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乳房線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乳房線圈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乳房線圈裝置,尤其是指一種用于醫療成像領域的乳房線圈裝置。技術背景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第CN102579046A號 揭示了一種用于磁共振的乳房線圈裝置,其包括支撐腹板及乳房收容腔,所述支撐腹板上設有供乳房通過置入所述乳房收容腔的開口。當乳房置入所述乳房收容腔時,乳房有時會處于一個成像效果不好的位置,這時,就需要個一個裝置將乳房擠壓,使乳房處于一個有較好成像效果的位置。因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乳房線圈裝置,以克服上述乳房線圈裝置存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乳房擠壓裝置的乳房線圈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乳房線圈裝置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乳房線圈裝置,其包括乳房收容部和乳房擠壓裝置,所述乳房收容部設有乳房收容腔,所述乳房擠壓裝置包括設于所述乳房收容腔內的擠壓板、與所述擠壓板相連接的推桿、與所述推桿相連接的轉動裝置及定位件;所述推桿包括與所述擠壓板相連接的臂部及與所述臂部相連的主體部,所述臂部設有使所述推桿沿臂部軸向運動的第一限位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包括第一轉軸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轉軸且將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推桿連接起來的撥桿;所述第一轉軸可旋轉并受撥桿抵壓后驅動所述擠壓板沿臂部軸向運動;所述定位件將所述轉動裝置定位。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包括本體部及自所述本體部一端向所述轉動裝置傾斜延伸的抵靠部,所述轉動裝置上設有被所述抵靠部抵持的棘齒。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推桿呈“U”形,其包括兩相互平行的臂部及將所述兩臂部連接起來的主體部,所述主體部與所述兩臂部相垂直。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乳房收容部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上設有供所述臂部通過的通孔;所述擠壓板及所述第一壁部均呈平板狀,所述臂部垂直于所述擠壓板。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撥桿設有移動空間,所述主體部的中間處形成呈“U”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上設有讓位空間,所述讓位空間內設有將突起部的兩側壁連接起來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設在所述移動空間內。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轉動桿相配合的第二轉動桿、與所述第二轉動桿嚙合配合的第三轉動桿、與所述第三轉動桿齒輪配合的第四轉動桿及與所述第四轉動桿相配合的第五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二轉動桿與所述第三轉動桿設有共同的第一旋轉軸,所述第四轉動桿與所述第五轉動桿設有共同的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一旋轉軸與所述第二旋轉軸相垂直,所述軸向與所述第二旋轉軸相平行。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設有呈圓柱形的讓位孔,所述讓位孔還設有一卡持槽;所述第二轉動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轉動桿一端的且與所述讓位孔相配合的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轉動桿另一端的第一嚙合部及連接所述配合部與所述第一嚙合部的且放置第一彈簧的第一彈簧放置部,所述配合部上設有與所述卡持槽相配合的凸塊。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轉動桿包括設于一端的與所述第一卩齒合部相卩齒合的第二嚙合部、設于另一端的第三嚙合部及連接所述第二嚙合部及所述第三嚙合部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周邊設有使所述第三轉動桿沿其中心軸旋轉的第三限位裝置。