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兒光療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療裝置,更具體而言涉及用于為嬰兒提供光療的嬰兒光療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有光療裝置,光療裝置產生輻射能量,典型是具有特定波長的可見光,并向患者體表發送能量。在一種光療裝置中,向患者體表發送來自鹵素燈泡的光以治療黃疸。這種常規光療裝置的范例是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Respironics Inc.銷售的Wallaby 光療系統。這種常規的光療裝置通常包括照明源和光纜,光纜的近端耦合到照明源,以向患者傳送光。光纖面板位于光纜的遠端,以提供可以被定位成與患者皮膚相鄰的光毯。該裝置適于治療患黃疸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
發明內容
本文的發明為已知光療裝置提供了幾種改進。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嬰兒光療裝置,包括具有連接部位的外殼組件;所述外殼組件之內承載的光源,構造和設置所述光源以從所述外殼組件發光;用于啟用和停用所述光源的工作的使能開關;聚光燈模式適配器,被構造成選擇性可拆除地在所述連接部位與所述外殼組件連接,其中,將所述聚光燈模式適配器附著到所述連接部位將所述使能開關從停用配置改變為啟用配置,拆除所述聚光燈模式適配器將所述使能開關從所述啟用配置改變為停用配置,其中在將所述聚光燈模式適配器附著在連接部位時,可以從外殼發出來自光源的光;以及包括面板模式適配器的面板模式組件,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被構造和設置成在所述連接部位與所述外殼組件可拆除地連接,所述面板模式組件包括細長柔性光導管,所述光導管的一端連接到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相對端連接到發光面板,所述面板模式組件使得在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附著到所述連接部位時,光能夠從所述光源傳輸通過所述柔性光導管到達所述發光面板。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嬰兒光療裝置,包括外殼組件,以及LED組件,所述LED組件被構造和設置成發出處于藍光光譜中的光;所述LED組件被安裝在所述外殼組件的相對端之間,以在通電時從所述外殼組件的一端發光;所述外殼組件具有大致圓柱形的外表面,但中央部分的直徑比其相對部分的小。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嬰兒光療裝置,包括外殼組件,以及LED組件,所述LED組件被通電時提供具有處于藍光光譜中的輸出的光源;所述LED組件被安裝在所述外殼組件的相對端之間;安裝于所述外殼組件之內與所述LED組件并排的并與所述LED組件電連接的電路板;電連接到所述電路板的所述外殼組件上的通斷開關,以便控制所述LED組件的通電;所述外殼組件的相對端,其中具有進氣和出氣通路;所述LED組件包括LED安裝結構,在所述進氣和出氣通路之間提供中間流動通路;以及電連接到所述電路板并安裝于所述外殼組件之內的風扇,所述風扇被定位成用于依次通過所述進氣通路、中間通路和出氣通路流通空氣。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嬰兒光療組件,包括手工便攜外殼組件;設置于所述外殼組件之內并能夠發出處于藍光光譜中的光的LED光源;袋狀結構,所述袋狀結構被構造和設置成在其中可取出地牢固容納所述外殼組件而不妨礙所述LED光源從所述外殼組件外部發出的光;所述袋狀結構包括與其連接的固定搭扣。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嬰兒光療裝置,包括外殼組件;所述外殼組件承載的光源;包括面板模式適配器的面板模式組件,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被設置成與所述 外殼組件可拆除地連接,所述面板模式組件還包括細長柔性光導管和發光面板,所述光導管在所述光源和所述發光面板之間提供光傳輸,使得在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與所述外殼組件連接時,通過所述光導管向所述發光面板傳輸所述光源發出的光;設置成懸掛所述外殼組件的懸掛結構,其中在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與所述外殼組件斷開連接且所述外殼組件從所述懸掛結構懸掛時,可以將從外殼發出的光投射到患者身上。