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見的潰瘍性損害,具有周期性復發的規律,所以常稱為復發性口腔潰瘍。歷代醫家將口腔潰瘍的病因、病機概括分為虛實兩類。實癥的表現是發病迅速,病程短,一般7 —10天,逐漸愈合,愈后不留斑痕。潰瘍好發于口腔前半部, 多見于唇、舌、頰、口底等部,齦、腭少見,起初的紅赤稍隆起,中央出現潰點,逐漸擴大凹陷, 呈綠豆粒大或黃豆粒大小,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多覆有黃白色膜,周圍繞有紅暈。虛癥的表現是發病稍緩,病程長,易反復發作,間歇期時間長短不等,終年不斷,此起彼伏。潰瘍多發于口腔前半部,但久病者逐漸向口腔后部移行,侵及軟腭及腭弓,潰瘍大小不等,周圍微紅不腫,潰點數量少而分散,潰瘍疼痛輕微或不痛。本病中醫“ 口疳”、“ 口腔潰瘍”范疇,發病與心、腎不交,虛火上炎,或脾胃濕熱有關,治宜瀠陰清火,清泄胃熱。
發明內容
為了有效的治療口腔潰瘍,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采用多種中草藥,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托瘡生機,主治復發性口腔潰瘍,而且營養成分高,成本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黃芪28-32g、粉青黛8-12g、蒲公英28-32g、麥冬28-32g、北沙參28_32g、玄參28_32g、淮山藥28_32g、生地 18-22g、白術 28-32g、茵陳 18_22g、黃芩 28_32g、枳殼 23_28g、甘草 13_18g、黃連 28_32g、桔梗 18-22g。所述的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黃芪 30g、粉青黛10g、蒲公英30g、麥冬30g、北沙參30g、玄參30g、淮山藥30g、生地20g、白術 30g、茵陳20g、黃岑30g、積殼25g、甘草15g、黃連30g、桔梗20g。本發明藥物的用法
以上藥物共研細末,用開水沖服,日二次,成人一次50g,小兒均減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多種中草藥,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托瘡生機,主治復發性口腔潰瘍,而且營養成分高,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黃芪30g、粉青黛log、蒲公英30g、麥冬30g、北沙參30g、玄參30g、淮山藥30g、生地20g、白術30g、茵陳 20g、黃岑30g、積殼25g、甘草15g、黃連30g、桔梗20g。
本發明藥物的用法
以上藥物共研細末,用開水沖服,日二次,成人一次50g,小兒均減量。實施例2 :用此方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崔遠俊、羅志東、夏登友、徐永付、毛春梅、 許德萍、夏明蘭、許芝梅、陸芝華、李光才、汪友花、吳新春等460例。其中顯效360例,有效 80例,無效20例,療程最長者25天,最短者8天,顯效病人觀察兩年以上未見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黃芪 28-32g、粉青黛8-12g、蒲公英28-32g、麥冬28_32g、北沙參28_32g、玄參28_32g、淮山藥 28-32g、生地 18-22g、白術 28_32g、茵陳 18_22g、黃芩 28_32g、枳殼 23_28g、甘草 13_18g、黃連 28-32g、桔梗 18-22g。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黃芪30g、粉青黛10g、蒲公英30g、麥冬30g、北沙參30g、玄參30g、淮山藥30g、生地20g、白術30g、茵陳20g、黃芩30g、枳殼25g、甘草15g、黃連30g、桔梗20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黃芪28-32g、粉青黛8-12g、蒲公英28-32g、麥冬28-32g、北沙參28-32g、玄參28-32g、淮山藥28-32g、生地18-22g、白術28-32g、茵陳18-22g、黃芩28-32g、枳殼23-28g、甘草13-18g、黃連28-32g、桔梗18-22g,共研細末,用開水沖服。本發明采用多種中草藥,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托瘡生機,主治復發性口腔潰瘍,而且營養成分高,成本低。
文檔編號A61P1/02GK102579793SQ2012100452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吳子舟 申請人:吳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