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肛腸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外科手術中對于肛腸組織一般都是用肛腸吻合器進行縫合,但是肛腸吻合器的工作部件一般是不透明的,在手術過程中不便于對肛腸吻合器的工作進行直觀明了的觀察,從而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此外,現有技術中肛腸吻合器的釘倉和與釘倉套的連接采用焊接方式,而焊接需要有一定的平面寬度,才能焊接牢固,才這種情況下會相應減少內腔容積。
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它能夠直接觀察吻合器內部的工作情況,以便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包括吻切組件、擊發手柄組件和穿過吻切組件的絲桿組件,絲桿組件的一端安裝有抵釘座組件,另一端設置有調節螺母組件,吻切組件的尾部裝有固定手柄組件,吻切組件包括釘倉套、推釘片和固定在釘倉套前端的釘倉,所述的釘倉套和推釘片均由透明材料制成。進一步,所述的固定手柄組件的尾端設置有凸臺,并且凸臺的外壁面高于調節螺母組件的外圓面。進一步,所述的釘倉套上設置有卡口,所述的釘倉上設置有與卡口卡配的卡塊。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釘倉套、推釘片采用透明材料后,便可以直接觀察肛腸吻合器的吻合過程,以便及時掌握肛腸吻合器的手術結果,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釘倉和釘倉套采用卡口式插接方式,避免了焊接需要平面寬度的缺點,這樣在沒有改變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增加了其內腔容積,使容納切除痔核更充分;凸臺的設置,使得在手術過程中,握在固定手柄組件上的手不會無意碰到調節螺母組件,從而避免造成手術失敗的現象。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肛腸吻合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包括吻切組件I、擊發手柄組件2和穿過吻切組件I的絲桿組件3,絲桿組件3的一端安裝有抵釘座組件4,另一端設置有調節螺母組件5,吻切組件I的尾部裝有固定手柄組件6,吻切組件I包括釘倉套1-1、推釘片1-2和固定在釘倉套1-1前端的釘倉1-3,釘倉套1-1和推釘片1-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其透明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材料,固定手柄組件6的尾端設置有凸臺6-1,并且凸臺6-1的外壁面高于調節螺母組件5的外圓面。如圖2所示,釘倉套1-1上設置有卡口 1-1-1,釘倉1-3上設置有與卡口 1_1_1卡配的卡塊1-3-1。這種結構使得釘倉1-3和釘倉套1-1實現卡口式插接,這樣在沒有改變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增加了其內腔容積,使容納切除痔核更充分。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的釘倉套1-1、推釘片1-2采用透明材料后,便可以直接觀察肛腸吻合器的吻合過程,以便及時掌握肛腸吻合器的手術結果,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釘倉1-3和釘倉套i-ι采用卡口式插接方式,這樣在沒有改變外形尺寸的情況下,增加了其內腔容積,使容納切除痔核更充分;凸臺6-1的設置,使得在手術過程中,握在固定手柄組件6上的手不會·無意碰到調節螺母組件5,從而避免造成手術失敗的現象。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包括吻切組件(I)、擊發手柄組件(2)和穿過吻切組件(I)的絲桿組件(3),絲桿組件(3)的一端安裝有抵釘座組件(4),另一端設置有調節螺母組件(5),吻切組件(I)的尾部裝有固定手柄組件(6),吻切組件(I)包括釘倉套(1-1)、推釘片(1-2)和固定在釘倉套(1-1)前端的釘倉(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釘倉套(1-1)和推釘片(1-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手柄組件(6)的尾端設置有凸臺(6-1),并且凸臺(6-1)的外壁面高于調節螺母組件(5)的外圓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釘倉套(1-1)上設置有卡口( 1-1-1 ),所述的釘倉(1-3)上設置有與卡口( 1-1-1)卡配的卡塊(1-3-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次性肛腸吻合器,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它包括吻切組件、擊發手柄組件和穿過吻切組件的絲桿組件,絲桿組件的一端安裝有抵釘座組件,另一端設置有調節螺母組件,吻切組件的尾部裝有固定手柄組件,吻切組件包括釘倉套、推釘片和固定在釘倉套前端的釘倉,所述的釘倉套和推釘片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能夠直接觀察吻合器內部的工作情況,以便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文檔編號A61B17/115GK202699210SQ20122038572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周建良, 羅亞平, 曹志達 申請人:常州華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