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
背景技術:
經皮腎鏡是近年來發展的微創治療腎結石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具有治療效果好、結石清除率高、腎功能損害小、出血少和創傷小的特點。經皮腎鏡需要在腎皮質內穿刺I個或多個通道進行手術,手術結束后,腎造瘺管起到引流尿液和壓迫止血的作用。然而,因腎造瘺管的直徑必須小于穿刺通道的直徑才能置入腎內,因而在腎穿刺通道和腎造瘺管之間會有一定的空隙,腎造瘺管壓迫止血的作用有限,少部分病人會形成 嚴重的出血,對于出血較為嚴重無法用內科手段控制的患者,甚至需要進行超選擇性腎動脈栓塞術止血或腎切除,不僅費用較高,而且還會導致一部分或全部腎功能不可逆的喪失;另外,傳統的造瘺管通常為不帶氣囊的乳膠管,其無法自行固定,且組織相容性較差,局部的炎癥反應比較嚴重,伴隨的感染發生率較高,不適合長期攜帶,給部分患者尤其是需要進行二期及以上手術的患者帶來不便和痛苦。為此,有人對傳統的微創經皮腎鏡用造瘺管進行了改進,如中國專利局于2008年4月30日公告的CN201052137Y號專利和中國專利局于2010年9月22日公告的CN201585959U號專利,兩者的設計思路有相似之處,即造瘺管包括引流管、位于引流管頭部的引流側孔和位于引流管尾部的引流管接頭,在引流管頭部、引流側孔后設有一個氣囊,其與一條充氣管道連通,充氣管道沿引流管管壁至引流管尾部伸出,前者利用充氣管道給氣囊注水,后者利用充氣管道給氣囊充氣,從而實現壓迫止血。雖然,兩者均簡化了手術過程,便于操作,降低了術后輸血和超選擇性動脈樞塞的幾率,采用硅膠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可長期保留于患者體內,無明顯的毒副作用,便于患者進一步的治療,但是,氣囊注水或充氣不容易實現,且會使病人有不適的脹痛感,氣囊內外的壓力平衡后再繼續注水或充氣則只能溢出而無法繼續增壓,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另外,兩者均沒有專門設置用于固定造瘺管的結構,這使得造瘺管很容易滑脫移位,穩定性較差。也有人對經皮腎鏡用造瘺管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如中國專利局于2011年10月19日公告的CN202010364U號專利,其包括內部帶有貫穿圓孔的彈性引流管,且引流管的外徑大于引流通道的內徑,引流管的端部設置有直徑大于引流管本體外徑的封頭,封頭處圓孔的端部內壁設置有若干道擋條,其還包括一根可穿入到引流管本體內部的頂針,頂針的直徑大于擋條內側邊圍成的直徑且小于引流管的內徑。其使用時,先拉長引流管縮小引流管本體的直徑再縮小引流管端部封頭的直徑方便將引流管放入到引流通道內,釋放后封頭可壓迫創口實現止血,不會使病人產生不適的脹痛感。雖然其具有較高的止血效果,但是,其仍然沒有專門的用于固定造瘺管的結構,這同樣無法避免造瘺管滑脫移位的問題。另外,中國專利局于2011年3月23日公告的CN201768005U號專利,其設有主導管,且在主導管壁層中設有與主導管平行的微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頭部的出口連通圍繞主導管管壁外圍一周,具有能收癟、能鼓脹的彈性短腔囊,第二通道頭部的出口連通圍繞主導管管壁外圍一周,具有能收癟、能鼓脹的彈性長腔囊,使用時,通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給短腔囊和長腔囊注水,從而實現壓迫止血,實際上,短腔囊還起到了固定造瘺管的作用,但是,這樣的造瘺管,由于與第二通道相通的彈性長腔囊具有彈性,擴張后一般形成球形結構,而腎皮質的手術通道為圓柱形,兩者形狀不吻合,容易出現中央擴張過度對腎組織造成新的損害,而兩端擴張不足,無法發揮有效的壓迫止血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改進經皮腎鏡用造瘺管的結構,以解決現有腎造瘺管存在的止血效果不理想、造瘺管容易滑脫移位的問題,而提出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其中,包括引流導管;所述的引流導管端部呈平面,且引流導管靠近端部處設有兩個引流孔;所述的引流導管還設有彈性球形固定氣囊和非彈性圓柱形止血氣囊,且所述的止血氣囊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5-12_ ;所述的固定氣囊與平行于引流導管的一號通道連通,所述的止血氣囊與平行于引流導管的二號通道連通;所述的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均設置于引流導管的壁層內,且所 述的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的尾端與引流導管分叉形成三叉支管;所述的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的尾端均設有單向閥充氣口。