參考附圖考慮以下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將更加明了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特性以及結構相關元件及部件組合的操作方法和功能,以及制造的經濟性,所有附圖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類似的附圖標記表示各圖中的對應部分。然而應當明白地理解,附圖僅僅是為了例示和說明而不是意在定義本發明的限制。如在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所用的,除非上下文明確做出不同說明,單數形式“一”和“該”包括多個所指對象。
圖I是體現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嬰兒光療裝置的透視圖,示出了處于包裹嬰兒的其面板模式的裝置;圖2是嬰兒光療裝置自身的透視圖;圖3是類似于圖2的透視圖,示出了在治療期間用于覆蓋面板組件的面板套;圖4是示出了裝置外殼組件和用于聚光燈模式下的懸掛結構一部分之間的接口的透視圖;圖5是裝置的透視圖,示出了當裝置處于聚光燈模式中時處在工作位置的懸掛結構;圖6是本發明裝置的外殼組件的透視圖,示出了插入外殼組件中之前的面板模式適配器;圖7是類似于圖6的透視圖,示出了部分插入外殼組件之內的面板模式適配器;圖8是類似于圖6的透視圖,示出了與外殼組件成連接關系的面板模式適配器;圖9是外殼組件的透視圖,外殼組件的上半部外殼被去除,以展示外殼組件之內的內部部分,還去除了電路板內部部分以更清楚地展示;
圖10是沿圖9的線10-10截取的放大片段截面圖,示出了包括圖9中被去除部分的外殼組件的適配器尾部,但聚光燈模式適配器被連接到外殼組件。圖11是沿圖9的線11-11截取的截面圖,示出了外殼下半部外殼和外殼上半部外殼之間的互連;以及圖12和13是外殼組件的透視圖,圖示的外殼組件處在其插入體現本發明一個方面的袋狀結構的兩個不同實施例中之前的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更具體地參考附圖,圖I中示出了在10處總地示出的嬰兒光療裝置,其體現了本發明的各方面。裝置10可以選擇性地在兩種模式之一下工作,即如圖I所示的面板模式和如圖5所示的聚光燈模式。如圖1-2所示,裝置10總體上包括在12總地標識的外殼組件,外殼組件中包含·治療光源14 (參見圖9和10)。在一個實施例中,光源14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發光二極管(LED)。LED光源14可以具有大于55mW/cm2/nm的輸出強度,大于600小時的使用壽命,并發出處于藍光光譜中的光的波長。在一個實施例中,光源具有大約85mW/cm2/nm的輸出,使用壽命大約為35000小時。不過,也可以使用對治療黃疸有用的其他已知光源。例如,如例如’899專利披露,可以使用鹵素或熒光光源。在工作于面板模式時,如圖I所示,裝置10包括面板模式組件15,面板模式組件15包括細長柔性光傳輸組件或光導管16、柔性發光面板組件18和面板模式適配器22。面板模式適配器22具有遠端,可以將遠端可拆除地在連接部位13處連接到外殼組件12,面板模式適配器與外殼組件12之內的光源是光傳輸關系。于是能夠通過具有圓柱形配置和中空中心通道的面板模式適配器22將來自光源14的光傳導到光導管16,并通過光導管16傳導到面板組件18。在一個實施例中,光導管16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光纜或光索。光導管16和面板組件18都可以是現有技術已知的類型,并如通過引用并入的前述美國專利No. 6,494,899 所述。圖3示出了常規的軟套或軟蓋20,在其一端具有開口 21,用于將面板組件18接收于其中,以便在治療期間更舒適地容納嬰兒。套或蓋20是一次性的,可以透射從面板18發出的光,從而光能夠被嬰兒的皮膚接收。如圖I最佳示出的,被示為處于其面板模式的裝置10在治療嬰兒,尤其是新生兒黃疸時是有用的。面板模式包括將嬰兒包裹在面板組件18 (任選地,由套20覆蓋)中,然后為光源14通電預定時間段,這可以由醫生決定。