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結核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以天然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結核大多是由骨結核繼發的,但也有患者沒有骨結核病史,屬于結核菌的隱匿性感染。結核菌核大多首先發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過血液的傳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統去,可以導致骨骼系統與結核,腎結核,消化系統結核等,所以骨結核不是單純的病變,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中醫認為是骨癆或流痰,其病多因正氣虛弱,筋骨局部傷損,發病部位多數在負重大活動多,容易發生的骨或關節,發病于脊柱骨癆最多,約占所有骨癆的一半,其次是膝、髖、肘、躁等關節,消耗氣血精液致正氣衰敗,纏綿難愈,所引起的局部病理變化與其它部位的結核病相似,分為滲出期、增殖期、于酪期,其后可根據治療與否,可出現病變縮小愈合或病變發展擴大兩種情況。通常骨結核多采用抗生藥物治療,抗生藥物治療的耗藥量極大,而且用藥時間長,治療費昂貴,易產生耐藥性、抗藥性。骨結核病機骨癆是由于正虛虧損,筋骨損傷,氣血失和,蓄結瘀聚化痰濁,.流柱骨骼關節而發。正氣虛虧,腎主骨、藏精生髓,腎氣虛則失去精氣的滋養,其正氣下降,易受外邪浸犯,成人后天失調傷及脾胃或因房事過度,遺精帶下,則使腎虧髓虛骼空,皆可導致人體正氣虛弱,經脈澀滯,液聚日久或痰濁流注于骨關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利用中醫中藥的組合藥效,制備出低成本、療效短的治療骨結核藥物,本發明治療骨結核效果好,無副作用,制備方法簡單。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基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組合物原料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各組分
鰲甲500 530 生白術450 480 桔梗300 400
炒山甲100 120 全蝎100 120 百部1500 2000
川貝母500 560 白芨2000 2500 半夏300 320
胡黃連450 500 銀柴胡450 500 大蜈般50 60
大蛤蚧100 120 甘草300 ;350 蜂蜜10000 13000。本發明的一種基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①、首先制備組合物原料,組合物原料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各組分
鰲甲500 530 生白術450 480 桔梗300 400 炒山甲100 120 全蝎100 120 百部1500 2000 川貝母500 560 白芨2000 2500 半夏300 320胡黃連450 500 銀柴胡450 500 大蜈般50 60 大蛤蚧100 120 甘草300 ;350 ;
②、組合物原料合成前需要先進行脫水,先將上述組合物原料烘干或\和曬干,及時帶走原料的水份;
③、烘干或\和曬干結束后,組合物原料通過研磨成粉狀,再將粉末原料通過300 380 目篩網過篩,越細越容易吸收;
④、將通過步驟③的粉末原料與蜂蜜混合,蜂蜜質量份數為10000 13000,混合物通過擠出為丸狀,每丸質量為1克。 本發明經過臨床積累治好多種骨結核,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可作湯、散、丸,湯、 散可根據體重、體況、患病輕重決定其用量,湯劑每味10 20克,散劑100 200克。若以蜂蜜為丸,每丸1克,每次2克,每天6克,4個月一療程。方中鱉甲、山甲、蜈蚣、全蝎(全蟲)活血通絡,解毒散結,又因本方有毒之品,易傷脾胃之氣,故加白術健脾益氣,現代證實 蜈蚣、全蝎(全蟲)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能促進新陳代謝,本方配伍得當,故能切中病機而收痊愈之功。糖尿病與高血糖患者不能服用此藥。本發明的配方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根除傳染,不易復發。本發明藥物為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療程短,治愈率高,無復發,制備方法簡單,治療費用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組合物原料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各組
分
鰲甲500 炒山甲100 川貝母500 胡黃連450 大蛤蚧100
530 120 560 500 120
生白術450 480 桔梗300 400 全蝎100 120 百部1500 2000 白芨2000 2500 半夏300 320
銀柴胡450 500 大蜈般50 60 甘草300 ;350 蜂蜜10000 13000。 本發明的基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具體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以下質量單位為克) ①、制備原料
首先制備組合物原料,組合物原料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各組分 鰲甲500 530 生白術450 480 桔梗300 400 全蝎100 120 百部1500 2000 白芨2000 2500 半夏300 320 銀柴胡450 500 大蜈般50 60 甘草300 350 ;
