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外敷治療骨折、關節損傷可以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現有治療骨折,關節損傷的膏藥,如麝香壯骨膏、奇正炎痛貼、云南白藥膏等,大多組方在用藥上,不能發揮中藥間相互補充、活血通絡、行氣祛瘀、強筋生肌的作用。骨折損傷常伴有不同程序的軟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程度在受傷的當時都較難判斷。不論手法復位固定或手術切開內固定必將進一步加重軟組織損傷,導致皮膚壞死,內固定物及骨外露。傳統的治療方法因受傷的肢體腫脹,難以早期整復及手術,在腫脹期手術常常引起術后傷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關節功能障礙等不良后果。雖然微創接骨術(minimally inVasive plafeosteosynthesis,MIP0)能有效保護骨折部位的血液供給,但并不能完全減輕對骨與軟組織的血運的損傷,骨折不愈合和感染等并發癥仍有發生。如何使骨折后軟組織腫脹快速消退,疼痛減輕,關節功能恢復,提高骨折的臨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一直是骨科臨床必須面對的問題。本發明采用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配合手法復位、手術切開復位治療骨折損傷,以解決現有技術消腫止痛慢,治愈期長,療效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分為兩劑,即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在治療時消腫止血治療階段用傷科消定膏,在接骨治療階段用傷科接骨膏,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 膏藥組合,其原料藥組成及其重量配比:(一 )、治療骨折損傷消腫止血的傷科消定膏,其包含有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蘇木:10 20g、木瓜:10 20g、牛膝:10 20g、紅花:25 35g、三七:2 10g、桃仁:10 20g、乳香:5 15g、沒藥:5 15g、無名異:10 20g、龍骨:10 20g、天冬:10 20g、地龍:25 35g、番木鱉:10 20g、土鱉:25 35g、元寸:1 3g、川斷:25 35g、兒茶:25 35g、自然銅:25 35g。其中包含的原料藥的最佳重量配比為:蘇木:15g、木瓜:15g、牛膝:15g、紅花:30g、三七:6g、桃仁:15g、乳香:10g、沒藥:10g、無名異:15g、龍骨:15g、天冬:15g、地龍:30g、番木鳘:15g、土鳘:30g、元寸:3g、川斷:30g、兒茶:30g、自然銅:30g。( 二)、治療骨折損傷接骨的傷科接骨膏,其包含有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當歸:55 65g、川芎:25 35g、炒熟地:115 125g、白芍:25 35g、乳香:25 35g、沒藥:25 35g、煅自然銅:25 35g、煅龍骨:25 35g、土元:2 10g、元寸:2 6g、骨碎補:85 95g、三七:5 15g、桂枝:25 35g、黃苗:85 95g、黨參:55 65g、英絲子:55 65g、五加皮:40 50g、劉寄奴:55 65g、無名異:25 35g、木瓜:25 35g、破故紙:55 65g、杜仲:25 35g。
其中包含的原料藥的最佳重量配比為:當歸:60g、川彎:30g、炒熟地:120g、白芍:30g、乳香:30g、沒藥:30g、煅自然銅:30g、煅龍骨:30g、土元:6g、元寸:6g、骨碎補:90g、三七:10g、桂枝:30g、黃苗:90g、黨參:60g、英絲子:60g、五加皮:45g、劉寄奴:60g、無名異:30g、木瓜:30g、破故紙:60g、杜仲:30go二、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的制備方法:1、將制備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原料藥分類烘干研末180目,過篩裝小袋,其中烘干溫度控制在:50 60°C,元寸不烘干處理;2、將分類烘干研末過篩裝入小袋備用的原料藥及元寸以制備傷科消定膏所需原料藥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與水及蜂蜜混合攪拌,其中,原料藥:水:蜂蜜混合比為3:1:0.5,水溫控制在60 80°C,攪拌均勻,靜止停放I 2小時,封裝即為傷科消定膏。3、將分類烘干研末過篩裝入小袋備用的原料藥以制備傷科接骨膏所需原料藥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與水及蜂蜜混合攪拌,其中,原料藥:水:蜂蜜混合比為3:1: 0.5,水溫控制在60 80°C,攪拌均勻,靜止停放I 2小時,封裝即為傷科接骨膏。4、將制得的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封裝在一個盒子里即為本發明所述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三、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的使用方法當確診為骨折損傷時,常規手法復位的,小夾板固定,取傷科消定膏,攤抹在吸水紙上,外包覆紗布一層,然后將其外敷于損傷部位,用3-4層紗布包裹即可,每2日換傷科消定膏一次,并調整夾板松緊度,待腫脹完全消退后,改為傷科接骨膏外敷,即取傷科接骨膏攤抹在吸水紙上,外包覆紗布一層,然后將其外敷于損傷部位,用3-4層紗布包裹即可,維持固定至骨折臨床愈合。對骨折復位不良,患者要求手術者,先以上述方法外敷傷科消定膏,夾板臨時固定,待骨折損傷部位腫脹消退后改行切開復位固定,術后切口愈合后外敷傷科接骨膏至骨折臨床愈合。