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清熱利咽含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熱利咽含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咽部不適為常見疾病,主要以咽干、疼痛、聲音撕啞、甚或失音,咽癢、干咳少痰、吞咽困難、咽喉部有異物感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會影響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現代醫學表明病毒、細菌、外部刺激(空氣污染、空氣濕度低,吸煙、喝酒等)會引起咽喉部不適。西醫對咽部不適一般用碘含片等來緩解,較難治愈。中醫認為咽喉疾患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風熱犯肺、脾失健運、胃氣虛弱等均可引發,防治可用清熱解毒、理氣化痰主法,而且中藥對抗病毒和細菌感染均有較好療效。在治療上,中醫中藥顯示出相當大的優勢,如能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研制出療效更好的清咽產品,將會取得好的社會和經濟 效益。清熱利咽產品的消費對象一般為慢性咽炎患者,這些患者多存在喉嚨癢、刺痛、干咳等癥狀,用膠囊、內服片劑治療不太適宜,治療效果不好;食用茶或其它飲品對人體內部調節、預防咽喉不適效果也不錯,但作用時間短;而含片可以長時間、直接地作用于患處,效果比較好,且含片還有利于攜帶、方便食用等優點,因此,目前已有的產品以含片居多,不少專家認為今后含片仍將是清熱利咽產品的主流劑型,還可以開發出更多新品種滿足市場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ロ感好、成本低,具有良好清熱、利咽功能的清熱利咽含片。本發明要解決的另ー技術問題是提供該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清熱利咽含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I 20份、菊花I 10份、杏仁I 20份、桔梗I 10份、甘草I 10份、蘆根I 20份。—種清熱利咽含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12 15份、菊花6 8份、杏仁10 12份、桔梗6 8份、甘草3 5份、蘆根12 15份。一種清熱利咽含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15份、菊花6份、杏仁12份、桔梗6份、甘草5份、蘆根12份。上述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是a.取桑葉、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蘆根,分別去雜、洗浄,加水煎煮2 4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得浸膏A ;b.取賦形劑、消泡劑加入水中加熱溶解,得溶液B ;c.取涼味劑用有機溶劑溶解,得溶液C ;d.將浸膏A與溶液B混勻,過濾,真空熬制,使大部分水分蒸發,加入溶液C充分攪拌均勻,制成片劑。所述的賦形劑可以是白砂糖、高麥芽糖漿等。所述的消泡劑可以是代可可脂、磷脂等。所述的涼味劑可以是天然薄荷腦、桉葉油、亞洲薄荷素油等。所述的有機溶劑可以是85% 99%的こ醇。上述賦形劑、消泡劑、涼味劑、有機溶劑的用量為該技術領域的常規用量。本發明清熱利咽含片的各原料,桑葉、菊花清熱解毒;杏仁、桔梗祛痰止咳;蘆根清熱生津止渴;甘草調和諸藥,與桔梗相伍井利咽喉;六藥相伍具有清熱利咽之功效,其配方科學、合理。本發明清熱利咽含片中的有效成分通過ロ含慢慢地作用于咽喉部,達到良好的清熱利咽效果。該清熱利咽含片口感好,生產成本低,產品穩定性好,適合于大批量生產。 通過閱讀下面的描述和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的特征、方面和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雖然本說明書通過特別指出并清楚要求保護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作出結論,但應該相信下列說明將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本文所述的こ醇的百分比為體積比。除非另外指明,本文中所涉及成分的所有百分比、比率和含量均基于該成分的實際含量,而不包括在市售產品中可以與這些成分結合在一起的溶劑、填料或其它物質。如本文所用,單詞“優選的”及變體是指在特定環境下能夠提供特定有益效果的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然而,其它的實施方案在相同或其它的環境下也可以是優選的。此外,一 個或多個優選實施方案的詳述并不表示其它實施方案是無用的,并且不g在從本發明的范疇排除其它的實施方案。原料桑葉,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葉,屬我國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物質。其味甘、苦,性寒,《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綱目》“治勞熱咳嗽”,《山東中藥》“治喉痛,牙齦腫痛”。桑葉善于散風熱而泄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桑葉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菊花,為菊科植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頭狀花序,屬我國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物質。其味甘、苦,性微寒,《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菊花具有鎮靜、解熱作用,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こ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杏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亞杏Prunussibirica L.、東北杏 Prunu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 5 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種子,屬我國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物質。其味苦,性微寒,《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載“滋潤肺燥,止咳平喘……”杏仁具有潤肺、平喘的功效,對于因傷風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氣喘等癥狀療效顯著。桔梗,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lorum (Jacq. )A. DC.的干燥根,屬我國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物質。其味苦、辛,性平,《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咽痛音啞……”。桔梗自古以來為止咳祛痰良藥,《名醫別錄》“治喉咽痛”,《本草蒙筌》“逐肺熱住咳下痰”。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 Glycyrrhizainf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莖,屬我國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物質。其味甘,性平,《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別錄》載“傷臟咳嗽,止渴”,《綱目》載“降火止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止咳平喘、抗炎、抗病毒作用。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華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鮮或干燥根莖,鮮蘆根屬我國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物質。其味甘,性寒,《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用于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藥性論》載“能解大熱”,《南京民間藥草》載“治喉痛。”組方
