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其特殊之處是:組成成分為:當歸、赤芍、川穹、制乳香、紅花、蘇木、地龍、郁金、炙黃花、絡石藤。組分重量百分比為:當歸10-15%、赤芍10-15%、川穹10-15%、制乳香4-6%、紅花4-6%、蘇木5-10%、地龍5-10%、郁金5-10%、炙黃花10-15、絡石藤20-25%。上藥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個膠囊裝0.5克,日服2次,每次服6粒膠囊。本發明的中藥活血行瘀,軟件通絡,副作用小、療效顯著,是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中藥。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醫藥制作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0002]血栓性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腔內急性非化膿性炎癥的同時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血栓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四肢淺靜脈和深靜脈。血栓可以引起炎癥,炎癥也可以引起血栓,兩者互為因果。淺靜脈炎患者,患肢局部紅腫,疼痛,行走時加重,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深部靜脈炎患者,發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腫脹,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怒張或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后期出現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瘀積性皮炎、色素沉著或淺表性潰瘍,股、脛周徑較健肢粗Icm以上,行走時腫痛加重,靜臥后減輕,靜脈造影可見患肢深靜脈血管狹窄或堵塞。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發炎的簡稱,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臥受潮濕等,較常見是各種外科手術后引發。靜脈炎病理變理化為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血流緩慢。周圍皮膚可呈現充血性紅斑,有時伴有水腫。以后逐漸消退,充血被色素沉著代替,紅斑轉變成棕褐色,隨著靜脈炎病理發展其危害也越來越大。
[0003]血栓性淺靜脈炎,可以發生于身體的各個部位,通常多發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數呈游走性發作。臨床特點為:沿淺靜脈走行突然發生紅腫、灼熱、疼痛或壓痛,出現條索狀物或硬結。急性期后,索條狀物變硬,局部皮膚色素沉著。如不及時治療,病情發展為深靜脈炎,嚴重的可造成皮膚潰爛,嚴重者可導致截肢致殘。
[0004]西醫治療主要選用肝素等抗凝、溶栓劑或血栓摘除手術等對癥治療。中醫辨證治療本病,急性發作期多見血熱壅滯,絡損致瘀,應用涼血清營化瘀法;如遇風熱或濕熱致瘀者,可選用祛風清解化痰法。慢性階段多見氣虛瘀留濕滯之癥,常用益氣活血利濕法調理。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種活血行瘀,軟件通絡,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的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種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其特殊之處是:組成成分為:蘇木、紅花、乳香、沒藥、干姜、花椒、桂枝、透骨草、千年健、雞血藤、銀花、樟腦。組分重量百分比為:蘇木6-9 %、紅花6-9 %、乳香6-9 %、沒藥6-9 %、干姜6_9 %、花椒6_9 %、桂枝6-9 %、透骨草12-18 %、千年健6-9 %、雞血藤6_9 %、銀花8_12 %、樟腦6_9 %。上藥量為一劑量,取上藥2劑,分別裝入2個小布袋中,各倒入白酒少許,縫好口后上鍋蒸熱,先取一袋待溫度合適時置于患處,5分鐘后與鍋內另一袋交換,反復10次,3-4天后換新藥。
[0007]技術效果
`[0008]本發明的中藥活血行瘀,軟件通絡,消炎止痛,副作用小、療效顯著,是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
[0009]本品為純天然藥物制劑,方法簡便,費用低,見效快,無毒副作用,使用安全。[0010]用該外用中藥結合治療血栓性靜脈炎膠囊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疼痛消失快,索狀物軟化減小快。有效率達99.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
[0012]稱取蘇木15克、紅花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干姜15克、花椒15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千年健15克、雞血藤15克、銀花20克、樟腦15克。上藥量為一劑量,取上藥2劑,分別裝入2個小布袋中,各倒入白酒少許,縫好口后上鍋蒸熱,先取一袋待溫度合適時置于患處,5分鐘后與鍋內另一袋交換,反復10次,3-4天后換新藥。
[0013]實施例2
[0014]稱取蘇木15克、紅花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干姜15克、花椒15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千年健15克、雞血藤15克、銀花20克、樟腦15克。上藥量為一劑量,取上藥2劑,分別裝入2個小布袋中,各倒入白酒少許,縫好口后上鍋蒸熱,先取一袋待溫度合適時置于患處,5分鐘后與鍋內另一袋交換,反復10次,3-4后換新藥。
[0015]實施例3
[0016]稱取蘇木15克、紅花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干姜15克、花椒15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千年健15克、雞血藤15克、銀花20克、樟腦15克。上藥量為一劑量,取上藥2劑,分別裝入2個小布袋中,各倒入白酒少許,縫好口后上鍋蒸熱,先取一袋待溫度合適時置于患處,5分鐘后 與鍋內另一袋交換,反復10次,3-4后換新藥。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血栓性靜脈炎的外用中藥,其特殊之處是:組成成分為:當歸、赤芍、川穹、制乳香、紅花、蘇木、地龍、郁金、炙黃花、絡石藤。組分重量百分比為:當歸10-15%、赤芍10-15%、川穹 10-15%、制乳香 4-6%、紅花 4-6%、蘇木 5-10%、地龍 5-10%、郁金 5-10%、炙黃花10 -15、絡石藤20-25%。上藥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個膠囊裝0.5克,口服。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3784860SQ201210440191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7日
【發明者】劉思波, 劉麗倩, 劉中海 申請人:劉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