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腹脹型失眠,一般采用鎮靜催眠藥,抗焦慮藥或抗抑郁藥。I、水合氯醛①對胃腸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胃炎與胃潰瘍患者不宜用;②大劑量抑制心肌收縮力,抑制延髓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對肝腎亦有損害;③長期用藥可引起依賴性、耐受性和成癮,類似慢性酒精中毒戒斷現象。2、魯米托品片肝腎功能不全者及過敏體質者慎用或忌用。青光眼患者忌用。 3、苯巴比妥應用后可出現頭暈、困倦等后遺癥狀,久用可產生耐受和成癮,少數引起皮疹等變態反應。4、甲喹酮有些病人引起短期精神異常、頭痛、頭暈等,亦有引起口、舌、四肢麻木,不能認為是首選的催眠藥。過量抑制呼吸。5、格魯米特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惡心、皮疹,久用成癮,大劑量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本品有阿托品樣作用,可使腸道及膀胱平滑肌張力降低。6、炔乙蟻胺一般量毒性小,有胃腸癥狀,小兒可產生興奮,偶見皮疹等變態反應,有報告引起血小板減少者,其習慣性、依賴性與成癮性與巴比妥類似,劑量過大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壓降低。7、溴化物溴離子經腎排泄慢,久服易蓄積中毒,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嗜睡、乏力、皮疹(溴痤瘡),兒童久用可影響智力發育,中毒時應立即停藥,增加食物中鹽用量或加服氫氯噻嗪促進排泄。高血壓、浮腫,忌鹽者禁用。8、甲乙哌酮偶有眩暈、惡心、嘔吐、倦睡、頭痛、腹瀉。過量可中毒,解救方法同巴比妥中毒。9、地西泮副作用輕,有嗜睡、乏力、便秘、心悸等,靜脈注射可發生血栓性靜脈炎,肌注刺激性大。嬰兒、青光眼病人及重癥肌無力患者禁用。
發明內容
為克服以上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制備方法。失眠又稱不寐,是以經常不得安睡為特征的一種證候。古代文獻中稱為“不得臥”、“不得眠”。頑固性的失眠,經常伴有頭痛、頭暈、健忘、怔忡等癥。本證有虛有實,正如張景岳所說“寐本乎陰,神其圣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故本證的治療,實者重在祛邪,邪去則神自安。虛者重在補正,正復則神得安。虛實挾雜者,當審其虛實之所在,根據具體病情以調治之。病因病機由于憂思過度,損傷于脾,脾運化功能降低,出現腹部脹滿,而發本病。臨床表現失眠。腹脹,每因腹脹而誘發或加重本病。健忘、多夢、心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滑。它的技術方案為取白扁丑9重量份、烏骨雞9重量份、甘藍6重量份、龍眼肉6重量份、白術6重量份、白芍藥9重量份、西洋參3重量份、當歸3重量份、蓮子6重量份、黨參6重量份、益智仁3重量份、黃芪3重量份、黃精6重量份、粳米9重量份、干姜3重量份、遠志3重量份、夜交藤15重量份、珊瑚0. 3重量份、柏子仁10重量份、茯神9重量份、福壽草
0.3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23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該發明的優點是該中藥制作簡單,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還能避免應用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白扁豆、烏骨雞、甘藍、龍眼肉、白術、白芍藥、西洋參、當歸、蓮子、黨參、益智仁、黃芪、黃精、粳米、干姜,以上15味藥具有益氣救脫、健脾養胃、暖脾散寒、補中益氣之功效。在治療腹脹型失眠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遠志、夜交藤、珊瑚、柏子仁、茯神、福壽草以上6味藥具有解郁安神、理氣開胃、活絡止痛、清肝瀉 火、養心安神、祛風通絡、安神定神、去翳明目、益陰養血、潤腸通便、收斂止血、祛風治痹、補虛治勞、交通心腎,水腫解毒,祛痰止嗽,解郁利膈之功效。在治療腹脹型失眠的過程中,能輔助主藥發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大腹皮辛,微溫。入脾、胃、大、小腸四經。下氣寬中,利水消腫。因其能引領諸藥直達病灶發揮治療作用,故為佐藥。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緩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白扁豆、烏骨雞、甘藍、龍眼肉、白術、白芍藥、西洋參、當歸、蓮子、黨參、益智仁、黃芪、黃精、粳米、干姜、遠志、夜交藤、珊瑚、柏子仁、茯神、福壽草、大腹皮、甘草,以上23藥具有益氣救脫、健脾養胃、暖脾散寒、補中益氣、解郁安神、理氣開胃、活絡止痛、清肝瀉火、養心安神、祛風通絡、安神定神、去翳明目、益陰養血、潤腸通便、收斂止血、祛風治痹、補虛治勞、交通心腎,水腫解毒,祛痰止嗽,解郁利膈之功效。