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式多功能喉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新式多功能喉罩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醫用的醫療器械耗材,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常規臨床麻醉和處理困難氣道患者的新式多功能喉罩。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喉罩專利中,其喉罩固定翼和接頭處于上下垂直關系,即喉罩固定翼位于接頭下方,當喉罩置入人體后,喉罩固定翼緊貼固定于上嘴唇,長時間手術時,由于固定翼的壓迫容易導致患者上嘴唇損傷破裂。同時現有引流性喉罩雖然置入方便,但不能經喉罩行氣管插管而完成氣管插管與喉罩的互換,插管型喉罩價格較高又不能兼顧順暢的置入和對食道的引流作用,因此,為確保喉罩置入順暢同時具備對食道和胃內容物的引流作用并且在需要時能經喉罩完成氣管插管,我們研究設計了新式多功能喉罩方案。發明內容[0003]本發明專利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設計的新式多功能喉罩。[0004]本發明專利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0005]新式多功能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接頭、充氣管、指示氣囊、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接頭由四通接頭和側翼式固定柄兩部分構成,側翼式固定柄位于四通接頭兩側,通過側翼式固定柄將喉罩固定于嘴角兩邊,從而避免了以往固定時壓迫上下嘴唇,側端的掛鉤方便臨時固定和操作,側翼式固定柄也是喉罩置入位置是否合適的標示,接頭整體與通氣管為零角度一體化連接,以降低氣管導管通過的阻力。[0006]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四通接頭分為外管腔和內管腔,其中內管腔為半橢圓形,使得內管腔腔隙整體增大,從而減小了通氣阻力,管腔內徑可以容納氣管導管內徑6 8毫米的氣管插管,使插管阻力更小。[0007]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固定胃管腔入口位于側翼式固定柄一側,出口位于罩囊尖端,貫穿于喉罩整體。[0008]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固定胃管腔入口端高于側翼式固定柄平面5毫米。在固定喉罩時,可以有效地防止膠帶堵塞固定胃管腔,同時便于定位測試。[0009]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整體呈略大于95°彎曲,管身呈扁橢圓形,使得喉罩內腔行氣管插管時阻力降低,也使得喉罩在口咽腔中穩定。[0010]所述的新式 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遠端出口底面的中部及左側呈契形升高狀,使氣管導管經此出口后從正中方向上抬30度角前進,能準確進入聲門,其出口形狀漸變為圓形。[0011]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遠端右側有一引流腔隙,呈“D”形。[0012]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引流腔隙與罩底在同一平面貫通。[0013]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遠端出口底面的右側上方與引流腔隙整體形成拱形,與通氣管出口相連接,既有利于吸除罩底部的分泌物,更起到會厭柵欄的作用,當會厭覆蓋出口時,該引流腔起到了防止通氣阻塞的作用。[0014]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固定胃管腔通道遠端出口超出罩囊遠端I 2mm,且出口端為斜面狀,使得胃管可以準確、快速地進入食道,便于尖端置入食道上端,并減少尖端對組織的損傷。[0015]本發明專利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很好的使喉罩與氣管插管、胃管相結合。
