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成及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成及制備工藝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一種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積過多的疾病。我國目前有超過9200 萬的糖尿病患,另外還有I億5000萬人將成為患者,已成為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超聲檢測的方法發現,約21% -78%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肝(王曉薇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聯素水平及相關因素.《內蒙古中醫藥》2008(11) :127),流行病學統計糖尿病性脂肪肝也成為脂肪肝家族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占50% _60%,糖尿病性脂肪肝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缺乏容易引發肝臟的脂代謝紊亂,對糖的利用減少,釋放增加從而引發。《黃帝內經》中指出“肝病者,二脅下痛引少腹”,“有心腹滿, 旦食則不能暮食,命為鼓脹。”類似于現代糖尿病性脂肪肝癥狀的描述,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脂肪肝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治療脂肪肝的臨床療效,我們在以往治療脂肪肝經驗的基礎上,以健脾助運,疏肝消積立法組方,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目前國內外尚無專門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特效藥物。臨床上多使用降脂與保肝類藥物聯合使用,雖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多數存在較大的不良反應,如出現停藥后反彈,患者肝腎損害等副作用,治標不治本,而中醫藥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具有療效持久,無明顯毒副作用的優點,但目前針對糖尿病的中藥多偏于單方、驗方,缺乏系統完善的臨床藥效研究,且中藥組方依據各有不同,治則不統一。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對糖尿病性脂肪肝配比合理,療效確切,臨床使用安全,不良反應低的中藥配伍及其制備工藝。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配伍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1、黃連5-30份丹參10-30份茵陳5_15份虎杖10_30份郁金10_30份陳皮5-15份甘草5-15份。
2、本配伍最優份數方案為
黃連20份丹參15份茵陳10份虎杖20份郁金10份陳皮15份甘草 10份
本發明人前期臨床研究與臨床文獻調研中發現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主要病理機制為氣陰兩虛,毒瘀互結,這一“虛、毒、瘀”關鍵病機貫穿 T2DM及其并發癥的發病全程,并據此以滋陰益氣、活血解毒立法組成中藥方用于其防治,在科研和臨床中均已取得較好療效。糖尿病脂肪肝的中醫病機為肝腎陰虛、脾氣虧虛、濕熱內蘊、痰瘀互結(虛、痰、 毒、瘀),其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腎,主要病理產物是痰、瘀、毒;其證屬本虛標實。治當滋陰益氣以治本,清熱利濕、化痰消瘀以治標。本配伍中黃連苦,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可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 清心除煩,養血安神。黃連、丹參合用滋陰益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茵陳性微寒,味辛、苦, 具清熱、利濕、退黃之功,可護肝解熱,抗炎降脂,降壓擴冠之用,虎杖味微苦,微寒,歸肝、 膽、肺經,可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茵陳、虎杖共奏清肝解郁、 活血通經;郁金性辛、苦,寒。歸肝、心、肺經,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陳皮性溫,味辛、味苦,功可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郁金、陳皮合用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化痰消瘀,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調和諸藥,以此立法,組成清化瘀熱方。全方清熱通絡,涼血化瘀,具有養陰、清熱、通絡、化瘀之效,對肝腎陰虛、濕熱內蘊、痰瘀互結(虛、痰、毒、瘀) 者有立竿見影之療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本方能減輕高脂飲食加劇的MKR鼠的胰島素抵抗,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靶細胞胰島素受體數目增加,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使得患者血糖,TG, TCHO和LDL-C下降,HDL-C升高,減少TG在肝臟的堆積,從而緩減了脂肪肝的發展。
本發明提供的具有治療糖尿病合并瘀熱病癥作用的中藥復方,可以將各原料藥的提取物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口服液、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粉針劑、超微或納米中藥合劑或注射型藥物制劑。
具體工藝如下
取黃連5-30份、丹參10-30份、茵陳5_15份、虎杖10-30份、郁金10-30份、陳皮 5-15份,甘草5-15份分別打粉,過100目篩,將所得細粉混合,常規水浴提取3次并制成干浸膏。將干浸膏磨成細粉末后加入95 %的乙醇,使藥液含醇量為50-70 %,靜置后過濾,與醇提取液真空70°C混合干燥,得藥物細粉,將藥物細粉乳糖可溶性淀粉=以質量比為 14 : 3 : 3的比例混合,3%PVP K30的95%乙醇為粘合劑,O. 5%的微粉硅膠為助流劑,I % 的硬質酸鎂為潤滑劑,制成藥劑。
本發明優選劑型為薄膜包衣片劑,結合顆粒工藝與壓片工藝制成薄膜包衣劑。
