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
背景技術:
小兒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咳嗽的產生,是由于當異物、刺激性氣體、呼吸道內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時,沖動通過傳入神經纖維傳到延髓咳嗽中樞,引起咳嗽。引起小兒咳嗽的原因很多,對小兒咳嗽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查明咳嗽原因,對癥治療,對小兒咳嗽的治療西藥副作用大,不易給小兒服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該藥物由中藥組成具有消炎止咳化痰,補中理氣的功效,對小兒咳嗽的治療可以起到見效快、副作用小、不易復發的目的。本發明的藥 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半夏 2 10 杏仁2 10 紫宛 6 30 白術 2 10 獲茶 2 10 桂枝2 10 陳皮2 10甘草2 10。優選的,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半夏 5 8 杏仁5 8 紫宛 15 22 白術 5 8
獲茶 5 8桂枝5 8 陳皮 5 8甘草5 8。可以將上述藥物組合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口服劑型,如丸劑、片劑、散劑等,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膠囊劑。將本發明藥物制成膠囊劑的具體制備方法是:
1)、將上述藥物按所述重量份數混合均勻加水煎煮,加水量為藥物重量的2 4倍,提取I 3次,每次0.5 1.5小時;
2)、合并上述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以上(60°C)的稠膏,
3)、將稠膏在60 80°C下減壓干燥,粉碎成80 100目的藥粉,添加常規藥物輔料,按常規方法制成膠囊劑。中醫認為小孩五臟六腑發育不健全,肺臟尤其的嬌嫩,呼吸道的解剖結構還有它的保護屏障的功能,都是不完善的,隨著孩子生長發育逐漸完善,孩子越小功能發育的越差一些,所以就特別容易引起外邪侵襲人體,或者是病毒或者是細菌,特別容易侵犯小的孩子,所以孩子就容易引起咳嗽。所以治療原則為消炎止咳化痰、補中理氣。本發明組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杏仁祛痰止咳平喘,下氣開痹,和中益氣;紫宛治風寒咳嗽氣喘;白術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桂枝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陳皮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甘草益氣補中,潤肺止咳。諸藥合用相加互補、協同作用,消炎止咳化痰,補中理氣,用于小兒咳嗽的治療,具有見效快、無副作用的特點。
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199例小兒咳嗽患者對本發明藥物的療效進行了臨床觀察,199例中男性98例、女性101例,年齡最小0歲,最大3歲,病程最短I個月,最長3個月。將199例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02人,對照組97人。所選患者以咳嗽為主要癥狀,咳嗽持續時間超過兩周,排除支原體感染和過敏等病因。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本發明藥物的膠囊劑進行治療,每日服用2次,每次3粒;
對照組采用小兒化痰止咳顆粒進行治療,每日I次,每次I袋。療效標準
治愈:咳嗽、痰及臨床體征消失,有效:咳嗽減輕,痰量減少,無效:咳嗽、痰無好轉甚至加重。兩組病例治療后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表1兩組病例治療后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半夏 2 10 杏仁2 10 紫宛 6 30 白術 2 10 獲茶 2 10 桂枝2 10 陳皮2 10甘草2 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半夏 5 8 杏仁5 8 紫宛 15 22 白術 5 8 獲茶 5 8桂枝 5 8 陳皮 5 8甘草5 8。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小兒咳嗽的藥物,取精選、清水洗凈的半夏、杏仁、紫宛、白術、茯苓、桂枝、陳皮、甘草,將上述藥物混合均勻加水煎煮,加水量為藥物重量的2~4倍,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上述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以上(60℃)的稠膏,將稠膏在60~80℃下減壓干燥,粉碎成80~100目的藥粉,添加常規藥物輔料,按常規方法制成膠囊劑。該藥物由中藥組成具有消炎止咳化痰,補中理氣的功效,對小兒咳嗽的治療可以起到見效快、副作用小、不易復發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P11/14GK103071005SQ20131003345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
發明者賈晉科 申請人:長治縣國藥居大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