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無痛麻醉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252392閱讀:333來源:國知局
無痛麻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無痛麻醉機。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無痛麻醉機包括:麻醉機主體,用于儲存麻醉流體的空腔殼體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的內部;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活動地設置,以被插入所述空腔殼體中,用于在被插入所述空腔殼體中時提供壓力來排放所述麻醉流體;動力提供部,連接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用于提供使所述麻醉流體壓力部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移動所需的動力;以及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用于通過連接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壓力部與所述動力提供部來將自所述動力提供部提供的所述動力傳送至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壓力部,或者通過釋放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壓力部與所述動力提供部之間的所述連接來允許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壓力部靈活地移動。
【專利說明】無痛麻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痛麻醉機,且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其中可始終維持麻醉流體的注入速度及壓力進而緩解麻醉時的疼痛的無痛麻醉機。

【背景技術】
[0002]近來隨著社會老齡化及國民收入增加,對健康的興趣已在增加。具體而言,對牙科治療的興趣非常高且社會老齡化已導致對例如植入體及假體等牙科治療的需求非常高。然而,許多患者害怕牙科治療且特別是很害怕疼痛(參見‘患者對牙科治療滿意度研究(Study on patient satisfact1n in dental treatment),韓國牙科協會,2007 年(第 3期),)。
[0003]牙科治療大多需要麻醉,且麻醉允許在治療牙齒時幾乎無痛苦。舉例而言,在放置植牙的情況下,在接受外科手術的部位中執行局部麻醉。在這里,通過經由注射器將麻醉流體注入接受外科手術的部位中來執行麻醉。
[0004]一般而言,如果在注入麻醉流體時麻醉流體的注入速度增大,則患者因對所述部位施加過大的壓力而感覺到疼痛。因此,必須以適當的注入速度來注入麻醉流體。舉例而言,如果盡可能慢地注入麻醉流體,患者就不會感到很疼痛。然而,如果慢慢地注入麻醉流體且因此延長外科手術所需的時間,則不僅手術醫生不得不考慮到時間損失,而且患者也不得不忍受手術時間的延遲。
[0005]同時,隨著牙科行業的形成且牙科醫生之間的競爭變得激烈,正涌現出大批牙科醫生,同時使對害怕牙科醫生的患者、害怕疼痛的患者、兒童患者等的無痛牙科治療成為牙科醫生的座右銘。
[0006]為滿足牙科醫生的此一需求,已開發出一種無痛麻醉機。與無痛麻醉機相關的現有技術已揭示于第10-0784931號韓國專利公開申請案(2007年12月5日)中。
[0007]常規無痛麻醉機分為:槍式(gun-type)無痛麻醉機,具有內置電池;手持件式(handpiece-type)無痛麻醉機,包括麻醉機體及主體,所述麻醉機體與由麻醉流體填充的空腔耦合,所述主體與所述麻醉機體可拆卸地耦合且具有內置電池;以及腳踏開關式(footswitch-type)無痛麻醉機,使用腳踏開關來注入麻醉流體。
[0008]其中,槍式無痛麻醉機因內置電池及其他組件而較重,且其重心不穩定,且因此在注入麻醉流體時會受到振動,進而具有麻醉流體無法具有適當注入速度的缺點。
[0009]此外,與槍式無痛麻醉機相比,手持件式無痛麻醉機受重量影響較小,因為電池不是設置于要由手握持的麻醉機體中,而是設置于主體中。然而,單獨設置的主體造成額外成本且可妨礙麻醉工作。
[0010]此外,腳踏開關式無痛麻醉機便于注入麻醉流體,因為通過腳來按壓腳踏開關。然而,腳踏開關較重且可妨礙外圍裝置。
[0011]具體而言,常規無痛麻醉機具有通過連接至馬達的驅動軸的驅動動力來注入麻醉流體的原理。然而,這些常規無痛麻醉機不便于在麻醉流體被完全注入之后更換儲存麻醉流體的空腔。換句話說,無法阻止馬達的反力矩在更換空腔的同時被傳遞至驅動軸,且因此對空腔的更換不得不被延遲到馬達的反力矩被耗盡為止。
實用新型內容
[0012][技術問題]
[0013]為解決上述及/或其他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痛麻醉機,所述無痛麻醉機可解決常規無痛麻醉機無法阻止馬達的力矩被傳遞至驅動軸且因此無法迅速更換空腔的問題。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一種無痛麻醉機包括:麻醉機主體,用于儲存麻醉流體的空腔殼體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的內部;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活動地設置以被插入所述空腔殼體中,用于在被插入所述空腔殼體中時提供壓力來排放所述麻醉流體;動力提供部,連接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用于提供使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移動所需的動力;以及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用于連接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與所述動力提供部,以將動力自所述動力提供部傳遞至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或者用于釋放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與所述動力提供部之間的連接,以允許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靈活地移動。
