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陳皮消暑解毒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急性腸胃炎過去稱之為霍亂,現代醫學稱之為急性腸胃炎,長期以來,霍亂病在民間傳聞挺恐懼的一種病,長期以來,在沒有其他藥物能及時治愈霍亂病的情況下,申請人對本病進行了探索研究,并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發明了治療霍亂病的新技術一陳皮消暑解毒丸,陳皮消暑解毒丸的發明,克服了長期以來其他藥物不能治愈霍亂病的這一難題。
背景技術:
急性腸胃炎稱之為霍亂病,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發病急,危險尤多。長期以來,在 民間流傳比較可怕的一種病,如不及時治療,直接危及生命,長期以來,沒有其他藥物能及時治愈此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攻克這一難關,申請人對霍亂病進行了探索研究,所謂霍亂也就是急性腸胃炎,申請人根據霍亂發病原因和癥狀,進行分析研究,采用中草藥的治療方案,根據中草藥單味藥的藥性和藥理作用,對癥下藥,研究出一個切合病情的治療方案,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明了治療霍亂的新技術——陳皮消暑解毒丸,陳皮消暑解毒丸的發明,克服了長期以來其他藥物不能及時治愈霍亂病的這一難題。
發明內容
I、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霍亂病長期以來在民間流傳很可怕很恐懼的一種疾病,發病快急,上吐下泄,心腹疼痛,讓人有難以忍受,就感覺要死去的感覺。很多患者,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有效藥物的治療而死去。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解決治療霍亂病的技術問題,申請人采用與其他藥物不同的技術方案,通過對霍亂病的病因、病癥進行分析研究,采用中草藥治療本病,根據中草藥單味藥的藥性和藥理作用,對癥下藥研究出一個切合病情的治療方案,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明了治療霍亂病的一種新技術——陳皮消暑解決丸,陳皮消暑解毒丸的發明,克服了長期以來其他藥物不能治愈霍亂病的這一難題。2、技術方案①單味藥的藥性和藥理作用木瓜性味功用,酸澀溫。祛濕舒筋,止吐固瀉。扁豆性味功用,甘平。補脾除濕,消暑解毒。主治脾胃虛熱,暑濕內溫,嘔吐止瀉。陳皮性味功用,苦辛溫。行氣健脾,化濕祛痰,。主治濕滯,上腹脹滿,惡心嘔吐
坐寸o②配方木瓜(50-60) g、扁豆(28-36) g、陳皮(8_12)g等5味藥。③配方藥理作用行氣健脾,解暑利濕,止嘔止吐,消暑解毒。3、實施方式(I)制藥方法一劑藥煎3次,每次煎藥先武火,開鍋后文火煎30分鐘,剩藥汁200毫升,3次藥汁混勻(禁用鋁、鐵器煎藥),煎藥時水面超過藥物3公分。(2)服藥方法每天服藥一劑,一劑藥汁分三次服下,飯后半小時服藥。(忌腥辣食物)4、實施病例張某,男,60歲,吉林省撫松縣大安煤礦退休工人,1974年8月份因上吐下瀉,上腹疼痛被縣醫院診斷為霍亂病,打針吃藥后又反復未愈。經人介紹來我處治療,服藥2劑痊愈,未復發。王某,女,56歲,吉林省撫松縣大安煤礦工人家屬,1978年7月20日因上腹疼痛、嘔吐被礦衛生所診斷為霍亂病,打針吃藥后又反復發作。后經人介紹來我處治療,服藥2劑痊愈,未復發。李某,男,48歲,吉林省撫松縣松樹鎮太平村人,7月中旬下地干活回家突然嘔吐難受,經礦衛生所診斷為霍亂病,打針吃藥不見好轉。經人介紹來我處治療,服藥2劑痊愈,未復發。黃妻,女,55歲,吉林省撫松縣大安煤礦工人黃某妻子,1985年夏天(大約7月中旬)突然上腹疼痛、上吐下瀉被撫松縣醫院診斷為霍亂病,打針吃藥2天回家后又復發。經人介紹來我處治療,服藥2劑痊愈,未復發。楊某,男,58歲,山東省萊州市搞建筑的外來打工人員,1992年7月中旬,因上腹疼痛、上吐下瀉被萊州市人民醫院診斷為霍亂病,吃藥打針后,又復發,經人介紹來我處治療,服中藥2劑痊愈,未復發。王某,女,60歲,山東省萊州市東莊頭村,2009年7月中旬,突然上吐下瀉,疼痛難忍,被市醫院確診為霍亂病,打針吃藥后病情好轉,但到晚間又復發,經人介紹來我處治療,服藥2劑痊愈,未復發。通過以上治愈的部分病例證明,申請人發明的陳皮消暑解毒丸是目前治療霍亂病的唯一有效的新技術,它克服了長期以來其他藥物不能治愈霍亂病的這一難題。
權利要求
1.陳皮消暑解毒丸是申請人發明的治療急性腸胃炎的ー種新技術,他克服了長期以來其他藥物不能治愈急性腸胃炎的這ー難題,配方木瓜(50-60)g、扁豆(28-36)g、陳皮(8-12) g等5味藥,配方藥理作用行氣健脾,解暑利濕,止嘔止吐,消暑解毒的作用,通過治愈的部分病例證明,陳皮消暑解毒丸是申請人發明的治療急性腸胃炎的一種新技木。
全文摘要
陳皮消暑解毒丸是申請人發明的治療急性腸胃炎的一種新技術,他克服了長期以來其他藥物不能治愈急性腸胃炎的這一難題,配方木瓜(50-60)g、扁豆(28-36)g、陳皮(8-12)g等5味藥,配方藥理作用行氣健脾,解暑利濕,止嘔止吐,消暑解毒的作用,通過治愈的部分病例證明,陳皮消暑解毒丸是申請人發明的治療急性腸胃炎的一種新技術。
文檔編號A61P39/02GK102697915SQ2012101970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5日
發明者劉天岐 申請人:劉天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