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康復護理用具,特別是一種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
背景技術:
據我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國超過60歲的老年人已有1.43億,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約1/5。對年老體弱多病、常年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護理已成為一個值得充分重視的社會問題。特別是長期臥床病人,需經常性的左右翻身、抬腿或起坐,保證肌肉運動,同時提高舒適性,該項工作需要護理人員協助完成,勞動強度大。隨著全球老齡化的來臨,國內外對保健、護理床的研究非常熱,并已研制出多種可供病人翻身、起坐的專用床。這些研制成果,雖能實現部分功能,但它們都結構復雜,操作麻煩,價格昂貴,很難適應一般醫院和家庭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自動左右翻身、曲腿、抬腿和起坐功能的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主要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由縱向和橫向排列的12塊活動板組成,縱向為4列前列、前中列、后中列、后列,每列包括三塊活動板;橫向為3排左排、 中排、右排,每排包括4塊活動板,兩相鄰活動板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下方,橫向設置有二根平行的轉軸,每個轉軸上分別設置有與該轉軸垂直的水平排列的支撐組,其中一個支撐組位于左排和中排活動板下方,另一個支撐組位于右排和中排活動板下方;所述轉軸分別由電動推桿帶動;在前列、后中列活動板的下方分別設置有上下向的二個轉向架,轉向架分別由另外的二個電動推桿帶動;在前列的中間一塊活動板的下表面分別設置有左右翻身角度傳感器和起坐角度傳感器,在后中列中間一塊活動板的下表面設置有抬腿角度傳感器,所述三個傳感器通過傳輸線連接控制系統及顯示器。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控制電動推桿帶動相應活動板抬起、下降,從而實現相應的左右翻身、起坐、曲腿、抬腿等功能。具有功能齊全、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效果,可廣泛適用于醫院、養老院、家庭等地方。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系統的方框圖,圖3 為控制系統和工作流程圖。附圖中,1、2、3為前列板的左中右三塊活動板,4、5、6為前中列板的左中右三塊活動板,7、8、9為后中列板的左中右三塊活動板,10、11、12為后列板的左中右三塊活動板,A、 B為二個支撐組,13、14為二個轉向架,15為左右翻身角度傳感器,16為起坐角度傳感器,17 為抬腿角度傳感器,18為綜合控制顯示器,19為蓋板,20為接便盒,21為固定板,22為遙控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主要由床架和床板組成。床板由縱向和橫向排列的12塊活動板組成,縱向共有4列前列、前中列、后中列、后列,每列包括三塊活動板,橫向共有3排左排、中排、右排,每排包括4塊活動板。在床板下方即左排和中排活動板1、2、4、5、7、8、10、11下方,橫向設置有一根由電動推桿帶動的轉軸,轉軸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左排和中排活動板1、2、4、5、7、8、10、11的支撐組A ;當電動推桿通電時, 推動支撐組13繞轉軸轉動,從而抬起或下降左排和中排活動板1、2、4、5、7、8、10、11,實現左翻身功能。在床板下方即中排和右排活動板2、3、5、6、8、9、11、12下方,橫向也設置有一根由另外的電動推桿帶動的轉軸,該轉軸上也設置有用于支撐中排和右排活動板2、3、5、6、 8、9、11、12的支撐組B;當該電動推桿通電時,推動支撐組B繞轉軸轉動,從而抬起或下降中排和右排活動板2、3、5、6、8、9、11、12,實現右翻身功能。所述二個轉軸在活動板下方平行設置。在后中列活動板7、8、9的下方設置有上下向的轉向架14,該轉向架14由另一個電動推桿帶動,當對電動推桿通電時,推動轉向架14繞軸轉動,將后中列活動板7、8、9折起一定角度,同時帶動后列活動板10、11、12的一端抬起,從而實現曲腿功能。在前列活動板1、2、 3的下方也設置有上下向的轉向架13,該轉向架13由另一個電動推桿帶動,當對電動推桿通電時,推動轉向架13繞軸轉動,將前列活動板1、2、3折起一定角度,從而實現起坐功能。 如果病人需要直抬腿,在后列活動板10、11、12與后中列活動板7、8、9之間可設置連接固定板21,實現后列活動板10、11、12與后中列活動板7、8、9的聯動。在前列的中間一塊活動板 2下方設置有左右翻身角度傳感器15和起坐角度傳感器16,在后中列中間一塊活動板8的下方設置有抬腿角度傳感器17,所述三個傳感器通過傳輸線連接控制系統及顯示器18。如圖2所示,推起的角度可根據需要設定,由傳感器和綜合控制顯示器18控制,到達設定角度時,即自動停止,保持該角度不變。需要放平時,對相應電動推桿加反向電流即可。各種功能的實現,既可使用鍵盤操作,也可使用遙控器22操作。在自動模式下,系統可根據事前的設置自動完成左、右翻身功能。系統的各種功能及設置,都可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為方便病人大小便,前中列活動板的中間塊5上開有一個便口,便口上加裝有活動的蓋板19 ;便口外接一個接便盒20。該接便盒20可繞一端的固定軸轉動,方便放進和取出ο如圖3所示,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手動模式的左右翻身角度、起坐角度、抬腿角度的任意控制,實現自動模式的設定,實現系統運行參數的設置等。
權利要求1.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主要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由縱向和橫向排列的12塊活動板組成,縱向為4列前列、前中列、后中列、后列,每列包括三塊活動板;橫向為3排左排、中排、右排,每排包括4塊活動板,兩相鄰活動板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下方,橫向設置有二根平行的轉軸,每個轉軸上分別設置有與該轉軸垂直的水平排列的支撐組,其中一個支撐組(A)位于左排和中排活動板下方,另一個支撐組(B)位于右排和中排活動板下方;所述轉軸分別由電動推桿帶動;在前列、后中列活動板的下方分別設置有上下向的二個轉向架(13)、(14),轉向架(13)、(14)分別由另外的二個電動推桿帶動;在前列的中間一塊活動板的下表面分別設置有左右翻身角度傳感器(1 和起坐角度傳感器(16), 在后中列中間一塊活動板的下表面設置有抬腿角度傳感器(17),所述三個傳感器通過傳輸線連接控制系統及顯示器(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列活動板與后中列活動板之間設置有連接固定板0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中列中間一塊活動板上開有一個便口,便口上加裝蓋板(19);便口外接一個接便盒0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智能自動康復護理床,屬于康復護理用具,主要包括床架和12塊活動板組成的床板,特點是床板下方通過轉軸設置有支撐組,還設置有轉向架,支撐組及轉向架由電動推桿帶動;床板下方設置有連接控制系統及顯示器的傳感器。通過相應活動板抬起、下降,實現相應的左右翻身、起坐、曲腿、抬腿等功能。具有功能齊全、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效果,可廣泛適用于醫院、養老院、家庭等地方。
文檔編號A61G7/015GK202078483SQ20112018782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5日
發明者謝星海 申請人:聊城大學, 謝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