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中藥領域的抑菌護膚洗滌液,尤其涉及一種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腳氣是一種常見皮膚病,我國居民腳氣的發病率約為10%。該病患者眾多,具有普遍性,多發性,易復發性。腳氣系皮膚癬菌(主要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真菌)所致。目前,臨床上西醫治療多采用抗真菌軟膏類藥物,這些藥物雖有良好的療效,但不良反應多,易產生耐藥性。臨床上中醫治療腳氣多采用中藥水煎劑泡洗,這些水煎劑雖有較好的療效,但臨用時需要火煎,給患者帶來很大的麻煩,運輸攜帶也不方便。現代對中草藥的研究為進一步開發中草藥抗皮膚癬菌作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據,現代研究表明, 苦參對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等淺部真菌有明顯抑菌作用,白鮮皮對多種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對皮膚化膿性潰瘍有一定效果。蘆薈有殺菌、抗潰瘍、促進傷口愈合、護膚、防臭、消除角質化、軟化疤痕等功能。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與健康觀念的追求,消毒殺菌洗手液備受人們的歡迎, 但這類洗手液更偏重于抑制細菌,對引起腳氣的真菌抑制力很弱甚至沒有。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治療腳氣,西藥副作用大,中藥使用不便的缺點,提供一種抗菌效果好,同時使用方便的洗滌液的芳香型植物抗菌護膚洗腳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是結合臨床和民間的經驗,篩選出療效好、抗菌作用強的中藥苦參和白鮮皮作為主要原料,添加護膚成分蘆薈提取物、有透皮吸收促進作用的芳香精油佛手油、有去污、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劑等,根據洗滌劑的制備方法,研制成有抗菌護膚作用的洗腳液, 克服西藥易產生耐藥性,還有一定的毒副反應的弊端,滿足消費者的產品綠色化與營養、安全的消費心理。一種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 1 15份、蘆薈提取物1 15份、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 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5 10份、EDTA-2NaO. 1 0. 2份、0. 05 0. 1份苯甲酸、水楊酸1 5份,白鮮皮和苦參為等重量配比。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主要有抗細菌和真菌、消炎作用;蘆薈提取物主要有護膚作用;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是洗滌劑和發泡劑;十二烷基硫酸鈉具有去污、乳化和發泡作用;水楊酸、苯甲酸有抗真菌、防腐、溶解角質的作用。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作為優選,其組分還包括雙硬脂酸乙二醇酯 2 8份。雙硬脂酸乙二醇酯能產生珠光效果。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作為優選,其組分還包括烷醇酰胺2 10份。 烷醇酰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作為增稠劑和泡沫穩定劑。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作為優選,其組分還包括35%重量百分比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3 1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是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有刺激性小, 泡沫多,去污力強等作用。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作為優選,溶液用檸檬酸調PH至6. 0 6. 8。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作為優選,其組分還包括0. 1 5份佛手油。佛手油有透皮吸收促進作用;其芳香氣味可改善腳臭。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作為優選,其組分還包括靛藍。靛藍有調色作用。按照重量百分比計,芳香型植物抗菌護膚洗腳液各組分為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 1 15%;蘆薈提取物1 15%;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 12%;十二烷基硫酸鈉5 10% ;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3 15% ;烷醇酰胺2 10% ;雙硬脂酸乙二醇酯2 8% ;EDTA-2NaO. 1 0. 2%、水楊酸 1 5%、苯甲酸 0. 05 0. 1%、靛藍 0. 01 0. 05%, 佛手油0. 1 5%、余量為檸檬酸溶液,檸檬酸溶液調PH至6.0 6. 8。終上所述,本發明解決了以下問題。(1)針對腳氣是因感染真菌引起的問題方中選用療效好、抗菌作用強、常用于治療腳氣的中藥苦參和白鮮皮作為主要原料,現代藥理表明,方中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有抗真菌的作用。( 針對患者腳部常出現炎癥、瘙癢、損傷癥狀方中白鮮皮、苦參以及蘆薈都有消炎止癢的作用,能夠緩解病人瘙癢、疼痛難忍的痛苦。 (3)針對腳氣反復發作的問題方中的精油佛手油對藥物有透皮吸收促進作用,其芳香氣味還能改善患者腳氣臭的狀況。(4)針對致病真菌喜堿怕酸的特點方中水楊酸有抗真菌、 防腐、溶解角質的作用,它們還具有弱酸性,可使足底皮膚角質層變薄、變軟,有利于藥物滲透。( 為使洗腳液具有溫和的去污作用本方選用刺激性小、性能溫和、對抗菌成分無分解作用,并有足夠的去污性能的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銨、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等表面活性劑。本發明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的方法,步驟包括(1)將苦參和白鮮皮藥材加入5 10倍量的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3次, 每次半小時,過濾,濾液濃縮至稠浸膏,即得苦參和白鮮皮提取物;(2)將雙硬脂酸乙二醇酯加熱到75 80°C,融化,即得A液;(3)將EDTA_2Na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加熱至75 80°C,加入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十二烷基硫酸鈉,攪拌溶解,即得B液;(4)將加熱到75 80°C的A液加入到相同溫度的B液中,邊加邊攪拌,混勻,得C 液;(5)將苦參和白鮮皮提取物和蘆薈提取物、水楊酸、苯甲酸加入到C液,攪拌混勻;(6)再加入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烷醇酰胺,攪拌混勻。再加入檸檬酸調 PH 值 6. 0 6. 8 ;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的制備方法,作為優選,還包括了步驟(7)最后加入佛手油、攪拌混勻。上述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的制備方法,作為優選,步驟(5)中同時加入靛
