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它多有遺傳因素和家族因素,好發于40歲以上的男性,多見于拇趾的跖趾關節,也可發生于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主要表現為關節的劇痛,常常為單側性突然發生。關節周圍組織有明顯腫脹、發熱、發紅和壓痛。作血尿酸檢查可以確診。關節痛常在夜間突然發作,一個或幾個關節發紅、腫、脹、皮溫高、觸碰即感覺劇烈疼痛。嚴重時可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中醫把痛風列為痹病,以寒、濕邪氣為病因,寒濕相結化熱,蘊熱成痰,導致血運失常,出現關節紅腫、灼痛劇烈、入夜更甚、活動不利等癥狀,反復發作。外敷對輔助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有較好的療效。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成本低等優點的用于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對于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腫脹、疼痛的癥狀,經外敷后具有顯著的消腫止痛的功效,全方共奏芳香走竄,清熱利濕,活血祛風,消腫止痛之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選取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黃柏30-50份、虎杖10-20份、白芷8-15份、冰片3-6份、蜂蜜適量。
進一步,選取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黃柏40份、虎杖12份、白芷10份、冰片4份、蜂蜜適量。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分別除去雜質、切片,研成粉末,加蜂蜜攪拌均勻,制成外敷制劑。
本發明治療時將藥膏平攤在紗布上,貼敷于關節痛處包扎固定,5-6小時后取走。每天一次,7天一個療程。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述用于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方中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虎杖活血祛瘀,清熱、利濕、解毒,對于濕熱瘀阻經絡所致的痛風性關節炎可謂對癥下藥之首選;白芷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之功效;冰片具有較強的辛散之力。方中少量冰片,是取其為芳香之品,散熱止痛之效顯著,利用冰片走散之力,除通經透毒外出之外,尚可將方中諸藥之藥氣引經直達病所,疏散至肢體關節,以達藥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所述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柏40份、虎杖12份、白芷10份、冰片4份、蜂蜜適量。
實施例2
所述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柏50份、虎杖15份、白芷12份、冰片5份、蜂蜜適量。
制備方法:
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分別除去雜質、切片,研成粉末,加蜂蜜攪拌均勻,制成外敷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