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離合裝置及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0356閱讀:26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離合裝置及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射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醫療注射的注射泵離合裝置及一種注射栗。
背景技術
注射泵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具有廣泛的用途。在臨床應用時臨床所用的藥物必須由靜脈途徑注入,而且在給藥量必須非常準確、總量很小、給藥速度需緩慢或長時間恒定的情況下,應當使用注射泵協助注射器來實現這一目的。注射泵輸液的精確度和平穩度等性能需要精密的機械結構支持,機械結構中注射泵的推頭與注射器推桿的推片的夾持機構和實現檢測注射器的安裝狀態,以及螺母與絲桿的嚙合及脫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現有注射泵裝夾注射器的方式有直接在推頭上開一個卡槽,然后把注射器中推桿的推片部位卡進卡槽里,用于推片的限位以及控制離合。該方案結構簡單,缺點是安裝注射器很不方便,使用者需要同時兼顧注射器的卡槽、推片和注射泵推頭三個位置才能裝入注射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安全性能高的離合裝置及一種采用該離合裝置夾持注射器的注射泵。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合裝置,包括定塊和與被夾持物匹配的夾持機構,還包括動塊、動塊施力裝置和滑塊,所述定塊上設有第一滑道,所述滑塊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內,所述動塊可轉動地固定在定塊上,所述動塊施力裝置固定在定塊上,所述動塊施力裝置與動塊連接,驅動動塊在設定角度范圍內轉動,所述動塊還耦合到滑塊,且當動塊轉動時驅動滑塊沿第一滑道移動,所述滑塊耦合到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固定在定塊上,所述滑塊通過滑動帶動夾持機構夾緊或松開。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動塊上開有繞轉動軸的腰形孔和導槽,所述導槽與腰形孔呈傾斜設置,所述腰形孔一端口徑大一端口徑小,所述離合裝置還包括推柱和推柱施力裝置,所述推柱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推柱的小端依次穿過腰形孔和定塊,并從定塊上抵住被夾持物的位置穿出,推柱施力裝置一端固定在定塊上,另一端連接推柱的大端,對推柱施加貼近腰形孔和定塊的力,所述腰形孔大口徑一端的口徑大于推柱大端的直徑,所述腰形孔小口徑一端的口徑大于推柱小端的直徑且小于推柱大端的直徑,且推柱的小端在穿過腰形孔大口徑一端時與穿過腰形孔小口徑一端時相比具有設定的落差,所述推柱的小端從定塊上穿出的長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落差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注射泵,包括轉軸、滑動軸、螺母、與螺母嚙合的絲桿和上述的離合裝置,所述轉軸可轉動地固定在滑動軸上,所述螺母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轉軸還依次穿過定塊和動塊的旋轉圓心,并隨著動塊的轉動而轉動。本發明通過操作動塊即可實現離合裝置的夾緊和松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在另一實施例中,離合裝置還實現了半張開狀態,并且不需要操作者用手操作動塊即可實現離合裝置的夾緊。