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不孕癥中草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來源于純天然植物的配制品,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不孕的中草藥制劑。
背景技術:
女性不孕,男性不育是目前在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病,而且現在不孕不育發病率有日漸增多的趨勢,該病在青壯年夫婦中是件麻煩事,國內一家婦科醫學做過門診抽樣統計, 不孕不育的發病率在該地區占育齡婦女10—20%,同時更為可怕的是有千分之五速度逐年遞增。該發病應生育夫婦非常困惑。國家雖然提倡計劃生育是指有計劃的生育,而在計劃內應生育之夫婦不生育的確是件不應該的事。國內一些婦科專家對不孕癥研究非常重視, 一般女性不孕,主要是輸卵管堵塞,子宮發育不良,排卵障礙,黃體功能發育不足,子宮內膜異位,甚至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多種原因。經不孕癥現有癥狀的分析顯示,排卵功能障礙占 20%,輸卵管不通占35%,有科學家預言在今后的五十年后,可能有50%的育齡夫婦將會不育不孕,會影響社會和諧、家庭幸福,人口發展的國計民生大事。因此防治和治療不育不孕是廣大醫技人員和中醫中藥人員應該重視的一件功在當今利在后世的一件重要課題。現代醫學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特別是目前醫患之間為了追求現實,多采用人工受精(顯微受精)或試管育兒的手術。現代生殖技術對不孕不育癥的治療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但對于無精子無卵泡的患者,在目前唯一的采用獲贈他人精子和卵泡達到在患者子宮妊娠而實現,所面臨的是第三者參與受孕,存在著相當復雜的社會倫理及法律問題。而對少弱精癥及卵泡發育不良,妊娠率只能達到30%,但對于女性而言,性激素激發排卵容易造成卵巢過度刺激難免有可怕的后遺癥,有可能危及生命,該項有很大的風險,有創傷,價格昂貴,并非有把握的成功,不是最佳的選擇。祖國醫學有著上千年的中醫中藥文化國粹精神, 歷代的中醫中藥科技人員不斷的發掘升化,中醫治療通常采用活血化瘀通絡,佐以清熱解毒的治療方法具其不同的患者達到奇特效果,有不少中醫中藥人員獲得送子觀音的殊譽稱呼,說明了中草藥對不育不孕的治療領域有著獨特的顯著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女性因排卵功能障礙引發不孕的中草藥制劑。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女性因排卵功能障礙引發不孕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黨參15 25份;當歸20 25 ;巴戟天15 25份;地龍20 30份;茺蔚子10 20 ; 王不留行10 20份;路路通10 20份;鹿角霜15 25份;肉蓯蓉15 25份;紫石英 25 35份;石楠葉8 12份;穿山甲15 25份;何首烏20 30份;寬絲子15 25份; 炒香附20 30份;淫羊藿15 25份;紫河車15 25份;芒萁6 12份;雞冠花20 30份;錦葵10 15份;白小娘10 15份;刺江畝10 20份;鼓首花根15 25份;白芍20 30份;
優選的,所述治療不孕癥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黨參25份;當歸30份;巴戟天20份;地龍25份;茺蔚子15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5份;鹿角霜20份;肉蓯蓉20份;紫石英30份;石楠葉15份;穿山甲20份;何首烏25 份;菟絲子20份;炒香附25份;淫羊藿20份;紫河車20份;芒萁10份;雞冠花25份;錦葵20份;白小娘15份;刺江畝20份;鼓首花根20份;白芍25份;
本發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黨參、當歸、巴戟天為君;以地龍、茺蔚子、王不留行、路路通、鹿角霜、肉蓯蓉為臣;以紫石英、石楠葉、穿山甲、何首烏、菟絲子、炒香附、淫羊藿為佐;以紫河車、芒萁、雞冠 花、錦葵、白小娘、刺江畝、鼓首花根、白芍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黨參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脾、肺經。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當歸為多年生草本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巴戟天為雙子葉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辛、甘、溫。入肝、腎經;功能與主治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用于腎虛兼風濕痹證,腰膝疼痛,筋骨痿軟無力。 治陽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宮虛冷,風寒濕痹,腰膝酸痛。地龍為環節動物門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通俗環毛蚓、威廉環毛蚓或櫛肓毛蚓的干燥體;性味與歸經咸,寒。歸肝、胃、肺、膀胱經。功能與主治清熱,鎮痙,利尿,解毒。 用于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濕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癥。