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腹腔鏡針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外科手術器械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腹腔鏡針持。
背景技術:
腹腔鏡手術已成為現代外科發展方向,其模式是通過氣腹建立腹腔空間,將各種長柄器械伸入腹腔操作,完成不同操作時需更換器械,術中頻繁更換器械會延長手術時間,易導致腹壁套管脫落,造成皮下氣腫等并發癥,故使一種器械具多項功能是腹腔鏡手術器械發展的趨勢,腹腔鏡手術中縫合操作難度大,需用長柄針持夾持縫針進行,打結后再更換腹腔鏡手術剪刀剪斷縫線,反復縫合時導致頻繁更換器械的弊端。為此有人對現有的技術進行了改進,如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1年8月24日公開的由楊雪菲、潘凱等設計的、專利號為201120004378. O、名稱為腹腔鏡手術帶剪刀針持的實用新型專利,它包括手柄、長桿和端頭,手柄開合時控制端頭開合,端頭前部為對合面用于持針,后部為刃口用于剪線,端頭為金屬材料制成鉗形,端頭兩分支前半部為帶細微突起的對合面,用于夾持縫針,端頭兩分支后半部為刃口,用于剪斷縫線。采用這種方式,將持針和剪線功能復合于一把器械,可在縫合后直接剪斷縫線,不需更換器械,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時,解決了腹腔鏡手術縫合和剪線操作需頻繁更換器械的問題,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其缺點是腹腔鏡手術通過置入腹腔的鏡頭傳遞圖像,外科醫生觀察顯示器圖像進行操作,腹腔鏡圖像具有放大目標的視覺效果,可放大4-6倍,在此情況下外科醫生常不能準確估計目標尺寸,如器官直徑、標本大小、組織厚度及距離遠近等,故而對手術決策及把握操作尺度造成很多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腹腔鏡針持。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腹腔鏡針持,包括手柄、長桿和%5頭,手柄開合時控制頭開合,%5頭兩分支前半部為帶細微突起的對合面,用于夾持縫針,端頭兩分支后半部為刃口,用于剪斷縫線,所述長桿外側標有刻度。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腹腔鏡針持在所述長桿外側標有刻度,采用這種方式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時,可以通過腹腔鏡圖像直觀地看到創口尺寸,便于進行手術縫合。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腹腔鏡針持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腹腔鏡針持的端頭示意圖。圖中1-手柄,2_長桿,3_端頭,4_刻度,5_刃口,6_對合面。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一種腹腔鏡針持,該腹腔鏡針持包括手柄1、長桿2和端頭3,手柄I開合時控制%5頭3開合,%5頭3如部為對合面6用于持針,后部為刃口 5用于到線,〗而頭3為金屬材料制成鉗形,端頭3兩分支前半部為帶細微突起的對合面6,用于夾持縫針,端頭3兩分支后半部為刃口 5, 用于剪斷縫線,所述長桿2外側標有刻度4。
權利要求1.一種腹腔鏡針持,包括手柄、長桿和端頭,手柄開合時控制端頭開合,端頭兩分支前半部為帶細微突起的對合面,用于夾持縫針,端頭兩分支后半部為刃口,用于剪斷縫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桿外側標有刻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腹腔鏡針持,涉及外科手術器械裝置技術領域。它包括手柄、長桿和端頭,手柄開合時控制端頭開合,端頭前部為對合面用于持針,后部為刃口用于剪線,端頭為金屬材料制成鉗形,端頭兩分支前半部為帶細微突起的對合面,用于夾持縫針,端頭兩分支后半部為刃口,用于剪斷縫線,所述長桿外側標有刻度。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腹腔鏡針持在所述長桿外側標有刻度,采用這種方式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時,可以通過腹腔鏡圖像直觀地看到創口尺寸,便于進行手術縫合。
文檔編號A61B17/94GK202875414SQ2012206019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桑溫昌 申請人:桑溫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