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易拉救急制氧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7825閱讀:4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易拉救急制氧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供人們救急吸氧的易拉救急制氧包。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出售的供人們使用的制氧裝置,有氧立得(便攜式制氧)產品,雖然能供人吸氧使用,但使用時不夠簡單、方便。尤其是突如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暴雨、火災等,常常會把人困在里面造成缺氧死亡,還有心臟病人由于缺氧造成嚴重后果時有發生,為此提供一種能夠救急、方便使用的制氧包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使用不簡單,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種在緊急狀況下,需 要供氧時,可迅速拉開拉環,生成氧氣,保證在一定時間內供應氧氣,在緊急狀態下逃生或救治病人的一種易拉救急制氧包。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易拉救急制氧包,包括制氧桶、過濾桶,制氧桶的外部上端有制氧桶壓蓋,制氧桶壓蓋內有拉環,過濾桶的外部上端有過濾桶蓋,其結構要點在于
a.所述的制氧桶內由上往下設有彈片、孔板、單獨放置的制氧藥包和水包,制氧桶內的中間部位設置有拉桿,底部設有刀片,制氧桶外部的上端與制氧桶蓋螺紋連接,制氧桶蓋與制氧桶壓蓋螺紋連接;所述的拉桿從各水包、藥包的中心穿過,底部與刀片連接,上端與拉環連接;所述的彈片位于孔板的上方,水包和藥包通過彈片壓緊固定在孔板之下,制氧桶的底部設有護罩,制氧桶通過連接板與過濾桶連接為一體;
b.所述的過濾桶內盛有水,過濾桶內設有輸氣管、單向閥,所述的輸氣管的下端與彈力蓋、卡扣連接,上端與過濾桶蓋連接,過濾桶內的水通過單向閥和彈力蓋密封在過濾桶內,過濾桶外部的上端與過濾桶壓蓋螺紋連接,過濾桶蓋與過濾桶壓蓋螺紋連接,過濾桶與制氧桶之間連接有氣道。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彈片一端與制氧桶桶蓋連接,另一端與孔板連接。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水包、藥包分別是環狀包,依次放置在制氧桶內。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藥包分為A藥包、B藥包。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制氧桶與過濾桶之間設有接長管。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連接板設置為多條,制氧桶與過濾桶通過多條連接板連接。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多條連接板與接長管滑動連接。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彈力蓋的側上方開有孔。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氣道的下方與單向閥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可隨車或隨身攜帶。不用時不會產生氧氣,非常安全,移動翻滾等都不會影響其功能,可在常呆的地方備用。需要使用時,拉開拉環即可產生氧氣使用,使用方便可靠,是救急時的當家產品。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制氧桶壓蓋1,拉環2,制氧桶蓋3,制氧桶4,彈片5,孔板6,拉桿7,水包8,A藥包9,B藥包10,水包11,護罩12,刀片13,單向閥14,過濾桶15,連接板16,接長管17,水18,卡扣19,彈力蓋20,氣道21,過濾桶蓋22,輸氣管23,過濾桶壓蓋24,加長底25。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所公開的是一種易拉救急制氧包,這種制氧包由制氧桶4和過濾桶15等組成。具體結構見圖1,制氧桶4與過濾桶15左右放置,用多條連接板16連接為一體。制氧桶4是塑料桶,制氧桶4桶體內上部安裝有彈片5,彈片5為環狀,環狀彈片5 的一端分別與制氧桶桶蓋3連接,另一端與孔板6連接。孔板6固定安裝在制氧桶4桶體內的中上部,位于彈片5的下方,孔板6上設有多個小孔。制氧桶4桶體內的下部放置水包和藥包,水包、藥包分別是用橡膠制作成的環狀包,其中水包分為水包8和水包11,藥包分為A藥包9、B藥包10,依照水包8、A藥包9、B藥包10、水包11的順序依次放置在制氧桶4內。水包8、11內裝有水,A藥包9、B藥包10內分別裝有固體氧釋放劑和催化劑。制氧桶4桶體內的中部設置有拉桿7,制氧桶4桶體內的底部安裝刀片13、護罩12,刀片13是多刃刀片隱藏在護罩12內。拉桿7從各環狀水包8、11,A藥包9、B藥包10的中心穿過,使水包8、11,A藥包9、B藥包10形成環狀上下依次排列結構,通過與其對應其上方的彈片5壓緊固定在孔板6之下。拉桿7底部與多刃刀片13連接,拉桿7的上端與拉環2連接。拉環2位于壓蓋I內。