[0015]所述動力提供部可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可旋轉地設置并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連接至外部動力裝置并由所述外部動力裝置驅動以前后旋轉。
[0016]所述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可包括:驅動齒輪,耦合至所述旋轉軸;齒條,設置于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中;所述離合器可在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齒條的連接位置之間移動,并可在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齒條之間連接的釋放位置被釋放;以及離合器移動部,用于通過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的所述空腔殼體的載入/卸除力矩來將所述離合器移動至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其中之一。
[0017]所述離合器可包括:小齒輪,用于嚙合所述驅動齒輪;支撐軸,用于耦合并支撐所述小齒輪,并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之間移動;以及支撐軸支撐部,用于支撐所述支撐軸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之間的移動。
[0018]所述離合器移動部可包括:旋轉體(rotary body),設置于所述麻醉機主體的與所述空腔殼體耦合的區域中,并通過所述空腔殼體的所述載入/卸除力矩而在橫切所述麻醉機主體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旋轉;以及秋千桿,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秋千桿借助所述旋轉體(rotary body)的旋轉使所述離合器在與所述旋轉體(rotary body)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動,所述第一端部由所述旋轉體進行保持及支撐,所述第二端部則由所述離合器進行保持及支撐。
[0019]所述旋轉體(rotary body)可包括:旋轉體(rotat1n body),具有中心區域及外圓周,所述中心區域被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穿透,所述外圓周設置有一對彼此相對的保持槽以用于保持所述空腔殼體;以及連接部,設置于所述旋轉體(rotat1n body)的一偵牝且所述秋千桿的第一端部穿透所述連接部并保持至所述連接部。
[0020]所述秋千桿可包括秋千軸,所述秋千軸支撐所述秋千桿,以使所述秋千桿的兩個端部可在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動。
[0021]所述動力提供部可包括:動力提供體,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且所述旋轉軸耦合至所述動力提供體以進行相對旋轉;以及連接器,用于連接所述動力提供體與所述外部動力裝置。
[0022]所述麻醉機主體可包括:第一框架,所述動力提供部的所述旋轉軸穿過所述第一框架并安裝至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可拆卸地耦合至所述第一框架。
[0023]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可包括按壓軸,所述按壓軸在所述麻醉機主體內直直地前后移動。
[0024]止擋器導槽可沿所述麻醉機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麻醉機主體的內壁上,且止擋器可設置于所述按壓軸中,沿所述止擋器導槽移動,且在被所述止擋器導槽保持及支撐的同時限制所述按壓軸的移動距離。
[0025]所述無痛麻醉機還可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設置于所述麻醉機主體與所述按壓軸之間并支撐所述按壓軸的滑動移動。
[0026]所述麻醉機主體可設置有安裝槽,所述空腔殼體的耦合突出部被插入所述安裝槽中,以及所述空腔殼體由所述旋轉體(rotat1n body)的所述保持槽保持并經由所述安裝槽而耦合至所述保持槽。
[0027]所述外部動力裝置可包括牙科綜合治療裝置座椅的低速轉角馬達。
[0028][有利效果]
[0029]根據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痛麻醉機,所述無痛麻醉機可解決常規無痛麻醉機無法阻止馬達的反力矩被傳遞至驅動軸且因此無法迅速更換空腔的問題,進而允許空腔迅速被更換且為輕巧及方便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示意性地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痛麻醉機的透視圖;
[0031]圖2為圖1所示無痛麻醉機的局部分解透視圖;
[0032]圖3為示意性地顯示在圖1所示無痛麻醉機中空腔殼體耦合至麻醉機主體的狀態的視圖;
[0033]圖4為示意性地顯示在圖2所示無痛麻醉機中動力提供部連接至麻醉機主體的狀態的視圖;
[0034]圖5為動力提供部連接至外部動力裝置并工作的狀態的視圖;
[0035]圖6為圖2所示“A”的放大圖;
[0036]圖7為圖2所示“B”的放大圖;
[0037]圖8至圖11為依序顯示空腔殼體的載入力矩操縱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以使動力可自動力提供部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的狀態的視圖;以及
[0038]圖12為示意性地顯示圖1所示無痛麻醉機的使用狀態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為獲得對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以及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所實現的目標的充分理解,請參照用于例示本實用新型各優選實施例的附圖。