本實用新型的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由于引流導管端部呈平面,且引流導管靠近端部處設有兩個引流孔,故經皮腎鏡手術時,患者腎臟中的尿液可從引流孔進入引流導管中,從而很好地實現了患者腎臟中尿液的引出;同時,由于引流導管還設有彈性球形固定氣囊和非彈性圓柱形止血氣囊;固定氣囊與平行于引流導管的一號通道連通,止血氣囊與平行于引流導管的二號通道連通;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均設置于引流導管的壁層內,且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的尾端與引流導管分叉形成三叉支管;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的尾端均設有單向閥充氣口,故本造瘺管插入患者腎臟后,球形固定氣囊打水加壓后,很容易擴張,能夠在患者的腎盂小腔內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從而將本造瘺管穩定地固定于腎盂內,不易滑脫移位,而且圓柱形止血氣囊為非彈性材料,打水加壓后,其擴張非常均勻,其截面為圓形,且截面圓的直徑一定,過度加壓只會增加氣囊的壓力而不會增加截面圓的直徑,因此,只要選用適當直徑的止血導管即可對腎造瘺通道形成良好的壓迫止血作用,又可避免彈性氣囊過度擴張加重腎組織損傷的可能性,其中,固定氣囊和止血氣囊形狀的獨特設計,充分考慮了患者腎臟的結構特性;另外,止血氣囊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5-12_,這充分考慮了經皮腎鏡穿刺微孔的結構,從而能夠根據不同的穿刺情況選用合適的造瘺管,更好地實現擴張止血。進一步,所述的止血氣囊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8mm。本實用新型的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由于止血氣囊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8_,故在采用標準穿刺針的經皮腎鏡手術中,這樣的造瘺管更加適合大多數患者,從而很好地實現擴張止血。進一步,所述的止血氣囊由醫用PVC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的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由于止血氣囊由醫用PVC材料制成,故止血氣囊擴張后具有固定的形狀和抗壓力的特性,從而在一定的壓力范圍內,止血氣囊不易變形,從而能夠達到較好的止血效果。
圖I是本實用新型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其中,包括引流導管I ;引流導管I端部呈平面,且引流導管I靠近端部處設有兩個引流孔2 ;引流導管I還設有彈性球形固定氣囊3和非彈性圓柱形止血氣囊4,且止血氣囊4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8mm ;固定氣囊3與平行于引流導管I的一號通道5連通,止血氣囊4與平行于引流導管I的二號通道6連通;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均設置于引流導管I的壁層內,且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的尾端與引流導管I分叉形成三叉支管;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的尾端均設有單向閥充氣口 7 ;止血氣囊4由醫用PVC材料制成。本實施例中,當給患者做經皮腎鏡手術時,將本造瘺管沿著手術穿刺微孔插入患者的腎臟,然后從一號通道5尾端的單向閥充氣口 7給固定氣囊3打水,使固定氣囊3擴張,然后將本造瘺管往后拉回一段距離,從而使固定氣囊3恰好穩固位于腎盂與腎皮質的交界處,不容易滑脫移位,此時,止血氣囊4正好處于腎皮質中,然后從二號通道6尾端的單向閥充氣口 7給止血氣囊4打水,使止血氣囊4擴張,這樣,止血氣囊4就可以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引流孔2的設置對于經皮腎鏡手術而言非常重要,患者腎臟中的尿液可以從引流孔2中流入引流導管I中,從而實現術中患者尿液的引出。引流導管I端部呈平面,這對于患者的腎臟而言,其不會對腎組織產生傷害,從而可避免由此帶來的腎損傷。另外,固定氣囊3設計為彈性球形,這樣,固定氣囊3在患者的腎盂小腔內部很容易擴張,在實現固定造瘺管的同時,還不會對患者的腎臟產生額外的損傷。