而布置進入組件時用于保護周圍的組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將主體部件朝接近位置偏置。在另一方案中,本公開提供了用于定位在組織中開口內的手術進入組件,所述手術進入組件包括含有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主體,每個主體部件包括前端、尾端和第一側部及第二側部。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彼此聯接并且能夠相對于彼此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接近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側部彼此靠近,在所述展開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第一側部彼此被進一步分隔開從而在其間限定出通道。當所述前端朝切口定向時,主體部件可被插入切口中,并且當限定于各主體部件之間的通道位于主體部件的橫向位置時,繼而將主體部件樞轉到橫向位置。可提供從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延伸出的可被使用者抓握的柔性膜,用于使主體部件移動到橫向位置和/或使主體部件移動到展開位置。可提供鎖定部件,用于將主體部件選擇性地鎖定于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間的中間位置。在另一方案中,本公開提供了用于定位在組織中開口內的手術進入組件,所述手術進入組件包括含有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主體,每個主體部件包括對側部、前端和尾端。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彼此聯接并且能夠相對于彼此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接近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對側部彼此靠近,在所述展開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對側部遠離彼此向外旋轉從而在其間限定出通道。每個主體部件的外表面可以是彎曲的并且能夠在切口內部與組織的內表面接合。 緩沖墊部件可被定位在主體部件的外表面上。從主體部件延伸出來的柔性材料能夠移動以使主體部件向外旋轉。依據本公開的另一方案還提供了一種進入患者的內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患者的組織中形成開口并提供進入組件。接著,在進入組件位于接近位置時,通過患者組織中的開口而將進入組件的前端插入,從而使得進入組件的主體位于限定在患者的相鄰肋骨間的肋間隙內,并且使得柔性膜從組織中的開口向近側延伸。然后,進入組件被旋轉從而使得相鄰的對側部與組織中的開口對齊。接著,將柔性膜徑向向外平移,使得主體部件從接近位置移動到展開位置,并且使得肋間隙擴展從而產生出用以進入患者內體腔中的通道。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個或多個帶狀件,以便于平移和/或旋轉進入組件。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進入組件來引導手術器械和/或組織樣本。所述方法可進一步包括釋放柔性部件上的張力從而使進入組件從展開位置移動到接近位置。于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所述進入組件旋轉從而使得前端被定位成與組織中的開口相鄰,然后可以例如通過拉動聯接于前端的帶狀件之一的方式使進入組件經由所述前端而向近側平移,從而將進入組件從組織中的開口中移除。


在此參照附圖對主題進入口的各種實施例進行說明,其中圖1為根據本公開的示為被插入組織的切口中的進入口的側視圖;圖2A為圖1的進入口被旋轉到組織切口內的位置中的仰視圖;圖2B為圖1的進入口處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運動的位置中的仰視圖;圖3為圖1的進入口布置在展開位置中的側剖視圖;圖4為圖1的進入口的仰視立體圖,顯示出柔性膜從進入口延伸通過組織中的切 Π ;圖5Α為圖1的進入口示為從組織中的切口移除的仰視立體圖;圖5Β為圖1的進入口示為從組織中的切口移除的俯視立體圖;和圖6為示出帶有定位在限定于相鄰肋骨之間的肋間隙內的圖1的手術進入口的患者骨骼結構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參照附圖對本公開的進入組件或進入口及其使用方法的各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在附圖及下面的說明中,應該理解術語“近側”指的是進入口或其零件在正確使用期間更靠近臨床醫生的端部,而應該理解術語 “遠側”指的是進入口或其零件在正確使用期間更遠離臨床醫生的端部,這是本領域中傳統和常規的表述。