本發明所述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中,其傷科消定膏中的蘇木、木瓜、牛膝、紅花、三七、桃仁,舒筋活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無名異:活血止血,消腫定痛;地龍、乳香、沒藥,破血化瘀、通絡止痛;龍骨:澀精止血;天冬:抗菌消炎;番木鱉、土鱉、元寸:活血止痛;川斷:止血、鎮痛、促進組織再生;兒茶,消炎、定痛、止血;自然銅: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以上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利血消腫之功,使骨折損傷周圍軟組織血行通暢,筋絡舒展,促使損傷局部瘀血、水腫、炎癥滲出物的吸收,減輕局部軟組織的變性,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攣縮和鈣化。本發明所述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其傷科接骨膏中,當歸、川芎、三七、白芍、木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炒熟地:益精填髓;乳香、沒藥、煅自然銅,破血化瘀、通絡止痛;煅龍骨:止血澀腸,生肌斂瘡;土元:破瘀血,續筋骨;元寸:活血止痛;骨碎補:止痛、強骨;菟絲子:抑菌、止痛;劉寄奴:斂瘡消腫、止血定痛;無名異:活血止血,消腫定痛;杜仲、五加皮補腎生精,桂枝,黃芪,黨參:行氣補血,黃芪、益氣養血;破故紙:固精氣、壯骨髓、修骨正形。諸藥合用共奏,溫經通絡,生精益血,行氣散瘀,調補肝腎,接未堅之骨,續未連之筋。本發明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治療骨折損傷時采取分階段分組方治療,在骨折早期整復、手術前后,損傷處外敷傷科消定膏,中晚期外敷傷科接骨膏,可減輕損傷局部腫脹,疼痛,有效促使骨折的愈合,使患者較早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預防及治療關節僵硬。經臨床應用證明其具有消腫止痛快、愈期短,療效確切,純中藥制成無副作用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及其制備方法,結合甘肅省平涼中醫骨傷醫院臨床實驗,做進一步說明。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 )、治療骨折 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1、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其中所述傷科消定膏,選其包含的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蘇木:15g、木瓜:15g、牛膝:15g、紅花:30g、三七:6g、桃仁:15g、乳香:10g、沒藥:10g、無名異:15g、龍骨:15g、天冬:15g、地龍:30g、番木鳘:15g、土鳘:30g、元寸:3g、川斷:30g、兒茶:30g、自然銅:30go2、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其中所述傷科接骨膏,選其包含的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當歸:60g、川芎:30g、炒熟地:120g、白芍:30g、乳香:30g、沒藥:30g、煅自然銅:30g、煅龍骨:30g、土元:6g、元寸:6g、骨碎補:90g、三七:10g、桂枝:30g、黃苗:90g、黨參:60g、英絲子:60g、五加皮:45g、劉寄奴:60g、無名異:30g、木瓜:30g、破故紙:60g、杜仲:30g。( 二)、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的制備方法:1、將制備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原料藥分類烘干研末180目,過篩裝小袋,其中烘干溫度控制在:50 60°C,元寸不烘干處理;2、將分類烘干研末過篩裝入小袋備用的原料藥及元寸以制備傷科消定膏所需原料藥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與水及蜂蜜混合攪拌,其中,原料藥:水:蜂蜜混合比為3:1:0.5,水溫控制在60 80°C,攪拌均勻,靜止停放I 2小時,封裝即為傷科消定膏。3、將分類烘干研末過篩裝入小袋備用的原料藥以制備傷科接骨膏所需原料藥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與水及蜂蜜混合攪拌,其中,原料藥:水:蜂蜜混合比為3:1: 0.5,水溫控制在60 80°C,攪拌均勻,靜止停放I 2小時,封裝即為傷科接骨膏。4、將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封裝在一個盒子里即為本發明所述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三)、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的使用方法當確診為骨折損傷時,常規手法復位的,小夾板固定,取傷科消定膏,攤抹在吸水紙上,外包覆紗布一層,然后將其外敷于損傷部位,用3-4層紗布包裹即可,每2日換傷科消定膏一次,并調整夾板松緊度,待腫脹完全消退后,改為傷科接骨膏外敷,即取傷科接骨膏攤抹在吸水紙上,外包覆紗布一層,然后將其外敷于損傷部位,用3-4層紗布包裹即可,維持固定至骨折臨床愈合。對骨折復位不良,患者要求手術者,先以上述方法外敷傷科消定膏,夾板臨時固定,待骨折損傷部位腫脹消退后改行切開復位固定,術后切口愈合后外敷傷科接骨膏至骨折臨床愈合。二、臨床實驗:1.資料與方法1.1研究對象及分組:選取2002年I月至2010年12月急診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4108例,脛骨遠端骨折2438例共6546例,隨機分為兩組在橈骨遠端骨折中男1478例,占36%,女2630例占64%,年齡(31 92歲),平均年齡(62.1+1.2歲),致傷原因:摔傷2751例占67%,交通傷1355例,占33%,篩選標準:a)發生于24小時內的閉合性燒骨遠端骨折,年齡大于等于31歲。