' τπ. ο本發明主要效果為洗腳液具有去污、抑菌、護膚等優點,制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簡單,攜帶方便,在滿足人們日常洗腳的同時,又緩解了腳氣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 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原料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10克;蘆薈提取物10克; 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10克;十二烷基硫酸鈉7克;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14 克;烷醇酰胺2克;雙硬脂酸乙二醇酯4克;EDTA-2NaO. 2克;水楊酸1克;苯甲酸0. 1克; 靛藍0. 01克;佛手油0. 5克。白鮮皮和苦參為1比1的等重量配比。按照上述原料,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制備方法(1)將苦參和白鮮皮藥材加入5 10倍量的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3次, 每次半小時,過濾,濾液濃縮至稠浸膏,即得苦參和白鮮皮提取物;(2)將雙硬脂酸乙二醇酯加熱到75 80°C,融化,即得A液;(3)將EDTA_2Na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加熱至75 80°C,加入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十二烷基硫酸鈉,攪拌溶解,即得B液;(4)將加熱到75 80°C的A液加入到相同溫度的B液中,邊加邊攪拌,混勻,得C 液;(5)將苦參和白鮮皮提取物和蘆薈提取物、水楊酸、苯甲酸、靛藍加入到C液,攪拌混勻;(6)再加入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烷醇酰胺,攪拌混勻。再加入檸檬酸調 PH 值 6. 0 6. 8 ;(7)最后加入佛手油、攪拌混勻。實施例2 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原料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1克;蘆薈提取物1克;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克;十二烷基硫酸鈉5克;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3克;烷醇酰胺2克;雙硬脂酸乙二醇酯2克;EDTA-2NaO. 1克;水楊酸1克;苯甲酸0. 05克;靛藍 0.01克;佛手油0.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 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原料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15克;蘆薈提取物15克; 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12克;十二烷基硫酸鈉10克;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15 克;烷醇酰胺10克;雙硬脂酸乙二醇酯8克;EDTA-2NaO. 2克;水楊酸5克;苯甲酸0. 1克; 靛藍0.01克;佛手油0.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4 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原料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5克;蘆薈提取物5克;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克;十二烷基硫酸鈉6克;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15克; 烷醇酰胺10克;雙硬脂酸乙二醇酯8克;EDTA-2NaO. 2克;水楊酸5克;苯甲酸0. 1克;靛藍0.01克;佛手油0.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驗例1 按照制備方法研制成植物抗菌護膚洗腳液,外觀顯草綠色粘稠狀液體、質地細膩均勻、無異物感,略具有佛手油的清香氣味。攪拌后測得泡沫高度M5mm (40°C )。實驗例2 穩定性試驗(耐寒耐熱試驗)將洗腳液于(_5 士 2) V的冰箱中放置Mh,取出恢復至室溫時觀察,無沉淀和變色現象,透明產品不混濁;在(40 士 1)°C的保溫箱中放置Mh, 取出恢復至室溫時觀察,無異味,無分層和變色現象。實驗例3 洗腳液抑菌效果評價方法是根據QB/T 2738-2005抑菌型日化產品的抑菌效果檢
驗方法。抑菌環法,具體操作如下(1)抑菌片的制備取四片無菌干燥濾紙片,每片滴加洗腳液20 μ L,然后將濾紙片平放于清潔的無菌平皿內,置室溫下自然干燥后備用;(2)對照樣片的制備取無菌干燥濾紙片,每片滴加無菌蒸餾水20 μ L,干燥后備用;(3)試驗菌的接種用無菌棉拭子蘸取濃度為1 X IO4 9 X 104CfU/mL的試驗菌懸液,在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表面均勻涂沫3次。每涂抹1次,平板應轉動60度,最后用棉拭子繞平板邊緣涂抹一周。蓋好平皿,置室溫干燥5min。用無菌鑷子將4片試驗樣片,1片對照樣片貼放在每個平板表面上,各樣片中心之間相距25mm以上,與平板的周緣相距15mm以上。貼放好后,用無菌鑷子輕壓樣片,使其緊貼于平板表面。蓋好平皿,當試驗菌是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綠膿桿菌時,置37°C恒溫箱培養16 18h ;當試驗菌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或犬小孢子菌時,置26°C恒溫箱培養7天,然后觀察結果。用游標卡尺測量抑菌環的直徑, 試驗重復三次。結果測得,洗腳液對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抑菌環直徑均明顯大于7mm以上;對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抑菌環直徑也均大于7mm以上。根據QB/T 2738-2005抑菌型日化產品的抑菌效果檢驗評價抑菌環直徑大于7mm 者,屬于B2級以上級。實驗例4 洗腳液抑菌效果評價方法是根據QB/T 2738-2005抑菌型日化產品的抑菌效果檢
