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
背景技術:
現有的麻醉導管上一般都設有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一般都是嵌設在管體內。嵌設在管體內的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不會暴露在管外,可以防止對病人產生影響,且不易脫落,然而該類麻醉導管加工工藝復雜,加工效率低,次品率低。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工藝簡單、置入快速方便、 安全可靠的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包括內管,所述內管外壁設有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內管外套設有外管,所述外管端部設置有軟頭,所述軟頭與外管固定連接。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內管直徑為l_3mm。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外管直徑為1. 5-3. 5mm。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軟頭長度為3_6mm。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外管表面涂有潤滑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由于在內管外壁加工有刻度線和X 光顯影線,加工工藝更為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在內管外套設有外管,可以防止刻度線或X光顯影線對病人產生影響,該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能夠快速、順利地進入人體,大大降低了刺透的風險,減少了血管內膜的損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圖1是本發明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外管,2、內管,3、軟頭,4、刻度線,5、X光顯影線,6、潤滑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一種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包括內管2,所述內管2外壁設有刻度線4和X光顯影線5, 內管2外套設有外管1,所述外管I端部設置有軟頭3,所述軟頭3與外管I固定連接。
所述內管2直徑為所述外管I直徑為1. 5-3. 5mm,內管2的直徑與外管I 的直徑相匹配。外管I可以將內管2外壁的刻度線4和X光顯影線5與人體隔離,防止置管時對人體產生影響。
所述軟頭3長度為3_6mm,軟頭3與外管I 一體成型。加工時,將外管I端部經軟化超滑處理,即得到該軟頭3。
所述外管I表面涂有有機硅油潤滑層6,提高了該麻醉導管的潤滑性能,使得置管更加方便。
臨床使用時,將軟頭3先插入人體,起導向作用,軟頭3遇到阻力時會自行改變方向,將導管引向阻力間隙,可以很順利地置入血管內,通過內管2外壁的刻度線4,可以精確地了解導管置入人體的長度,在X光照射下可以從外面觀察到人體內的導管上的X光顯影線5。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由于在內管2外壁加工有刻度線4和X 光顯影線5,加工工藝更為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在內管2外套設有外管1,可以防止刻度線4或X光顯影線5對病人產生影響,該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能夠快速、順利地進入人體,大大降低了刺透的風險,減少了血管內膜的損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管,所述內管外壁設有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內管外套設有外管,所述外管端部設置有軟頭,所述軟頭與外管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直徑為l_3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直徑為1.5-3. 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軟頭與外管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軟頭長度為3-6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表面涂有潤滑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包括內管,所述內管外壁設有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內管外套設有外管,所述外管端部設置有軟頭,所述軟頭與外管固定連接。該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由于在內管外壁加工有刻度線和X光顯影線,加工工藝更為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在內管外套設有外管,可以防止刻度線或X光顯影線對病人產生影響,該新型無損傷麻醉導管能夠快速、順利地進入人體,大大降低了刺透的風險,減少了血管內膜的損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M25/098GK102989078SQ2012104709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李業中 申請人:江蘇省華星醫療器械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