另外,應該理解在下文中用到的術語“組織”包括患者的肋骨和任何的周圍組織。還應該理解術語“微創手術過程”意在包括通過小的開口 /切口在諸如胸腔或腹腔的密閉空間中實施的手術過程。現參照圖1至圖5Β,將當前公開的手術進入口用附圖標記100概括地標識。在圖 1至圖5Β的實施例中,進入口 100被描述為胸腔入口 100,所述胸腔入口 100被構造且定尺寸為插入到位于患者的相鄰肋骨“R” (圖3)間的肋間隙中,從而能夠在胸腔內插入和操縱一個或多個手術器械。然而,還可以預想到的是,進入口 100可被構造且定尺寸以便為各種其它內部體腔和/或組織提供進入通路。進而,進入口 100可以用具有與此處描述的目的相適合的強度的任何合適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構成,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材料。進入口 100被構造且定尺寸為通過肋間隙而伸入諸如胸腔“Τ”(圖3和圖6)的體腔中,并且通常包括具有馬蹄形的前端107的主體105和通過馬蹄形前端107相互連接的第一主體部件110和第二主體部件120。帶狀件130被附接于馬蹄形前端107上,以便于在手術之后通過切口 “I”從空腔“T”中移除進入口 100。柔性膜140在其遠端142處分別附接于第一主體部件110和第二主體部件120的對(內)側部112和122,并且在在近端 144處被附接于可調節環150。進入口 100能夠在用于插入或移除的閉合位置(或稱接近位置)和打開位置(或稱分開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打開位置(或稱分開位置)中,通道 190(圖3)延伸穿過進入口 100以提供達至內部體腔的進入通路。第一主體部件110和第二主體部件120分別包括外側部113、123,前端114、124, 和尾端115、125。如圖1所示,在進入口 100的接近位置或閉合位置中,主體部件110、120 的對側部112、122分別被定位得彼此更加靠近,優選彼此相鄰。馬蹄形連接器108的端部 108a被附接于主體部件110的前端114,而馬蹄形連接器108的端部108b被附接于主體部件120的前端124。開口 109分別被限定在馬蹄形連接器108和主體部件110、120的前端 114、124 之間。進入口 100的主體部件110、120可以由半剛性材料構成,以便為進入口 100提供結構支撐的同時仍然具備一定程度的柔性。主體部件110、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透明的,以允許通過進入口 100達至手術部位內的可視化。如在圖3中所最佳顯示的,主體部件 110、120可以增大從它們各自的對側部112、122到它們各自的外側部113、123的厚度,和/ 或所述主體部件110、120可能包括鄰近外側部113、123布置的并分別沿著主體部件110、 120的面向外的表面116、126延伸的緩沖墊119(0 3)。該增加的厚度和/或緩沖墊119 有助于在通過進入口 100移除手術器械和/或身體組織期間保護諸如肋骨“R”和神經“N” 的周圍組織。應該意識到的是,主體部件110、120的增加的厚度也分別使其外側部113、123 比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的剛度更大,或柔性更小。如在下文中將變得更清楚的是,在優選的實施例中,主體部件110、120具有從外側部113、123到對側部112、122增加的柔性,從而使得對側部112、122彼此遠離地移動,以便產生延伸通過進入口 100的通道 190。可將進入口 100朝接近位置而偏置,在所述接近位置處,主體部件110、120被定位得彼此靠近,優選為彼此相鄰。在該實施例中,如果主體部件110、120被屈曲到打開位置并且沒有被鎖定機構保持在打開位置,則主體部件110、120將在偏置作用下返回到接近位置 (或稱閉合位置)。每個主體部件110、120可在一個或兩個表面上限定出類似拱形的或彎曲的剖面輪廓,正如分別從主體部件110、120的前端114、124或尾端115、125所觀察看到的那樣。 換句話說,主體部件110、120的面向外的表面116、126可以分別形成通常的凸出構造,和/ 或主體部件110、120的面向內的表面117、127可以分別形成通常的凹入構造。相應地,托架(saddle) 118、128 (圖3)可被分別形成在進入口 100的主體部件110,120的面向外的表面116、126中的每一個中。應該意識到的是,當進入口 100被布置在接近位置(或稱閉合位置)時(圖1),托架118、128相對較淺。