驗方法。懸液定量法,具體操作如下(1)吸取洗腳液原液放入5. OmL的滅菌試管中,20°C恒溫5min。吸取試驗菌液(濃度約為1 X IO4 9 X IO4CfUAiL) 0. ImL加入到洗腳液樣品液中,迅速混勻,并立即計時,作用至30min后,取試驗菌與樣品混合液lmL,加入到含5. OmL經滅菌的PBS的試管中,充分混勻。置IOmin后,吸取混勻后的樣液lmL,置于滅菌平皿內,每個樣液接種兩個滅菌平皿。用涼至40°C 45°C的培養基15mL作傾注,轉動平皿,使其充分均勻,瓊脂凝固后翻轉平皿,當試驗菌是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綠膿桿菌時,置37°C恒溫箱培養16 18h ;當試驗菌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或犬小孢子菌時,置^TC恒溫箱培養7天,做活菌菌落計數;(2)以PBS代替試驗樣品,同時按以上步驟操作,作為對照樣品;實驗重復三次,求其平均值。抑菌率=(對照樣品平均菌落數-試驗樣品平均菌落數)-對照樣品平均菌落數結果測得,洗腳液對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0%以上。據文獻報道,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是引起腳氣感染的主要皮膚癬菌。抑菌環法和懸液定量法抑菌試驗結果說明,洗腳液對引起腳氣感染的主要真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洗腳液對腳上容易染上的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也有抑制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 1 15份、蘆薈提取物1 15份、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 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5 10份、EDTA-2NaO. 1 0. 2份、0. 05 0. 1份苯甲酸、水楊酸1 5份,白鮮皮和苦參為等重量配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特征在于,其組分還包括雙硬脂酸乙二醇酯2 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特征在于,其組分還包括烷醇酰胺2 1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特征在于,其組分還包括 35%重量百分比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3 15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特征在于,溶液用檸檬酸調PH至6.0 6. 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特征在于,其組分還包括 0. 1 5份佛手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其特征在于,其組分還包括靛' τπ. ο
8.一種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的制備方法,洗腳液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1 15份、蘆薈提取物1 15份、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 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5 10份、EDTA-2NaO. 1 0. 2份、0. 05 0. 1份苯甲酸、水楊酸1 5份、雙硬脂酸乙二醇酯2 8份、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3 15份、烷醇酰胺2 10份,其步驟包括1)將等重量的苦參和白鮮皮藥材加入5 10倍重量的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3次,每次半小時,過濾,濾液濃縮至稠浸膏,即得苦參和白鮮皮提取物;2)將雙硬脂酸乙二醇酯加熱到75 80°C,融化,即得A液;3)將EDTA-2Na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加熱至75 80°C,加入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 十二烷基硫酸鈉,攪拌溶解,即得B液;4)將加熱到75 80°C的A液加入到相同溫度的B液中,邊加邊攪拌,混勻,得C液;5)將苦參和白鮮皮提取物和蘆薈提取物、水楊酸、苯甲酸、靛藍加入到C液,攪拌混勻;6)加入3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溶液、烷醇酰胺,攪拌混勻,再加入檸檬酸調PH值 6. 0 6. 8。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還包括7)加入佛手油0. 1 5份、攪拌混勻。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5)中同時加入靛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到中藥領域的抑菌護膚洗滌液,尤其涉及一種芳香型植物抑菌護膚洗腳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針對治療腳氣,西藥副作用大,中藥使用不便的缺點,提供一種抗菌效果好,同時使用方便的洗滌液的芳香型植物抗菌護膚洗腳液及其制備方法。抑菌護膚洗滌液主要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白鮮皮和苦參提取物1~15份、蘆薈提取物1~15份、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7~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5~10份、EDTA-2Na0.1~0.2份、0.05~0.1份苯甲酸、水楊酸1~5份,白鮮皮和苦參為等重量配比。
文檔編號A61P31/02GK102362844SQ20111035557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孫繼超, 楊曉東, 蔡力玲, 許玲玲, 高素華 申請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