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涉及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具體說是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近些年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由意外懷孕過多流產或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以及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該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主要包括慢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卵巢炎及輸卵管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其主要癥狀為低熱,易感疲乏,下腹及腰疼,月經過多或不規律,白帶增多,子宮一側或雙側有壓痛包塊
等ο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機主要是濕熱郁結、寒凝氣滯。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濕、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中藥直流電離子導入是近五六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從開始的導入單一品種的中藥到多個品種,至現在的復方制劑,從單極導入到雙極導入,在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業績與效果。但在治療具體疾病方面,國內外尚無統一的權威的中藥組合及制備方法標準。因為該方法既不同于作用于全身的口服湯劑、膠囊、散、 丸劑,也不同于外用膏藥、栓劑、灌腸等使藥物簡單擴散的治療方法,而是將藥物以離子狀態進入體內后還原成原子、分子而發生作用的。所以其科學的、合理的中藥組合及制作只能是在實踐中通過觀察療效研究總結出來。現有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治愈率較低,療效不理想,目前尚未有適合用離子導入的方法進行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因此,如何配置適合用離子導入的方法進行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使其治愈率高、療效好、治療費用低、副作用小,這是目前本技術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使其治愈率高、療效好、治療費用低、副作用小。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
紅藤45-55、蒲公英35-45、金銀花35-45、茯苓15-25、桂枝25-35、干姜15-25、桃仁 25-35、紅花15-25、丹參35-45、赤芍25-35、益母草25-35、穿山甲15-25、三棱35-45、莪術 35-45、澤蘭25-35、川芎25-35、延胡索25-35和甘草15-25。優先的,各原料的具體重量份是紅藤50、蒲公英40、金銀花40、茯苓20、桂枝 30、干姜20、桃仁30、紅花20、丹參40、赤芍30、益母草30、穿山甲20、三棱40、莪術40、澤蘭 30、川芎30、延胡索30和甘草20。
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驟
(I)按以下重量份配置各原料
紅藤45-55、蒲公英35-45、金銀花35-45、茯苓15-25、桂枝25-35、干姜15-25、桃仁 25-35、紅花15-25、丹參35-45、赤芍25-35、益母草25-35、穿山甲15-25、三棱35-45、莪術 35-45、澤蘭25-35、川芎25-35、延胡索25-35和甘草15-25。(2)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35-45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25-35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后冷藏備用。優先的,各原料的具體重量份是紅藤50、蒲公英40、金銀花40、茯苓20、桂枝 30、干姜20、桃仁30、紅花20、丹參40、赤芍30、益母草30、穿山甲20、三棱40、莪術40、澤蘭 30、川芎30、延胡索30和甘草20。具體制備步驟是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40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30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后冷藏備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是適合用離子導入的方法進行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本發明制備的中藥組合物,由于組方合理,局部藥物濃度大,具有起效迅速,療效確切,治療舒適,病人易于接受的特點。具有治愈率高、療效好、治療費用低、副作用小、藥源廣的特點,制備方法簡單、方便。本發明填補了專門為離子導入的方法進行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的空白,由于離子導入的方法治療比傳統的口服中藥或外用中藥等方法用藥量少,療效快,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經近20年的臨床實踐證明,本發明的中藥具有療效高,應用方便,藥源廣,治療費用低,無副作用的優點。自2006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本發明中藥對229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療情況,其中由慢性盆腔炎造成的輸卵管不通而致不孕的186例,治療一到三療程后痊愈148例,好轉36例,無效2例。其他盆腔炎43例,痊愈40例,好轉3例,痊愈率高達81. 7%,有效率99%。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實施方式,按以下重量份配置各原料紅藤45-55、蒲公英35-45、金銀花35-45、獲茶15-25、桂枝25-35、干姜 15-25、桃仁25-35、紅花15-25、丹參35-45、赤芍25-35、益母草25-35、穿山甲15-25、三棱 35-45、莪術35-45、澤蘭25-35、川芎25-35、延胡索25-35和甘草15-25。實施例I :
紅藤55g、蒲公英35g、金銀花45g、獲茶15g、桂枝35g、干姜15g、桃仁35g、紅花15g、 丹參45g、赤芍25g、益母草3 g、穿山甲15g、三棱45g、莪術35g、澤蘭35g、川芎25g、延胡索 35g和甘草15g。實施例2:
紅藤50g、蒲公英40g、金銀花40g、茯苓20g、桂枝30g、干姜20g、桃仁30g、紅花20g、 丹參40g、赤芍30g、益母草30g、穿山甲20g、三棱40g、莪術40g,澤蘭30g、川芎30g、延胡索 30g和甘草20g。
實施例3:
紅藤45g、蒲公英45g、金銀花35g、獲茶25g、桂枝25g、干姜25g、桃仁25g、紅花25g、 丹參35g、赤芍35g、益母草25g、穿山甲25g、三棱35g、莪術45g、澤蘭25g、川芎35g、延胡索 25g和甘草25g。本發明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上述實施例中的重量份配置各原料。具體實施例如下
實施例4 :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
驟
(O按實施例I配比配置各原料;
(2)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35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35 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至500-600ml,冷藏備用。實施例5 :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實施例2配比配置各原料;
(2)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40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30 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至500-600ml,冷藏備用。實施例6 :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實施例3配比配置各原料;
