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注射液加藥時,將所需生理鹽水或糖水等溶媒加入藥液瓶后,注射器針頭拔出,若套回原有針帽則易使針頭污染,護理人員有發生針刺傷的危險;震蕩后藥液瓶需要重新消毒,則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浪費醫療資源;反復穿刺也會增加污染的機會,如果能將注射器和振蕩器結合在一起震蕩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所以設計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是十分有益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藥液震蕩時,藥液瓶連同注射器可以一起放在振蕩器上震蕩,藥液化開后直接抽出就好了,若加藥途中被中斷,也不用擔心針頭與針栓脫開,既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又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桿、無菌保護套及針頭,所述活塞推桿塞于針筒內,無菌保護套密封套在針筒外壁上,無菌保護套材質為硬質塑料,顏色透明;針頭固定在針筒下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針筒表面設有一列刻度,方便觀察針筒內藥液的容積。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針筒的外壁上設有一條滑道,無菌保護套內壁上設有一個卡頭,卡頭密封卡在滑道內,無菌保護套沿著滑道滑上滑下。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無菌保護套的下底面設有一個倒角,方便將無菌保護套套在藥液瓶的頸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無菌保護套的內徑為2cm左右,長度為5cm,內徑與普通藥液瓶的頸部直徑相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藥液震蕩時,藥液瓶連同注射器可以一起放在振蕩器上震蕩,藥液化開后直接抽出就好了,若加藥途中被中斷,也不用擔心針頭與針栓脫開,既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又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圖I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無菌保護套位于滑道上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無菌保護套位于滑道下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0、針筒;101、刻度;102、滑道;20、活塞推桿;30、無菌保護套;301、卡頭;302、倒角;40、針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實施例見圖I、圖2及圖3所示,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包括針筒10、活塞推桿20、無菌保護套30及針頭40,所述活塞推桿20塞于針筒10內,無菌保護套30密封套在針筒10外壁上,針頭40固定在針筒10下部。所述針筒10表面設有一列刻度101。所述針筒10的外壁上設有一條滑道102,無菌保護套30內壁上設有一個卡頭 301,卡頭301密封卡在滑道102內。所述無菌保護套30的下底面設有一個倒角302。所述無菌保護套30的內徑為2cm左右,長度為5cm。工作原理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無菌保護套30密封套在針筒10外壁上,針筒10的外壁上設有一條滑道102,無菌保護套30內壁上設有一個卡頭301,卡頭301密封卡在滑道102內,當藥液需要震蕩時,將無菌保護套30沿著滑道102滑落到底部,將無菌保護套30套在藥液瓶的頸部,使藥液瓶連同注射器結合在一起放在振蕩器上震蕩。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包括針筒(10)、活塞推桿(20)、無菌保護套(30)及針頭(4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桿(20)塞于針筒(10)內,無菌保護套(30)密封套在針筒(10)外壁上,針頭(40)固定在針筒(10)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筒(10)表面設有一列刻度(101 )。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筒(10)的外壁上設有一條滑道(102),無菌保護套(30)內壁上設有一個卡頭(301),卡頭(301)密封卡在滑道(102)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無菌保護套(30)的下底面設有一個倒角(302)。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無菌保護套(30)的內徑為2cm左右,長度為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無菌保護套的注射器,包括針筒(10)、活塞推桿(20)、無菌保護套(30)及針頭(40),活塞推桿(20)塞于針筒(10)內,無菌保護套(30)套在針筒(10)外壁上,針頭(40)固定在針筒(10)下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藥液震蕩時,藥液瓶連同注射器可以一起放在振蕩器上震蕩,藥液化開后直接抽出就好了,若加藥途中被中斷,也不用擔心針頭與針栓脫開,既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又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文檔編號A61J1/22GK202665997SQ20122028097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2日
發明者卓麗華, 陸月琴, 陳娟華, 沈晶晶, 項瑛瑛 申請人:湖州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