當處于面板模式時,面板模式適配器12被用作面板模式組件15和外殼組件12之間的接口,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用于啟動下文將要介紹的使能開關。如圖4和5最佳不出的,在聚光燈模式下時,可以米用聚光燈模式組件23。聚光燈模式組件23包括在24總地標識的聚光燈適配器以及懸掛結構26。聚光燈適配器24在連接部位13與外殼組件12連接,并用于連接外殼組件12和懸掛結構26。如圖5所示,懸掛結構26包括連接到可調節連接件單元30的安裝件28。可調節連接件單元30包括一對套筒狀元件32和34,通過它們之間的樞轉接頭36可樞轉地互連。可以通過沿一個方向轉動手柄構件38釋放樞轉接頭36,以實現元件32和34之間的相互樞轉,并通過向相反的方向轉動手柄構件38來鎖定樞轉接頭36,以將元件32和34固定到要移動它們到的相對樞轉位置。懸掛結構26包括兩個中間可調節接頭單元40和42,兩者的構造都類似于單元30。通過細長的管狀或棒狀構件43將接頭單元40互連到接頭單元30。類似地,通過管狀或棒狀構件44將接頭單元42連接到接頭單元40。通過可調節萬向接頭單元48將懸掛結構26連接到聚光燈適配器24。如圖4所示,單元48包括由棒51以與聚光燈適配器24外部間隔開的關系固定的球50。接頭單元48還包括由致 動手柄54可釋放地固定到球50的可動卡爪構件52。通過管狀或棒狀構件46將接頭單元48連接到接頭單元42。當工作在聚光燈模式下時,在聚光燈適配器24牢固連接到外殼組件12時,聚光燈適配器24借助其管狀結構(參見圖4和10)提供開口 25,供光源14發出的光通過。在將安裝件28相對于床、嬰兒床或其他固定結構夾緊在固定位置之后,通過調節可調節單元30、40、42和/或48,可以實現在聚光燈模式下時從外殼組件發出的光的適當方向。懸掛結構26可以采取很多不同形式,在一個實施例中,其僅有的要求是懸掛、保持或定位外殼組件12,以在聚光燈模式下使用(即,不使用面板模式組件15來照射嬰兒的皮膚)。外殼組件12可以是任何適當的構造、形狀或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將其構造成重量輕(例如,由模制塑料或彈性體材料構造)并容易用一只手從一個位置拿到另一個位置。如圖所示,外殼組件12具有設置于相對的端構件58和60之間的大致平滑的外部握持表面56。握持表面56的配置在外殼組件12的相對端構件58和60之間大致為圓柱形或筒形,中央部分的周向尺寸小于相對端,使用戶能夠用一只手以手持便攜方式容易地握持外殼組件12。如圖9和10的實施例最佳不出的,提供握持表面56的外殼組件12的結構包括上部和下部模制塑料互補半殼62和64。如圖11所示,半殼62和64沿其互相咬合邊緣具有互相咬合凸緣66和68。如圖10所不,半殼62和64的端部稍微向內彎曲,以便與相關聯的端構件58或60 (圖10中僅示出了 58)的外周周邊交迭。這種末端中形成有內部環形槽71,用于接收形成于端構件58和60外周上的相對環形突出70。在一個實施例中,夕卜殼組件12具有沙漏形狀。當然,可以利用很多其他形狀而不脫離本發明的教導。例如,裝置可以具有分級構造,甚至用于適合用戶手部的人體工程學構造。沙漏形狀提供了兩個面對的錐形部分,可以由用戶容易地握住。較大的端構件減少了裝置從用戶手中滑脫的機會。此外,發明人想到,在希望搬運時,還可以將這種形狀方便地夾在用戶手臂下,并保持在用戶手臂和體側之間。如圖9-11所示,光源14承載在外殼組件12之內。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前所述,光源14包括一個或多個LED。具體而言,如圖所示,可以提供LED組件72。外殼組件12之內還有用于冷卻LED組件72的風扇組件74以及電路板76,電路板76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光源14 (或LED組件72)和風扇組件74的工作。如下文所述,電路板76上的控制器與使能開關78和通斷開關80進行功能性通信。控制器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處理器,包括硬件和/或軟件的任何組合。或者,控制器可以簡單地包括用于開關78、80、光源14和風扇組件74的連接性和操作性的電路元件。在一個實施例中,裝置10中體現的電路可以包括美國專利No. 6,494,899中包含
的一些或全部教導。
