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膜片式平衡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動或液動控制系統中閥門開關控制的膜片式平衡閥。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療領域麻醉和呼吸設備中,呼吸壓力需要實現可控制調節滿足呼吸通氣壓力調整,呼吸排氣時需要迅速排氣的需求。有鑒于此,如何提供一種壓力可控制調節并且能實現無延時排氣的裝置,成為有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膜片上方形成一控制氣腔,當控制氣體進入后,將膜片下壓,當控制氣體撤銷后膜片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復位,膜片在頂部控制氣體和底部彈簧作用下控制呼吸壓力的膜片式平衡閥。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提高閥門反 應速度以改善膜片復位的動作延遲問題的膜片式平衡閥。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彈簧復位構件以保證膜片的正常復位,解決膜片與閥口粘連問題并提高閥可靠性的膜片式平衡閥。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包括一閥體,閥體的端部設有一端蓋,閥體的側面設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端蓋的端面設有接頭,閥體沿長度方向凹設分別與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貫通的主閥孔,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主閥孔內設有膜片復位機構。作為優選,所述膜片復位機構由膜片組件、膜片組件頂部疊裝的夾緊墊片、膜片組件底部疊裝的夾緊螺母、隔離于夾緊螺母底部并設置在所述閥體管狀體臺肩上的彈簧座、分別套裝在夾緊螺母與彈簧座上的復位彈簧、分別穿入夾緊墊片中心孔、盤狀膜片通孔、夾緊螺母不通透螺孔后將夾緊墊片、盤狀膜片、夾緊螺母連接為一體的加緊螺絲組成。作為優選,所述膜片組件由盤狀膜片、盤狀膜片圓心開設的通孔、沿盤狀膜片邊沿呈環狀凸設的凸緣體、凸緣體向外延伸的外周環狀部、凸緣體與外周環狀部之間凹設的環溝組成。作為優選,所述凸緣體的底部為凹腔,凸緣體外端一體成型于所述外周環狀部的中間水平位部位。作為優選,所述夾緊墊片設置于凸緣體所圍成的盤狀膜片內,夾緊墊片的圓心部位開設與盤狀膜片通孔貫通的中心孔。作為優選,所述夾緊螺母由T形構件、T形構件頂部凹設的不通透螺孔構成。作為優選,所述彈簧座由三角爪支承座、三角爪支承座頂部中央部位凸設的帶通孔的凸柱組成。作為優選,所述接頭由垂直對接貫通的第一筒體、第二筒體、接入閥端蓋的第一筒體內腔自上而下依次套裝的氣阻鎖緊螺柱、壓緊塊、第二密封圈、氣阻、第一密封圈組成。作為優選,所述閥體主閥孔由與端蓋接合的端面凹設上大下小的階梯槽、分別與所述階梯槽垂直貫通的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位于階梯槽軸線位的接口通道向著階梯槽端面方向凸設的管狀體、管狀體內經擴徑后所成型供所述膜片復位機構彈簧座定位的臺肩組成。作為優選,所述端蓋由與閥體結合端凹設用于容納部分膜片組件的凹腔、凹腔中心貫通開設與所述閥體主閥孔中心軸線對應且用于連接接頭的穿孔組成;所述凹腔位于所述膜片組件凸緣體部位的凹度大于凹腔其它部位的凹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
I、膜片復位機構中夾緊墊片與夾緊螺母中間夾設膜片,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在密封閥口時可有效防止膜片變形,提高膜片強度。
2、膜片復位機構裝入閥內部后,膜片上方形成一個控制氣腔,控制氣體進入后,將膜片下壓,控制氣體撤銷后膜片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復位。3、膜片復位機構的彈簧復位構件保證了膜片的正常復位,膜片與閥口不再粘連,也提高了閥結構的可靠性。4、膜片式平衡閥密封性能好。5、膜片式平衡閥的壓力控制精度高,控制壓力范圍寬。
