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胸腔積液、積氣用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胸腔積液積氣引流
管管塞。
背景技術:
目前,在準備停止胸腔引流的時候,為了防止拔出引流管后,胸腔積液或積氣再次增多,或準備做檢查等特殊情況時,通常會暫時停止引流,即將引流管返折180°,然后將引流管末端用無菌紗布包裹住,這就是臨床上說的“夾管”。雖然這種方式也能防止胸腔積液或積氣滲漏,防止外界空氣經引流管進入胸腔內造成不良后果,但是操作不方便,而且可靠性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可靠性強的一種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包括由橡膠材料制成的塞體和設置在塞體后方的能前后翻卷的密封蓋,所述塞體為圓柱狀,所述塞體的中心設有圓孔。為了進一步提高塞體與引流管之間的密閉性,本實用新型的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所述塞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鋸齒狀的環狀凸起。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2)塞體由橡膠制成,彈性好,因而與引流管的內壁能緊密的結合,從而防止胸腔積液積氣會漏出,防止外界空氣經引流管進入胸腔內;C3)塞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鋸齒狀的環狀凸起,進一步提高了塞體與引流管內壁的密封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塞體密封引流管的可靠性;(4)密封蓋能夠翻卷,將塞體塞入引流管中后,翻轉密封蓋,使密封蓋包覆住引流管的外壁,進一步加強了對引流管的密封與牢固性;( 塞體的中心設有圓孔,降低了橡膠材料的用量,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1中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與引流管結合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2中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與引流管結合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塞體,2、圓孔,3、密封蓋,4、引流管,5、環狀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001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包括由橡膠材料制成的塞體1和設置在塞體1后方的能前后翻卷的密封蓋3,所述塞體1為圓柱狀,所述塞體1的中心設有圓孔2。具體使用的時候,將塞體1塞入引流管4中,使塞體1與引流管4的內壁緊密結合在一起,然后翻卷密封蓋3,使密封蓋3與引流管4的外壁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避免胸腔積液積氣從引流管4中漏出或外界空氣經引流管4進入胸腔內。實施例2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所述塞體1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鋸齒狀的環狀凸起5,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塞體1與引流管4內壁的密閉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塞體1密封引流管的可靠性。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橡膠材料制成的塞體(1)和設置在塞體(1)后方的能前后翻卷的密封蓋(3),所述塞體(1)為圓柱狀,所述塞體(1)的中心設有圓孔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體(1)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鋸齒狀的環狀凸起(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胸腔積液積氣引流管管塞,包括由橡膠材料制成的塞體和設置在塞體后方的能前后翻卷的密封蓋,塞體為圓柱狀,塞體的中心設有圓孔;塞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鋸齒狀的環狀凸起。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2)塞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鋸齒狀的環狀凸起,進一步提高了塞體與引流管內壁的密封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塞體密封引流管的可靠性;(3)密封蓋能夠翻卷,將塞體塞入引流管中后,翻轉密封蓋,使密封蓋包覆住引流管的外壁,進一步加強了對引流管的密封與牢固性;(4)塞體的中心設有圓孔,降低了橡膠材料的用量,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A61M39/20GK202314950SQ2011204503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5日
發明者張在英, 李學美, 鄭秀峰, 靖莉, 魏紅 申請人:靖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