[0016]圖1為本發明專利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2為接頭整體的結構示意圖[0018]圖3為內管腔俯視圖[0019]圖4為通氣管結構示意圖[0020]圖5為所述橋梁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1]新式多功能喉罩,包括罩囊1、通氣管2、接頭3、充氣管4、指示氣囊5、單向閥6,固定胃管腔7,其特征在于接頭3由四通接頭3-1和側翼式固定柄3-2兩部分構成,側翼式固定柄3-2位于四通接頭3-1兩側,通過側翼式固定柄3-2將喉罩固定于嘴角兩邊,從而避免了以往固定時壓迫上下嘴唇,接頭3整體與通氣管2連接,四通接頭3-1分為外管腔3-1-1和內管腔3-1-2,其中內管腔3-1-2為不規則橢圓形,使得內管腔3-1-2腔隙整體增大,從而減小了通氣阻力,管腔內徑可以容納普通氣管插管,固定胃管腔7位于側翼式固定柄3-2一側,貫穿于喉罩整體,通氣管2整體呈略大于95°的彎曲,管身呈扁橢圓形,使得喉罩在口咽部更穩定,插入時的阻力降低、更加方便、快捷,通氣管2遠端出口左側處呈契形2-1升高狀,在氣管插管時形成導向作用,使氣管插管快速、準確進入氣道,通氣管2遠端右側有一引流腔隙2-2,呈“D”形,引流腔隙2-2與罩底在同一平面貫通,通氣管2遠端出口底面的右側上方與引流腔隙2-2整體形成拱形8,與通氣管2出口相連接,既有利于吸除罩底部的分泌物,更起到會厭柵欄的作用,當會厭覆蓋出口時,引流腔隙2-2起到了防止通氣阻塞的作用,固定胃管腔7通道遠端超出罩囊I遠端I 2mm,且出口端為斜面狀,使得胃管可以準確、快速地進入食道。[0022]臨床具體使用時將插入端插入患者氣管處,迅速通過充氣管4充氣,通過通氣管2使罩囊I打開,長時間 手術時,由于氣道和食管內部會有分泌液滯留在引流腔隙2-2中,這時可以通過吸引管將其吸出,從而防止了內部炎癥和誤吸的發生,也可通過通氣管2插入氣管插管維持通氣,術中可通過胃管固定腔7插入胃管或引流管引流出胃液和胃返流物,從而避免返流物進入氣道,防止胃脹氣。[0023]以上是本發明專利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案所作的改變,所產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案的范圍時,均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
權利要求1.新式多功能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接頭、充氣管、指示氣囊、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接頭由四通接頭和側翼式固定柄兩部分構成,側翼式固定柄位于四通接頭兩側,兩個側端上翹有固定帶掛鉤,通過側翼式固定柄將喉罩固定于嘴角兩邊,從而避免了以往固定時壓迫上下嘴唇,側翼式固定柄也是喉罩置入位置是否合適的標示,接頭整體與通氣管為零角度一體化連接,以降低氣管導管通過的阻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四通接頭分為外管腔和內管腔,其中內管腔為半橢圓形,使得內管腔腔隙整體增大,從而減小了通氣阻力,管腔內徑可以容納氣管導管內徑6 8毫米的氣管插管,內管腔圓形與半橢圓形結合部成坡面光滑過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固定胃管腔入口位于側翼式固定柄一側,出口位于罩囊尖端,貫穿于喉罩整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固定胃管腔入口端高于側翼式固定柄平面5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整體呈略大于95°彎曲,管身呈扁橢圓形,使得喉罩內腔行氣管插管時阻力降低,也使得喉罩在口咽腔中穩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遠端出口底面的中部及左側呈契形升高狀,使氣管導管經此出口后從正中方向上抬30度角前進,能準確進入聲門,其出口形狀漸變為圓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遠端底面右側有一引流腔隙,呈“D”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引流腔隙與罩底在同一平面貫通。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通氣管遠端出口底面的右側上方與引流腔隙整體形成拱形,與通氣管出口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式多功能喉罩,其特征在于固定胃管腔通道遠端超出罩囊遠端I 2mm,且出口端為斜面狀。
專利摘要新式多功能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接頭、充氣管、指示氣囊、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接頭由四通接頭和側翼式固定柄兩部分構成,側翼式固定柄位于四通接頭兩側,通過側翼式固定柄將喉罩固定于嘴角兩邊,從而避免了以往固定時壓迫上下嘴唇,接頭整體與通氣管連接,罩囊和通氣管為硅膠材質構成,生物相容性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很好的使喉罩與氣管插管、胃管相結合。通氣管整體呈略大于95°彎曲,管身呈扁橢圓形,使得喉罩便于經其內腔行氣管插管,也符合人體口腔、咽腔的生理結構。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075389SQ20122011094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2日
發明者田鳴 申請人:田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