(2)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45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25 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至500-600ml,冷藏備用。本發明各原料的性能和功效如下
紅藤苦,平。歸胃、大腸經。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用于腸癰腹痛,瘡癰腫痛,血瘀經閉,筋骨酸痛,跌撲傷痛。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濕。用于熱毒癰腫瘡癰及內癰,濕熱黃疸及小便淋浙澀痛。金銀花甘,寒。歸肺、胃、心經。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或溫熱病初起,發熱而微惡風寒及發斑發疹,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熱毒瀉利,下痢膿血之證。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肺、腎經。功效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用于水濕停聚,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內停,癥見胸脅痞滿、眩暈心t季,或短氣而咳,脾虛證,心悸、失眠。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效主治發汗解表,溫經通陽。用于風寒表證,風寒濕痹、關節疼痛、水腫,痰飲,胸痹、心悸、瘀滯經閉,痛經、癥瘕,脘腹疼痛。干姜熱;辛;歸脾、胃、腎、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漸肺化飲,燥濕消痰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嘔吐瀉痢,胸痹心痛,亡陽厥逆,寒濕痹痛,寒飲喘咳,肢冷脈微,痰飲咳喘。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紅花辛,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功效主治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打損傷。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功效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瘴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赤芍苦,微寒。歸肝經。功效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益母草辛、苦,涼。歸心、肝、膀胱經。功效主治活血調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用于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后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穿山甲咸,微寒。歸肝、胃經。功能主治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用于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三棱苦,平。歸肝、脾經。功效主治破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經閉腹痛,癥瘕積聚,食積腹痛。莪術辛、苦,溫。歸肝、脾經。功效主治破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經閉腹痛,癥瘕積聚,食積腹痛。澤蘭苦,辛,微溫。歸肝、脾經。功效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腫。用于經閉,痛經, 產后瘀阻,跌打傷痛,胸脅疼痛,癰腫瘡瘍,小便不利,身面浮腫。川芎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延胡索苦、辛,溫。歸肝、心、胃經。功效主治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脅肋、脘腹諸痛,頭痛、腰痛、疝氣痛、筋骨痛、痛經、經閉,產后瘀腹痛,跌打損傷。甘草甘,平。歸心、脾、肺、胃經。功效主治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解止痛,緩和藥性。用于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心悸怔仲,咳嗽痰少,熱毒瘡瘍,藥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攣痛。組方分析
本發明的方中以紅藤、蒲公英、金銀花、茯苓清熱利濕;桂枝、干姜溫經散寒;以桃仁、 紅花、丹參、益母草、赤芍活血化瘀;以穿山甲、三棱、莪術、澤蘭破血祛瘀、活血通經、消腫排膿;尤以穿山甲性善走竄行散,能通經絡而達病所;莪術辛散苦泄、溫通行滯;再配三棱,可消癥瘕積聚,疏通腺管;以川芎,延胡索行氣止痛;甘草調和諸藥。典型病例
王某,女,32歲,2007年3月就診,輸卵管造影檢查示雙側輸卵管不通,治療一個療程 (10次)后于07年4月份懷孕。溫某某,女,25歲,2011年6月就診,輸卵管通液檢查雙側輸卵管不通,經治療兩個療程后,8月份檢查已懷孕。李某某,女,30歲,2008年9月初診,有兩次流產史,最后一次流產為2006年4月, 輸卵管通液檢查雙側完全不通,治療三療程(30次)后于2008年12月懷孕。本發明的中藥組合在臨床曾進行對比應用,療效明顯優于北京、天津等廠家提供的中藥藥墊和組方藥物。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紅藤45-55、蒲公英35-45、金銀花35-45、茯苓15-25、桂枝25-35、干姜15-25、桃仁 25-35、紅花15-25、丹參35-45、赤芍25-35、益母草25-35、穿山甲15-25、三棱35-45、莪術 35-45、澤蘭25-35、川芎25-35、延胡索25-35和甘草15-25。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具體重量份是紅藤50、蒲公英40、金銀花40、茯苓20、桂枝30、干姜20、桃仁30、紅花20、丹參40、赤芍30、益母草30、穿山甲20、三棱40、莪術40、澤蘭30、川芎30、 延胡索30和甘草20。
3.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按以下重量份配置各原料紅藤45-55、蒲公英35-45、金銀花35-45、茯苓15-25、桂枝25-35、干姜15-25、桃仁 25-35、紅花15-25、丹參35-45、赤芍25-35、益母草25-35、穿山甲15-25、三棱35-45、莪術 35-45、澤蘭25-35、川芎25-35、延胡索25-35和甘草15-25 ;(2)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35-45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25-35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后冷藏備用。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具體重量份是紅藤50、蒲公英40、金銀花40、茯苓20、桂枝 30、干姜20、桃仁30、紅花20、丹參40、赤芍30、益母草30、穿山甲20、三棱40、莪術40、澤蘭 30、川芎30、延胡索30和甘草20。
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是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 40分鐘,武火煎開后文火煎30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后冷藏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點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紅藤45-55、蒲公英35-45、金銀花35-45、茯苓15-25、桂枝25-35、干姜15-25、桃仁25-35、紅花15-25、丹參35-45、赤芍25-35、益母草25-35、穿山甲15-25、三棱35-45、莪術35-45、澤蘭25-35、川芎25-35、延胡索25-35和甘草15-25。制備方法是先將穿山甲搗碎,然后與其他中藥混合,用清水浸泡35-45分鐘,武火煮沸文火熬,再熬25-35分鐘,煎兩遍后,將藥物混合濃縮過濾后冷藏備用。其優點是治愈率高、療效好、治療費用低、副作用小。
文檔編號A61K35/36GK102580050SQ20121008386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張文華, 房學鋒, 高霞 申請人:房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