圖I是本發明膜片式平衡閥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膜片式平衡閥的結構裝配剖面視圖。圖3是本發明膜片復位機構的結構剖面視圖。圖4是本發明膜片式平衡閥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膜片復位機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膜片復位機構頂視角度的結構裝配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膜片復位機構底視角度的結構裝配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閥體I、主閥孔11、階梯槽111、管狀體112、臺肩113、端蓋2、凹腔21、穿孔22、第一接口31、第一接口通道311、第二接口 32、第二接口通道321、接頭4、第一筒體41、第二筒體42、氣阻鎖緊螺柱43、壓緊塊44、第二密封圈45、氣阻46、第一密封圈47、膜片復位機構5、膜片組件51、盤狀膜片511、通孔5111、凸緣體512、凹腔5121、外周環狀部513、環溝514、夾緊墊片52、中心孔521、夾緊螺母53、T形構件531、不通透螺孔532、加緊螺絲54、彈簧座55、三角爪支承座551、凸柱552、通孔5521、復位彈簧56。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
請參閱圖I、圖2、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包括一閥體I,閥體I的端部設有一端蓋2,閥體I的側面設有第一接口 31和第二接口 32,端蓋2的端面設有接頭4,閥體I沿長度方向凹設分別與所述第一接口 31和第二接口 32貫通的主閥孔11,所述主閥孔I內設有膜片復位機構5。請參閱圖I所示,所述接頭4由垂直對接貫通的第一筒體41、第二筒體42、接入閥端蓋2的第一筒體41內腔自上而下依次套裝的氣阻鎖緊螺柱43、壓緊塊44、第二密封圈45、氣阻46、第一密封圈47組成。請參閱圖2所示,所述閥體主閥孔11由與端蓋2接合的端面凹設上大下小的階梯槽111、分別與所述階梯槽111垂直貫通的第一接口通道311和第二接口通道321,位于階梯槽111軸線位的接口通道321向著 階梯槽111端面方向凸設的管狀體112、管狀體112內經擴徑后所成型供所述膜片復位機構彈簧座55定位的臺肩113組成。請參閱圖2所示,所述端蓋2由與閥體I結合端凹設用于容納部分膜片組件51的凹腔21、凹腔21中心貫通開設與所述閥體主閥孔11中心軸線對應且用于連接接頭4的穿孔22組成;所述凹腔21位于所述膜片組件51凸緣體512部位的凹度大于凹腔21其它部位的凹度。請參閱圖3、圖5、圖6、圖7所示,所述膜片復位機構5由膜片組件51、膜片組件51頂部疊裝的夾緊墊片52、膜片組件51底部疊裝的夾緊螺母53、將夾緊墊片52、膜片組件51、夾緊螺母53連接為一體的加緊螺絲54、隔離于夾緊螺母53底部并設置在所述閥體管狀體臺肩113上的彈簧座55、分別套裝在夾緊螺母53與彈簧座55上的復位彈簧56、分別穿入夾緊墊片52中心孔521、盤狀膜片511通孔5111、夾緊螺母53不通透螺孔532后將夾緊墊片52、盤狀膜片511、夾緊螺母53連接為一體的加緊螺絲54組成。請參閱圖I、圖3所示,所述膜片組件51由盤狀膜片511、盤狀膜片511圓心開設的通孔5111、沿盤狀膜片511邊沿呈環狀凸設的凸緣體512、凸緣體512向外延伸的外周環狀部513、凸緣體512與外周環狀部513之間凹設的環溝514組成;所述盤狀膜片511的底平面與所述外周環狀部513的中間水平部位為同一水平面。所述凸緣體512的底部為凹腔5121,凸緣體512外端一體成型于所述外周環狀部513的中間水平位部位。請參閱圖3、圖5、圖6、圖7所示,所述夾緊墊片52設置于凸緣體512所圍成的盤狀膜片511內,夾緊墊片52的圓心部位開設與盤狀膜片通孔5111貫通的中心孔521。請參閱圖3、圖5、圖6、圖7所示,所述夾緊螺母53由T形構件531、T形構件531頂部凹設的不通透螺孔532構成。請參閱圖3、圖5、圖6、圖7所示,所述彈簧座55由三角爪支承座551、三角爪支承座551頂部中央部位凸設的帶通孔5521的凸柱552組成。工作原理盤狀膜片511上方與端蓋2凹腔21、排氣氣阻46形成一個控制氣腔,當控制氣體從接頭4進入后,將盤狀膜片511往下壓,當第二接口通道321的壓力大于控制氣體的壓力與彈簧力之差時,第二接口通道321的氣體會溢出到第一接口通道311,使得第二接口通道321的壓力不超出設定值。