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具體是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淋巴結核,民間俗稱“老鼠瘡”,從發病的部位可分為頸部的,腋窩處的和腹股溝處的。一般以頸部的最為常見,頸部淋巴結核多感覺頸部有腫脹感,疼痛和局部發紅等。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于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但只有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才能引起發病。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乳腺增生癥是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乳腺正常結構出現紊亂,屬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癥又非腫瘤的一類病。目前西醫大多是采用治療肺結核的藥物和方法來治療淋巴結核和乳腺增生,淋巴系統一旦發生病變,就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大部分西藥(如異煙胼、利福平等)長時間服用容易刺激胃,使患者食欲下降,還會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這些藥物不能從根本上治療淋巴結核和乳腺增生,只是在病情的初期階段控制病情發展的慢些,淋巴結核和乳腺增生在后期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長期用這些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很容易使病情進一步惡化。流行性腮腺炎,是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春季多發,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成人較少見。對于本病,西醫并無特效療法,一般僅通過臥床休息、流質飲食、保持口腔清潔等進行對癥治療并防治并發癥。相比之下,中醫的很多治療方法則顯得既簡單又有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易吸收、見效快、治愈率高、成本低且無副作用的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本發明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八角楓葉4-5份、萬年青根5-8份、土大黃8-10份、重樓4-5份、商陸8_10份、天葵子4-5份、八角蓮8-10份、蟾蜍3-4份。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進行清洗、 在35°C以下晾干;再將原料藥磨成細粉,過100目篩;在藥粉中加入藥粉總重量3-4倍的 60%-70%的乙醇,混合浸泡5-7天,除去乙醇,再與適量的蜂蜜調成膏狀外敷。制備時注意將原料藥洗凈后在35°C以下晾干,以保持原料藥的藥性,不可爆曬、爆炒等熱處理。使用時,采用常規消毒,將藥膏涂于滅菌紗布塊上,敷于患處,用膠布固定,每日一換。頸淋巴結核中醫認為該病與體虛、邪毒、痰結、氣郁、血瘀、正虛有關,故應施以化痰去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益氣扶正的方法。中醫治療乳腺增生也以活血化淤、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為主。中醫認為腮腺炎病因為感受風溫邪毒,風溫邪毒從肌表口鼻而人,侵犯足少陽膽經,少陽受邪,熱循經上攻腮頰,與氣血相搏,氣滯血郁,運行不暢,凝滯腮頰,故局部漫腫、疼痛、熱甚化火,出現高熱不退,煩躁頭痛,咀嚼困難。治療以疏風散結、清熱解毒、軟堅消腫、活血止痛為主。在中醫上,三種病的治療方法有相通之處,所以可以一藥治三病。本發明中八角楓葉具有祛風、除濕、散淤止痛的功能。萬年青根具有清熱、利水消腫的功能。土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祛淤止血、通便的功能。重樓具有敗毒抗癌、消腫止痛、清熱定驚、鎮咳平喘功能。商陸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能。天葵子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能。八角蓮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淤的功能。蟾蜍具有破結、行水、化毒、定痛、治“瘰疬”的功能。此8味藥協同作用,綜合藥效,療效顯著。為了進一步證明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選擇120例頸淋巴結核病人,50例乳腺增生病人,6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對本發明藥物的療效進行臨床觀察。療效判定以癥狀消失為主,并參考體征等改變情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有效癥狀及體征有一定改善。無效癥狀及體征均無改善。應用本發明藥物治療頸淋巴結核120例中,男57例,女63例,其中顯效110例,有效118例,無效2例,有效率98%。治療乳腺增生50例,其中顯效45例,有效47例,無效3例,有效率94%。治療流行性腮腺炎60例,其中顯效60例,有效率100%。本發明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可解除了病人吃藥、打針、手術的痛苦,而且適應范圍廣、易吸收、見效快、治愈率高、成本低且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4 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一、原料配比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八角楓葉4-5份、萬年青根5-8份、土大黃8-10份、重樓4-5份、商陸8_10份、天葵子4-5份、八角蓮8-10份、蟾蜍3-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進行清洗,在35°C以下晾干;(2)將步驟(1)的原料藥磨成細粉,過100目篩,備用;(3)在步驟(2)的藥粉中加入藥粉總重量3-4倍的60%-70%的乙醇,混合浸泡5_7天, 除去乙醇,再與適量的蜂蜜調成膏狀外敷。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頸淋巴結核、乳腺增生、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八角楓葉4-5份、萬年青根5-8份、土大黃8-10份、重樓4-5份、商陸8-10份、天葵子4-5份、八角蓮8-10份、蟾蜍3-4份。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進行清洗、在35℃以下晾干;再將原料藥磨成細粉,過100目篩;在藥粉中加入藥粉總重量3-4倍的60%-70%的乙醇,混合浸泡5-7天,除去乙醇,再與適量的蜂蜜調成膏狀外敷。本發明的藥物,只需要少量外敷,可解除了病人吃藥、打針、手術的痛苦,而且適應范圍廣、易吸收、見效快、治愈率高、成本低且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31/14GK102526440SQ2012100603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唐啟裕 申請人:唐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