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直腸和結腸疾病。臨床表現為每日多次不明原因的腹瀉,伴有便血或粘液便及腹痛,多呈反復發作,受飲食、精神的誘發。 起病多數緩慢,少數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經過,數年至十余年,常有反復發作或持續加重, 偶有急性暴發性過程。西醫對此病的治療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法,西藥治療以口服為主, 主要藥物有柳氮磺胺吡啶、思密達、比特諾爾、潑尼松、或靜滴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以及廣譜抗生素,缺點是副作用大,治療成本高;手術治療創傷大,患者較難接受;目前,治療此病的中藥主要有小柴胡湯、四君子湯、逍遙散等,以其副作用小,成本低,患者比較容易接受, 但存在治療效果差,見效慢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該中藥灌腸祛炎湯由我院醫務人員自行研制,并在來我院就診患者中進行了臨床試驗,治療效果均高于目前常用的灌腸中藥。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黃連10-15份、敗醬草7-13份、白芍9-13份、陳皮10-15份、 生地榆7-13份、黃柏9-14份、白及9-14份、白頭翁10-15份、五味子5_10份、白術15-20 份、防風7-12份、延胡索10-15份。優選的,該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黃連 12份、敗醬草10份、白芍11份、陳皮12份、生地榆10份、黃柏12份、白及12份、白頭翁13 份、五味子8份、白術17份、防風9份、延胡索13份。按比例稱取以上中藥,用文火濃煎成200ml藥汁備用。方中黃連、敗醬草、白頭翁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活血;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生地榆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延胡索有活血、行氣、止痛。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所有病人均由門診檢查確診后收住院治療,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80 例,男48例,女32例;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75歲,平均47. 5歲;病程最短者4個月, 最長者20年。對照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齡最小者21歲,最大者69歲,平均46. 5 歲;病程最短者5個月,最長者19年。兩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 > 0. 05)。2、排除病例有嚴重并發癥者,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合并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排除細菌性痢疾、腸阿米巴病、血吸蟲病、腸結核、克隆氏病、放射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等腸道疾病。3、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中藥灌腸祛炎湯,取汁200ml,分四次灌腸使用。灌腸方法所有患者均經直腸給藥。囑其晚進食半流食,睡前排空大便,取左側臥位,將中號灌腸管頭部用凡士林潤滑,邊推藥邊插管,插入深度約20 25cm,保留6 他。對照組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發作期4g/d,分4次口服,緩解期2g/d,分4次口服。以上所有病例均治療3個月,在治療期間均忌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禁飲酒。4、療效評判標準參照第四屆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病學術研討會制定標準[2]。 臨床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復查黏膜正常,停藥觀察6個月無復發,為治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腸鏡復查黏膜僅輕度病變,為顯效;臨床癥狀減輕,腸膜病變好轉,為好轉;臨床癥狀和黏膜病變無改善,為無效。5、治療結果治療3個月后統計治療結果,治療組治愈42例(52.5%);好轉36例 (45. 0% );無效2例(2. 5% );總有效率為97. 5%。對照組治愈31例(38. 8% );好轉32 例0% );無效17例3% );總有效率為78. 8%,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經x2檢驗),P < 0. 01。安全性檢測兩組治療前后各測量一次血常規、肝、腎功能,結果治療組治療前后各項都正常,對照組血常規5例、肝功能4例出現異常,可見治療組用藥安全性高,優于對照組。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灌腸祛炎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黃連10-15份、敗醬草7-13份、白芍9-13份、陳皮10-15份、生地榆7_13 份、黃柏9-14份、白及9-14份、白頭翁10-15份、五味子5_10份、白術15-20份、防風7_12 份、延胡索10-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灌腸祛炎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黃連12份、敗醬草10份、白芍11份、陳皮12份、 生地榆10份、黃柏12份、白及12份、白頭翁13份、五味子8份、白術17份、防風9份、延胡索13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該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祛炎湯由中藥黃連、敗醬草、白芍、陳皮、生地榆、黃柏、白及、白頭翁、五味子、白術、防風、延胡索制成,由我院醫務人員根據自家祖傳秘方研制而成,并在來我院就診患者中進行了臨床試驗,治愈率達到52.5%,總有效率達到97.5%。安全可靠,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4GK102335341SQ201110290350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8日
發明者田玲玲, 羅明雷 申請人:羅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