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地說是治療胃潰瘍的中藥制劑。胃潰瘍是消化道的常見病,目前治療胃潰瘍的藥物較多,但是普遍存在有治療療程長,容易復發、治療費用高等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沙參6-12份,當歸5-15份,石斛9-15份,白術4-10份,雞內金6-12份,黃連5-10份,陳皮6-10份,枳殼4-8份,麥冬6-12份,山藥10-20份,焦三仙各8-15份,川牛膝10-20份,白蔻3-10份,半夏3-10份,白芍10-20份,甘草2-4份。本中藥制劑能夠達到標本兼治,迅速消除臨床表現,最終達到治愈目的。且本中藥制劑制備方便,服用后見效快,無毒副作用,服藥后無不良反應。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地說是治療胃潰瘍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胃潰瘍是消化道的常見病,一般認為是由于大腦皮質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導致胃壁血管和肌肉發生痙攣,使胃壁細胞營養發生障礙和胃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潰瘍。此病也常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吸煙、酗酒、某些藥物的不良作用誘發。其典型表現為饑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后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
[0003]目前治療胃潰瘍的藥物較多,但是普遍存在有治療療程長,容易復發、治療費用高等缺點,給病人的治療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使許多胃潰瘍患者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其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沙參6-12份,當歸5-15份,石斛9-15份,白術4_10份,雞內金6_12份,黃連5_10份,陳皮6-10份,枳殼4-8份,麥冬6-12份,山藥10-20份,焦三仙各8-15份,川牛膝10-20份,白蘧3-10份,半夏3-10份,白芍10-20份,甘草2-4份。
[0005]制備步驟如下:
按配方比例稱取各味藥物分別粉碎成細粉,按傳統制藥工藝加工制成藥劑學中所說的片劑、散劑、丸劑、顆粒劑或膠囊。
[0006]其優選配比為:沙參9份,當歸9份,石斛9份,白術6份,雞內金6份,黃連6份,陳皮6份,枳殼6份,麥冬6份,山藥12份,焦三仙各10份,川牛膝10份,白蘧5份,半夏5份,白芍15份,甘草3份。
[0007]本發明依據中國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傳統理論,精選了十多種中草藥,本方劑能夠達到標本兼治,迅速消除臨床表現,最終達到治愈目的。通過臨床試驗的反復驗證配制而成的,對胃潰瘍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本中藥制劑制備方便,服用后見效快,無毒副作用,服藥后無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
其實施步驟如下:
1、按以下重量份比中藥材配取:
沙參9g,當歸9g,石斛9g,白術6g,雞內金6g,黃連6g,陳皮6g,積殼6g,麥冬6g,山藥12g,焦三仙各10g,川牛膝IOg,白蘧5g,半夏5g,白茍15g,甘草3g ;
2、將組方中藥挑選、清潔、備干,粉碎后混合磨成120目粉狀,混合攪拌均勻,即獲散劑。[0009]實施例2
其實施步驟如下:
步驟1、2與實施例1相同;
3、煉蜜為丸,即獲丸劑。 [0010]按配方比例稱取各味藥物分別粉碎成細粉,混合攪拌均勻,還可按傳統制藥工藝加工制成藥劑學中所說的片劑、顆粒劑或膠囊。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沙參6-12份,當歸5-15份,石斛9-15份,白術4_10份,雞內金6_12份,黃連5_10份,陳皮6-10份,枳殼4-8份,麥冬6-12份,山藥10-20份,焦三仙各8-15份,川牛膝10-20份,白蘧3-10份,半夏3-10份,白芍10-20份,甘草2-4份; 制備步驟如下: 按配方比例稱取各味藥物分別粉碎成細粉,按傳統制藥工藝加工制成藥劑學中所說的片劑、散劑、丸劑、顆粒劑或膠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胃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其優選配比為:沙參9份,當歸9份,石斛9份,白術6份,雞內金6份,黃連6份,陳皮6份,積殼6份,麥冬6份,山藥12份,焦三仙各10份,川牛膝10份,白蘧5份,半夏5份,白芍15份,甘草3份。
【文檔編號】A61P1/04GK103800795SQ201210456687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呂亞英 申請人:呂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