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轉動桿包括與所述第三嚙合部相嚙合的齒輪、位于所述齒輪一側的限位部及位于所述齒輪另一側的本部,所述本部上放置第二彈簧;所述本部上設有垂直其軸向貫穿的圓形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固持于所述通孔內的圓柱,所述圓柱的兩端自所述本部的表面向外凸出;所述第二彈簧放置在所述圓柱與所述齒輪之間,所述齒輪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三嚙合部的直徑,所述限位部的周邊設有第四限位裝置。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五轉動桿包括位于一端的手持部及與所述手持部相連的基部;所述第五轉動桿的另一端設有收容所述本部的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上還設有與所述圓柱相配合的狹縫。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部上還設有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手持部之間的第二突出部;所述基部上設有棘齒、比所述棘齒直徑大的圓柱型第一突出部及將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棘齒連接起來的傾斜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乳房線圈裝置帶有乳房擠壓裝置,如此設置,在對乳房進行成像時,可以較方便的調節乳房的位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乳房線圈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圖1所示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乳房線圈裝置的部分立體圖。圖4是圖3所示的乳房線圈另一角度的部分立體圖。圖5是圖4中圓形區域內結構的局部放大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乳房線圈裝置的部分立體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乳房擠壓裝置的立體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轉動裝置的立體圖。圖9是圖8中圓形區域內結構的局部放大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乳房線圈裝置的主視圖。圖11是圖10中B-B向的剖視圖。圖12是圖10中C-C向的剖視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轉動裝置的受力分析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設備(未圖示)上的乳房線圈裝置100。所述乳房線圈裝置100包括支撐腹板20、設于支撐腹板20上的乳房收容部30、與乳房收容部30相配合的乳房擠壓裝置10及遮蔽乳房收容部30和乳房擠壓裝置10的外殼40。請參閱圖6所示,所述乳房收容部30包括第一壁部301及與第一壁部301相連接的第二壁部302,所述第一壁部301與第二壁部302形成一個大約呈圓形的乳房收容腔310。所述第一壁部301設有兩個將乳房收容腔310與外界貫通的通孔(未圖示)。請參閱圖5至圖9所示,所述乳房擠壓裝置10包括設于乳房收容腔310內的用于擠壓乳房的擠壓板110、與擠壓板110相連且通過通孔的呈“U”形的推桿120、與推桿120相連的轉動裝置80及定位件163。所述轉動裝置80包括第一轉動桿130、與第一轉動桿130相配合的第二轉動桿170、與第二轉動桿170嚙合配合的第三轉動桿140、與第三轉動桿140齒輪配合的第四轉動桿150及與第四轉動桿150相配合的第五轉動桿160。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擠壓板110呈平板狀。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擠壓板110也可以為圓弧狀或“V”形狀等其他形狀。在所述轉動裝置80停止旋轉時,所述定位件163可以將所述轉動裝置80定位。所述推桿120包括兩相互平行且通過所述第一壁部301上的通孔的臂部121及將兩臂部121連接起來的主體部122。所述主體部122上設有呈“U”字形的且位于所述主體部122的中間的突起部1221,所述突起部1221上設有讓位空間1222,所述讓位空間1222內設有一將所述突起部1221的兩側邊連接起來的中心軸1223。所述臂部121設有沿所述臂部121縱向延伸的軸向90,所述臂部121周邊設有第一限位裝置123,所述第一限位裝置123使所述推桿120只能沿所述軸向90運動。請進一步參閱圖10至圖11所示,所述第一轉動桿130包括與臂部121相垂直的第一轉軸131及垂直于第一轉軸131且將第一轉軸131與主體部122連接起來的撥桿132。所述第一轉軸131的一端設有呈圓形的讓位孔1311,所述讓位孔1311處還設有一卡持槽1312。所述撥桿132設有可供中心軸1223移動的移動空間1321,所述中心軸1223被限制在所述移動空間1321內。所述第一轉動桿130上設有第二限位裝置133,所述第一限位裝置123與所述第二限位裝置133配合使所述第一轉動桿130只能以所述第一轉軸131的中心軸旋轉。轉動所述第一轉動桿130,將帶動所述推桿120沿臂部121的軸向運動,進而帶動擠壓板110在乳房收容腔310內移動。