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頜骨牽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品,尤其涉及一種可有效牽引頜骨,幫助患者復位康復的頜骨牽引裝置。
背景技術:
口腔頜面骨骨折以及顳頜關節脫白后,為了使脫白的關節完全復位和防止因張口咬合引起復位不完全,骨折復位后或脫白復位后需要配合使用牽引帶固定,傳統的頜骨牽引裝置存在以下缺點一、傳統的頜骨牽引裝置與固定下頜的頦兜是兩個獨立部分,在固定牽引裝置時需要多人協助完成;二、牽引圈壓迫面部,引起病人不適,對于手術后面部腫脹的患者還可能引起壓瘡;三、患者進餐時需要取下牽引裝置,再佩戴較麻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頜骨牽引裝置,可以有效固定頜骨,促進其康復,且結構簡單,佩戴方便,經濟實惠,適合推廣。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頜骨牽引裝置,包括主牽引帶,主牽引帶上兩側設有輔牽引帶,輔牽引帶的一端垂直連接到主牽引帶,一端設有粘扣,主牽引帶的兩端設有粘扣。所述的主牽引帶和輔牽引帶均為彈力帶。所述主牽引帶的中部設有頦部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頜骨牽引裝置,佩戴方便,使用舒適,能夠促進患者的頜骨復位及康復,而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或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主牽引帶1,主牽引帶I上兩側設有輔牽引帶4,輔牽引帶4的一端垂直連接到主牽引帶1,一端設有粘扣3,主牽引帶I的兩端設有粘扣2。所述的主牽引帶I和輔牽引帶4均為彈力帶。所述主牽引帶I的中部設有頦部墊5,不僅可以方便患者固定,還能增加患者的舒適感。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頦部墊5置于患者的下頦部,然后將主牽引帶I的兩邊順著患者臉部側面向上延伸到達頂部,調節主牽引帶的松緊,然后通過其兩端的粘扣2配合固定;將輔牽引帶4展開,在患者的腦后通過粘扣3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使用方面,固定效果好,患者對其依從性強,而且本實 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重復使用,價格實惠。
權利要求1.一種頜骨牽引裝置,包括主牽引帶(1),其特征在于主牽引帶(I)上兩側設有輔牽引帶(4),輔牽引帶(4)的一端垂直連接到主牽引帶(1),一端設有粘扣(3),主牽引帶(I)的兩端設有粘扣(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頜骨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牽引帶(I)和輔牽引帶(4)均為彈力帶。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頜骨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牽引帶(I)的中部設有頦部墊(5)。
專利摘要一種頜骨牽引裝置,包括主牽引帶,主牽引帶上兩側設有輔牽引帶,輔牽引帶的一端垂直連接到主牽引帶,一端設有粘扣,主牽引帶的兩端設有粘扣;所述的主牽引帶和輔牽引帶均為彈力帶;所述主牽引帶的中部設有頦部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頜骨牽引裝置,佩戴方便,使用舒適,能夠促進患者的頜骨復位及康復,而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文檔編號A61F5/042GK202505535SQ20122014694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萬榮華, 劉靜蘭, 向麗娥, 周海英, 李玉蘭, 田夢伶, 陳倩 申請人:三峽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