b)骨折分型為A1、A2、B1和Cl型(AO)分型,且關節面塌陷或裂隙小于3_,骨折外縮小于5_行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c)A3、B2、B3、C2和C3型骨折CAO分型,背側粉碎范圍超過掌側距離50%,橫向移位大于Icm及開放性骨折,可試行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復位失敗或病人有手術要求者改為橈骨遠端掌側T型鋼板內固定。在脛腓骨遠端骨折2438例,男1658例占68 %,女780例占32 %,年齡16 72歲,平均年齡(35+1.8歲),砸傷902例,37%,車禍傷585例占24%,墜落傷511例,占21 %,硬物擊傷440例,占18%,其中開放傷328例,按Rued1-Allgower分型,I型560例,占23%, II型1518例,占62.3%,III型360例,占14.7%,篩選標準為a)新鮮骨折,b)術前無神經血管損傷,c)閉合或開放骨折,d)無嚴重骨質疏松,糖尿病、骨腫瘤。對選取附合條件的6546例外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外敷膏藥組合即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組3723例,對照組3723例。分組情況見表I。表I表I病種、年齡、性別、骨折類型情況
權利要求
1.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膏藥組合分為兩劑,即傷科消定膏與傷科接骨骨; 所述傷科消定膏,其原料藥組成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蘇木:10 20g、木瓜:10 20g、牛膝:10 20g、紅花:25 35g、三七:2 10g、桃仁:10 20g、乳香:5 15g、沒藥:5 15g、無名異:10 20g、龍骨:10 20g、天冬:10 20g、地龍:25 35g、番木鱉:10 20g、土鱉:25 35g、元寸:1 3g、川斷:25 35g、兒茶:25 35g、自然銅:25 35g ; 所述傷科消定膏,其最佳原料組成及重量配比為:蘇木:15g、木瓜:15g、牛膝:15g、紅花:30g、三七:6g、桃仁:15g、乳香:10g、沒藥:10g、無名異:15g、龍骨:15g、天冬:15g、地龍:30g、番木鳘:15g、土鳘:30g、元寸:3g、川斷:30g、兒茶:30g、自然銅:30g ; 所述傷科接骨膏,其原料藥組成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當歸:55 65g、川芎:25 35g、炒熟地:115 125g、白芍:25 35g、乳香:25 35g、沒藥:25 35g、煅自然銅:25 35g、煅龍骨:25 35g、土元:2 10g、元寸:2 6g、骨碎補:85 95g、三七:5 15g、桂枝:25 35g、黃苗:85 95g、黨參:55 65g、英絲子:55 65g、五加皮:40 50g、劉寄奴:55 65g、無名異:25 35g、木瓜:25 35g、破故紙:55 65g、杜仲:25 35g ; 所述傷科接骨膏,其最 佳原料組成及重量配比為:當歸:60g、川芎:30g、炒熟地:120g、白茍:30g、乳香:30g、沒藥:30g、煅自然銅:30g、煅龍骨:30g、土元:6g、元寸:6g、骨碎補:90g、三七:10g、桂枝:30g、黃苗:90g、黨參:60g、英絲子:60g、五加皮:45g、劉寄奴:60g、無名異:30g、木瓜:30g、破故紙:60g、杜仲:30go
2.一種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將制備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的原料藥分類烘干研末180目,過篩裝小袋,其中烘干溫度控制在:50 60°C,元寸不烘干處理; (2)、將分類烘干研末過篩裝入小袋備用的原料藥及元寸以制備傷科消定膏所需的原料藥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與水及蜂蜜混合攪拌,其中,原料藥:水:蜂蜜混合比為3:1:0.5,水溫控制在60 80°C,攪拌均勻,靜止停放I 2小時,封裝即為傷科消定膏; (3)、將分類烘干研末過篩裝入小袋備用的原料藥以制備傷科接骨膏所需原料藥的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然后倒入容器之中與水及蜂蜜混合攪拌,其中,原料藥:水:蜂蜜混合比為3:1: 0.5,水溫控制在60 80°C,攪拌均勻,靜止停放I 2小時,封裝即為傷科接骨膏; (4)、將制得的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封裝在一個盒子里即為本發明所述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其使用方法為,在消腫止血治療階段用傷科消定膏,在接骨治療階段用傷科接骨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骨折損傷的外敷膏藥組合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外敷膏藥組合分為兩劑,即傷科消定膏、傷科接骨膏,在治療骨折損傷時采取分階段分組方治療,在骨折早期整復、手術前后,損傷處外敷傷科消定膏,中晚期外敷傷科接骨膏,可減輕損傷局部腫脹,疼痛,有效促使骨折的愈合,使患者較早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預防及治療關節僵硬。經臨床應用證明其具有消腫止痛快、愈期短,療效確切,純中藥制成、無副作用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5/55GK103156992SQ2011104168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明者李天順, 史建民, 喬平慶, 李天套 申請人:李天順, 史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