請進一步參閱圖1 0至圖11所示,所述第二轉動桿170包括位于第二轉動桿170一端的且與所述讓位孔1311相配合的配合部172、位于第二轉動桿170另一端的第一嚙合部171及連接所述配合部172與所述第一嚙合部171的第一彈簧放置部173。所述第一彈簧放置部173設有第一彈簧50,所述第一彈簧50給第一轉動桿130施加一個沿所述第一轉軸131軸向的、向第二嚙合部141靠近的力。所述配合部172上設有與所述卡持槽1312相配合的凸塊1721,在所述第二轉動桿170旋轉時,所述第二轉動桿170帶動所述第一轉動桿130沿其軸向旋轉。請進一步參閱圖10至圖11所示,所述第三轉動桿140包括設于一端的與第一嚙合部171相嚙合的第二嚙合部141、設于另一端的第三嚙合部142及連接第二嚙合部1311及第三嚙合部142的第一連接部143。所述第一連接部143上還設有第三限位裝置144,所述第三限位裝置144使所述第三轉動桿140只能以其中心軸旋轉。轉動第三轉動桿140,通過第二嚙合部141與所述第一嚙合部171的配合帶動所述第一轉動桿130繞其中心軸旋轉。當擠壓板110受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時,第二嚙合部141與第一嚙合部171之間發生離合滑動,所述第二轉動桿170沿其軸向作短距離運動,所述讓位孔1311給所述第二轉動桿170的運動提供了移動空間。[0042]請進一步參閱圖10及圖12所示,所述第四轉動桿150包括與第三嚙合部142相嚙合的齒輪151、位于齒輪151 —側的限位部152及位于齒輪另一側的本部153。所述齒輪151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三嚙合部142的直徑。所述本部153上放置第二彈簧60。所述本部153上設有一垂直其軸向貫穿的圓形通孔1531。所述一圓柱70固持于所述通孔1531內,且所述圓柱70的兩端自所述本部150的表面向外凸出。所述第二彈簧60放置在所述圓柱70與所述齒輪151之間。所述限位部152上設有第四限位裝置154,所述第四限位裝置154使所述第四轉動桿150只能沿其中心軸旋轉。請進一步參閱圖10及圖12所示,所述第五轉動桿160包括位于一端的手持部161及與所述手持部161相連的基部162。所述基部162上設有棘齒1623、比棘齒1623直徑大的圓柱型第一突出部1622、將第一突出部1622及棘齒1623連接起來的傾斜部1624及設于第一突出部1622和手持部161之間的第二突出部1621。所述第五轉動桿160的另一端設有收容本部153的收容空間164,所述收容空間164上還設有與圓柱70相配合的狹縫1641,所述第五轉動桿160可以帶動所述第四轉動桿150旋轉。所述定位件163包括本體部1631及自所述本體部1631 —端向所述第五轉動桿160傾斜延伸的抵靠部1632,所述抵靠部1632抵持在所述棘齒1623上,使所述第五轉動桿160只能沿一個方向旋轉。當要反向旋轉時,沿第五轉動桿160的軸向施加一個力,所述第五轉動桿160沿其軸向向內收縮,此時,所述本部153向所述收容空間164內移動;此時,第二彈簧60被壓縮,所述第二彈簧60給第五轉動桿160施加一個沿其軸向的且遠離所述定位件163的力。所述定位件163沿傾斜部1624滑到第一突出部1622,所述定位件163與所述棘齒1623分離,所述第五轉動桿160可以反向旋轉。請參閱圖10所示,所述第一轉動桿130、第二轉動桿170及第三轉動桿140設有共同的第一旋轉軸70,所述第四轉動桿150及第五轉動桿160設有共同的第二旋轉軸80,所述第一旋轉軸70與所述第二旋轉軸80相垂直。所述軸向90與所述第二旋轉軸80相平行。請參閱圖1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裝置80、推桿120及中心軸1223都為POM材料。所述中心軸1223與所述轉動裝置80、所述推桿120之間的相對摩擦都為滾動摩擦。由于所述中心軸123與所述推桿120的運動軌跡一定,故H為定值,且F2=F1。又由于POM材料的摩擦系數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根據力矩平衡原理,M=F2*H=F1*H,故在30°< Θ < 150°時,M為定值。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乳房線圈裝置,其包括乳房收容部和乳房擠壓裝置,所述乳房收容部設有乳房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房擠壓裝置包括設于所述乳房收容腔內的擠壓板、與所述擠壓板相連接的推桿、與所述推桿相連接的轉動裝置及定位件;所述推桿包括與所述擠壓板相連接的臂部及與所述臂部相連的主體部,所述臂部設有使所述推桿沿臂部軸向運動的第一限位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包括第一轉軸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轉軸且將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推桿連接起來的撥桿;所述第一轉軸可旋轉并受撥桿抵壓后驅動所述擠壓板沿臂部軸向運動;所述定位件將所述轉動裝置定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本體部及自所述本體部一端向所述轉動裝置傾斜延伸的抵靠部,所述轉動裝置上設有被所述抵靠部抵持的棘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呈“U”形,其包括兩相互平行的臂部及將所述兩臂部連接起來的主體部,所述主體部與所述兩臂部相垂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房收容部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上設有供所述臂部通過的通孔;所述擠壓板及所述第一壁部均呈平板狀,所述臂部垂直于所述擠壓板。