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滑塊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滑塊結構示意圖;圖6a和6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塊的兩個面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推頭的爪子夾緊注射器推桿時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爪子夾緊注射器推桿時推頭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裝置處于半離合狀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推柱的小端伸出動塊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動塊被壓到最低端的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動塊被壓到最低端再松開的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離合裝置推進注射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涉及的注射泵包括步進電機及其驅動器、絲桿、螺母和支架等。工作時,單片機系統發出控制脈沖使步進電機旋轉,而步進電機帶動絲桿將旋轉運動變成螺母的直線運動,使注射泵的推頭推動注射器的推桿進行注射輸液,把注射器中的藥液輸入人體,通過設定螺桿的旋轉速度,就可調整其對注射器針栓的推進速度,從而調整所給的藥物劑量。在一種實施例中,注射泵包括轉軸、滑動軸、螺母、與螺母嚙合的絲桿和離合裝置,轉軸可轉動地固定在滑動軸上,螺母固定在轉軸上,轉軸穿入離合裝置內部,離合裝置用于帶動轉軸旋轉,離合裝置包括定塊和動塊,動塊可轉動,轉軸穿過定塊和動塊的轉動軸心,并隨著動塊的轉動而轉動。螺母為具有張口的半螺母,張口處與絲桿嚙合,張口度可根據絲桿的直徑和與絲桿的嚙合程度而定。轉軸轉動時帶動螺母做相對于絲桿的徑向運動,調整轉軸的轉動角度,從而可使轉軸帶動螺母與絲桿嚙合或與絲桿分離。在注射泵中,離合裝置不但可以控制螺母與絲桿的嚙合或分離,還可以對注射器進行夾持或松開,當離合裝置夾持注射器時,離合裝置帶動轉軸使螺母與絲桿嚙合,整個離合裝置在轉軸的拉動下做沿絲桿的軸向移動,從而推動注射器的推片,推片推動注射器的推桿在注射筒內移動,擠壓注射筒內的藥液,使藥液從注射口排出。以下對離合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一:
在一種實施例中,請參考圖1,離合裝置包括定塊7、與被夾持物匹配的夾持機構
9、動塊5、動塊施力裝置和滑塊,在一種具體實例中,動塊施力裝置包括第二彈性構件14,所述第二彈性構件14的一端固定在定塊7上,另一端固定在動塊5上,所述第二彈性構件14在自然狀態下推動動塊旋轉設定角度。請參考圖3,定塊上設有第一滑道73,所述滑塊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73內,所述動塊5可轉動地固定在定塊7上,所述動塊5還耦合到滑塊,且當動塊5轉動時驅動滑塊沿第一滑道73移動,所述滑塊耦合到夾持機構9,所述夾持機構9固定在定塊7上,所述滑塊通過滑動帶動夾持機構9夾緊或松開。在一種具體實例中,定塊7包括殼體76和與殼體結合的后蓋1,所述定塊殼體76的側壁上開有側孔75,所述動塊5可轉動地固定在殼體76內且在第二彈性構件14的推力下動塊5遠離轉動軸的一端從側孔75伸出,所述第一滑道設置在定塊的殼體76與后蓋I相面對的前殼內壁上,所述滑塊位于動塊5和前殼內壁之間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內。在一種具體實例中,所述夾持機構9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兩個夾持臂,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一端分別可轉動地固定在定塊殼體76上’另一端分別固定兩個夾持臂,夾持臂與轉軸呈一定角度,例如夾持臂與轉軸垂直,且兩個夾持臂相對,通過內旋使兩個夾持臂的外端相互靠近,或通過外旋使兩個夾持臂的外端相互遠離。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轉軸上,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轉軸上,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另一端分別開有貫通的導孔92 (請參考圖3)。所述動塊上開有導槽53,導槽53為一端高一端低的傾斜槽,例如,可使高的一端靠近定塊的側孔75。所述滑塊包括向定塊前殼延伸的第一凸臺和向動塊延伸的第二凸臺,所述第一凸臺穿過定塊殼體76后貫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另一端的兩個導孔92,所述第二凸臺伸入到導槽53內且當動塊轉動時沿導槽53滑動。