這樣,當第二接口通道321的壓力受控制氣體的壓力控制,通過調整控制氣體的壓力從而達到控制當第二接口通道321的壓力。當控制氣體撤銷后,盤狀膜片511在彈簧56的作用下迅速復位,使得當第二接口通道321的氣體迅速的排出,保證當第二接口通道321在大流量時通氣順暢。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膜片式平衡閥,包括一閥體,閥體的端部設有一端蓋,閥體的側面設有第一接ロ和第二接ロ,端蓋的端面設有接頭,閥體沿長度方向凹設分別與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ロ貫通的主閥孔,其特征在干所述主閥孔內設有膜片復位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復位機構由膜片組件、膜片組件頂部疊裝的夾緊墊片、膜片組件底部疊裝的夾緊螺母、隔離于夾緊螺母底部并設置在所述閥體管狀體臺肩上的彈簧座、分別套裝在夾緊螺母與彈簧座上的復位彈簧、分別穿入夾緊墊片中心孔、盤狀膜片通孔、夾緊螺母不通透螺孔后將夾緊墊片、盤狀膜片、夾緊螺母連接為一體的加緊螺絲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組件由盤狀膜片、盤狀膜片圓心開設的通孔、沿盤狀膜片邊沿呈環狀凸設的凸緣體、凸緣體向外延伸的外周環狀部、凸緣體與外周環狀部之間凹設的環溝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緣體的底部為凹腔,凸緣體外端一體成型于所述外周環狀部的中間水平位部位。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墊片設置于凸緣體所圍成的盤狀膜片內,夾緊墊片的圓心部位開設與盤狀膜片通孔貫通的中心孔。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螺母由T形構件、T形構件頂部凹設的不通透螺孔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座由三角爪支承座、三角爪支承座頂部中央部位凸設的帶通孔的凸柱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由垂直對接貫通的第一筒體、第二筒體、接入閥端蓋的第一筒體內腔自上而下依次套裝的氣阻鎖緊螺柱、壓緊塊、第二密封圈、氣阻、第一密封圈組成。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主閥孔由與端蓋接合的端面凹設上大下小的階梯槽、分別與所述階梯槽垂直貫通的第一接ロ通道和第二接ロ通道,位于階梯槽軸線位的接ロ通道向著階梯槽端面方向凸設的管狀體、管狀體內經擴徑后所成型供所述膜片復位機構彈簧座定位的臺肩組成。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膜片式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由與閥體結合端凹設用于容納部分膜片組件的凹腔、凹腔中心貫通開設與所述閥體主閥孔中心軸線對應且用于連接接頭的穿孔組成;所述凹腔位于所述膜片組件凸緣體部位的凹度大于凹腔其它部位的凹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動或液動控制系統中閥門開關控制的膜片式平衡閥。該膜片式平衡閥包括一閥體,閥體的端部設有一端蓋,閥體的側面設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端蓋的端面設有接頭,閥體沿長度方向凹設分別與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貫通的主閥孔,主閥孔內設有膜片復位機構。膜片復位機構由膜片組件、膜片組件頂部疊裝的夾緊墊片、膜片組件底部疊裝的夾緊螺母、將夾緊墊片、膜片組件、夾緊螺母連接為一體的加緊螺絲、隔離于夾緊螺母底部并設置在閥體管狀體臺肩上的彈簧座、分別套裝在夾緊螺母與彈簧座上的復位彈簧、分別穿入夾緊墊片中心孔、盤狀膜片通孔、夾緊螺母不通透螺孔后將夾緊墊片、盤狀膜片、夾緊螺母連接為一體的加緊螺絲組成。
文檔編號A61M16/20GK102793961SQ20121028802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
發明者周賓祖, 馮惠敏, 于邦仲 申請人:蘇州品諾維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