然而,當進入口 100移動到打開位置(或稱分開位置)(圖3)時,托架118、128變得更明確地將肋骨“R”容納于其中。對應地,當對側部 112、122彼此遠離移動時,主體部件110、120面向外的表面116、126變得更凸出,而面向內的表面117、127變得更凹入。如在圖3中所最佳顯示的,柔性膜140在張緊時通常是漏斗形的并且在其遠端142 處分別聯接到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上。更具體地,柔性膜140的第一段140a沿著主體部件110的對側部112的長度被機械聯接到對側部112上,而柔性膜140的第二段140b沿著主體部件120的對側部122的長度被類似地機械聯接到對側部122上。柔性膜140的一對端部段140d將柔性膜140的第一段140a和第二段140b彼此聯接,從而限定出如圖3中所示的完整的漏斗形狀。換句話說,柔性膜140制造出從其近端144到其遠端 142的漏斗形通道190。漏斗形的膜140與形成漏斗最遠側部分的主體部件110、120 —起向遠側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漏斗在主體部件110、120處于接近位置時,即在主體部件 110、120的對側部112、122彼此相鄰時更接近圓錐形,而漏斗在主體部件110、120處于打開位置時,即在對側部112、122彼此分隔開時更接近圓柱形,。可以預想到的是,柔性膜140被構造成用于使軟組織縮回。更特別地,可以預想到柔性膜140具有足夠的彈性以允許多種組織厚度縮回,這是由于在不同的患者之間可能會存在多種組織厚度。還可以預想到的是繃緊時的柔性膜140具有足夠的強度以使主體部件 110,120正確地縮回,從而防止由尖利的手術器械引起的意外刺穿,并防止撕裂的發生。此外,可以預想到的是柔性膜140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以減少由于接觸到患者組織而引起患者不良反應的事故。柔性膜140也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使得使用者能夠更好地觀察手術部位和周圍組織。繼續參照圖3,可調節環150被布置在柔性膜140的近端144處。可調節環150可由剛性的生物材料構成,以限定從柔性膜140的近端144延伸通過主體部件110、120的通道190的結構化開口。更具體地,可調節環150可被布置為穿過形成于柔性膜140的近端 144處的閉合環圈149。近端144可被折回并粘附到柔性膜140上以在其間形成閉合環圈 149。備選地,可調節環150可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構造與柔性膜140機械接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環150可以是柔性的以符合患者身體。可調節環150包括將環保持在各種位置的結構。在圖3的實施例中,齒合機構 (ratcheting mechanism)設置有重疊端153、154,每個重疊端153、154在其內表面上限定出各自的多個互補的齒153a、154a和各自的凹口 153b、154b,從而使得齒153a與凹口 154b 嚙合并且使齒154a與凹口 153b嚙合,以便如所期望地來展開或收縮可調節環150,并且將該環保持在選定的位置。相應地,可調節環150及繞其布置的柔性膜140的近端144可限定出最小的直徑和最大直徑,其中在最小直徑處,環150的端部153和154完全地重疊并且柔性膜140實質上是未繃緊的,而在最大直徑處,可調節環150的端部153和154只是略微地重疊并且柔性膜140被顯著地繃緊。如下文中將更詳細說明的,調整環直徑使柔性膜140 繃緊和松弛,由此影響限定于主體部件110、120之間的通道190的打開和關閉(或展開和縮回)。還可以預想到的是,任何其它合適的可調節部件可被用于在最大和最小直徑之間調節/保持可調節環150。可調節部件140可包括鎖定機構,用于將柔性部分140鎖定在多個位置,例如,限定環150的最小直徑、限定環150的最大直徑和/或限定多個中間直徑的位置。如上所述,繃緊時的柔性膜140通常是漏斗形的,并且從布置在柔性膜140近端 144處的可調解環150開始向遠側和向內延伸,最終在其遠端142處被附接于主體部件 110,120上。此外,柔性膜140的第一段140a和第二段140b、以及端部段140d彼此可以是一體的,即形成為單膜,或也可以形成為彼此經由常規手段接合的分離段。可以預想到的是,柔性膜140的遠端142與主體部件110、120相聯接或與主體部件110,120成一整體,從而使延伸通過進入口 100的通道190與切口“I”周圍的組織隔離開。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柔性膜140和主體部件110、120完全遮蔽了切口 “I”,從而減少了在手術過程期間發生組織損害和/或感染的風險。現在參照圖2A至2B,馬蹄形連接器108分別從進入口 100的主體部件110、120的前端114、124延伸出來。