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鱉白底板病的中藥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鱉用中藥劑,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鱉白底板病的中藥劑。
背景技術:
黃河口鱉(中華鱉),白底板病也叫出血性腸道壞死病,其病原是由細菌引發的疾病,該病傳染性強,發病高峰季節在5 8月份。其癥狀是:病鱉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夜晚靜伏于食臺或岸邊,可見病鱉腹甲、口腔呈蒼白色,活動遲緩,攝食量明顯下降,剖檢會看到肝臟呈土黃色或暗黑色,胰臟糜爛,腸道無物,胃腸失血發白,部分胃腸穿孔充血糜爛。現有的防治方法是一般采用預防,具體如下:定期在飼料中添加0.5%的維生素C和2%的免疫多糖,增強自身免疫力。并在管理中注意水溫調節,盡量減少溫差反應。定期進行水體調節和水體消毒,每15天用生石灰30克/立方米全池潑灑,使池塘水偏堿性。而得病后,一般采用的治療方法是:用二溴海因0.2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連用3次,每次間隔3天。或投喂藥餌,用復方新諾明劑量為0.2毫克/千克體重,第2 6天劑量減半,7天為I個療程。其解決的是由于維生素缺乏和免疫多糖缺乏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在實際操作中,并非都是上述原因引起的白底板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治療鱉白底板病的中藥劑,其治療效果較好,可以明顯對白底板病進行有效的抑制。其技術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劑制成:
荊芥9-11份、防風9-11份、川彎9-11份、蕪;活9-11份、獨活9_11份、蔓荊子13-17份、白芷9-11份、前胡9-11份、桔梗9-11份、杏仁9-11份、陳皮9_11份、甘草5_7份。優選地,本發明由以下較佳的重量份的中藥制劑制成:
荊芥10份、防風10份、川芎10份、羌活10份、獨活10份、蔓荊子15份、白芷10份、前胡10份、桔梗10份、杏仁10份、陳皮10份、甘草6份。荊芥:解表散風,透疹,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后血暈。主治感冒寒熱,頭痛,目癢,咽痛,咳嗽,麻疹,風疹,癰瘡,準將,吐血,血塊血,便血,崩漏,產后中風、血暈。防風: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川彎: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獨活:功能主治祛風勝濕;散 寒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蔓荊子: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于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白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燥濕止帶。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前胡:疏散風熱;降氣化痰。桔梗: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杏仁:治療諸瘡腫痛:杏仁去皮研濾取膏入輕粉、麻油調搽不拘大人小兒。陳皮:理氣開胃燥濕化痰治脾胃病。甘草: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采用維生素和抗生素治療,本發明采用中醫治療的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對白底板病進行有效的抑制,減輕了鱉的死亡數量,減少了養殖戶的損失,從而提聞養殖戶的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劑制成:
荊芥9克、防風9克、川芎9克、羌活9克、獨活9克、蔓荊子13克、白芷9克、前胡9克、桔梗9克、杏仁9克 、陳皮9克、甘草5克。實施例2,本發明由以下重量克的中藥制劑制成:
荊芥11克、防風11克、川芎11克、羌活11克、獨活11克、蔓荊子17克、白芷11克、前胡11克、桔梗11克、杏仁11克、陳皮11克、甘草7克。實施例3:
優選地,本發明由以下較佳的重量克的中藥制劑制成:
荊芥10克、防風10克、川彎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蔓荊子15克、白芷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陳皮10克、甘草6克。具體使用方法是:
放入養殖池之前5小時用清水浸泡上述實施例的中藥劑,再用文火煎汁,取汁拌料,開始3天后,投喂利巴韋林粉,每公斤料0.5克氟苯尼考粉,用中藥汁水調勻拌料,每天上午投喂一次,連喂7天為I療程,停藥7天后續第2療程,同時水體用三氯異氰尿酸粉0.5ppm消毒,連續消毒2天,消毒3天后連續2天用EM菌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畝0.5公斤,同時池塘增氧。(其中,EM菌為一種混合菌一般包括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等有益菌類,可用于食品添加,養殖病害防治,污水治理等等)
甲魚池塘發病實例
2012年6月13日,2號池與5號池突發疾病,死亡率驟然上升,癥狀為病鱉頭頸伸長,全身松軟水腫,底板貧血狀發白,有時口鼻流血水,爬到岸邊死亡,解剖有凝固血塊,病鱉為腹腔積水,肌肉蒼白無力,腸道充血或直腸壁壞死,雄性生殖器脫出體外。經診斷疑似白底板病。后采用上述實施例的中藥劑治療,效果良好。具體通過實驗池與對照池對比區別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鱉白底板病的中藥劑,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劑制成: 荊芥9-11份、防風9-11份、川彎9-11份、蕪;活9-11份、獨活9_11份、蔓荊子13-17份、白芷9-11份、前胡9-11份、桔梗9-11份、杏仁9-11份、陳皮9_11份、甘草5_7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鱉白底板病的中藥劑,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劑制成:荊芥10份、防風10份、川彎10份、羌活10份、獨活10份、蔓荊子15份、白芷10份、前胡10份、桔梗1 0份、杏仁10份、陳皮10份、甘草6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鱉用中藥劑,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鱉白底板病的中藥劑。其技術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劑制成荊芥9-11份、防風9-11份、川芎9-11份、羌活9-11份、獨活9-11份、蔓荊子13-17份、白芷9-11份、前胡9-11份、桔梗9-11份、杏仁9-11份、陳皮9-11份、甘草5-7份。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采用維生素和抗生素治療,本發明采用中醫治療的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對白底板病進行有效的抑制,減輕了鱉的死亡數量,減少了養殖戶的損失,從而提高養殖戶的效益。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3202923SQ20131008325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郭靜, 榮若貴, 榮海龍 申請人:東營市黃河口鱉原種繁育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