本配伍還可制成
1.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提取物制成膠囊劑時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和載體混合均勻,整粒,然后裝膠囊制成膠囊劑。
2.將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加蒸餾水溶解,過濾,調節pH值, 制成口服液。
3.將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各原料經超臨界提取,采用細胞破壁技術制成微米或納米級中藥粉末,混合包裝制成超微中藥復方合劑。
4.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顆粒劑時,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和稀釋劑、定型劑混合均勻,整粒,干燥,制成顆粒劑。
5.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粉針劑時,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冷凍干燥,殺菌,制成粉針劑。
6.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注射液時,取各原料的提取物加入生理鹽水溶解然后加入活性碳,攪拌均勻,70-95°C加熱30分鐘,過濾,調節pH值,過濾至澄明,灌裝,在高溫滅菌30分鐘或采用膜過濾方式制成注射液。
本配伍所制備 的中藥制劑適用于中醫肝腎陰虛、脾氣虧虛、濕熱內蘊、痰瘀互結 (虛、痰、毒、瘀)所致的,食欲不振、疲乏、惡心、嘔吐、體重下降、乏力、腹脹、肝區隱痛等癥狀,既西醫診斷為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
技術效果
(I)實驗室研究
本配伍組方對MKR小鼠的干預研究
造模30只經遺傳鑒定的MKR鼠8周時根據性別、體質量分層,隨機分為MKR組、 MKR高脂組和本配伍組方組。MKR高脂組和本配伍組方均以高脂飼料喂養;MKR組以基礎飼料喂養,試驗中無小鼠死亡。高脂飼料喂養8周后,本配伍組方組以29. 64g生藥.kg-lig 給藥,MKR組和MKR高脂組以等體積蒸餾水ig。ig容量為O. 5mL/20g。每日定時igl次,連續給藥30d。試驗結束前天小鼠禁食不禁水5h后,以小鼠尾靜脈血測血糖濃度。
標本的收集隔夜禁食12h,不禁水,次日心臟取血,3000r.min-l離心IOmin分離血清,-20°C保存備用,用于血清學檢測。取出肝臟,稱取肝臟濕重,在肝臟最大葉距邊緣 5mm處取小塊肝組織,10%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鏡觀察。
指標檢測(I)血糖測定試驗結束前天小鼠禁食不禁水5h后,以小鼠尾靜脈血測血糖濃度。⑵血脂和肝功能指標測定TCH0,TG, HDL-C, LDL-C和肝功能指標(AST,ALT), 均采用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測定,由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協助完成。(3)血清胰島素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4)肝指數計算肝指數= 肝臟質量/體質量X 100 %。
統計學處理多組計量資料數據處理,采用SPSS13. O統計軟件分析。組間比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方差不齊采用非參數檢驗,P < O. 05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本配伍組方對MKR高脂組小鼠肝臟病理形態的影響
光鏡下可見MKR鼠肝臟肝小葉結構正常,肝細胞排列規則成條索狀,以中央靜脈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肝細胞大小正常,胞核位于細胞中央。MKR高脂組小鼠肝`細胞以彌漫性小泡性脂變為主。本配伍組方對高脂飲食MKR鼠脂肪性變有改善作用。
本配伍組方對MKR高脂組小鼠血糖及胰島素含量的影響
高脂飲食MKR鼠空腹血糖濃度進一步升高(P < O. 05),胰島素含量顯著升高 (P < O. 01)。本配伍組方能顯著降低高脂飼料喂養的MKR鼠血糖濃度和胰島素水平(P < O. 05, P < O. 01)。結果見表 I。
表I本配伍組方對MKR高脂組小鼠血糖及胰島素含量的影響(3r±s , η = 1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藥原料制備,按以下重量比配方黃連5-30份;丹參10-30份;茵陳5-15份;虎杖10-30份;郁金10-30份;陳皮5_15份;甘草5-15份。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藥原料制備,按以下重量比配方黃連20份;丹參15份;茵陳10份;虎杖20份;郁金10份;陳皮15份;甘草10份。
3.—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取相應重量份的藥材分別打粉,過100目篩,將所得細粉混合,常規水浴提取3次并制成干浸膏;將干浸膏磨成細粉末后加入95%的乙醇,使藥液含醇量為50-70%,靜置后過濾,與醇提取液真空70°C混合干燥,得藥物細粉;將藥物細粉乳糖可溶性淀粉以質量比為14 3 3的比例混合,3% PVP K30的95%乙醇為粘合劑,O. 5%的微粉硅膠為助流劑,I %的硬質酸鎂為潤滑劑,制成藥劑。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可以為薄膜包衣劑、口服液、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粉針劑、超微或納米中藥合劑或注射型藥物制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工藝,取黃連5-30份;丹參10-30份;茵陳5-15份;虎杖10-30份;郁金10-30份;陳皮5-15份;甘草5-15份;分別打粉,過100目篩,將所得細粉混合,常規水浴提取3次并制成干浸膏;將干浸膏磨成細粉末后加入95%的乙醇,使藥液含醇量為50-70%,靜置后過濾,與醇提取液真空70℃混合干燥,得藥物細粉;將藥物細粉∶乳糖∶可溶性淀粉以質量比為14∶3∶3的比例混合,3%PVP K30的95%乙醇為粘合劑,0.5%的微粉硅膠為助流劑,1%的硬質酸鎂為潤滑劑,制成藥劑。
文檔編號A61P3/10GK103041288SQ20111031156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喻嶸, 吳勇軍, 吳鈺 申請人:湖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