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干。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內如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和腳的外側面的疼痛。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炎)原因不明,臨床比較少見。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由于鄰近病變的壓迫或刺激引起,又分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經痛,分別指受壓部位是在神經根還是在神經干。根性多見,病因以椎間盤突出最常見,其他病因有椎管內腫瘤、椎體轉移病、腰椎結核、腰椎管狹窄等;干性可由骶髂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髖關節炎、臀部外傷、糖尿病等所致。治療方法就是診斷坐骨神經痛的發病原因及屬類然后確定治療方案。通常對癥選用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雙氯酚酸等治療藥物和輔助治療。目前,市場上并無行之有效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特效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研制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治療周期短、治療不復發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紅花8-11份、骨碎補2-7份、三七1-5份、枸杞子13-18份、覆盆子10-15份、黨參7-9份、英絲子6_10份、五味子8_12 份、熟地5_8份、川牛膝19-24份、淫羊藿10-14份、杜仲29-36份、全蝎23-28份、茴香27-31份、土鱉蟲1_5份,川續斷1_5份。其中原料重量最佳配比為:紅花9份、骨碎補5份、三七3份、枸杞子15份、覆盆子13份、黨參8份、菟絲子8份、五味子9份、熟地6份、川牛膝21份、淫羊藿12份、杜仲32份、全蝎20份、茴香29份、土鱉蟲3份,川續斷3份。本發明是基于中國中醫學對坐骨神經痛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就和祖制的藥物組分進行研制的。所選用的各個藥物組分的主要功用如下:紅花:活血通徑、散瘀止痛。骨碎補:補腎,活血,止血。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枸杞子:滋腎潤肺,堅筋耐老,補益筋骨,除風去虛,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覆盆子:安和臟腑,強陰建陽,溫中益力,療勞損風虛。黨參:補中益氣,補氣益血。菟絲子:清熱解毒,涼血利水,治濕熱。五味子:滋腎斂肺,收汗澀精,暖五臟,下清水腫。熟地:通血脈,益氣力,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治腰膝痿弱,勞傷風痹。川牛膝:生用散瘀血,消癰腫;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淫羊藿: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治筋骨攣急,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杜仲: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全蝎:祛風,止痙,通絡,解毒。茴香:溫腎散寒,和胃理氣。土鱉蟲:破瘀血,續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川續斷:強筋骨、續筋接骨、活血祛瘀。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將所述藥物原料洗凈,涼干,烘干,粉碎,攪拌,得藥物粉劑;加入適量的蜂蜜攪拌均勻,制成蜜丸劑,殺菌消毒,每千克藥物原料制成60丸(每粒蜜丸含中藥15克),本發明的中藥的服用方法為:口服每日兩次,早晚各一次,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溫開水送下,每次的攝入量為2粒,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本發明的功能及主治。功能為通筋活絡、補益筋骨、壯腰健腎,調陰補陽、活血消腫、解毒鎮痛。主治坐骨神經痛,并且對腰肌勞損、腎虧腰疼、下肢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臨床試驗,本發明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隨機試驗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用藥30天為一個療程,設計為兩個療程。結果在第一個療程內為臨床控制4例,顯效9例,有效15例,顯效率43%,總有效率達93%。并且跟蹤2-3年,不再復發。說明本發明治療坐骨神經痛有治療效果好,治療周期短、治療不復發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原料組成為:紅花8克、骨碎補2克、三七I克、枸杞子13克、覆盆子10克、黨參7克、菟絲子6克、五味子8克、熟地5克、川牛膝19克、淫羊藿10克、杜仲29克、全蝎23克、茴香27克、土鱉蟲I克,川續斷I克。將所述藥物原料洗凈,涼干,烘干,粉碎,攪拌,得藥物粉劑;另加入500克的蜂蜜攪拌均勻制成1000克/60粒密丸劑。用法與用量:每日兩次,每次2丸,開水沖服,30天為一療程。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原料組成為:紅花11克、骨碎補7克、三七5克、枸杞子18克、覆盆子15克、黨參9克、菟絲子10克、五味子12克、熟地8克、川牛膝24克、淫羊藿14克、杜仲36克、全蝎28克、茴香31克、土鱉蟲5克,川續斷5克。將所述藥物原料洗凈,涼干,烘干,粉碎,攪拌,得藥物粉劑;另加入500克的蜂蜜攪拌均勻制成1000克/60粒密丸劑。用法與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一袋,開水沖服,30天為一療程。 實施例3本實施例的原料組成為:紅花9克、骨碎補5克、三七3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3克、黨參8克、菟絲子8克、五味子9克、熟地6克、川牛膝21克、淫羊藿12克、杜仲32克、全蝎20克、茴香29克、土鱉蟲3克,川續斷3克。將所述藥物原料洗凈,涼干,烘干,粉碎,攪拌,得藥物粉劑;另加入500克的蜂蜜攪拌均勻制成1000克/60粒密丸劑。用法與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一袋,開水沖服,30天為一療程。典型病例:趙平,女,30歲,平頂山人,被診斷為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單側。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在服用本發明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一個療程后病癥減輕,連續服用3個療程后,疼痛徹底消失,癥狀痊愈。
王新民,男,58歲,平頂山人,2008年9月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在服用本發明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一個療程后病癥減輕,連續服用2個療程后,疼痛徹底消失,癥狀痊愈后未有復發。馬謙,男,42歲,漢族,平頂山人,2009年2月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在服用本發明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一個療程后病癥減輕,連續服用2個療程后,疼痛徹底消失,癥狀痊愈后未 有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制劑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紅花8-11份、骨碎補2-7份、三七1-5份、枸杞子13-18份、覆盆子10-15份、黨參7-9份、英絲子6_10份、五味子8_12份、熟地5_8份、川牛膝19-24份、淫羊藿10-14份、杜仲29-36份、全蝎23-28份、茴香27-31份、土鱉蟲1-5份,川續斷1-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紅花9份、骨碎補5份、三七3份、枸杞子15份、覆盆子13份、黨參8份、菟絲子8份、五味子9份、熟地6份、川牛膝21份、淫羊藿12份、杜仲32份、全蝎20份、茴香29份、土鱉蟲3份,川續 斷3份。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紅花8-11份、骨碎補2-7份、三七1-5份、枸杞子13-18份、覆盆子10-15份、黨參7-9份、菟絲子6-10份、五味子8-12份、熟地5-8份、川牛膝19-24份、淫羊藿10-14份、杜仲29-36份、全蝎23-28份、茴香27-31份、土鱉蟲1-5份,川續斷1-5份。本發明對于治療坐骨神經痛具有治療效果好,治療周期短、治療不復發的治療效果。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3110742SQ20131005425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0日
發明者張媛媛 申請人: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