使能開關78 (參見圖10)具有用于致動開關78的接觸構件79。開關78電連接到電路板76,從而在被致動(例如通過咬合接觸構件79)時,位于握持表面56中的開口 82之內的通斷開關80能夠工作,以控制LED組件72和風扇組件74的通電。另一方面,如下文所述,在未致動使能開關78時,通斷開關80失效,從而不能操作LED源14。通斷開關80包括開關機構81和按鈕83。通斷開關80可以是現有技術已知的任何類型。然而,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想到可以省略通斷開關80,只要模式適配器22或24之一與使能開關78的接觸構件79咬合,就將開啟光源14。在本實施例中(沒有通斷開關80),在未安裝任何模式適配器時,關閉光源14。用于組件72和74的電源是通過電纜84與電路板76傳輸的典型AC電源,電纜84通過外殼組件12的端構件60的中央部分延伸。不過,也可以使用任何電源,例如直流電源或電池。如圖10最佳不出的,外殼組件12包括握持表面56中與開口 82相對位置的窗口86。在要通過窗口 86觀看的位置設置顯示器88,顯示器88可以采取液晶顯示器(IXD)、發光二極管(LED)顯示器或其他類型顯示器的形式。顯示器88可以與設置于電路板76上的計時器或時鐘連接,以提供裝置的治療時間,即,從最近按下通斷開關80開始光源14的總“開機時間”。在一個實施例中,每次關閉開關80,計時器或時鐘都將復位。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顯示器還可以或替換地顯示LED組件72的總使用小時數、使能開關78是否被啟用以及通斷開關80是否被打開。通過粘合或其他粘結裝置,或在替代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鎖扣配合連接、螺絲連接或任何常規連接,將外殼部分58、60、62和64以及內部部分72、74、76、78、80和88形成整體構造。LED組件72包括LED安裝結構90,安裝結構90具有通過其延伸的空氣通路92,LED組件72牢固地安裝在外殼下方半殼64的中心內部上,讀出IXD 88正上方的位置。在外殼下方半殼64上與LED安裝結構90相鄰固定的是風扇組件74,其處于通過LED安裝結構90的空氣通路92汲取空氣的位置。通過LED安裝結構90的空氣通路92汲取的空氣來自外殼組件12外部,在其到達空氣通路92之前,被通過形成于端構件58的環狀空間中的一系列空氣通路94 (參見圖9和10)汲取。通過空氣通路92汲取的空氣被風扇組件74通過形成于端構件60的環狀空間中的一系列通路96流通到外殼組件12之外(參見圖9)。電路板76、通斷開關80和使能開關78 —開始全部固定到外殼上部半殼62。在每個外殼半殼62和64都固定了其相應內部部分之后,可以將半殼放到一起并粘合或以其他方式加固,其中凸緣66和68相互咬合。要指出的是,當殼62和64移動到一起時,電路板76被移動到一體形成于下半殼67上并從其向上延伸的一系列立柱97上成被支撐關系(參見圖11)。如圖9所示,端構件58的中心界定連接部位13,用于選擇性連接適配器22和24的任一個。為此,在端構件58的中心處,形成軸向向外突出的環形連接部分98,其具有界定其中的適配器接收開口 103的內表面100。由形成于其中的內部凹陷或槽102界定連接部分98和內表面100的上棱101。從圖6-8和10可以理解,每個適配器22和24包括管狀向前部分104,其尺寸被配置成進入由內表面100界定的開口 103之內。每個管狀向前部分104的后端由徑向向外延伸的肩部106或停止表面界定,其轉換到集成的放大直徑的管狀部分108 (參見圖6)。與肩部106呈間隔關系從每個向前管狀部分104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是用于進入凹陷102中的凸耳110。將面板模式適配器22固定到光傳輸組件16的近端,使得在希望裝置10工作于面板模式時,利用所附著的組件16,適配器22被定位成通過如圖6所示由內表面100界定的開口插入。然后將面板模式適配器22的向前部分104插入由表面100界定的開口 103中,注意使凸耳110與凹陷102對準,如圖7所示。在這個位置下,然后可以向里移動適配器22,直到肩部106咬合突出連接部分98的端面101為止。最后,稍微轉動適配器22,凸耳110將移動到由表面100界定的內部凸緣(未示出)之后,以完成鎖定連接,如圖8所示。現在更具體地參考圖10,可以看出,當以上述方式將適配器22或24移動到與外殼組件12連接時,適配器(22或24)的向前管狀部分104的上方向前端部將通過外殼組件12之內被使能開關78的接觸構件79占據的空間移動,從而咬合接觸構件79,以使LED組 件72能夠工作。具體而言,當適配器22和24都未與外殼12咬合時,使能開關78處于常閉狀態,連線到電路板76,從而防止LED組件72和風扇組件74通電,即使在通斷開關80移動到其接通位置也是如此。