茺蔚子為唇形科植物。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心包、肝經。功能主治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王不留行為雙子葉植物石竹科麥藍菜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苦,平。歸肝,胃經。功能與主治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用于血瘀經閉、痛經、難產、產后乳汁不下、乳癰腫痛、熱淋、血淋、石淋等。路路通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成熟果序,性味與歸經,性平,微辛,味苦,歸肝, 胃,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疏肝氣,通經絡,祛風濕,利水道。主治脘腹脹痛,月經不調,乳結, 乳汁不通,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受阻拘攣,水腫,小便不利,癰腫濕疹。鹿角霜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角熬制鹿角膠后剩余的骨渣。性味與歸經 咸,溫。歸肝、腎經。功能與主治溫腎助陽,收斂止血。用于脾腎陽痿,食少吐灣,白帶,遺尿尿頻,崩漏下血,癰疽痰核。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性味與歸經甘、咸,溫。歸腎、大腸經。功能與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紫石英鈣化合物類。性味與歸經,甘;辛;溫;無毒,心;肝;肺;腎經。功能與主治,鎮心;安神;降逆氣;暖子宮。心悸;怔忡;驚癇;肺寒咳逆上氣;女子宮寒不孕
石楠葉性味歸經辛,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風,通絡,益腎。用于風溫痹痛,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偏頭痛。穿山甲為鱗甲目,鱗鯉科地棲性哺乳動物的鱗片入藥。性味與歸經咸,微寒。歸肝、胃經;功能與主治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用于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何首烏為多年生蓼科纏繞藤本的塊根,性味與歸經,苦,甘,澀,性微溫,歸肝、心、 腎經,功能與主治,補血,截瘧,解毒,潤腸通便,用于頭暈眼花,須發早白,久瘧不止,癰疽瘰癘。腸燥便秘。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的種子。性味與歸經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功能與主治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用于陽痿遺精、尿有余浙、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炒香附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科莎草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辛,微苦,微甘,平,歸肝,三焦經。功能與主治,用于脅肋疼痛,脘腹脹痛,瘧氣疼痛,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淫羊藿為小檗科植物。性味歸經辛、甘,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紫河車性味歸經味甘、咸,性溫。功能主治能補腎益精,補氣益血。虛損、羸瘦、 咳血氣喘、勞熱骨蒸、遺精等癥。芒萁里白科芒萁屬。性味歸經甘、淡。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袪瘀消腫,散瘀止血。治痔瘡,血崩,鼻衄,小兒高熱,跌打損傷,癰腫,風濕搔癢,毒蛇咬傷,燙、火傷,外傷出血;燙火傷;毒蟲咬傷。雞冠花青葙屬,普通庭園植物。性味與歸經甘、澀,涼。歸肝、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收斂止血,止帶,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久痢不止。錦葵錦葵科錦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性味與歸經咸;寒。功能與主治利尿通便藥;清熱解毒藥。白小娘為大戟科野桐屬白背葉。性味與歸經平、苦、澀、涼。功能與主治有清熱解毒、消炎、止血、止痛、柔肝活血、健脾化濕的功用。主治白帶、扁桃體炎、肝炎、產后關節痛、脫肛、便血、鵝口瘡、妊娠水腫、胃痛、關節炎、腮腺炎、外傷出血、濕疹等。刺江畝為五加科(木忽)木屬(木忽)木。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平。功能與主治 有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活血止血的功用。主治肝炎、淋巴結腫大、腎炎水腫、糖尿病、白帶、 胃痛、風濕關節痛、腰腿痛、跌打損傷等。鼓首花根胭脂花。為雙子葉植物藥報春花科植物胭脂花的全草。性味與歸經 辛、苦,微溫。肝、腎二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止痛。治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筋骨疼痛、癲癇、頭痛。