調整第二彈性構件14的彈力,使其在自然狀態下推動動塊5繞旋轉軸心轉動,使動塊5的遠離轉動軸的一端從側孔75伸出,同時,滑塊的第二凸臺位于導槽53的低端,故滑塊位于第一滑道73的低處,滑塊通過第一凸臺下壓夾持機構9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帶動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內旋,從而帶動兩個夾持臂內旋,使兩個夾持臂夾緊,同時由動塊的轉軸帶動的螺母與絲桿嚙合。當操作者將從側孔75中露出的動塊5的一端向定塊殼體內推動時,滑塊的第二凸臺在推力下沿導槽53向導槽53的高端滑動,滑塊通過第一凸臺向上提拉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帶動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外旋,從而帶動兩個 夾持臂外旋,使兩個夾持臂松開,同時由動塊的轉軸帶動的螺母與絲桿分離。為使第二彈性構件14穩固地抵住動塊5,在動塊5上設有面向第二彈性構件14開口的卡槽17,所述第二彈性構件14的一端固定在定塊7上,另一端固定在卡槽17內,如圖
1、2、8和11所示。卡槽用以限位第二彈性構件,防止第二彈性構件移位、過度彎曲甚至崩出。實施例二: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夾緊結構。請參考圖1和圖6a、圖6b,動塊5上開有腰形孔52和導槽53,所述導槽53與腰形孔呈傾斜設置,導槽53高的一端靠近定塊的側孔75,所述腰形孔52 —端口徑大一端口徑小,所述離合裝置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還包括推柱3和推柱施力裝置,所述推柱3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推柱的小端依次穿過腰形孔52和定塊7,并可從定塊7上抵住被夾持物的位置穿出。推柱施力裝置一端固定在定塊上,另一端連接推柱的大端,對推柱施加貼近腰形孔和定塊的力。在一種具體實例中,推柱施力裝置為第一彈性構件2,第一彈性構件2的一端固定在后蓋上,另一端抵住推柱3大端的端面。所述腰形孔52大口徑一端的口徑大于推柱3大端的直徑,所述腰形孔52小口徑一端的口徑大于推柱3小端的直徑且小于推柱3大端的直徑,且推柱3的小端在穿過腰形孔大口徑一端時與穿過腰形孔小口徑一端時相比具有設定的落差,所述推柱3的小端從定塊前殼上穿出的最長長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落差。腰形孔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兩端具有落差。例如,如圖6a所示,所述腰形孔52大口徑一端為階梯孔521,所述階梯孔521的下臺階孔的孔徑大于推柱小端的直徑,上下臺階之間具有所述落差。再例如,所述腰形孔小口徑一端平面可以突出于腰形孔大口徑一端的平面,突出高度為所述落差。在一種具體實例中,通過調整導槽與腰形孔的長度,可使得推柱在腰形孔中的移動和滑塊在導槽中的滑動達到同步,即推柱位于腰形孔的一端時,滑塊也位于導槽的對應的一端,當推柱位于腰形孔的中間位置時,滑塊也位于導槽的中間位置。為使推柱能夠比較穩定地停留在腰形孔的中間位置,例如將階梯孔的延伸長度設計為腰形孔延伸長度的一半,或將所述腰形孔小口徑一端突出部分的延伸長度設計為腰形孔延伸長度的一半。本實施例中,動塊5在第二彈性構件14的推動下旋轉一定角度并露出定塊的側孔76,該位置稱為平衡位置,此時滑塊位于第一滑道73的低處,兩個夾持臂處于夾緊狀態,由動塊的轉軸帶動的螺母與絲桿嚙合,同時推柱3從動塊腰形孔52的小口徑一端穿過,并且在第一彈性構件2的施力作用下推柱3的大端卡在腰形孔52的小口徑一端的端面,通過設計推柱的長度,使其在這種狀態下小端的端部不露出定塊的前壁。當操作者將從側孔75中露出的動塊5的一端向定塊殼體內推動時,滑塊沿第一滑道73向上滑動,兩個夾持臂逐漸張開,螺母與絲桿逐漸分離,同時推柱3從動塊腰形孔52的小口徑一端向大口徑一端滑動,當推柱3滑動到動 塊腰形孔52的大口徑一端時,在第一彈性構件2的施力作用下推柱3的大端陷入階梯孔,且大端卡在階梯孔的下臺階上,這種情況下,相當于推柱3向定塊前殼多移動了一段,這一段的長度為階梯孔臺階的高度,通過設計推柱的長度,使其在這種狀態下小端的端部露出定塊的前壁。當操作者松開動塊5時,動塊5在第二彈性構件14推動下向平衡位置轉動,此時推柱由大口徑一端向小口徑一端移動,但另一方面,推柱在第一彈性構件2的施力作用下其大端又必須緊貼階梯孔的下臺階面,無法跳躍階梯孔的臺階而到達小口徑一端,因此推柱被卡到腰形孔的中間,這種情況下,滑塊也位于第一滑道73的中間部位,兩個夾持臂處于半張開狀態。當被夾持物被安裝到兩個夾持臂之間時,推動離合裝置或被夾持物,使兩者靠緊,因此被夾持物頂到定塊的前殼外壁上,且正好將小端露出定塊前壁的部分壓回定塊內部,如圖13所示,當離合裝置100貼緊注射器200時,推柱3在被夾持物的壓力下向后蓋方向移動,推柱3的大端從階梯孔的下臺階面跳躍到上臺階面,動塊5在去除阻力后在第二彈性構件14的作用下回復到平衡位置,兩個夾持臂處于夾緊被夾持物。本實施例使操作者在安裝被夾持物時可采用雙手操作。當夾持臂處于半張開狀態時,螺母與絲桿是處于分離狀態,此時可沿絲桿的軸向自由移動離合裝置,以適應不同長度的注射器或放置在不同位置的注射器。對于動塊上導槽凸出于動塊基底的情況,即導槽53具有高出動塊基底的槽壁,請參考圖6b,動塊在面對滑塊的一側設有高出動塊基底的壓板55,為使壓板55能夠限制滑塊的前后移動,壓板55的頂面需要貼近滑塊的頂面,例如,當第二凸臺在其高度上完全陷入導槽53內時,壓板55頂面可與導槽53槽壁的頂面平齊。