120 560 500 120
炒山甲100 川貝母500
胡黃連450 大蛤蚧100
②、脫水步驟
組合物原料合成前需要先進行脫水,先將上述組合物原料烘干或\和曬干,及時帶走原料的水份;
③、研磨步驟烘干或\和曬干結束后,組合物原料通過研磨成粉狀,再將粉末原料通過300 380目篩網過篩,越細越容易吸收; ④、擠出步驟
將通過步驟③的粉末原料與蜂蜜混合,蜂蜜質量份數為10000 13000,混合物通過擠出為丸狀,每丸質量為1克。本中藥組合物以蜂蜜粘合為丸狀,每丸1克,每次2丸,每天3次,4個月一療程,大咯血伴空洞二個療程,其余結核一個療程,方中白芨,百部為伍,止血殺蟲為“君”藥。本中藥組合物不適合糖尿病與高血糖患者服用。臨床典型病例如下 隱匿型膝關節骨結核
例一劉XX,女,38歲,2002年5月4日就診;
主訴;家居農村,患病3年,現午后,兩耳及面頰部潮紅,低熱盜汗耳鳴,人體消瘦,月經不調,左側膝關節疼痛,不紅微腫,呈80度彎曲不能曲伸,用力過度則十分疼痛,行走不便, 且不持久;
體查舌降,無苔,邊有齒痕,脈細數而虛; 中醫辨證腎陰虛型;
治療每日三次,每次2丸,每丸1克,另多運動,多起早,6個月后,隨訪其病全逾; 禁忌生蔥,生蒜,驢肉,韭菜,節制房事。例二莫XX,女,20歲,1990年5患腰痛;
主訴家居農村,初期當地衛生室以風濕腰痛治4個月,不但沒好轉,反而加重,活動受限,同年8月9日X線拍片L2-2骨質破壞,椎間隙消失,呈楔形,肢體向后突出畸形,有冷膿腫形成;
診斷腰椎結核并發膿腫(L1-2 );
用雷米封、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鈉治療2個月,病情繼續發展,竟至臥床不起,97年2 月在我處中醫治療;
體查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午后潮熱,夜間盜汗,.站立時需要攙扶,腰痛如折,至夜尤甚,不能轉側,體溫37. 5°C,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中醫病名流痰;
中醫辨證腎陰不足,髓海不充,氣血不和,痰濕凝聚; 治療滋陰,清虛熱,活血通絡,解毒散結;
處方本發明組合物全部打粉,以蜜為丸,每日3次,每次2丸,每丸1克; 服藥4個月后,腰痛消失,能獨立行走,囑其連續再吃4月以礬固療效,一年后回訪基本全愈,能參加一些體力活動了。按語方中鱉甲、山甲、蜈蚣、全蟲活血通絡,解毒散結,又因本方有毒之品,易傷脾胃之氣,故加白術健脾益氣,現代證實蜈蚣、全蟲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能促進新陳代謝,本方配伍得當,故能切中病機而收痊愈之功。以下不一一舉之,總之經過眾多骨結核患者服用了本發明的抗癆丸后,治愈率達 93. 5%。中醫辨證(一)肺陰虛;(二)肺肝陰虛;(三)肺腎陰虛;(四)肺脾陰虛;(五)肺心腎虛;(六)氣陰兩虛均可達到補虛殺蟲為主,抗癆殺菌為輔的治療原則,從而根除傳染,本發明價廉、方便、副作用很小、不傷肝、不傷腎,有效率達93. 5%,如中西結合達到6原則即 早期、聯用、適量、全程、規律、療養,有效率達95%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組合物原料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各 組分鰲甲500 530 生白術450 480 桔梗300 400 炒山甲100 120 全蝎100 120 百部1500 2000 川貝母500 560 白芨2000 2500 半夏300 320 胡黃連450 500 銀柴胡450 500 大蜈般50 60 大蛤蚧100 120 甘草300 ;350 蜂蜜10000 13000。
2.一種基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驟①、首先制備組合物原料,組合物原料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各組分 鰲甲500 530 生白術450 480 桔梗300 400 炒山甲100 120 全蝎100 120 百部1500 2000 川貝母500 560 白芨2000 2500 半夏300 320 胡黃連450 500 銀柴胡450 500 大蜈般50 60 大蛤蚧100 120 甘草300 ;350 ;②、組合物原料合成前需要先進行脫水,先將上述組合物原料烘干或\和曬干,及時帶 走原料的水份;③、烘干或\和曬干結束后,組合物原料通過研磨成粉狀,再將粉末原料通過300 380 目篩網過篩;④、將通過步驟③的粉末原料與蜂蜜混合,蜂蜜質量份數為10000 13000,混合物通 過擠出為丸狀,每丸質量為1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本發明利用中醫中藥的組合藥效,制備出低成本、療效短的治療骨結核藥物,本發明治療骨結核效果好,無副作用,制備方法簡單。本發明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包括鰲甲、生白術、桔梗、炒山甲、全蝎、百部、川貝母、白芨、半夏、胡黃連、銀柴胡、大蜈蚣、大蛤蚧、甘草、蜂蜜。本發明配方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根除傳染,不易復發,本發明藥物為純中藥制劑,療程短,治愈率高,無復發,治療費用低。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293974SQ201110250840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9日
發明者翟敏, 翟紹榮 申請人:翟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