[0040]下文中,將通過參照附圖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各優選實施例來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為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將省略關于公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說明。
[0041]圖1為示意性地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痛麻醉機的透視圖,圖2為圖1所示無痛麻醉機的局部分解透視圖,圖3為示意性地顯示在圖1所示無痛麻醉機中空腔殼體耦合至麻醉機主體的狀態的視圖,圖4為示意性地顯示在圖2所示無痛麻醉機中動力提供部連接至麻醉機主體的狀態的視圖,圖5為顯示動力提供部連接至外部動力裝置并工作的狀態的視圖,圖6為圖2所示“A”的放大圖,以及圖7為圖2所示“B”的放大圖。
[0042]如本文所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的無痛麻醉機I包括:麻醉機主體100,所述麻醉機主體與由麻醉流體填充的空腔殼體A耦合;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相對于麻醉機主體100活動地設置,并提供用于排放麻醉流體的壓力;動力提供部300,連接至麻醉機主體100,并提供使麻醉流體排放壓力部200相對于麻醉機主體100相對移動所需的動力;以及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用于連接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與動力提供部300以將動力自動力提供部300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或者釋放所述動力以允許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自由移動。
[0043]麻醉機主體100與其中容納麻醉流體的空腔殼體A耦合。如圖1及圖2所示,在麻醉機主體100中,第一框架110與第二框架120通過螺紋耦合方法耦合,以使第一框架110與第二框架120可彼此分離開。因此,可通過將第一框架110與第二框架120彼此分離開而容易地更換及修理容納于麻醉機主體100中的組件。
[0044]此外,如圖2所示,在麻醉機主體100的某一內部區域中設置有空間100a,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的大部分組件布置于空間10a中,且在空間10a的下側設置有稍后將詳細闡述的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的移動通道100b。參見圖2,移動通道10b的前端部是開口的,以使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移動至麻醉機主體100的外部,而移動通道10b的后端部則被S封住。
[0045]此外,如圖2所示,移動通道10b沿麻醉機主體100的長度方向包括止擋器導槽10d0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稍后加以闡述)的止擋器210保持于止擋器導槽10d中且由止擋器導槽10d支撐,進而限制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的直線移動。
[0046]同時,在麻醉機主體100的正面區域中設置有安裝槽100c,空腔殼體A的耦合突出部Al如圖3所示插入安裝槽10c中。安裝槽10c與旋轉體450 (稍后加以闡述)的保持槽451a連通。因此,空腔殼體A的耦合突出部Al可通過空腔殼體A的旋轉操作而保持于旋轉體450的保持槽451a中并耦合至保持槽451a。
[0047]根據此實例性實施例,空腔殼體A的耦合突出部Al保持于麻醉機主體100的安裝槽10c及旋轉體450的保持槽451a中且耦合至安裝槽10c及保持槽451a,以使空腔殼體A可容易被載入及卸除。此外,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安裝槽10c及保持槽451a可如圖3所示分別沿相反的方向成對地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的內壁及旋轉體450上。
[0048]此外,麻醉機主體100如圖2所示設置有秋千桿容納槽100e,秋千桿容納槽10e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與空間10a連通,所述第二端部與移動通道10b連通且容納秋千桿460 (稍后加以闡述)。
[0049]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如圖2所示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的移動通道10b中以被插入與麻醉機主體100耦合的空腔殼體A中,并在被插入耦合至麻醉機主體100的空腔殼體A中時提供用于排放麻醉流體的壓力。
[0050]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可為在麻醉機主體100的移動通道10b內前后移動的按壓軸。如圖2所示,在按壓軸的后端部中設置有止擋器210。止擋器210沿麻醉機主體100的止擋器導槽10d前后移動,且保持于止擋器導槽10d中并由止擋器導槽10d支撐,進而限制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 (即,按壓軸)的移動距離且因此阻止按壓軸朝麻醉機主體100的外部分離開。
[0051]如圖1及圖2所示,動力提供部300連接至麻醉機主體100且自外部動力裝置P (參見圖5)接收動力,進而提供使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相對于麻醉機主體100相對移動所需的動力。
[0052]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如圖2及圖4所示,動力提供部300相對于麻醉機主體100可旋轉地設置,且包括:旋轉軸310,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連接至外部動力裝置P(參見圖5)且由外部動力裝置P驅動以前后移動;動力提供體320,耦合至麻醉機主體100且允許旋轉軸310相對旋轉;以及連接器330,用于連接動力提供體320與外部動力裝置P。
[0053]如圖5所示,動力提供部300的連接器33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上端部插入動力提供體320的外圓周中且螺紋耦合并連接至麻醉機主體100,所述下端部裝配至并連接至外部動力裝置P。