實施例三: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對滑塊作進一步改進。請參考圖1、圖4和圖5,滑塊包括第一滑塊12和第二滑塊6,所述第一滑塊1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73內,所述第一滑塊12上設有具有封頂的第二滑道122,所述第二滑塊6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滑道122內,所述第一凸臺124設置在第一滑塊12上,第二凸臺61設置在第二滑塊6上。所述滑塊還包括第三彈性構件13,請參考圖1和圖4,所述第三彈性構件13 —端固定在動塊或定塊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塊12上,例如第一滑塊12上設置第一掛鉤121,第三彈性構件1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掛鉤121上,第三彈性構件13用于對第一滑塊施加拉力,且始終對第一滑塊施加拉力。注射器推桿18的橫截面一般為“十”字形,安裝注射器時,兩個夾持臂夾住推桿18,但推桿18的位置有時并不處于正確位置,需要人為轉動推桿進行調節,轉動推桿時,兩個夾持臂需要始終夾住推桿,所以兩個夾持臂必須能根據推桿的轉動位置隨時調節開合的角度。本實施例中滑塊分為兩個,可以實現夾持機構9的兩個夾持臂的獨立運動,當離合裝置處于閉合和半閉合狀態時 ,兩個夾持臂相應的處于閉合和半張開狀態,此時第二滑塊6的運動被動塊5所限定,在不推動動塊5的前提下第二滑塊6是固定不動的,而第一滑塊12可以不受動塊限制獨立向上運動,從而帶動兩個夾持臂可自由調節張開度,例如由閉合或半張開狀態打開至需要的張開狀態,直至完全張開狀態。下面以圖1-12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
為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夾持臂也稱為爪子。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構件2為壓縮彈簧,第二彈性構件14為回位彈簧,第三彈性構件13為拉伸彈簧。如圖1 6所示,本發明涉及的一種用于注射泵的注射器推動機構,包括定塊7、動塊5、后蓋1、轉軸10、活動支板15、推柱3、爪子93 ;結合圖3、7所示,定塊7底端設有階梯通孔71、側邊設有側孔75,定塊7內側設有兩個圓柱銷72、第一滑道73。兩個爪子93 —端分別套接于上兩個圓柱銷72上,爪子93 —端置于定塊7外側部用于夾緊注射器推桿,另一端設有的傳動片91與圓柱銷72軸線垂直且置于定塊7內部,傳動片91設有導孔92,兩個導孔92交叉形成的共同通孔與第一滑塊12下部設有第一凸臺124連接,第一滑塊12置于第一滑道73中,在定塊7第一滑道73的外部有固定螺釘及墊片組成的組件對第一滑塊12的外部方向進行限位,保證滑動時不會跑出導槽,第一滑塊12沿著第一滑道73垂直上下滑動。結合圖4、5所示,第一滑塊12設有上端封閉,下端沒有封閉的半開放導槽122,第一滑塊12下部設有第一凸臺124及第一掛鉤121,第二滑塊6上部設有第二凸臺61,第二滑塊6設于所述半開放導槽122內,第二滑塊6可以沿著第一滑塊12的半開放導槽122垂直上下滑動。結合圖6a所示,動塊5設有腰形孔52,腰形孔52 —端設有階梯孔521。本實施例中階梯孔521長度是腰形孔52的一半且靠于所述側孔75—側。動塊5下部設有套孔51及第二掛鉤54,動塊5上部設有的導槽53位于腰形孔52的上方,導槽53傾斜設于動塊5上部,其頂端位于動塊5頂部。在導槽53下方設有限位壓板55具有定位滑塊不會跑出定塊導槽的外部。結合圖1、8所示,第二凸臺61置于導槽53內,動塊5與定塊7之間設有橫向的第二彈性構件14,第二彈性構件14 一端抵住動塊5上的卡槽17內,另一端抵住卡入到定塊7方槽中的擋板4上;第一滑塊12和動塊5之間設有豎向的第三彈性構件13,第三彈性構件13 —端連接第一掛鉤121,另一端連接于第二掛鉤54。