本發明的清熱利咽含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5 20份、菊花I 15份、杏仁5 20份、桔梗I 15份、甘草I 10份、蘆根5 20份。為了遞送更好的有益效果,即介于“清熱利咽療效”和“生產成本”之間的平衡,優選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12 15份、菊花6 8份、杏仁10 12份、桔梗6 8份、甘草3 5份、蘆根12 15份。更優選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15份、菊花6份、杏仁12份、桔梗6份、甘草5份、蘆根12份。輔料本發明可加入適當的輔料以使本品成型、具有一定的ロ感及外觀等。賦形劑可以是白砂糖、高麥芽糖漿等的ー種或多種。消泡劑可以是代可可脂、磷脂等的ー種或多種。涼味劑可以是天然薄荷腦、桉葉油、亞洲薄荷素油等的ー種或多種。有機溶劑可以是85% 99%的こ醇。上述賦形劑、消泡劑、涼味劑、有機溶劑的用量為該技術領域的常規用量。為使本品更好地成型及具有較好的ロ感及外觀,上述輔料用量優選為賦形劑白砂糖25 50份、高麥芽糖漿10 40份;消泡劑代可可脂O. 02 O. 2份、磷脂O. 02 O. 2份;涼味劑天然薄荷腦O. 2 I份、桉葉油O. 02 O. 2份、亞洲薄荷素油O. 02 O. 2份。有機溶劑95%こ醇O. 2 I份、90%こ醇O. 2 I份。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清熱利咽含片,其制備方法是a.取桑葉、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蘆根,分別去雜、洗浄,加水煎煮2 4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得浸膏A ;b.取賦形劑、消泡劑加入水中加熱溶解,得溶液B ;c.取涼味劑用有機溶劑溶解,得溶液C ; d.將浸膏A與溶液B混勻,過濾,真空熬制,使大部分水分蒸發,加入溶液C充分攪拌均勻,制成片劑。
為了遞送更好的有益效果,即介干“清熱利咽療效”和“制劑生產成本”之間的平衡,優選的制備方法是a.取桑葉、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蘆根,分別去雜、洗浄,加水5-12倍,煎煮2 3次,每次I 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約60°C時相對密度為I. 15 I. 30的浸膏,得
浸膏A ;b.取賦形劑、消泡劑加入水中加熱溶解,得溶液B ;c.取涼味劑用有機溶劑溶解,得溶液C ;d.將浸膏A與溶液B混勻,過濾,真空熬制,使大部分水分蒸發,加入溶液C充分攪 拌均勻,制成片劑。產品臨床療效調查I病例選擇標準I. I診斷標準癥狀咽喉紅腫疼痛、咽喉干燥、聲音撕啞、甚或失音,干咳少痰、吞咽困難,咽喉部有異物感。I. 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年齡在18-65歲者。I. 3排除標準I. 3. I不符合上述中醫診斷標準者。I. 3. 2雖符合上述中醫辯證標準,但同時具有如下情況之ー者①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者。②孕產婦或哺乳期婦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凡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和安全性判斷者。2療效判定(I)臨床痊愈用藥3天以內癥狀減輕,I周以內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顯效用藥I周以內癥狀減輕,2周以內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3)有效用藥I周以內癥狀減輕,2周以內臨床癥狀減輕,大部分體征消失。(4)無效用藥后癥狀稍有減輕或無減輕、體征無明顯改善。3給藥方法取實施例I原料制成的產品,ロ含服,一次一片,一日六次,姆隔2小時以上一次。4 結果實施例I原料制成的產品進行了 153例試驗,結果總有效率達到97. 4%。產品療效調查結果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清熱利咽含片,其特征在于,該含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I 20份、菊花I 10份、杏仁I 20份、桔梗I 10份、甘草I 10份、蘆根I 20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12 15份、菊花6 8份、杏仁10 12份、桔梗6 8份、甘草3 5份、蘆根12 15份。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桑葉15份、菊花6份、杏仁12份、桔梗6份、甘草5份、蘆根12份。
4.如權利要求I 3任一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取桑葉、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蘆根,分別去雜、洗凈,加水煎煮2 4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得浸膏A ; b.取賦形劑、消泡劑加入水中加熱溶解,得溶液B; c.取涼味劑用有機溶劑溶解,得溶液C; d.將浸膏A與溶液B混勻,過濾,真空熬制,使大部分水分蒸發,加入溶液C充分攪拌均勻,制成片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賦形劑可以是白砂糖、高麥芽糖漿。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劑可以是代可可脂、磷脂。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涼味劑可以是天然薄荷腦、桉葉油、亞洲薄荷素油。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熱利咽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可以是85% 99%的乙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清熱利咽含片及其制備方法,該含片由桑葉、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蘆根等藥味經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良好的清熱、利咽功能,其口感好、成本低,利于消費者選用。
文檔編號A61P11/04GK102698106SQ20121020234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吳夏, 廖厚知, 李品, 梁尚煥, 梁霞, 阮碧芳, 陳曉軍, 韋慧鮮 申請人:廣西博科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