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將淀粉類食物原料粉碎成細粉,或直接使用淀粉,加入增稠劑及植物提取物,再加入水,攪拌和勻,形成軟材,置入雙螺桿擠壓機內,通過模具擠壓制備成粒狀,烘干備用;也可將軟材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備用。本發明的創新在于在淀粉中加入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及可食用的增稠劑,既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又重構淀粉粒的物理結構,使淀粉分解延緩,使進食后血糖不會發生急劇升高,而是處于平穩狀態,從而降低餐后血糖,降低因進食后血糖波動引發各種并發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2]淀粉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是高等植物中常見的組分,也是碳水化合物貯藏的主要形式。大多數高等植物的根(或塊莖)、莖(或木質組織)、球莖(根與種子)、中、果實中都含有淀粉,它是供給人體能量最主要和最經濟的來源。淀粉在人體內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并迅速被氧化,為很多組織和器官提供能量。機體血糖值必須在一定(正常)的范圍內,人類細胞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血糖過高,生命活動就無法正常進行,甚至會使細胞發生“糖中毒”。當血糖經常高過正常值時,就易患糖尿病。
[0003]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中,飲食療法是治療各型糖尿病的基礎,它能降低血糖、減輕胰島細胞的負擔,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有效的飲食控制能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但長期以來,不少糖尿病患者走入了食療的誤區,對飲食的控制僅局限于對主食攝入量的控制及禁食含糖食物,不少患者不敢多吃,不會合理地吃,有的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需要,造成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饑餓癥。有的不吃主食,卻對脂肪和蛋白質不加控制,導致血糖過高。不能合理控制飲食最終導致血糖不能很好地控制,引發代謝紊亂和體質下降。
[0004]現代研究表明,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抑制糖的吸收。α -葡萄糖苷酶是一種存在于小腸黏膜細胞刷狀緣的糖苷代謝酶,該酶針對雙糖發揮水解作用,使進入小腸的碳水化合物最終形成單糖,被機體吸收。目前臨床已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來治療糖尿病,但這類化學制劑價格高,存在脹氣、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腸鳴及腹瀉等副作用,且長期服用機體的藥物耐受性也逐漸增強。故而從天然產物中篩選更安全、高效的抑制劑,是糖尿病治療以及降糖保健食品開發的重點。國內外的大量研究顯示在一些傳統草藥、海洋生物和藥食兩用農產品如桑葉、玉竹、地骨皮、麥麩、綠藻等中均具有α -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這將為新型降糖藥物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開發奠定試驗基礎。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采用本技術制備的食品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不會發生急劇升高,而是處于平穩狀態,從而降低餐后血糖,降低因進食后血糖波動引發各種并發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采用本技術制備的食品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不會發生急劇升高,而是處于平穩狀態,從而降低餐后血糖,降低因進食后血糖波動引發各種并發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
[0007]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將淀粉類食物原料粉碎成粒度為80目?100目的細粉,或直接使用粒度為80目?100目的淀粉,加入0.01%?10%的增稠劑及0.1%?20%的植物提取物,再加入15%?40%的水,攪拌和勻,形成軟材,置入雙螺桿擠壓機內,通過模具擠壓制備成粒狀,干燥備用;也可將軟材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備用。
[0008]如上所述,淀粉類食物原料可為稻米、小麥、玉米、小米、大麥、高粱、薏米、燕麥、蕎麥、莜麥、南瓜、山藥、葛根、馬鈴薯、甘薯、木薯、黃豆、綠豆、赤豆、蕓豆、蠶豆、豌豆、豇豆及鷹嘴豆、藕、菱角、百合、芭蕉芋、魔芋中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
[0009]如上所述,淀粉可為稻米淀粉、小麥淀粉、玉米淀粉、小米淀粉、大麥淀粉、高粱淀粉、薏米淀粉、燕麥淀粉、蕎麥淀粉、莜麥淀粉、南瓜淀粉、山藥淀粉、葛根淀粉、馬鈴薯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黃豆淀粉、綠豆淀粉、赤豆淀粉、蕓豆淀粉、蠶豆淀粉、豌豆淀粉、豇豆淀粉及鷹嘴豆淀粉、藕粉、菱角淀粉、百合淀粉、芭蕉芋淀粉、魔芋淀粉中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
[0010]如上所述,植物提取物為玉竹、桑葉、地骨皮、淡竹葉、綠藻、豆豉、麥麩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提取而成。
[0011]如上所述,增稠劑可為明膠、酪蛋白酸鈉、甲殼質、殼聚糖、果膠、瓜爾豆膠、刺槐豆膠、羅望子膠、亞麻子膠、決明子膠、黃蜀葵膠、沙蒿膠、魔芋膠、車前子膠、皂莢糖膠、葫蘆巴膠、田菁膠、阿拉伯膠、黃耆膠、刺梧桐膠、瓊脂、卡拉膠、海藻酸鈉(鉀)、紅藻膠、黃原膠、結冷膠、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丙二醇脂、淀粉磷酸酯鈉、羧甲基淀粉鈉、羥丙基淀粉酶、e -環狀糊精、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羥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鈉中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