結合圖1、2所示,推柱3設有大端及小端,小端依次穿過腰形孔52、第二滑塊6與第一滑塊12分別設有的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123、定塊7設有的導孔74 ;大端設有凹槽,凹槽設有第一彈性構件2,第一彈性構件2抵住所述后蓋1,推柱3設有的大端可沉入所述階梯孔521 ;動塊5置于定塊7內部并外伸于側孔75,轉軸10依次穿過階梯通孔71、套孔51,螺釘16穿過活動支板15下部與轉軸10旋合連接,活動支板15上部與動塊5固定,定塊7 —側周邊緣設有一安裝緣,后蓋I與安裝緣扣合,轉軸10套有空心滑動軸11。請結合圖6a、圖6b、圖7和圖8所示,推頭安裝有注射器時,推柱3小端屬于被注射器的推片擠壓狀態,推柱3的大端位于階梯孔521外,注射器的推片抵住推柱3小端,使小端未伸出定塊7外,第一彈性構件2被壓緊,在第二彈性構件14的作用下推柱3的小端處在腰形孔52的一端,遠離側孔75,在第三彈性構件13作用下第二凸臺61處于導槽53的最底端,爪子93處于夾緊狀態。此時,推頭處于夾緊注射器的狀態。動塊5與轉軸10旋處于同步旋轉,當轉到此位置時,注射泵的螺母與絲杠是嚙合狀態。結合7、圖9、圖10、圖11、圖12所示,因為注射器的夾緊力是第三彈性構件13施加的,故在將要取出注射器時,一種方法是直接徑向方向取出;另一種方法是按下動塊5運行到最大行程,第二凸臺61在導槽53作用下處于導槽53的最頂位置,推柱3在第一彈性構件2推動下大端被推進階梯孔52的趨勢,爪子93張開角度最大,取下注射器。取下后推柱3大端沉入階梯孔521,推柱3小端伸出定塊7外,松開動塊5,在第二彈性構件14的作用下,動塊5回旋復位,在回旋一半的行程時,動塊5處于半卡緊狀態。此時,推柱3大端處在階梯孔521里的一端,即腰形孔52的中間位置,在第三彈性構件13和第一滑塊12的作用下第二凸臺61處于導槽53的中間位置,爪子93處于半夾緊狀態,推頭處于未安裝注射器或安裝不緊。另之,動塊5與轉軸10旋轉到此位置時,注射泵的螺母與絲杠是松脫狀態。安裝注射器時,按下動塊5,爪子張開,推柱3在第一彈性構件2的作用下它的大端沉在階梯孔521里,小端伸出定塊7外面,朝注射器方向推動推頭,小端的端面先是與注射器推片181接觸,接著被推片181擠壓進去,再接著推頭側面與推片181相抵,此時推頭受推片的阻力不能再推動,再松開動塊5,這時推柱3的大端處于階梯孔521外第二彈性構件14力的作用下,使動塊5的腰形孔52 —端與推柱3小端相抵,且固 定套在定塊7的導孔74中,并且所述推柱3是徑向不動,此時動塊5被推柱3限定不動,如圖(8)。此外,第一彈性構件2被壓緊,在第三彈性構件13作用下第二凸臺61處于導槽53的最底端,爪子93處于夾緊狀態。此時,注射器的推桿18被爪子93夾緊,另之,動塊5與轉軸10旋轉到此位置時,注射泵的螺母與絲杠是嚙合狀態。在整個動塊5運行中,只有在爪子93完全夾緊狀態下,注射泵的螺母與絲杠才是嚙合狀態。本申請中的離合裝置除了可用于注射泵,還可用于其他需要夾緊和松開被夾持物的設備中。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合裝置,包括定塊和與被夾持物匹配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塊、動塊施力裝置和滑塊,所述定塊上設有第一滑道,所述滑塊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內,所述動塊可轉動地固定在定塊上,所述動塊施力裝置固定在定塊上,所述動塊施力裝置與動塊連接,驅動動塊在設定角度范圍內轉動,所述動塊還耦合到滑塊,且當動塊轉動時驅動滑塊沿第一滑道移動,所述滑塊耦合到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固定在定塊上,所述滑塊通過滑動帶動夾持機構夾緊或松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塊上開有繞轉動軸的腰形孔和導槽,所述導槽與腰形孔呈傾斜設置,所述腰形孔一端口徑大一端口徑小,所述離合裝置還包括推柱和推柱施力裝置,所述推柱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推柱的小端依次穿過腰形孔和定塊,并從定塊上抵住被夾持物的位置穿出,推柱施力裝置一端固定在定塊上,另一端連接推柱的大端,對推柱施加貼近腰形孔和定塊的力,所述腰形孔大口徑一端的口徑大于推柱大端的直徑,所述腰形孔小口徑一端的口徑大于推柱小端的直徑且小于推柱大端的直徑,且推柱的小端在穿過腰形孔大口徑一端時與穿過腰形孔小口徑一端時相比具有設定的落差,所述推柱的小端從定塊上穿出的長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落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大口徑一端為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下臺階孔的孔徑大于推柱小端的直徑且小于推柱大端的直徑,上下臺階之間具有所述落差;或所述腰形孔小口徑一端平面突出于腰形孔大口徑一端的平面,突出高度為所述落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孔的延伸長度為腰形孔延伸長度的一半,或所述腰形孔小口徑一端突出部分的延伸長度為腰形孔延伸長度的一半。