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頸腰椎疼痛的搽劑。屬于外用保健品。
背景技術:
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體較大;棘突板狀水平伸向后方,相鄰棘突間間隙寬,可作腰椎穿刺用,關節突關節面呈矢狀位.人體有五個腰椎,每一個腰椎由前方的椎體和后方的附件組成。椎板內緣成弓形,椎弓與椎體后緣圍成椎孔,上下椎孔相連,形成椎管,內有脊髓和神經通過,兩個椎體之間的聯合部分就是椎間盤。醫學上所講的腰椎病,涵蓋了“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腰椎退行性病變、風濕或類風濕性 腰痛、腰椎結核、風寒濕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濕熱性腰痛、腎虛性腰痛、頸椎病”等疾患。腰椎病的典型癥狀是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主要有腰部持續性鈍痛或突發的腰部痙攣樣劇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冷感及間歇性跛行和馬尾神經癥狀等。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腰椎、頸椎疾病病發時主要體現為疼痛和麻木,目前,較多的人們選擇采用中藥產品治療頸椎、腰椎疾病,而中藥產品中以針對體內病因,通過調節人體全身狀態的治療方式較為有效。近年來對治療藥物的頸椎、腰椎疾病研究層出不窮,采用的中藥種類和制備方法都各不相同。例如現有技術中曾采用當歸、乳香、沒藥、川芎、白芷、益母草、枳殼、官桂、五加皮、苦參、荊芥、紫荊皮、防風、陳皮、三七、澤蘭、白茍、首烏藤、雞血藤、柴胡、郁金、甘草22種中藥制備治療頸椎病、腰椎病及跌打損傷的藥物組合物,其使用的中藥材種類繁多,步驟復雜,導致成本上升。苗醫藥歷史悠久,據西漢時期的劉向在《說苑辨物》記載“吾聞古之為醫者一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管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說明遠古時代苗醫藥已十分發達并療效頗佳。隨著社會的發展,苗醫藥師不斷的實踐和積累,苗族醫藥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為內容豐富而獨特的苗族醫藥學。苗族主要聚居于深山老林,過去苗族醫藥僅在民間流傳,未能形成產品,近幾十年來,通過對苗醫藥的廣泛深入調查、整理與研究,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常見苗藥約有2000種左右,最常用的約達400種,并有不少苗藥己收載于全國性或地方性民族醫藥如《中國民族藥物志》等有關專著里。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傳統醫藥尤其是貴州特色苗醫藥的大力扶持和地方政府力促發展的積極態度,都充分顯示了今后傳統中醫藥文化以及特色苗醫藥文化的發展前景良好。本研究人員通過對貴州當地特色苗藥的考察和探索,將幾種民間用藥材進行反復的配伍和大量的實驗研究,驚奇地發現,將半楓荷、香茅等特色藥與當歸、紅花等藥材配制而成的產品,對治療頸椎、腰椎疾病尤其是疼痛具有非常好的療效,且處方簡單、制作工藝簡便、適合于工業化大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確切、處方簡單、制作工藝簡便、適合于工業化大生產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以及該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按照重量組份計算,由下述原料藥與輔料制備而成當歸150-350份、川芎150-350份、紅花150-350份、半楓荷150-350份、香茅150-350份、薄荷冰50-150份、透骨香150-350份、羌活150-350份、獨活150-350份、忍冬藤 150-350 份。具體地說,按照重量組份計算,由下述原料藥與輔料制備而成 當歸250份、川彎250份、紅花250份、半楓荷250份、香茅250份、薄荷冰100份、透骨香250份、羌活250份、獨活250份、忍冬藤250份。本發明述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的制備工藝為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分別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然后添加適當的輔料,用常規方法制備成需要的制劑劑型。本發明所述制劑為外用制劑,包括搽劑、酊劑和貼膏劑。優選搽劑。其中,按照重量組份計算,由下述原料藥與輔料制備成搽劑當歸150-350份、川芎150-350份、紅花150-350份、半楓荷150-350份、香茅150-350份、薄荷冰50-150份、透骨香150-350份、羌活150-350份、獨活150-350份、忍冬藤150-350份、山茶油1000份。其中搽劑的制備工藝為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分別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加入1000份山茶油中,浸泡60天,然后過濾,濾液計量、灌裝,包裝即得搽劑。其中酊劑的制備工藝為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分別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加入8倍量水浸泡120分鐘,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60°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I. 30,加乙醇使醇含量為25-35%,放置30天,使沉淀,過濾,濾液計量、分裝,包裝即得酊劑。其中貼膏劑的制備工藝為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加入油性基質,充分混合,制備成貼膏劑。本發明使用的各成分特性及其功效如下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癰疽瘡瘍。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治療頭痛之首選藥物。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紅花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氣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經,經閉,產后血暈,瘀滯腹痛,胸痹心痛,血積,跌打瘀腫,關節疼痛,中風癱瘓,斑疹紫暗。半楓荷祛風除濕,活血消腫。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手足酸麻無力,跌打損傷。香茅又稱為香薷。是禾本科香茅屬約55種芳香性植物的統稱,為常見的香草之一。性辛,溫。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用于風濕疼痛,頭痛,胃痛,腹痛,腹瀉,月經不調,產后水腫,跌打淤血腫痛。