馬蹄形連接器108可與前端114、124—體形成或經由合適的手段附接于前端114、124。馬蹄形連接器108由堅固的、剛性的材料制成,以維持主體部件110、 120間固定的空間關系。為此目的,馬蹄形連接器108可以被加固以對其提供進一步的結構支撐。馬蹄形連接器108可以被構造成分別維持關于彼此相對地固定的主體部件110、120 的外側部113、123,同時對側部112、122相對外側部113、123可屈曲,從而使主體部件110、 120屈曲。因此,延伸通過進入口 100的通道190在最小寬度和最大寬度之間是可展開的, 其中在最小寬度處,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彼此相鄰,而在最大寬度處,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遠離彼此并且分別相對于主體部件110、120的外側部113、 123屈曲。可以理解的是,在示出的實施例中,通道190的最大寬度不超過外側部113、123 之間的距離,所述外側部113、123被馬蹄形連接器108保持相對于彼此的固定關系。實質上與馬蹄形連接器108類似的第二馬蹄形連接器(未示出),可以分別被布置在主體部件110、120的尾端115、125上,從而為主體部件110、120提供進一步的結構支撐, 并且更具體地是分別為主體部件110、120的外側部113、123提供結構支撐。如在圖4和圖5B中最佳所示,帶狀件130繞馬蹄形連接器108布置并從其上延伸出來。帶狀件130可被粘附于、環繞于、或者以其它方式接合于馬蹄形連接器108。帶狀件 130具有足夠的長度以便從進入口 100向近側向外延伸通過切口 “I”以被使用者抓握。如在下面將更詳細說明的,帶狀件130被構造成用于從切口 “I”中移除進入口 10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帶狀件130以便于在進入口 100的插入和使用期間對進入口 100的操縱。 可以預想到的是,可提供多于一個的帶狀件130,以進一步便于對進入口 100的操縱。備選地,或連同帶狀件130,柔性膜140可被用于對進入口 100的操縱、定向、或定位。現在通過實例討論在微創胸腔手術期間對進入口 100的使用和操作。從接下來的內容中可以理解到的是,進入口 100易于插入、操縱和從患者體內移除。進一步地,進入口 100是微創的,柔性的,以符合順應患者的解剖結構,并且提供了進入胸腔“T”(圖3)的良好可視性。此外,進入口 100的漏斗形,低輪廓(low-profile)的構造例如在從體內移除樣本或取回組織樣本方面是特別有利的。最初,通過常規手段在患者胸體腔的外組織壁上制造開口、或切口 “I”。切口 “I” 在相鄰肋骨“R”之間形成,沿肋間隙延伸。換句話說,相對狹窄、細長的切口 “I”在相鄰肋骨“R”之間形成。在準備通過切口“I”插入時,進入口 100被定向在如圖1中所示的垂直位置上,其中馬蹄形前端107在遠側,或靠近切口 “I”,而其中主體部件110、120的尾端115、125在近側,或是靠近使用者。在該點,主體部件110、120處在接近位置,優選地被偏置到該位置,從而使得進入口 100相對較薄并且通過其中的通道190如上所述那樣限定了最小寬度,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果側部112、122鄰接的話,則通道190閉合。進入口 100同切口 “I”的對準允許進入口 100通過相鄰肋骨“R”之間的狹窄切口 “ I ”被插入,其中即便有切口擴大的情況出現也很有限,并且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最小。帶狀件130從馬蹄形連接器108延伸遠離切口 “I”,因此如圖1所示,帶狀件130的一部分從切口 “I”延伸出來。如圖1所示,使用者然后例如用他/她的手指或用任何其它合適的手術工具抓住進入口 100,并且在馬蹄形前端107的引導下使進入口 100通過切口“I”向遠側前進。可以預想到的是,主體部件110、120的前端114、124和尾端115、125可以分別限定出彎曲的構造,從而降低在插入進入口 100和從切口“I”中移除進入口 100期間進入口 100 “勾掛”在組織上的可能性。馬蹄形前端107和主體部件110、120被完全插入切口 “I”中,而柔性膜 140從切口 “I”向近側延伸出來。一旦進入口 100的主體部件110、120被完全地通過切口 “I”布置,如圖2A所示,膜 140可以被向近側拉動從而與用于安置的進入口 100對齊。更具體地,可理解到的是,進入口 100插入后,馬蹄形前端107被定位在體腔中的最遠處,而主體部件110、120的尾端115、 125分別最靠近切口“I”,也就是說進入口 100被如圖1所示那樣定向。當進入口 100被完全地布置在內體腔內時,可拉動膜140,導致馬蹄形前端107朝著切口 “I”被拉回,從而使進入口 100旋轉。