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 涉及一種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尤其是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傳統醫學的治療理念正逐漸為世界所接受,傳統醫藥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世界范圍內對中醫藥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民間用中醫藥偏方、奇方成功治愈疑難雜癥的例子不勝枚舉。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衛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溫升高,伴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外感發熱,古代常名之為“發熱”、“寒熱”、“壯熱”等。人體體溫相對恒定,不因外界溫度的差異而有所改變,保持在37度左右。由于飲食、運動、環境、情緒和性別的關系,體溫可能有暫時的輕微的波動,但此無臨床意義,發熱則是指病理性的體溫升高。外感發熱是指外感因素導致的病理性體溫升高。外感發熱在內科疾病的發病率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影響工作和生活,嚴重者可出現神昏譫語,抽搐驚厥,甚至危及生命。中醫藥對外感發熱有系統的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該中藥湯劑治療外感發熱具有較理想的治療效果O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地在于提供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它改變了在我國眾多醫院對治療外感發熱只能用西藥治療的狀況,外感發熱的中藥配方屬于某中醫學院教授的驗方。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是由9味中藥配制而成,中藥湯劑按說明煎服即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該治療外感發熱的中藥湯劑配方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薄荷10克,荊芥穗7克,菊花10克,黃岑10克,知母10克,甘草5克,霜桑葉10克。中藥湯劑服用方法每劑水煎服3次,連服2-3劑,以大便排泄數次,疼痛完全消失為度。用該中藥配方制成的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需要在專業制藥廠的配合下研制才能成功面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藥方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薄荷10克,荊芥穗7克,菊花10克,黃岑10克,知母10克,甘草5克,霜桑葉10克。上述所述的金銀花20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金銀花20克。金銀花的功效和作用金銀花,又名忍冬、銀花、雙花等,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上述所述的連翹15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連翹15克。連翹的功效和作用味苦,性微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蒙藥味苦,性涼,清“協日”,止瀉,主治;中藥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斑疹,丹毒,瘰疬,癰瘡腫毒,急性腎炎,熱淋,蒙藥治黃疸,腸刺痛,“協日”病,腸熱。上述所述的薄荷10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薄荷10克。薄荷的功效和作用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現代醫學常將其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等,另夕卜,薄荷還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從2003年醫學界提出采用“饑餓療法”醫治癌癥以來,科學家對大量藥物進行了研究,發現薄荷葉能夠阻止癌癥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癌腫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饑餓”而死。上述所述的荊芥穗7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荊芥穗7克。荊芥穗的功效和作用荊芥穗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上述所述的菊花10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菊花10克。菊花的功效和作用菊花,其花、葉、莖含有揮發油,菊氨基酸、維生素A和B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疏風散熱、抑制病菌的作用,對大腸桿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有一定的殺傷力,同時也有較平穩的降血壓作用,對心腦血管缺血和血栓的形成有預防作用,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偏頭痛,淋巴腺炎,急性結膜炎的人,可用菊花作為輔助療法。上述所述的黃岑10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黃岑10克。黃岑的功效和作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上述所述的知母10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知母10克。知母的功效和作用知母屬清熱下火藥,主治;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上述所述的甘草5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甘草5克。甘草的功效和作用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上述所述的霜桑葉10克該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有霜桑葉10克。霜桑葉的功效和作用初霜冬桑葉的神奇功效;減肥美容降血脂血糖。
權利要求
1.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它包括中成藥及中藥湯劑配方中的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薄荷10克,荊芥穗7克,菊花10克,黃岑10克,知母10克,甘草5克,霜桑葉10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金銀花20克,該配方中金銀花的功效;金銀花,又名忍冬、銀花、雙花等,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連翹15克,該配方中連翹的功效;味苦,性微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蒙藥味苦,性涼,清“協日”,止灣,主治沖藥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斑疹,丹毒,瘰疬,癰瘡腫毒,急性腎炎,熱淋,蒙藥治黃疸,腸刺痛,“協日”病,腸熱。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薄荷10克,該配方中薄荷的功效;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現代醫學常將其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等,另外,薄荷還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從2003年醫學界提出采用“饑餓療法”醫治癌癥以來,科學家對大量藥物進行了研究,發現薄荷葉能夠阻止癌癥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癌腫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饑餓”而死。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荊芥穗7克,該配方中荊芥穗的功效;荊芥穗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菊花10克,該配方中菊花的功效;菊花,其花、葉、莖含有揮發油,菊氨基酸、維生素A和B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疏風散熱、抑制病菌的作用,對大腸桿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有一定的殺傷力,同時也有較平穩的降血壓作用,對心腦血管缺血和血栓的形成有預防作用,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偏頭痛,淋巴腺炎,急性結膜炎的人,可用菊花作為輔助療法。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黃岑10克,該配方中黃岑的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紐,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知母10克,該配方中知母的功效;知母屬清熱下火藥,主治;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其特征是所述甘草5克,該配方中甘草的功效;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全文摘要
能夠有效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及中藥湯劑,屬于生物與醫藥領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藥配方中的9味中藥配制而成,本發明的優越性在于該治療外感發熱的中藥配方屬于某中醫學院教授的驗方,經證實該中藥湯劑治療外感發熱有好的治愈效果,該中藥驗方還要研制成中成藥的丸劑、散劑、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發揮中成藥的優點,現成可用,適應急需,存貯方便能隨身攜帶,該中藥湯劑及中成藥的研制具有極大的商業開發前景。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716310SQ201210204228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范經林 申請人:天津開發區經經新優技術產品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