白芍為毛茛科植物白芍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苦、酸、涼。入肝、脾經。功能與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用于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步驟。1、取當歸用白酒浸洗后備用。2、取白芍用白酒炒黃后備用。3、取香附子文火炒黃后備用。4、穿山甲用細砂炒后備用。5、取地龍除去泥砂備用。上述中草藥放入陶器或砂鍋內加水3 :1等份約1200 1800份,先用武火熬沸后,再用文火熬煮20 30分鐘,如前加水熬煮二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再次文火濃煎,通過濃縮后的藥液,冷卻后過濾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即成本法中的藥劑,水劑。本發明的上清濃縮藥液可以和中草藥中的炮制法接受的載體制成組合物,還可制成中草藥炮制法中任何藥劑使用。用法與用量取藥液100 16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后一日三次服用。十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服1 2個療程,最多三個療程均有效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治療不孕癥的中草藥具有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藥物制作技術容易掌握,服用安全,無毒副作用。該中草藥是以活血化瘀,補氣養血,補腎填精,清熱解毒為主治療不孕癥,經查現代中草藥學中中草藥化學含量及其新的功用中有載,本發明中藥組合還可通過調整垂體一下丘腦一性腺(卵巢)軸系統,起到促使排卵作用,經實踐證明患者最好在月經后服用,可連續服用兩個療程。由于本發明中草藥制劑純天然制劑,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特別對婦女及今后所孕之胎兒更無任何不良影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不孕癥的中草藥組合物,該中草藥由以下重量g的藥物制成
黨參30克;當歸35克;巴戟天20克;地龍25克;茺蔚子15克;王不留行15克;路路通15克;鹿角霜20克;肉蓯蓉20克;紫石英30克;石楠葉15克;穿山甲20克;何首烏25 克;菟絲子20克;炒香附25克;淫羊藿20克;紫河車30克;芒萁10克;雞冠花25克;錦葵20克;白小娘15克;刺江畝20克;鼓首花根10克;白芍30克;
上述中草藥以本發明中的制作方法與制作步驟制成傳統中草藥湯劑(水劑)備用。一日三次,按說明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不孕癥的中草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黨參15 25份;當歸20 25 ;巴戟天15 25份;地龍20 30份;茺蔚子10 20 ; 王不留行10 20份;路路通10 20份;鹿角霜15 25份;肉蓯蓉15 25份;紫石英 25 35份;石楠葉8 12份;穿山甲15 25份;何首烏20 30份;寬絲子15 25份; 炒香附20 30份;淫羊藿15 25份;紫河車15 25份;芒萁6 12份;雞冠花20 30份;錦葵10 15份;白小娘10 15份;刺江畝10 20份;鼓首花根15 25份;白芍20 30份;加水3 1等份,約1200 1800份,先用武火熬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再用文火濃煎,通過濃縮后的藥液,冷卻后過濾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不孕癥的中草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黨參25份;當歸30份;巴戟天20份;地龍25份;茺蔚子15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5份;鹿角霜20份;肉蓯蓉20份;紫石英30份;石楠葉15份;穿山甲20份;何首烏25 份;菟絲子20份;炒香附25份;淫羊藿20份;紫河車20份;芒萁10份;雞冠花25份;錦葵 20份;白小娘15份;刺江畝20份;鼓首花根20份;白芍25份;加水3 1等份,約1200 1800份,先用武火熬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再用文火濃煎,通過濃縮后的藥液,冷卻后過濾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不孕癥的中草藥黨參20份;當歸22份;巴戟天20份;地龍25份;茺蔚子15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5份;鹿角霜20份;肉蓯蓉20份;紫石英30份;石楠葉10份;穿山甲20份;何首烏25份;菟絲子20份;炒香附25份;淫羊藿20份;紫河車20份;芒萁9份;雞冠花25份;錦葵12份;白小娘12份;刺江畝15份;鼓首花根20份;白芍25份;以黨參、當歸、巴戟天為君;以地龍、茺蔚子、王不留行、路路通、鹿角霜、肉蓯蓉為臣;以紫石英、石楠葉、穿山甲、何首烏、菟絲子、炒香附、淫羊藿為佐;以紫河車、芒萁、雞冠花、錦葵、白小娘、刺江畝、鼓首花根、白芍為使。
文檔編號A61K36/8905GK102366509SQ20111029502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鄧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