拉動膜140直到進入口 100的主體部件110、120被定位成大致平行于切口 “I”形成時所通過的組織表面,如圖2A所示。然后可以使膜140發生橫向平移,從而使得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分別與切口 “I”的對側部大致對齊,并且使得限定于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之間的通道190與切口“I”對準,如圖2B所示。更特別地,主體部件110、120的外側部113、123被定位成鄰近肋骨“R”且位于肋骨“R”的遠側,而在其間限定出通道190的對側部112,122被定位成鄰近切口 “I”和位于切口 “I”的遠側。如上所述,一個或多個帶狀件130可以被設在馬蹄形前端107上或在進入口 100上的其它位置處,以便在手術完成之后便于移除進入口 100。如圖2B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當進入口 100被插入并放置在切口 “ I ”中時,進入口 100被定向成使得主體部件110、120的凹入的面向外的表面116、126面向近側(朝向切口 “I”),并且使得主體部件110、120的凸出的面向內的表面117、127面向遠側(朝向胸體腔 “T”)。可以理解的是,在該定向上,由于主體部件110、120的彎曲表面,因此主體部件110、 120的對側部112、122分別至少部分地朝向切口 “I”向近側延伸。柔性膜140分別從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向近側延伸。更加具體地,盡管在圖2A至2B中不可見,但是具有布置在其近端的可調節環150的柔性膜140從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122 向近端延伸通過切口 “I”。環150被定位成鄰近組織的外表面并且最初是以最小的非繃緊構造被布置的,也就是說,在所述構造中端部153、154大體重疊以形成直徑最小的環150。 環150鄰近組織外表面的定位提供了期望的低輪廓構造,該構造使手術器械在進入口 100 內的操作性更勝一籌。從以上所述和圖2B所示的位置,進入口 100可以從接近位置擴展到打開(展開) 位置來提供至諸如胸腔“T”(圖3和6)的內體腔的進入通路。為了將進入口 100從接近位置擴展到打開位置,可調節環150被安裝棘齒或從其最小直徑擴展到更大直徑。可理解到的是,隨著環150的擴展,環150使柔性膜140繃緊并向近側拉動柔性膜140通過切口“I”, 最終沿著組織的外表面從切口 “I”徑向向外拉動柔性膜140。隨著使柔性膜140繃緊并向近側拉動通過切口“I”,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和122分別被向近側拉動通過切口 “ I ”,直到柔性膜140不再被布置為穿過切口 “ I ”,而是完全地沿著組織的外表面延伸。主體部件110、120因此被布置為穿過切口“I”,其中對側部112122朝切口“I”的近端延伸,而外側部113、123朝切口 “I””的遠端延伸,如圖3所示。主體部件110、120從外側部113、123 到對側部112、122的增大的柔性使得主體部件110、120能夠響應柔性膜140的繃緊和拉動而屈曲。此外,馬蹄形連接器108有助于將外側部113、123保持在與肋骨“R”相鄰且在其遠側的適當位置上。換句話說,外側部113、123被保持在肋骨“R”遠側的胸腔“T”中,而對側部112、122響應于可調節環150的擴展對柔性膜140的拉動而通過切口 “ I ”向近側并且遠離彼此屈曲。進一步地,可以預想到的是,把手(未明確示出)可以布置在面向外的表面 116、126上,并且更特別地,其可為主體部件110、120的托架118、128分別加上襯套用以將主體部件110、120錨定到適當位置并且防止滑脫。如圖3所示,隨著可調節環150被朝最大直徑移動,主體部件110、120的面向外的表面116、126同與托架118、128內的肋骨“R”相鄰的組織接合,并且迫使組織“R”彼此遠離開從而擴展開肋間隙。進一步地,可以理解到的是,隨著主體部件110、120的對側部112、 122從彼此向近側且向外屈曲,以使與肋骨“R”相鄰的組織展開,被限定通過進入口 100的通道190從限定最小寬度的接近位置擴展到展開位置(或稱打開位置),在所述展開位置 (或稱打開位置)中,通道190限定出更大的寬度,如圖3中最佳所示。例如使環150的端部153、154的齒153a、154a和凹口 153b、154b互鎖的鎖定機構,使得進入口 100保持在展開位置(圖3)。進一步地,使環150的齒153a、154a和凹口 153b、154b互鎖能夠將進入口 100鎖定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或稱打開位置)之間的多個中間位置中。