是治療腹脹型失眠的最佳配方。白扁豆甘、微溫。入脾、胃二經。化濕解暑,健脾和中,除濕止帶,生津止渴,解毒,消積化癥。烏骨雞甘、平。入肝、腎二經。養陰退熱。甘藍甘,平,無毒。入胃、腎二經。益腎補髓、和胃止痛。龍眼肉甘、溫。入心、脾二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肺止咳。白術苦、甘,溫。入脾、胃二經。補氣健脾、燥濕化痰、利水退腫、祛風散寒、固表止汗、益氣安胎。白芍藥苦、酸,微寒。入肝、脾二經。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平抑肝陽。西洋參辛、甘、苦,寒。入心、肺、胃、腎、大腸五經。補氣益陰、清熱生津、清熱止血。當歸辛、甘,溫。入心、肝、脾、肺四經。養血和血、活血止痛、養血調經、潤腸通便、降逆止咳,治療頭痛、內傷發熱。蓮子甘、澀,平。入心、脾、腎三經。補脾止瀉、益腎止遺、養心安神。黨參甘、平。入肺、脾二經。益氣健脾、益氣生津、補氣除熱。益智仁辛,溫。入脾、胃二經。暖脾散寒、溫腎補虛。黃芪甘,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補氣升陽、補氣攝血、補氣行滯、去瘀散結、益氣固表、補氣益陰、利水消腫、溫里散寒、托膿生肌、強體質、延年益壽。黃精甘,平,無毒。入脾、肺、腎三經。治肺陰虛咳嗽、治肺癆咳血、益精壯筋骨、治內熱消渴、治脾胃虛弱。粳米甘,平。入脾、胃二經。補中益氣、健脾利濕。干姜辛、熱。入脾、胃、肺三經。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消痰下氣、溫肺化飲、溫經止血、治癰疽初起。遠志苦、辛,溫。入心、腎、脾三經。交通心腎,安神養心,治療水腫、解毒,祛痰止嗽,解郁利膈。夜交藤甘、微苦,平。入心、脾、肝、腎四經。養心安神,祛風通絡,治療癰疽瘰疬,風瘡疥癬。珊瑚甘、平。入肝、心二經。安神定神,去翳明目,收澀止血。柏子仁甘,平。入心、肝、脾三經。養心安神,益陰養血,潤腸通便,收斂止血,祛風治痹。茯神甘、淡,平。入心、脾二經。養心安神,利水消腫,補虛治勞。福壽草苦,平,有小毒。入心、肝、腎三經。養心安神,清肝瀉火,利尿消腫。大腹皮辛,微溫。入脾、胃、大、小腸四經。下氣寬中,利水消腫。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白扁豆9g、烏骨雞9g、甘藍6g 、龍眼肉6g、白術6g、白芍藥9g、西洋參3g、當歸3g、蓮子6g、黨參6g、益智仁3g、黃苗3g、黃精6g、粳米9g、干姜3g、遠志3g、夜交藤15g、珊瑚0. 3g、柏子仁10g、獲神9g、福壽草0. 3g、大腹皮6g和甘草9g,將以上23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當腹脹型失眠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5 V,每次130毫升,口服,一日三次,二日為一療程,若癥狀仍存,再服第二療程,以至痊愈。385例腹脹型失眠病人中,男性156例,占40. 5%,女性229例,占59. 5%。表一、385例腹脹型失眠病人的年齡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取白扁豆9克、烏骨雞9克、甘藍6克、龍眼肉6克、白術6克、白芍藥9克、西洋參3克、當歸3克、蓮子6克、黨參6克、益智仁3克、黃芪3克、黃精6克、粳米9克、干姜3克、遠志3克、夜交藤15克、珊瑚0. 3克、柏子仁10克、茯神9克、福壽草0. 3克、大腹皮6克和甘草9克,將以上23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腹脹型失眠,一般采用鎮靜催眠藥,抗焦慮藥或抗抑郁藥,其缺點是毒副作用大。該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白扁豆、烏骨雞、甘藍、龍眼肉、白術、白芍藥、西洋參、當歸、蓮子、黨參、益智仁、黃芪、黃精、粳米、干姜、遠志、夜交藤、珊瑚、柏子仁、茯神、福壽草、大腹皮和甘草,將以上23味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腹脹型失眠的中藥。它的優點是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還能避免應用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793901SQ20121027092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日
發明者靳先玲 申請人:靳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