[0054]同時,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連接器330可設計成符合反角手持件(contra anglehandpiece)國際標準。
[0055]下面,將參照圖5示意性地闡述動力提供部300的操作狀態。
[0056]首先,此實例性實施例中的外部動力裝置P可為牙科診所中廣泛普及的牙科綜合治療裝置座椅(unit chaire,圖中未顯出)的低速轉角馬達。外部動力裝置P的低速轉角馬達與支撐軸432之間的連接可如圖5所示通過經由耦合環C耦合低速轉角馬達的動力傳動軸Pl與支撐軸432的下端部來達成。
[0057]如果低速轉角馬達與動力提供部300的旋轉軸310連接,則低速轉角馬達的動力傳動軸Pl的力矩傳遞至動力提供部300的旋轉軸310,進而使旋轉軸310旋轉。當旋轉軸310旋轉時,耦合至旋轉軸310的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的驅動齒輪410也旋轉。
[0058]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連接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與動力提供部300以將動力自動力提供部300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或者釋放所述連接以允許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自由移動。結果,存在儲存麻醉流體的空腔殼體A可在不干涉插入空腔殼體A中的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的情況下方便地被更換的優點。
[0059]現在,將詳細闡述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如圖2所示,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包括:驅動齒輪410,耦合至旋轉軸310 ;齒條420,設置于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中;離合器430,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中并可在其中驅動齒輪410與齒條420連接的連接位置與其中驅動齒輪410與齒條420之間的連接被釋放的釋放位置之間移動;以及離合器移動部440,用于通過耦合至麻醉機主體100的空腔殼體A的載入/卸除力矩來將離合器430移動至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其中之一。
[0060]如圖2所示,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的驅動齒輪410可包括三個組件,所述三個組件欲耦合至動力提供部300的旋轉軸310以便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中的任一位置處容易地與離合器430的小齒輪431嚙合。
[0061]如圖2所示,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的離合器430包括:小齒輪431,與驅動齒輪410嚙合;支撐軸432,耦合至小齒輪431,支撐小齒輪431,并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之間移動;以及支撐軸支撐部433,用于支撐支撐軸432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之間的移動。
[0062]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支撐軸支撐部433可設置為具有“[”形狀的板。支撐軸支撐部433設置有支撐孔433a,秋千桿460的第一端部(稍后加以闡述)插入并保持于支撐孔433a中。
[0063]如圖2及圖3所示,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的離合器移動部440包括:旋轉體450,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的與空腔殼體A耦合的區域中,并通過空腔殼體A的載入/卸除力矩而在橫切麻醉機主體100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旋轉;以及秋千桿460,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并用于使離合器430通過旋轉體450的旋轉而在與旋轉體450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動,所述第一端部由旋轉體450進行保持及支撐,所述第二端部則由離合器430的支撐孔433a進行保持及支撐。
[0064]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旋轉體450包括:旋轉體451,具有中心區域及外圓周,所述中心區域被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穿透,所述外圓周設置有一對彼此相對的保持槽451a以用于保持空腔殼體A ;以及連接部452,設置于旋轉體451的一側,且秋千桿460的第一端部穿透連接部452并保持至連接部452。
[0065]此外,秋千桿460在中心區域中設置有秋千軸461 (參見圖2),所述秋千軸支撐秋千桿460,以使秋千桿460的兩個端部可在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動。
[0066]參照圖8至圖11,將依序闡述:空腔殼體A的載入力矩操縱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以使動力可自動力提供部300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
[0067]首先,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自動力提供部300傳遞的動力被在空腔殼體A加載至麻醉機主體100時所產生的力矩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且傳遞至動力提供部300的動力不被在空腔殼體A自麻醉機主體100卸除時所產生的反向力矩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
[0068]如圖8所示,在由麻醉流體填充的空腔殼體A加載至麻醉機主體100之前,旋轉體450的連接部452與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垂直對準。