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撥桿設有移動空間,所述主體部的中間處形成呈“U”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上設有讓位空間,所述讓位空間內設有將突起部的兩側壁連接起來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設在所述移動空間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轉動桿相配合的第二轉動桿、與所述第二轉動桿嚙合配合的第三轉動桿、與所述第三轉動桿齒輪配合的第四轉動桿及與所述第四轉動桿相配合的第五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二轉動桿與所述第三轉動桿設有共同的第一旋轉軸,所述第四轉動桿與所述第五轉動桿設有共同的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一旋轉軸與所述第二旋轉軸相垂直,所述軸向與所述第二旋轉軸相平行。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設有呈圓柱形的讓位孔,所述讓位孔還設有一卡持槽;所述第二轉動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轉動桿一端的且與所述讓位孔相配合的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轉動桿另一端的第一嚙合部及連接所述配合部與所述第一嚙合部的且放置第一彈簧的第一彈簧放置部,所述配合部上設有與所述卡持槽相配合的凸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轉動桿包括設于一端的與所述第一哨合部相哨合的第二哨合部、設于另一端的第三哨合部及連接所述第二哨合部及所述第三嚙合部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周邊設有使所述第三轉動桿沿其中心軸旋轉的第三限位裝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轉動桿包括與所述第三嚙合部相嚙合的齒輪、位于所述齒輪一側的限位部及位于所述齒輪另一側的本部,所述本部上放置第二彈簧;所述本部上設有垂直其軸向貫穿的圓形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固持于所述通孔內的圓柱,所述圓柱的兩端自所述本部的表面向外凸出;所述第二彈簧放置在所述圓柱與所述齒輪之間,所述齒輪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三嚙合部的直徑,所述限位部的周邊設有第四限位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轉動桿包括位于一端的手持部及與所述手持部相連的基部;所述第五轉動桿的另一端設有收容所述本部的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上還設有與所述圓柱相配合的狹縫。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乳房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上還設有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手持部之間的第二突出部;所述基部上設有棘齒、比所述棘齒直徑大的圓柱型第一突出部及將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棘齒連接起來的傾斜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乳房線圈裝置,其包括乳房收容部和乳房擠壓裝置,所述乳房收容部設有乳房收容腔,所述乳房擠壓裝置包括設于所述乳房收容腔內的擠壓板、與所述擠壓板相連接的推桿、與所述推桿相連接的轉動裝置及定位件;所述推桿包括臂部及與所述臂部相連的主體部,所述臂部設有使所述推桿沿臂部軸向運動的第一限位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包括第一轉軸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轉軸且將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推桿連接起來的撥桿;所述第一轉軸可旋轉并受撥桿抵壓后驅動所述擠壓板沿臂部軸向運動;所述定位件將所述轉動裝置定位;所述定位件與所述轉動裝置配合將所述轉動裝置定位;如此設置,在對乳房進行成像時,可以較方便的調節乳房的位置。
文檔編號A61B5/055GK202875330SQ20122054583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周官林, 王振 申請人: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