因此,如上所述,除非適配器22或24的一個或另一個與外殼組件12是連接關系,否則不能為LED組件72通電。結果,可以連帶面板模式適配器22及其面板模式結構16、18和20 —起向護理人員銷售裝置10,供家庭使用。聚光燈模式適配器24及其懸掛結構26通常保留為醫院使用。醫院內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因為可以將裝置10用于面板模式或聚光燈模式。應當認識到,使能開關78可以是任何類型的,例如接觸開關、電磁開關、光開關、磁性傳感器、臨近傳感器或其他傳感器。還應當認識到,使能開關78是任選的,并可以制造裝置,使得無論適配器22或24的哪一個與外殼12連接,通電/斷電開關80都對LED組件72的操作進行總體控制。此夕卜,應當認識到,聚光燈模式適配器24是任選的,因為在一個實施例中,來自光源14的光可以直接從外殼散發而不通過適配器24的管狀構造。在這種實施例中,可以認識到,可以通過將懸掛結構26連接到外殼12的不同部分來安裝外殼10以用于聚光燈模式。例如,懸掛結構26 (也可以稱為“支撐結構”)可以通過任何常規耦合與外殼12的任何部分連接(例如在外殼的中部或后部),常規耦合例如是快速連接、直角轉彎耦合、螺紋連接、鎖狀連接、過盈連接。此外,支撐結構可以采用與懸掛結構26完全不同的構造。例如,不是提供與外殼12的實際連接,可以簡單地握住或夾住外殼12,或者簡單地提供外殼12可以停留的支撐表面。想到過懸掛結構可以包括任何機械布置,允許定位從外殼組件12發出的光。還要認識至1J,在這種實施例中,面板模式適配器可以構成有助于光源14和光導管16之間光傳輸的任何結構。現在更具體地參考圖12,示出了可以與外殼組件12容易接口連接的附件。該附件是袋狀結構,在112處總地示出。袋狀結構112由適當的柔性材料形成,例如編織物或柔性塑料。袋狀結構112被配置成牢固地容納外殼組件12并提供用于在工作位置固定或承載外殼組件12的便利結構。如圖12所示,袋狀結構112的主要部分形狀非常符合外殼組件12的握持表面56并與其緊密接觸。袋狀結構112的一端113是開放的,用于向其中插入外殼組件,插入時以其連接部位末端先進入。為了輔助通過袋狀結構112的末端113定位外殼組件12,可以從末端113在內部提供拉鏈組件114。如圖12所示打開拉鏈組件114,以有助于插入,并在插入后關閉,以使袋狀結構112緊密接觸握持表面56并由此牢固容納外殼組件12。在圖1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沒有提供拉鏈。相反,袋狀結構112的材料115本質上是彈性的,可以拉伸(例如像緊身潛水衣那樣),以便以形狀配合關系接收和容納外殼組件12。從圖12可以看出,袋狀結構112與具有裝置接收開口 113的末端相對的末端中具有開口 116,當外殼組件12牢固地容納在袋狀結構112之內時,開口 116與空氣通路94對準。通過這種方式,在牢固容納在袋狀結構112之內時,可以維持外殼組件12之內的完全空氣流通。開口 116還允許在牢固容納在袋狀結構112之內時將適配器22或24與外殼組件12連接。圖12示出了形成有側開口 118的袋狀結構112,側開口被定位成與通斷開關80對準。因此,使用戶能夠在外殼組件牢固容納在袋狀結構中時方便地接觸通斷開關80。為顯 示器88提供了類似的開口(未示出)。圖12還示出袋狀結構112包括固定到其外表面的搭扣組件120。搭扣組件120可以是任何希望的構造,不過,如圖所示,將其分成兩個搭扣部122和124。搭扣部122的一端連接到袋狀結構112的外表面,其自由端上固定有套接連接器126。搭扣部124 —端連接到袋狀結構112的外部,其自由端安裝有能夠鎖入套接連接器126并從其釋放的彈性卡鎖連接器128。為了安裝袋狀結構,可以通過釋放操作連接器126和128將兩個搭扣部122和124彼此斷開連接。然后可以將搭扣部122和124放置在嬰兒床圍欄等上,然后通過連接器126和128連接在一起,由此從嬰兒床圍欄等為所容納的外殼組件12提供支持。這種安裝在以面板模式使用裝置10時提供了最大實用性,但也可以在以聚光燈模式使用時容納裝置10。搭扣組件120提供了足夠多的多用性,使用戶能夠在任意數量的不同操作部位定位裝置10的外殼組件12。搭扣組件120還有助于在不同位置之間承載裝置10。通過使搭扣部連接到維可牢尼龍搭扣型袋狀結構112可以提供額外的多用性。盡管已經基于當前認為是最實際和優選的實施例出于例示的目的詳細描述了本發明,但應當理解,這樣的細節僅僅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不限于所披露的實施例,而是相反,本發明旨在覆蓋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之內的修改和等價設置。