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神經外科手術給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耍求手術者及助手操作要穩、準、輕。然而,神經外科手術操作精細,但是在手術視野窄的情況下,在手術過程中,操作者雙手常處于懸臂、懸腕狀態,這樣容易疲勞,且由于沒有支撐,操作者的手臂不穩定,略有閃失則會嚴重影啊手術效果。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以更好的解決對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時更好的支撐雙臂的問題。
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決對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時更好的支撐雙臂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包括臂托、與臂托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及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底座,其中,所述臂托為槽型氣囊式臂托。上述連接桿由活動連接的上連接桿和下連接桿組成。上述底座為圓形或橢圓形底座。上述連接桿的高度為10_30cm。上述臂托的長度與底座的直徑之比為I : I。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但卻有效解決了對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時更好的支撐雙臂的問題,同時,成本較低,使用方便。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裝置圖;其中,I-臂托,2-底座,3-上連接桿,4-下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解決對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時更好的支撐雙臂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接下來具體說明該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圖I示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裝置圖。該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包括臂托I、與臂托I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及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底座2,其中,所述臂托I為槽型氣囊式臂托,使用時,醫師的手臂放入氣囊式臂托中即可進行手術,便于支撐,提高了手術質量。[0018]上述連接桿由活動連接的上連接桿3和下連接桿4組成,方便調節高度。上述底座2為圓形或橢圓形底座。上述連接桿的高度為10_30cm,根據需要調節到不同的高度。上述臂托I的長度與底座2的直徑之比為1:1。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旨在說明具體實施方案的實現方式,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可以在詳述的實施方
案的基礎上做出各種變體,這些變體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之內。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僅由所述的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包括臂托、與臂托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及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托為槽型氣囊式臂托。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桿由活動連接的上連接桿和下連接桿組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為圓形或橢圓形底座。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桿的高度為10-30c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托的長度與底座的直徑之比為I : 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披露了一種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該新型神經外科手術用臂托包括臂托、與臂托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及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底座,其中,所述臂托為槽型氣囊式臂托。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但卻有效解決了對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時更好的支撐雙臂的問題,同時,成本較低,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2568474SQ20122025090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陳雙成 申請人:陳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