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頜骨修復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20414閱讀:26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頜骨修復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修復假體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頜骨修復體。
背景技術
顱頜面上下頜骨缺損在臨床病例中較為常見。頜面部囊腫及腫瘤、急慢性頜骨骨髓炎、放射性骨壞死、嚴重的外傷、感染、以及先天性遺傳等疾病會導致下頜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或喪失,使得骨結構連續性中斷,且多伴有相鄰軟組織的缺損。頜骨缺損嚴重影響患者的語言、呼吸、咀嚼、吞咽以及面部美觀等生理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目前,臨床常用的頜骨缺損治療方法包括自體骨移植、同種異體骨移植、牽引成骨技術及骨組織工程技術等,但仍存在缺損位置填充封閉不理想,固位差等問題,且塑形及容貌恢復與匹配很難達到理想重建。近來也有采用金屬快速制造技術通過CT掃描數據建立缺損部位三維骨骼模型并通過加工中心等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對金屬材料直接加工成型修復假體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初期固定問題,但遠期硬組織結合以及肌肉韌帶群軟組織附著效果仍不理想。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頜骨修復體,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頜骨修復技術難以理想重建形狀與生理骨符合的頜骨假體,存在缺損位置填充封閉不理想,固位差的問題以及用金屬直接加工的修復假體的遠期硬組織結合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頜骨修復體,設置在患者缺失生理頜骨的位置替代生理頜骨,,包括頜骨修復主體,與生理頜骨形狀相同;骨質融合面,設置在頜骨修復主體與相鄰接的生理骨結合的面上;骨質融合面具有微孔結構以供骨細胞長入。
進一步地,頜骨修復主體包括上頜骨修復主體和/或下頜骨修復主體。
進一步地,上頜骨修復主體包括生理上牙頜區、鼻前棘、眼眶下緣、顴突結構中一個或多個結構的部分或全部。
進一步地,下頜骨修復主體包括生理下牙頜區、下頜體、下頜角、下頜升支、冠突、 髁突中一個或多個結構的部分或全部。
進一步地,頜骨修復主體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還包括,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設置在頜骨修復主體上與生理韌帶起點和止點相接的面上,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具有微孔結構以供生理肌腱或軟組織細胞長入。
進一步地,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的內部和/或周邊設置有肌腱鎖合孔。
進一步地,頜骨修復主體上設置有具有外伸螺釘孔的連接凸柱,用于通過安裝螺釘與鄰接的生理骨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固定鋼板;頜骨修復主體上設置有固定鋼板螺釘孔,固定鋼板的一端通過安裝螺釘與固定鋼板螺釘孔連接,固定鋼板的另一端為與鄰接的生理骨連接的連接端。3CN 102920535 A書明說2/5頁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安裝種植牙的種植牙基臺固定孔,設置在頜骨修復主體上對應牙槽嵴的部位。
進一步地,頜骨修復主體上設置有用以穿過神經或血管束的貫通孔。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頜骨修復體與患者所缺失的生理骨在形態上高度相似, 充分填充封閉缺損位置,位置固定良好;并且,設置了便于骨細胞長入的骨質融合面,有利于修復體與生理骨的長期骨融合。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I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的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中的上頜骨修復主體的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中的下頜骨修復主體的第一方向的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中的下頜骨修復主體的第二方向的示意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中的下頜骨修復主體與生理骨的結合示意圖。
