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
背景技術:
風熱型皮膚疼癢是指風熱之邪外襲而蘊結肌膚,以突起風團、丘疹、瘙癢、灼熱,舌紅、苔黃、脈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發病急驟,風團泛發一身,顏色鮮紅,自覺灼熱,劇烈搔癢,或伴發熱、畏寒,咽喉腫痛,或腹痛,吐瀉,遇熱皮疹加重、得冷減輕.多發于夏季.目前治療采用的藥物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成本高,治愈率低,在治療效果方面不能令人滿意。因此研究開發一種安全有效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非常有實用價值。
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防風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 ) Schischk. 的干燥根。功能與主治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 破傷風。
薄荷來源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功能與主治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頭痛,目赤,喉痹,口瘡,風疹, 麻疹,胸脅漲悶。
鐵扁擔來源為百合科萬年青屬植物萬年青Rohdea japonica (Thunb. )Roth., 以根狀莖或全草入藥。功能與主治瀉下通便,解毒。強心利尿,舒筋活血。
桔梗來源桔梗科桔梗屬植物Platycodon grandiforus的干燥根。功能與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當歸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根。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七葉一枝花來源本品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七葉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的干燥根。功能主治敗毒抗癌、消腫止痛、清熱定驚、鎮咳平喘。治癰腫肺癆久咳、 跌打損傷、蛇蟲咬傷、淋巴結核、骨髓炎等癥。
山豆根來源本品為雙子葉植物綱豆科植物山豆根Vietnamese Sophora Root 的干燥根。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火毒蘊結,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金龍膽草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苦蒿ConyzabliniiLevl..的干燥地上部分。功能與主治清熱化痰,止咳平喘,解毒利濕,涼血止血。用于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痛,口瘡,濕熱黃疸,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
白花蛇舌草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 的干燥全草。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水消腫。用于咽喉腫痛,肺熱喘咳,熱淋澀痛,濕熱黃疸,毒蛇咬傷,瘡腫熱癰。
蘆根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蘆華PhragmitescommunisTrin.的干燥根莖。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肺癰吐膿,胃熱嘔噦,熱淋澀銀花來源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于癰腫療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 溫病發熱。
黃柏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樹皮。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 熱淋澀痛,腳氣痿蹙,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濕瘡。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風熱型皮膚疼癢的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防風 15份、薄荷15份、鐵扁擔15份、桔梗15份、當歸15份、七葉一枝花10份、山豆根10份、金龍膽草10份、白花蛇舌草10份、蘆根10份、銀花10份、黃柏10份。
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資料發明人2010年6月-2011年9月間共收集75例風熱型皮膚疼癢的門診患者,其中男 40例、女35例,年齡18-53歲,病程1_5天。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25例。兩組年齡等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2、試驗方法2.I對照組外用爐甘石洗劑每日2次。療程5天。
2. 2治療組采用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I制得的成藥,早晚各一次。療程5天。
2. 3觀察項目治療前后肌膚痛癢程度,紅斑丘變化等。觀察15天有無反復。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3.I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減輕,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3.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
表I兩組療效比較組別η痊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5038(76%)10 (20%)2 (4%)96%對照組2516(64%)2 (8%)7(28%)72%可見,本發明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I稱取防風15克、薄荷15克、鐵扁擔15克、桔梗15克、當歸15克、七葉一枝花10克、 山豆根10克、金龍膽草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蘆根10克、銀花10克、黃柏10克,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3天用量的膠囊劑。
用于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具體實施例2稱取防風15克、薄荷15克、鐵扁擔15克、桔梗15克、當歸15克、七葉一枝花10克、 山豆根10克、金龍膽草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蘆根10克、銀花10克、黃柏10克,加8倍量水,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劑。
用于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具體實施例3稱取防風15克、薄荷15克、鐵扁擔15克、桔梗15克、當歸15克、七葉一枝花10克、 山豆根10克、金龍膽草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蘆根10克、銀花10克、黃柏10克,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干燥, 再加入適量糊精和矯味劑,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包裝,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3天用量的顆粒劑。
用于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防風15份、薄荷15份、鐵扁擔15份、桔梗15份、當歸15份、七葉一枝花10份、山豆根10份、金龍膽草10份、白花蛇舌草10份、蘆根10份、銀花10份、黃柏1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防風15份、薄荷15份、鐵扁擔15份、桔梗15份、當歸15份、七葉一枝花10份、山豆根10份、金龍膽草10份、白花蛇舌草10份、蘆根10份、銀花10份、黃柏10份。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2920938SQ2012104442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周國生 申請人:周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