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管型吻合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專門用于肛腸手術的吻合器抵釘座組件。
背景技術:
在外科手術中,醫用吻合器已成為人體組織縫合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醫療器械。其中圓形吻合器應用于消化道管腔組織外科手術的端對端、端對側、側對側的吻合,提供兩排相互間隔的環形縫釘,縫釘成型后環形刀片切除多余組織形成圓形吻合ロ。醫用吻合器的應用具有手術中出血較少、手術時間較短、可減少手工操作誤差、避免感染、術后功能恢復快等諸多優點。在肛腸手術中,吻合ロ需要術后慢慢愈合,術后的一些因素入排泄會影響吻合ロ愈合的效果,同時由于肉芽的生長可能使吻合ロ產生粘連,堵塞管腔通道。因此,術后吻合ロ的防護是非常有必要的,對病人的康復很有意義,主要體現在防傷ロ感染,傷ロ粘連。目前,肛腸手術中所用的吻合器只是用來吻合組織殘端,因此需要ー種專門應用于肛腸手術的吻合器,在組織殘端吻合的同時對吻合ロ進行覆蓋包覆隔離,隔絕污染源和防粘連,很好的實現吻合器的防護,減少傷ロ感染,使病人盡快康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于肛腸手術所用吻合器,設計ー種抵釘座組件,它具有壓緊圈,非吻合狀態時能有將吻合ロ覆膜固定于抵釘座組件表面,使得吻合器在組織殘端吻合的同時對吻合ロ進行覆蓋包覆隔離,隔絕污染源和防粘連,無需手動操作,安全可靠,從而克服現有吻合器的諸多不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ー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包括覆膜、覆膜固定腔、抵釘座、塾刀圈、壓緊圈和中心桿。抵釘座設有中心孔,中心桿固定于抵釘座中心孔內,抵釘座上端配合安裝有覆膜固定腔,墊刀圈安裝于抵釘座槽內,覆膜套接在覆膜固定腔表面,覆膜的下端附于抵釘座外圈和表面,以及墊刀圈表面,并通過壓緊圈壓緊固定,上端覆膜通過覆膜固定腔頂端開設的孔置于覆膜固定腔內。所述的覆膜具有適應吻合口和腔面積的尺寸。所述的覆膜呈管狀。所述的覆膜是具有弾性的。所述的覆膜可以是柔性可吸收薄膜。所述的壓緊圈具有和墊刀圈內側直徑相匹配的外徑。所述的壓緊圈為彈性材質。采用這樣的設計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吻合時通過在組織殘端吻合的同時對吻合ロ進行覆蓋包覆隔離,實現隔絕污染源和防粘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使用安全,對吻合口盡快愈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適于推廣使用。
上述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ー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ー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該抵釘座組件進行肛腸手術時將覆膜固定于吻合口近端的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使用該抵釘座組件進行 肛腸手術,吻合器撤出后,覆膜對吻合ロ進行覆蓋隔離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I、圖2所示,ー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1,包括覆膜16、覆膜固定腔15、抵釘座11、墊刀圈13、壓緊圈14和中心桿12,抵釘座11設有中心孔,中心桿12固定于抵釘座中心孔內,抵釘座I上端配合安裝有覆膜固定腔15,墊刀圈13安裝于抵釘座槽112內,覆膜16套接在覆膜固定腔15表面,覆膜16的下端附于抵釘座I外圈和表面,以及墊刀圈13表面,并通過壓緊圈14壓緊固定,覆膜16上端通過覆膜固定腔15頂端開設的孔置于覆膜固定腔15內。較佳的,如圖所示,覆膜16為管狀且具有彈性的柔性可吸收薄膜,同吋,壓緊圈14具有和墊刀圈13內側直徑相匹配的外徑。安裝時,首選將中心桿12固定在抵釘座中心孔內,覆膜固定腔配合安裝在抵釘座上端,將墊刀圈13安裝于抵釘座的槽內,然后將管狀覆膜16套在覆膜固定腔15的表面,管狀覆膜16的下端附于抵釘座11外圈和表面,以及墊刀圈13表面,再安裝壓緊圈14,壓緊圈14外壁和墊刀圈13內壁貼緊,覆膜16被壓在墊刀圈13和壓緊圈14之間,通過墊刀圈13和壓緊圈14的緊密配合將覆膜16下端固定,最后將覆膜16上端通過覆膜固定腔15頂端開設的孔置于覆膜固定腔15內。參照圖3、圖4所示,手術時,首先將帶有覆膜16的抵釘座組件1,植入打好荷包的一端,與另一端吻合器的導向軸結合,旋轉收縮組織,旋轉到吻合釘合適擊發間隙,進行擊發,吻合釘穿過組織進入抵釘座11表面的釘槽成型,同時吻合器環形刀切斷組織和附于墊刀圈13表面的覆膜,之后切斷墊刀圈13,完成吻合。最后將環形刀退回,壓緊圈14和切斷的墊刀圈13內圈跟隨環形刀退出,旋開抵釘座組件1,將抵釘座組件I撤出人體,完成手木。吻合過程中,覆膜16隨組織2 —起,被吻合在吻合ロ 3的上側腸壁上,抵釘座撤出人體過程中,覆膜16隨抵釘座組件I向下運動,逐漸脫離覆膜固定腔15,將吻合口 3覆蓋包覆,覆膜16吸附在吻合ロ 3上、下腸壁上,當有人體有排泄物產生時,排泄物可通過吸附于腸壁上的覆膜16形成的通道順利排出,不會接觸吻合ロ 3,防止吻合ロ 3被污染、感染。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而且可以單獨地或組合地采用上述各個特征,并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ネ申,也不超出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包括覆膜、覆膜固定腔、抵釘座、墊刀圈、壓緊圈和中心桿,抵釘座設有中心孔,中心桿固定于抵釘座中心孔內,抵釘座上端配合安裝有覆膜固定腔,墊刀圈安裝于抵釘座槽內,覆膜套接在覆膜固定腔表面,覆膜的下端附于抵釘座外圈和表面,以及墊刀圈表面,并通過壓緊圈壓緊固定,上端覆膜通過覆膜固定腔頂端開設的孔置于覆膜固定腔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具有適應吻合口和腔面積的尺寸。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呈管狀。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是具有彈性的。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可以是柔性可吸收薄膜。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緊圈具有和墊刀圈內側直徑相匹配的外徑。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緊圈為彈性材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包括覆膜、覆膜固定腔、抵釘座、墊刀圈、壓緊圈和中心桿。抵釘座設有中心孔,中心桿固定于抵釘座中心孔內,抵釘座上端配合安裝有覆膜固定腔,墊刀圈安裝于抵釘座槽內,覆膜套接在覆膜固定腔表面,覆膜的下端附于抵釘座外圈和表面,以及墊刀圈表面,并通過壓緊圈壓緊固定,上端覆膜通過覆膜固定腔頂端開設的孔置于覆膜固定腔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吻合器抵釘座組件,吻合時通過在組織殘端吻合的同時對吻合口進行覆蓋包覆隔離,實現隔絕污染源和防粘連。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使用安全,對吻合口盡快愈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適于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61B17/11GK202619752SQ20122023099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李學軍, 劉青 申請人:北京中法派爾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