[0012]如上所述,增稠劑的加入方法可以是先將其完全溶解于15%?20%水中,再加余量的水,最后與細粉或淀粉攪拌和勻;也可以是先將增稠劑與細粉或淀粉充分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水,攪拌和勻。
[0013]如上所述,軟材通過模具擠壓后可以成為小米狀、大米狀、綠豆狀、黃豆狀及其異形體。
[0014]如上所述,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鼓風干燥、真空干燥或微波干燥中的任何一種,控制被干燥物最終水分含量在2%?6%。
[0015]如上所述,軟材經干燥,粉碎成細粉,可作為制作饅頭、面條及各種糕點的原料。
[0016]如上所述的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在制備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的食品、保健品和藥物中的應用。
[0017]本發明的創新在于在淀粉中加入具有a-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及可食用的增稠劑,既抑制a -葡萄糖苷酶,又重構淀粉粒的物理結構,使淀粉分解延緩,使進食后血糖不會發生急劇升高,而是處于平穩狀態,從而降低餐后血糖,降低因進食后血糖波動引發各種并發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
[0018]為觀察本發明的實用效果,開展了以下研究。
[0019]實驗一:本發明對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影響
1、試驗材料:按本發明技術用稻米淀粉制備米粒狀顆粒,將此米粒狀顆粒50克用3倍量水煮成慢吸收淀粉粥。另將同樣重量的稻米淀粉不加增稠劑及植物提取物制備成米粒狀顆粒,用3倍量水煮成普通粥。
[0020]2、試驗方法: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將其隨機平分為兩組。其中普通粥組共30例,年齡最小28歲,最大62歲,平均(41.23 ±7.46)歲,男16例,女14例。慢吸收淀粉粥組共30例,年齡最小29歲,最大61歲,平均(42.25±6.59)歲,男15例,女15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普通粥組每日早餐食用普通粥350ml,慢吸收淀粉粥組每日早餐食用慢吸收淀粉粥350ml,兩組人員餐前及餐后0.5、1、2、3小時分別測其血糖,連續進行十天,實驗期間兩組人員中、晚餐種類和食用量相同,降糖藥物的種類和使用劑量均保持不變。
[0021]3.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將淀粉類食物原料粉碎成粒度為80目?100目的細粉,或直接使用粒度為80目?100目的淀粉,加入0.01%?10%的增稠劑及0.1%?20%的植物提取物,再加入15%?40%的水,攪拌和勻,形成軟材,置入雙螺桿擠壓機內,通過模具擠壓制備成粒狀,干燥備用;也可將軟材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備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淀粉類食物原料可為稻米、小麥、玉米、小米、大麥、高粱、薏米、燕麥、蕎麥、莜麥、南瓜、山藥、葛根、馬鈴薯、甘薯、木薯、黃豆、綠豆、赤豆、蕓豆、蠶豆、豌豆、豇豆及鷹嘴豆、藕、菱角、百合、芭蕉芋、魔芋中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淀粉可為稻米淀粉、小麥淀粉、玉米淀粉、小米淀粉、大麥淀粉、高粱淀粉、薏米淀粉、燕麥淀粉、蕎麥淀粉、莜麥淀粉、南瓜淀粉、山藥淀粉、葛根淀粉、馬鈴薯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黃豆淀粉、綠豆淀粉、赤豆淀粉、蕓豆淀粉、蠶豆淀粉、豌豆淀粉、豇豆淀粉及鷹嘴豆淀粉、藕粉、菱角淀粉、百合淀粉、芭蕉芋淀粉、魔芋淀粉中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植物提取物為玉竹、桑葉、地骨皮、淡竹葉、綠藻、豆豉、麥麩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提取而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增稠劑可為明膠、酪蛋白酸鈉、甲殼質、殼聚糖、果膠、瓜爾豆膠、刺槐豆膠、羅望子膠、亞麻子膠、決明子膠、黃蜀葵膠、沙蒿膠、魔芋膠、車前子膠、皂莢糖膠、葫蘆巴膠、田菁膠、阿拉伯膠、黃耆膠、刺梧桐膠、瓊脂、卡拉膠、海藻酸鈉(鉀)、紅藻膠、黃原膠、結冷膠、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丙二醇脂、淀粉磷酸酯鈉、羧甲基淀粉鈉、羥丙基淀粉酶、3 _環狀糊精、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羥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鈉中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增稠劑的加入方法可以是先將其完全溶解于15%?20%水中,再加余量的水,最后與細粉或淀粉攪拌和勻;也可以是先將增稠劑與細粉或淀粉充分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水,攪拌和勻。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軟材通過模具擠壓后可以成為小米狀、大米狀、綠豆狀、黃豆狀及其異形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鼓風干燥、真空干燥或微波干燥中的任何一種,控制被干燥物最終水分含量在2% ?6%。
9.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軟材經干燥,粉碎成細粉,可作為制作饅頭、面條及各種糕點的原料。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速度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在制備減緩淀粉在體內分解吸收的食品、保健品和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1/718GK103519187SQ20111020227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鐘虹光, 盧建中, 呂毅斌, 李詒光, 廖群 申請人:江西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