圖6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中設置外伸螺釘孔的示意圖。
圖7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中設置固定鋼板的安裝示意圖。
圖8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的包含部分上頜骨的第一實施例。以及
圖9示出了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的包含部分下頜骨的第二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參見圖I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頜骨修復體,包括上頜骨修復主體10和下頜骨修復主體20 ;頜骨修復主體上具有骨質融合面30、種植牙基臺固定孔40、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肌腱鎖合孔60、貫通孔70、外伸螺釘孔80。
頜骨修復主體是根據患者需填補的待修復部位及其周邊組織的CT、MRI等掃描數據,通過計算機軟件逆向重建三維模型并依此設計出完全符合個體解剖學形態的頜骨修復體,應用金屬快速成型技術例如電子束熔融成型技術(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或者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Selected Laser Sintering, SLS)在計算機控制下快速加工成幾何尺寸非常精確的頜骨修復體毛坯,再經必要的后續加工例如鉆孔、攻螺紋、表面處理、組裝等,成為可以直接植入人體的產品。
本發明的頜骨修復主體采用醫用金屬,包括醫用不銹鋼、鈦及鈦基合金、鈷基合金等材料制成,這類醫用金屬材料都已經過多年臨床實踐證實了其良好的生物學性能。
參見圖2所示,上頜骨修復主體10的涵蓋范圍可包括上牙頜區,必要時按骨缺損情況擴展到鼻前棘、眼眶下緣、顴突等結構的部分或全部。
參見圖3所示,下頜骨修復主體20的涵蓋范圍可包括下牙頜區、下頜體、下頜角、 下頜升支、冠突、髁突等結構的部分或全部。
優選地,上頜骨修復主體10其上牙頜區、鼻前棘、眼眶下緣、顴突等結構一體成4型。下頜骨修復主體20其下牙頜區、下頜體、下頜角、下頜升支、冠突、髁突等結構一體成型。
上頜骨修復主體10、下頜骨修復主體20與相鄰欲銜接的生理骨結合的界面稱為骨質融合面30,該骨質融合面具有微孔結構。該微孔結構是一種表面多孔隙,內部相互連通的多向微孔隙結構,該孔隙有利于骨細胞爬行長入,術后人工修復體上的骨質融合面30將與生理骨結構發生骨融合以達到長期穩定。
參見圖2所示,優選地,上頜骨修復主體10在對應于各上頜生理韌帶起點和止點設有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為一多孔區域以供生理肌腱與軟組織細胞包繞長入以給未來頜骨肌群自如的運動提供可靠的著力點,多孔區域其孔徑為 O. 25mm至3mm ;這些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包括位于顴突和顴弓下緣的咬肌附著區54 ;位于椎突和上頜結節的翼內肌附著區55 ;位于頦棘的頦舌肌附著區510 ;位于顴骨顴顳縫前方的顴大肌附著區51 ;位于上頜骨眶下緣的提上唇肌附著區;位于上頜骨額突的提上唇鼻翼肌附著區52 ;位于上頜骨尖牙窩的提口角肌附著區53。
參見圖3至圖5所示,優選地,下頜骨修復主體20在對應于各下頜生理韌帶起點和止點設有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為一具有三維連通孔隙的多孔區域供生理肌腱與軟組織細胞包繞長入以給未來頜面部肌群自如的運動提供可靠的著力點,三維連通孔隙的多孔區域其孔徑為O. 25mm至3mm ;這些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包括位于髁突后斜面與外側面的的關節盤以及顳下頜韌帶附著區;位于下頜角與下頜支后緣的莖突下頜韌帶附著區;位于下頜骨外斜線的降下唇肌降口角肌附著區59 ;位于下頜骨側切牙根尖處骨面的頦肌附著區58 ;位于下頜骨咬肌粗隆的咬肌附著區54 ;位于下頜支喙突前緣的顳肌附著區57 ;位于下頜骨翼肌粗隆的翼內肌附著區55 ;位于下頜骨翼外板外側面的翼外肌附著區56。