薄荷冰也叫薄荷腦。芳香藥、調味藥及驅風藥。可用于皮膚或粘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宜,主疼痛。透骨香辛,溫。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治風濕關節痛,水撒,跌打損傷,牙痛,濕疹。有解熱、鎮痛及抗風濕作用。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腎經。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獨活辛、苦,微溫。歸肝、腎、膀胱經。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忍冬藤甘,寒。歸肺、胃經。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用于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瘡瘍,風濕熱搏,關節紅腫熱痛。綜合以上,當歸補血活血,行氣止痛,紅花活血祛瘀,半楓荷、香茅消腫除濕,透骨香活血通絡,羌活、獨活散寒止痛,再加上薄荷冰減輕不適宜和疼痛感,各中藥的活性成分相互協同作用,共同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腫除濕的功效。另外,將上述各藥材加入山茶油中,有效成分在油中得以充分的溶出,且山茶油本身亦具有消炎消腫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更能發揮前述功效和作用。用本發明方法制得的外用制劑,經臨床驗證,結果顯示本發明制劑治療頸腰椎疼痛療效確切,安全性好。為了使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本申請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以證明本發明的效果實驗例本發明制劑治療頸腰椎疼痛的臨床觀察試驗I、一般資料125例患者均系門診病人。其中男70例,女55例;年齡22-69歲;病程3天-15年;頸椎病有60例,腰椎病65例。2、診斷標準經醫院拍片確診。排除皮膚過敏者。3、療效標準顯效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功能活動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疼痛減輕,功能活動改善;無效治療前后疼痛、功能活動障礙無變化。
4、治療方法4. I 藥品樣品A :按照本發明實施例I制成的搽劑,30ml/瓶;樣品B :按照本發明實施例2制成的酊劑,50ml/瓶;樣品C :按照本發明實施例3制成的貼膏劑,3. 5g/貼;低處方量樣品D :按照本發明實施例4制成的搽劑,30ml/瓶;高處方量樣品E :按照本發明實施例5制成的搽劑,30ml/瓶。4. 2試驗方法
將125例腰椎、頸椎疾病患者隨機分為5組,即樣品A、B、C、D、E組,每組25例,三組受試者的基本情況,年齡、病程均無顯著性差異。其中樣品A、B、D、E組用法用量為在相應的不適之處涂抹搽劑或酊劑后,推拿揉按20-30分鐘;樣品C組用法用量為將貼膏劑貼敷于患處,一次I貼,24小時換藥。上述樣品連續使用4周后進行檢查。孕婦、哺乳期婦女、皮膚過敏者不宜使用。5、試驗結果5. I治療頸椎腰椎試驗結果(見表I)表I治療頸椎、腰椎病效果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由下述原料藥與輔料制備而成 當歸150-350份、川芎150-350份、紅花150-350份、半楓荷150-350份、香茅150-350份、薄荷冰50-150份、透骨香150-350份、羌活150-350份、獨活150-350份、忍冬藤150-350份。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由下述原料藥與輔料制備而成 當歸250份、川彎250份、紅花250份、半楓荷250份、香茅250份、薄荷冰100份、透骨香250份、羌活250份、獨活250份、忍冬藤250份。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為 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分別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然后添加適當的輔料,用常規方法制備成需要的制劑劑型。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外用制劑,包括搽劑、酊劑、貼劑。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搽劑。
6.按照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由下述原料藥與輔料制備成搽劑當歸150-350份、川芎150-350份、紅花150-350份、半楓荷150-350份、香茅150-350份、薄荷冰50-150份、透骨香150-350份、羌活150-350份、獨活150-350份、忍冬藤150-350份、山茶油1000份。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搽劑的制備方法為 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分別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加入1000份山茶油中,浸泡60天,然后過濾,濾液計量、灌裝,包裝即得搽劑。
8.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酊劑的制備方法為 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分別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加入8倍量水浸泡120分鐘,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60°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I. 30,加乙醇使醇含量為25-35%,放置30天,使沉淀,過濾,濾液計量、分裝,包裝即得酊劑。
9.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其特征在于貼膏劑的制備方法為 將當歸、川芎、紅花、半楓荷、香茅、薄荷冰、透骨香、羌活、獨活、忍冬藤原料凈化、干燥、殺菌,然后粉碎成粗粉,過50目篩,取處方量混合均勻,加入油性基質,充分混合,制備成貼膏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頸腰椎疼痛的制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和輔料制成當歸150-350份、川芎150-350份、紅花150-350份、半楓荷150-350份、香茅150-350份、薄荷冰50-150份、透骨香150-350份、羌活150-350份、獨活150-350份、忍冬藤150-350份。本發明的制劑主要用于人體經絡的欠疏通、麻木、活動受限、失眠、疲勞、肌肉酸痛、內分泌失調、循環差、腎虛、怕冷以及風寒濕邪引起的不適。對舒筋活絡,扶正祛邪、貫通上下、和諧表里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使用安全、療效確切、處方簡單、制作工藝簡便、適合工業化大生產。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949612SQ20121046702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
發明者楊漢梅 申請人:貴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