[0069]在此種狀態下,如圖9所示,空腔殼體A保持并耦合至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中的旋轉體450。具體而言,設置于空腔殼體A中的耦合突出部Al插穿過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中的安裝槽10c且接著插入與安裝槽10c對準的旋轉體450的保持槽451a中。在空腔殼體A的耦合突出部Al插入麻醉機主體100的安裝槽10c及旋轉體450的保持槽451a中的狀態下,秋千桿460的前端部由旋轉體450的連接部452進行保持及支撐,且秋千桿460及連接部452的中心設置于同一垂直線上。
[0070]此外,驅動齒輪410與離合器430的小齒輪431嚙合,但小齒輪431不與齒條420嚙合,以使驅動齒輪410的力矩無法傳遞至齒條420。
[0071]接下來,如圖10所示,當空腔殼體A以預定角度逆時針旋轉時,旋轉體450的連接部452也逆時針(即,沿空腔殼體A的旋轉方向)旋轉。當連接部452逆時針旋轉時,由連接部452保持并支撐的秋千桿460的前端部逆時針(即,向右)移動。此外,秋千桿460的中心區域也由秋千軸461支撐于麻醉機主體100中,且秋千桿460的后端部向左(即,沿與所述前端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
[0072]當秋千桿460的后端部向左移動時,由秋千桿460保持并支撐的離合器430也向左移動,且因此,小齒輪431也移動以與齒條420嚙合。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提供三個驅動齒輪410,且因此,即使小齒輪431向左移動也保持小齒輪431與驅動齒輪410之間的嚙入口 ο
[0073]最后,當外部動力裝置P ( S卩,低速轉角馬達)受到驅動時,低速轉角馬達的驅動動力經由動力提供部300傳遞至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400的驅動齒輪410,且傳遞至驅動齒輪410的驅動動力如圖11所示經由小齒輪431傳遞至齒條420,進而使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向前移動。
[0074]當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向前移動且插入空腔殼體A中時,對空腔殼體A中所填充的麻醉流體加壓以使麻醉流體可被排放,進而將麻醉流體注入患者體內。
[0075]此外,傳遞至動力提供部300的動力以與前述說明相反的順序釋放。簡言之,當耦合至麻醉機主體100的空腔殼體A順時針旋轉以卸除空腔殼體A時,旋轉體450也順時針旋轉,且因此由旋轉體450保持并支撐的秋千桿460的前端部向左(即,順時針地)移動。
[0076]當秋千桿460的前端部向左移動時,秋千桿460的后端部通過前述秋千軸461向右移動且離合器430也向右移動。因此,離合器430的小齒輪與齒條420之間的嚙合被釋放,以使自動力提供部300傳遞的動力及驅動齒輪410中剩余的力矩無法傳遞至齒條420。
[0077]因此,當空腔殼體A自麻醉機主體100卸除以更換空腔殼體A時,傳遞至插入空腔殼體A中的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的動力或剩余動力被切斷,以停止移動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并不再干涉與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嚙合的小齒輪431,進而具有使空腔殼體A容易更換的優點。
[0078]同時,此實例性實施例還可包括如圖2所示設置于麻醉機主體100與按壓軸之間并支撐按壓軸的滑動移動的套管500。
[0079]圖12為示意性地顯示圖1所示無痛麻醉機的使用狀態的視圖。
[0080]下面,將參照圖12來闡述無痛麻醉機I的使用狀態。
[0081]在此實例性實施例中,無痛麻醉機I沒有內置電池且使用自牙科綜合治療裝置座椅(圖中未顯出)的低速轉角馬達(即,外部動力裝置P)提供的動力,進而具有比常規麻醉機輕的優點。
[0082]首先,此實例性實施例中的無痛麻醉機I與外部動力裝置P經由動力提供部300連接,且接著由麻醉流體填充的空腔殼體A耦合至麻醉機主體100。在這里,空腔殼體A的耦合可在外部動力裝置P的連接之前預先執行。
[0083]當空腔殼體A耦合至麻醉機主體100時,空腔殼體A的力矩使離合器移動部440如上所述移動離合器430,并使驅動齒輪410與小齒輪431及齒條420相互嚙合,以使自低速轉換馬達提供的動力可傳遞至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并使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可插入空腔殼體A中,進而對空腔殼體A中所填充的麻醉流體加壓。
[0084]空腔殼體A中所填充的麻醉流體通過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的壓力而自空腔殼體A向外排放,且因此經由注射針或林格氏軟管(Ringer' s hose)注入患者體內。
[0085]如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例性實施例的無痛麻醉機I具有如下優點:無內置電池或諸如此類的重量,因為其采用外部動力裝置P (即,牙科綜合治療裝置座椅的低速轉角馬達)的動力;通過將空腔殼體A載入至麻醉機主體100及自麻醉機主體100卸除空腔殼體A的力矩而與動力連接或自動力釋放;以及使空腔殼體A容易更換,因為在卸除空腔殼體A時不存在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200的干涉。
[0086]雖然已參照本實用新型各優選實施例具體顯示并闡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可在形式及細節上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而此并非背離隨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精神及范圍。
[0087][工業適用性]