參見圖6所示,優選地,上頜骨修復主體10、下頜骨修復主體20在與欲銜接之相鄰生理骨結合的骨質融合面30附近設有外伸螺釘孔80,外伸螺釘孔80覆蓋在相鄰生理骨表面。術后初期上頜骨修復主體10與下頜骨修復主體20通過穿過外伸螺釘孔80內的螺釘與相鄰生理骨結合固定,以利于日后在與上頜骨修復主體10、下頜骨修復主體20的骨質融合面結合部位的生理骨骨細胞向骨質融合面30的微孔內部爬行長入形成牢固的連接。
參見圖7所示,優選地,上頜骨修復主體10、下頜骨修復主體20在與欲銜接之相鄰生理骨結合的骨質融合面30附近設有固定鋼板螺釘孔91。術后初期上頜骨修復主體10、 下頜骨修復主體20通過常規類型的固定鋼板90與相鄰生理骨結合固定,以利于日后生理骨在骨質融合面結合部位骨細胞向骨質融合面30的微孔內部爬行長入形成牢固的連接。
參見圖5至圖8所示,優選地,上頜骨修復主體10、下頜骨修復主體20對應牙槽嵴部位分別設置種植牙基臺固定孔40 (例如設置I個、多個直至16個)。該種植牙基臺固定孔40內可以植入種植牙基臺41,在種植牙基臺41上安裝種植牙牙冠42,用于通過種植牙實現生理牙的功能。
優選地,上頜骨修復主體10在對應生理上頜骨眶下孔位置附近按左右分別設有貫通孔70以備需要時用以穿過眶下神經及血管束,貫通孔70為一個或多個。
優選地,下頜骨修復主體20在對應生理下頜骨頦孔位置附近按左右分別設有貫通孔70以備需要時用以穿過下頜神經及血管束,貫通孔70為一個或多個。
優選地,頜骨修復主體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內及周邊設置有肌腱鎖合孔60用以在手術中使用縫合線對肌腱或軟組織進行臨時固定,以利于日后肌腱向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的微孔內部爬行長入形成牢固的連接。
優選地,頜骨修復主體除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以外的其他區域為光滑表面。
參見圖8所示,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頜骨修復體,包括修復上頜骨一部分的上頜骨修復主體10。
參見圖9所示,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頜骨修復體,包括修復下頜骨一部分的下頜骨修復主體20。
本發明的頜骨修復體的一種設計、制作及手術過程為
I.術前對患者頜面部進行CT、MRI檢查以獲取患處數據建立三維模型,當一側部位數據缺失時可使用鏡像方法將對側骨數據翻轉復制過來,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設計出能夠恢復患者理想容貌形態的頜骨修復體,在頜骨修復體相應部位設計出與欲銜接之相鄰生理骨組織結合的骨質融合面、種植牙基臺固定孔、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肌腱鎖合孔、 貫通孔、固定鋼板螺釘孔、外伸螺釘孔。
2.應用金屬快速成型技術如電子束熔融成型技術(Electron Beam Melting,EBM) 或者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 (Selected Laser Sintering, SLS)在計算機控制下快速加工成幾何尺寸非常精確的頜骨修復體毛坯,再經必要的后續加工例如鉆孔、攻螺紋、表面處理、 組裝等成為可以直接植入人體的產品。
3.行頜骨修復體植入手術,將上頜骨修復主體、下頜骨修復主體按照事先手術規劃植入相應預定位置,使骨質融合面與欲銜接之相鄰生理骨組織結合面緊密貼合,通過外伸螺釘孔使用骨螺釘將頜骨修復體與相鄰生理骨進行固定,也可以使用常規頜面部固定鋼板將頜骨修復體與相鄰生理骨進行固定。
4.將專用于接駁離斷神經的膠原蛋白神經鞘管分別穿過上頜骨修復主體和下頜骨修復主體上的貫通孔,并將受損被離斷于頜骨內外兩側的頜面部神經斷端插接入相應膠原蛋白神經鞘管端口用縫線結扎縫合,受損神經將有可能在膠原蛋白神經鞘管保護下不受外周其他組織的干擾而沿著膠原蛋白神經鞘管內部的管道生長修復。
5.將需附著固定的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用縫合線縫固在相對應的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
6.關閉創口,常規術后處理與護理。
頜骨修復體被植入后該頜骨修復體骨質融合面的微孔結構與相鄰宿主生理骨骨質緊密接觸貼合,未來骨細胞將長入頜骨修復體表面的微孔結構而形成良好的骨性融合; 此外被縫合固定于各個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的生理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亦將包繞生長入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以形成頜骨肌群的運動著力點。