制氧桶4桶體上端與制氧桶蓋3螺紋連接,用制氧桶蓋3扣嚴,制氧桶蓋3與制氧桶壓蓋I螺紋連接。拉桿7可在制氧桶蓋3和孔板6內滑動,拉環2位于制氧桶壓蓋I內,制氧桶壓蓋I壓住拉環2使拉桿7固定在制氧桶4內,彈片5和孔板6壓住各環狀水包和藥包使其不能在制氧桶4內移動,目的就是在翻動制氧包時內部不會發生變化。位于制氧桶4右側的過濾桶15是塑料桶,它與制氧桶4等高,過濾桶15體內裝有輸氣管23,輸氣管23的下端與彈力蓋20、卡扣19連接,上端與過濾桶壓蓋24壓接。過濾桶15內盛有水18,過濾桶15內底部一側安裝單向閥14,過濾桶內的水18通過單向閥14和彈力蓋20密封在過濾桶內的下部。彈力蓋20側上方開有孔。由于單向閥14的密封作用,水18不會倒流制氧桶4內。輸氣管23用過濾桶壓蓋24壓住,輔助卡扣19密封水18,這樣水18被密封在過濾桶15內,也不會由于翻動或一定的沖擊跑出水來。過濾桶15外部的上端與過濾桶蓋22螺紋連接,過濾桶蓋22與過濾桶壓蓋24螺紋連接。為了及時制氧、吸氧,在過濾桶15與制氧桶4之間連接有氣道21。氣道21左端與制氧桶4連接,右端與過濾桶15連接,氣道21的下方與單向閥14連接。除此之外,在制氧桶4與過濾桶15之間還設有接長管17,多條連接板16與接長管17滑動連接,接長管17的下端與制氧桶4與過濾桶15的加長底25連接。加長底25與制氧桶4底邊、過濾桶15底邊為一體。本發明的使用方法首先將水包11,B藥包10,A藥包9,水包8,依次放在制氧桶4內,將過濾桶15內盛裝水18,當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制氧時,將易拉救急制氧包直立,打開過濾桶壓蓋24,拉出輸氣管23,既打開了彈力蓋20,需要時也可接好接長管17,然后打開制氧桶蓋1,拉住拉環2往上拉,此時刀片13穿過護罩12依次將水包11、B藥包10、A藥包9、水包8的包皮割破,并反復多次上下拉動,轉動,將水包和藥包充分割破攪動均勻,放回拉環2蓋好制氧桶蓋I可防止氧氣泄漏,當B藥包10和A藥包9與水混合后即可生成氧氣,此時生成的氧氣通過氣道21和單向閥14進入過濾桶15,然后經過水18過濾后進入輸氣管23即可吸氧救急。易拉救急制氧包可多次循環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易拉救急制氧包,包括制氧桶、過濾桶,制氧桶的外部上端有制氧桶壓蓋,制氧桶壓蓋內有拉環,過濾桶的外部上端有過濾桶壓蓋,其特征在干,a.所述的制氧桶內由上往下設有彈片、孔板、單獨放置的制氧藥包和水包,制氧桶內的中間部位設置有拉桿,底部設有刀片,制氧桶外部的上端與制氧桶蓋螺紋連接,制氧桶蓋與制氧桶壓蓋螺紋連接;所述的拉桿從各水包、藥包的中心穿過,底部與刀片連接,上端與拉環連接;所述的弾片位于孔板的上方,水包和藥包通過彈片壓緊固定在孔板之下,制氧桶的底部設有護罩,制氧桶通過連接板與過濾桶連接為一體;b.所述的過濾桶內盛有水,過濾桶內設有輸氣管、單向閥,所述的輸氣管的下端與弾力蓋、卡扣連接,上端與過濾桶蓋連接,過濾桶內的水通過單向閥和彈カ蓋密封在過濾桶內,過濾桶外部的上端與過濾桶壓蓋螺紋連接,過濾桶蓋與過濾桶壓蓋螺紋連接,過濾桶與制氧桶之間連接有氣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弾片一端與制氧桶桶蓋連接,另一端與孔板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包、藥包分別是環狀包,依次放置在制氧桶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包分為A藥包、B藥包。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氧桶與過濾桶之間設有接長管。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板設置為多條,制氧桶與過濾桶通過多條連接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條連接板與接長管滑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力蓋的側上方開有孔。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救急制氧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道的下方與單向閥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易拉救急制氧包,由制氧桶、過濾桶組成,兩桶通過連接板連接為一體。制氧桶內由上往下設有彈片、孔板、單獨放置的制氧藥包和水包,制氧桶內的中間部位設置有拉桿,底部設有刀片,制氧桶外部上端與制氧桶蓋螺紋連接,制氧桶蓋與制氧桶壓蓋螺紋連接。拉桿從各水包、藥包的中心穿過,底部與刀片連接,上端與拉環連接。過濾桶內設有輸氣管、單向閥,輸氣管下端與彈力蓋、卡扣連接,上端與過濾桶蓋連接,過濾桶內的水通過單向閥和彈力蓋密封在過濾桶內,過濾桶外部的上端與過濾桶壓蓋螺紋連接,過濾桶蓋與過濾桶壓蓋螺紋連接,過濾桶與制氧桶之間連接有氣道。該制氧包結構簡單,體積小,可隨車或隨身攜帶。需要使用時,拉開拉環即可產生氧氣使用。
文檔編號A61M16/10GK102824677SQ20121034822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王家金, 王青, 姜俊玲, 關啟明, 路春光, 李占賢, 李建功, 楊海波, 吳濤, 馬軍, 李偉, 張素娟, 謝世滿 申請人:河北聯合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