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塊包括殼體和與殼體結合的后蓋,所述定塊殼體的側壁上開有側孔,所述動塊可轉動地固定在殼體內且在動塊施力裝置的推力下遠離轉動軸的一端可從側孔伸出,所述第一滑道設置在定塊的殼體與后蓋相面對的前殼內壁上,所述滑塊位于動塊和前殼內壁之間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槽具有高出動塊基底的槽壁,所述動塊在面對滑塊的一側設有高出動塊基底的壓板,所述壓板頂面貼近滑塊側面。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柱施力裝置為第一彈性構件,第一彈性構件的一端固定在后蓋上,另一端抵住推柱大端的端面;所述動塊施力裝置包括第二彈性構件,所述動塊上設有面向第二彈性構件開口的卡槽,所述第二彈性構件的一端固定在定塊上,另一端固定在卡槽內,所述第二彈性構件在自然狀態下推動動塊旋轉設定角度;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兩個夾持臂,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一端分別可轉動地固定在定塊上,另一端分別固定兩個夾持臂,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轉軸上,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轉軸上,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另一端分別開有貫通的導孔,所述滑塊包括向定塊前殼延伸的第一凸臺和向動塊延伸的第二凸臺,所述第一凸臺穿過定塊后貫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另一端的兩個導孔,所述第二凸臺伸入到導槽內且當動塊轉動時沿導槽滑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包括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內, 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具有封頂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塊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滑道內,所述第一凸臺設置在第一滑塊上,第二凸臺設置在第二滑塊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還包括第三彈性構件,所述第三彈性構件一端固定在動塊或定塊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塊上,對第一滑塊施加拉力。
10.一種注射泵,包括轉軸、滑動軸、螺母和與螺母嚙合的絲桿,所述轉軸可轉動地固定在滑動軸上,所述螺母固定在轉軸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合裝置,所述轉軸還依次穿過定塊和動塊 的旋轉圓心,并隨著動塊的轉動而轉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離合裝置及一種采用該離合裝置夾持注射器的注射泵,離合裝置包括定塊、與被夾持物匹配的夾持機構、動塊、動塊施力裝置和滑塊,定塊上設有第一滑道,滑塊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滑道內,動塊可轉動地固定在定塊上,動塊施力裝置固定在定塊上,動塊施力裝置與動塊連接,驅動動塊在設定角度范圍內轉動,所述動塊還耦合到滑塊,且當動塊轉動時驅動滑塊沿第一滑道移動,滑塊耦合到夾持機構,夾持機構固定在定塊上,所述滑塊通過滑動帶動夾持機構夾緊或松開。本發明通過操作動塊即可實現離合裝置的夾緊和松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文檔編號A61M5/31GK103203057SQ20121000868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李冬岑, 胡攀, 余兆健 申請人:深圳玉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