止血氣囊4設計為非彈性圓柱形,實際上,這是充分考慮了經皮腎鏡手術穿刺微孔直線型的特點,這樣,止血氣囊4在打水加壓時,其擴張非常均勻,其截面為圓形,且截面圓的直徑一定,過度加壓只會增加止血氣囊4的壓力而不會增加截面圓的直徑,因此,只要選用適當直徑的止血導管即可對腎造瘺通道形成良好的壓迫止血作用,又可避免彈性氣囊過度擴張加重腎組織損傷的可能性。固定氣囊3和止血氣囊4形狀的獨特設計,充分考慮了患者腎臟的結構特性,這樣的結構設計比較人性化,不會對患者產生額外的傷害,這使得本造瘺管具有較好的實用性。此外,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均設置于引流導管I的壁層內,實際上,這使得本造瘺管呈三腔雙囊結構,不僅設計微妙、獨特,而且充分考慮了經皮腎鏡手術的特殊性,非常實用。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的尾端與引流導管I分叉形成三叉支管,這對于固定氣囊3和止血氣囊4的打水加壓以及引流導管I的引流,每個操作都非常方便,且相互間不受影響,這樣,在經皮腎鏡手術過程中,可以簡化手術流程,節約手術時間,從而提高手術的效率。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的尾端均設有單向閥充氣口 7,其中,單向閥充氣口 7的設置非常獨特,這樣的結構,能夠實現由外向內的打水加壓,同時避免了內部水壓外泄的情況。另外,實際上,止血氣囊4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有一個范圍,即5_12mm,這充分考慮了經皮腎鏡穿刺微孔的結構,對于不同患者的不同穿刺情況,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造瘺管,這樣,實際上,造瘺管就可以設計為多種型號,從而實現較好的擴張止血功能。本實施例中,止血氣囊4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優選為8_,這樣的造瘺管更加適合大多數患者。除此之外,止血氣囊4由醫用PVC材料制成,這實際上充分考慮了打水加壓時的一個較好的控制過程,這樣的止血氣囊4具有較好的抗壓性能,水壓在60mmHg-150mmHg的范圍內時,止血氣囊4擴張后能夠保證不變形,這樣,止血氣囊4不會對腎組織產生損傷,從而實現較好的止血效果。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導管(I);所述的引流導管(I)端部呈平面,且引流導管(I)靠近端部處設有兩個引流孔(2);所述的引流導管(I)還設有弾性球形固定氣囊(3)和非彈性圓柱形止血氣囊(4),且所述的止血氣囊(4)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5-12_;所述的固定氣囊(3)與平行于引流導管(I)的一號通道(5)連通,所述的止血氣囊(4)與平行于引流導管(I)的二號通道(6)連通;所述的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均設置于引流導管(I)的壁層內,且所述的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的尾端與引流導管(I)分叉形成三叉支管;所述的一號通道(5)和二號通道(6)的尾端均設有單向閥充氣ロ(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血氣囊(4)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8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血氣囊(4)由醫用PVC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微創經皮腎鏡用擴張止血造瘺管。其包括引流導管;所述引流導管端部呈平面,且引流導管靠近端部處設有兩個引流孔;所述引流導管還設有彈性球形固定氣囊和非彈性圓柱形止血氣囊,且所述止血氣囊擴張后截面圓的直徑為5-12mm;所述固定氣囊與平行于引流導管的一號通道連通,所述止血氣囊與平行于引流導管的二號通道連通;所述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均設置于引流導管的壁層內,且所述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的尾端與引流導管分叉形成三叉支管;所述一號通道和二號通道的尾端均設有單向閥充氣口。其目的是進一步改進經皮腎鏡用造瘺管的結構,以解決現有腎造瘺管存在的止血效果不理想、造瘺管容易滑脫移位的問題。
文檔編號A61F2/958GK202538131SQ2012201362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李為兵, 潘進洪 申請人:潘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