例如,應理解本發明在可能的程度上想到了可以將任何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與任何其他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相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嬰兒光療裝置,包括外殼組件,以及LED組件,所述LED組件被構造和設置成發出處于藍光光譜中的光;所述LED組件被安裝在所述外殼組件的相對端之間,以在通電時從所述外殼組件的一端發出光,所述外殼組件具有大致圓柱形的外表面,但中央部分的直徑比其相對部分的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外殼組件具有控制所述LED組件發光的外部通斷開關,所述外部通斷開關被定位成使得用戶能夠用一只手握住所述外表面來致動所述通斷開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外殼組件包括位于其相對端的端構件,并且由彼此相互咬合的一對互補半殼并借助于所述端構件形成所述大致圓柱形的外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互補半殼具有相互咬合的邊緣凸緣,用于在以協作關系放在一起時使所述互補半殼互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通斷開關連接到設置于所述外殼組件之內與所述LED組件并排的電路板,還包括被構造和設置成在所述LED組件通電時通電的電扇,其中,所述外殼組件的一端包括環形部分,所述環形部分中界定出中央光通路并且其中具有進氣通路,所述外殼組件的相對端具有通過其延伸的電線,所述電線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電路板,以便在所述通斷開關的控制下為所述LED組件通電,所述外殼組件的相對端構件中具有空氣通路,從而在為風扇單元通電時,空氣能夠通過所述外殼組件流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光療裝置包括袋狀結構,所述袋狀結構用于在其中可取出地接收和支持所述外殼組件,所述袋狀結構中具有在所述外殼組件被接收和支撐于所述袋狀結構中時允許觸及所述通斷開關的開口和允許空氣通過所述外殼組件流通的氣孔,所述袋結構具有與其連接的搭扣。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光療裝置包括指示所述裝置使用時間的顯不器。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外殼組件具有使能開關,所述使能開關常態下停用所述LED組件的通電,但在被致動時使所述通斷開關能夠控制所述LED組件的通電,所述使能開關被定位和配置成在一對模式適配器中的任一個被選擇性可拆除地連接到所述外殼組件時被致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一對適配器中的一個包括聚光燈模式適配器,在選擇性可拆除地連接到所述外殼組件時,所述聚光燈模式適配器中提供開口,使所述光療裝置能夠工作于聚光燈方式下,通過所述開口發光。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嬰兒光療裝置,其中,所述一對適配器中的一個包括面板模式適配器,所述面板模式適配器與細長柔性光纖光傳輸組件連接,并在其遠端與發光面板連接,其中,通過所述光纖組件將所述LED光源發出的光傳輸到所述發光面板,所述發光面板可以直接包裹在被治療的嬰兒身上。
全文摘要
一種嬰兒光療裝置包括外殼組件、由外殼組件承載的光源以及面板模式組件,面板模式組件包括被設置成與外殼組件可拆除連接的面板模式適配器。面板模式組件還包括細長柔性光導管和發光面板,光導管在光源和發光面板之間提供光傳輸,使得在面板模式適配器與外殼組件連接時,通過光導管向發光面板傳輸從光源發出的光。設置懸掛結構以懸掛外殼組件,其中在面板模式適配器從外殼組件斷開連接且外殼組件從懸掛結構懸掛時,可以將從外殼發出的光投射到患者身上。
文檔編號A61N5/06GK102921108SQ20121039651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4日
發明者J·皮佩, R·J·洛爾多 申請人:Ric投資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