這一特征適合不同患者的不同解剖結構,即他們的肋間隙可能是不同的,并且在一些手術中想要迫使肋骨“R”進一步分離開,而在另一些手術中想要使與肋骨相鄰組織展開來提供進入內腔的進入通路而不增加相鄰肋骨“R”之間的間隙,這一特征能夠滿足這些期望。如上所述,一旦進入口 100被保持或鎖定在展開位置,手術器械可以通過通道190 插入從而在其中執行手術過程。如圖3所示,主體部件110、120在保持通道190的同時保護切口“I”和周圍組織。托架118,128內的肋骨“R”和神經“N”可由主體部件110、120的增厚部分和/或附加緩沖墊119來保護。柔性膜140從切口“I”徑向向外延伸并且保護組織的外表面,而可調節環150將進入口 100保持在打開位置。因此,切口“I”和周圍組織受到保護并且與肋骨“R”相鄰的組織縮回從而提供了至胸腔“T”的進入通路,這樣患者的痛苦最少且組織損傷最小。此外,如上所述,柔性膜140和環150的低輪廓構造使得更接近胸腔“T”,并且能夠使對通過通道190布置的器械的操作性更勝一籌。主體部件110、120的面向內的表面117、127可以分別涂覆有潤滑劑或凝膠物,以輔助從進入口 100插入和移除手術器械和/或組織樣本。紋理表面可選地被置于外(接觸)表面166、126上,從而增加其在肋間組織上的抓力。膜140也能夠可選地具有紋理表面來增強對組織的抓力。手術過程完成時,可調節環150被折起或“解鎖”并返回到最小直徑,從而使柔性膜140松弛下來并使主體部件110、120在偏置作用下能夠返回到圖2B中所示的接近位置或閉合位置,并使與肋骨“R”相鄰的組織朝它們的初始位置收縮回去。隨著主體部件110、 120返回到非屈曲的、閉合位置,進入口 100返回到接近位置的薄的、相對較平的外形特征。 在該接近位置,進入口 100易于從切口“I”中移除。更具體地,可向近端側拉動帶狀件130, 借此向近側拉動進入口 100的馬蹄形前端107并使進入口 100旋轉到移除位置,如圖4最佳所示。一旦進一步平移帶狀件130,如圖5A至5B所示,由馬蹄形前端107引導的進入口 100通過切口 “ I ”向近側平移直到進入口 100被完全地從切口 “ I ”中移除。最終,切口 “ I,, 可以被封閉,例如縫合閉合。盡管為用于胸腔手術而描述,但是應該理解到,這里描述的進入口能夠用于其它的微創手術過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這里具體說明且在附圖中示出的裝置和方法是非限定性的示例性實施例,并且所述說明、公開和附圖應當被解釋為僅僅為特定實施例的示例。 因此,可以理解,本公開并不限于所描述的精確實施例,并且在不脫離本公開范圍或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實現各種其他的變化和修正。另外,可以預想到的是,在不偏離本公開的范圍的情況下,結合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所圖示或描述的元件和特征可以與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元件和特征結合,并且這些變化和修正同樣要被包括在本公開的范圍內。因此,除了所附權利要求所示的內容之外,本公開的主題不受特別示出和說明的內容所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定位在組織中的開口內的手術進入組件,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包括主體,其包括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每個主體部件包括對側部和外側部,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通過連接器彼此聯接,所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能夠相對于彼此而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間移動,其中在所述展開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對側部向外屈曲并且彼此遠離,從而在所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之間限定出通道;以及柔性膜,其聯接于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并從其上延伸出來,以使得柔性膜徑向向外的平移使主體部件從接近位置移動到展開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入組件,其中柔性膜在其近端處聯接于可調節部件,所述可調節部件被構造為使得柔性膜平移從而使主體部件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進入組件,其中所述可調節部件包括可調節環,所述可調節環聯接到柔性膜上并且能夠被選擇性地調節于限定環的最小直徑的第一位置和限定環的較大直徑的第二位置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進入組件,進一步包括被聯接到連接器上并被構造成用于操縱進入組件定位的至少一個帶狀件。