[0088]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醫療裝置或醫療設備行業。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麻醉機主體,用于儲存麻醉流體的空腔殼體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的內部; 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活動地設置以被插入所述空腔殼體中,用于在被插入所述空腔殼體中時提供壓力來排放所述麻醉流體; 動力提供部,連接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用于提供使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移動所需的動力;以及 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用于連接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與所述動力提供部,以將動力自所述動力提供部傳遞至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或者用于釋放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與所述動力提供部之間的連接以允許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靈活地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提供部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相對于所述麻醉機主體可旋轉地設置并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連接至外部動力裝置并由所述外部動力裝置驅動以前后旋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連接及釋放單元包括: 驅動齒輪,耦合至所述旋轉軸; 齒條,設置于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中; 離合器,設置于所述麻醉機主體中,所述離合器能在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齒條的連接位置之間移動,并能在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齒條之間連接的釋放位置被釋放;以及 離合器移動部,用于通過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的所述空腔殼體的載入/卸除力矩來將所述離合器移動至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其中之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包括: 小齒輪,用于嚙合所述驅動齒輪; 支撐軸,用于耦合并支撐所述小齒輪,并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之間移動;以及 支撐軸支撐部,用于支撐所述支撐軸在所述連接位置與所述釋放位置之間的移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移動部包括: 旋轉體,設置于所述麻醉機主體與所述空腔殼體耦合的區域中,并通過所述空腔殼體的所述載入/卸除力矩而在橫切所述麻醉機主體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旋轉;以及 秋千桿,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秋千桿借助所述旋轉體的旋轉使所述離合器在與所述旋轉體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動,所述第一端部由所述旋轉體進行保持及支撐,所述第二端部則由所述離合器進行保持及支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體包括: 旋轉體,具有中心區域及外圓周,所述中心區域被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穿透,所述外圓周設置有一對彼此相對的保持槽以用于保持所述空腔殼體;以及 連接部,設置于所述旋轉體的一側,且所述秋千桿的第一端部穿透所述連接部并保持至所述連接部。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秋千桿包括秋千軸,所述秋千軸支撐所述秋千桿,以使所述秋千桿的兩個端部能在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動。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提供部包括: 動力提供體,耦合至所述麻醉機主體,且所述旋轉軸耦合至所述動力提供體以進行相對旋轉;以及 連接器,用于連接所述動力提供體與所述外部動力裝置。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機主體包括: 第一框架,所述動力提供部的所述旋轉軸穿透所述第一框架并安裝至所述第一框架;以及 第二框架,可拆卸地耦合至所述第一框架。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流體排放加壓部包括按壓軸,所述按壓軸在所述麻醉機主體內直直地前后移動。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麻醉機主體的內壁上沿所述麻醉機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止擋器導槽,以及在所述按壓軸中設置有止擋器,所述止擋器沿所述止擋器導槽移動,并在被所述止擋器導槽保持及支撐的同時限制所述按壓軸的移動距離。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設置于所述麻醉機主體與所述按壓軸之間并支撐所述按壓軸的滑動移動。
13.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麻醉機主體設置有安裝槽,所述空腔殼體的耦合突出部被插入所述安裝槽中,以及 所述空腔殼體由所述旋轉體的所述保持槽保持,并經由所述安裝槽而耦合至所述保持槽。
1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痛麻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動力裝置包括牙科綜合治療裝置座椅的低速轉角馬達。
【文檔編號】A61M5/20GK203935468SQ201290000866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樸洸范, 文炫壹 申請人:美佳境植牙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