一種頜骨修復體的加工路徑為利用激光燒結或高能電子束熔融等快速成型技術熔融成型,具體方法如下
a)通過CT或MRI掃描獲得患者頜面部的斷層掃描數據,并依據斷層掃描數據逆向建立頜骨修復體的三維模型;
b)使用專業軟件對在計算機中設計建造的頜骨修復體部件三維數據模型進行分層,以獲得一系列單層切片的輪廓數據;
c)向激光或高能電子束快速成型設備輸入上述系列層片數據;
d)在激光或高能電子束快速成型設備加工艙內鋪設與前述三維數據模型分層時層高相應厚度的醫用金屬粉末;
e)由計算機控制激光束或高能電子束對醫用金屬粉末進行掃描并有選擇的熔化;
f)重復前述鋪設粉末、掃描熔化步驟以使各層被選擇熔化的材料相互熔結成整體;
g)完成全部層面的熔融過程后去除未熔融的粉末即可得到所需要形狀結構的頜骨修復體部件;
h)由于在建造頜骨修復體部件三維數據模型時已經將所需要的實體、孔洞、微孔等等結構一并設計在數據文件中,因此上述各種結構在激光燒結或高能電子束熔融過程中將一次性完成制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頜骨修復體,設置在患者缺失生理頜骨的位置替代所述生理頜骨,其特征在于,包括 頜骨修復主體,與所述生理頜骨形狀相同; 骨質融合面(30),設置在所述頜骨修復主體與相鄰接的生理骨結合的面上;所述骨質融合面(30)具有微孔結構以供骨細胞長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頜骨修復主體包括上頜骨修復主體(10)和/或下頜骨修復主體(2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頜骨修復主體(10)包括生理上牙頜區、鼻前棘、眼眶下緣、顴突結構中一個或多個結構的部分或全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頜骨修復主體(20)包括生理下牙頜區、下頜體、下頜角、下頜升支、冠突、髁突中一個或多個結構的部分或全部。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頜骨修復主體一體成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設置在所述頜骨修復主體上與生理韌帶起點和止點相接的面上,所述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具有微孔結構以供生理肌腱或軟組織細胞長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腱或軟組織附著區(50)的內部和/或周邊設置有肌腱鎖合孔(60)。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頜骨修復主體上設置有具有外伸螺釘孔(80)的連接凸柱,用于通過安裝螺釘與鄰接的生理骨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鋼板(90);所述頜骨修復主體上設置有固定鋼板螺釘孔(91),所述固定鋼板(90)的一端通過安裝螺釘與所述固定鋼板螺釘孔(91)連接,所述固定鋼板(90)的另一端為與鄰接的生理骨連接的連接端。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安裝種植牙的種植牙基臺固定孔(40 ),設置在所述頜骨修復主體上對應牙槽嵴的部位。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頜骨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頜骨修復主體上設置有用以穿過神經或血管束的貫通孔(7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頜骨修復體,設置在患者缺失生理頜骨的位置替代生理頜骨,包括頜骨修復主體,與生理頜骨形狀相同;骨質融合面,設置在頜骨修復主體與相鄰接的生理骨結合的面上;骨質融合面具有微孔結構以供骨細胞長入。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頜骨修復體與患者所缺失的生理骨在形態上高度相似,充分填充封閉缺損位置,位置固定良好;并且,設置了便于骨細胞長入的骨質融合面,有利于修復體與生理骨的長期骨融合。
文檔編號A61F2/28GK102920535SQ20121048876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張衛平 申請人: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