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進入組件,其中每個主體部件從其對側部到其外側部的厚度增加。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進入組件,其中每個主體部件都包括前端和尾端,并且所述連接器限定了馬蹄形的構造并被連接到所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前端。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進入組件,其中所述主體部件被偏置于接近位置。
8.一種用于定位在組織中的開口內的手術進入組件,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包括主體, 所述主體包括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每個主體部件都包括前端、尾端和第一側部及第二側部,所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彼此聯接并且能夠相對于彼此而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接近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第一側部彼此靠近,在所述展開位置,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的第一側部彼.比進一步遠離而被分隔開,從而在其間限定出通道,在所述前端朝切口定向時,所述主體部件可被插入所述切口中,并且當限定于各主體部件之間的通道位于主體部件的橫向位置時,繼而將所述主體部件樞轉到橫向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進一步包括從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延伸出的柔性膜。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或權利要求9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其中所述柔性膜能夠由使用者抓握以使主體部件移動到橫向位置,并且能夠由使用者抓握以使主體部件移動到展開位置。
11.根據權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進一步包括柔性部件,所述柔性部件從所述進入組件延伸出以使所述進入組件樞轉到橫向位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進一步包括鎖定部件,以將所述主體部件選擇性地鎖定于選擇的展開位置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其中所述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在前端處彼此聯接。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其中每個主體部件的外表面都是彎曲的并與切口內部的組織的內表面接合。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進入組件,進一步包括定位在所述主體部件的外表面上的緩沖墊部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可擴展的胸腔進入口,并且提供了一種手術進入組件,該手術進入組件包括主體,其具有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每個主體部件都具有對側部和外側部。主體部件通過連接器彼此聯接并且能夠相對于彼此而在接近位置和展開位置間移動,其中在所述展開位置,對側部向外屈曲并且彼此遠離從而在其間限定出通道。柔性膜聯接于第一主體部件和第二主體部件并從其上延伸出來,從而使得柔性膜徑向向外的平移使主體部件從接近位置移動到展開位置。
文檔編號A61B17/02GK102160808SQ20111008916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2日
發明者克拉克·夏洛特·阿黛爾, 斯科特·瓦萊麗·安妮, 歐普雷·科馬克, 黑格·費奧娜·米德爾米斯 申請人:Tyco醫療健康集團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