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21784閱讀:2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理機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對行動不便的病人進行護理工作非常復雜,主要是病人的大小便處理的問題,即使有陪護人員的幫助,對大小便失去控制的病人,大小便排泄的不確定性給病人造成諸多痛苦,同時也給陪護人員帶來清潔的困難,另外還造成病房空氣污濁,不利于病人的健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機構越來越多的使用智能護理機來照顧病患。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10265666.1公開了一種智能護理機,其上的排便收集座在進行收集大小便時與人體接觸的地方都是硅膠制成,其它產品可能采用乳膠,導致透氣性不佳,再加上該排便收集座穿在人體身上是個密封的環境,且用水沖洗人體的皮膚和排便收集座時,雖然有烘干的功能,但是烘干效果不佳,導致使用者皮膚長期暴露在相對比較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細菌,也容易使患者身體長褥瘡。目前市面上的排便收集座都是用硬的塑料制成,患者在使用的過程中身體突出的部位長時間受壓,受壓的部位由于血液循環不通暢,再加上暴露于潮濕的環境中,也很容易使患者身體長褥瘡。同時由于患者排入排便收集座內的大便是通過高的負壓吸附到污物桶,由于負壓的作用很容易使硬質集便器壓迫人體,也能導致患者局部血液循環不通暢,使患者身體長褥瘡。身體長褥瘡后, 周圍皮膚容易潰爛,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解決如何提高護理機產品的透氣性能同時避免患者受壓的部位由于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使患者身體長褥瘡的技術問題。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包括排便收集器、控制裝置;排便收集器包括穿戴部、人體貼合部;人體貼合部包括貼合在穿戴部上的單個彈性氣圈墊或由二個以上相互間隔排氣的彈性氣圈墊組成的氣圈墊組、與氣圈墊導通并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充氣管,氣圈墊另一端同樣連接控制裝置;所述單個氣圈墊設置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所述氣圈墊組由相互貫通的上、下氣圈墊組成,上、下氣圈墊的排氣口的朝向存在交集。所述單個氣圈墊貼合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呈U型,該U型氣圈墊的外表面設有排氣孔,該排氣孔分布在該U型氣圈墊開口處相對的彎曲部分。所述上氣圈墊左下部設有上排氣口,下氣圈墊左上端設有下排氣口,上排氣口的朝向與下排氣口的朝向存在交集。所述氣圈墊表面設置人體接觸層,該人體接觸層采用抗菌材料或合成樹脂紡織物制成。所述抗菌材料為無紡布或醫用棉布或木紙漿。所述排便收集器還包括第一固定帶、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前部上,第二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后部上,其中,在第一固定帶上設有魔術貼;排便收集器還包括有可拉伸支撐部,該支撐部兩端均與穿戴部連接;氣圈墊的體積從穿戴部前段到后端逐漸減小。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包括排便收集器、控制裝置;排便收集器包括穿戴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人體貼合部;人體貼合部包括貼合在穿戴部上的單個彈性氣圈墊或由二個以上相互間隔排氣的彈性氣圈墊組成的氣圈墊組、與氣圈墊導通并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充氣管,氣圈墊另一端同樣連接控制裝置;所述單個氣圈墊設置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所述氣圈墊組由相互貫通的相同形狀的成對稱設置的上、下氣圈墊組成,該氣圈墊包括有與穿戴前部和穿戴后部接觸的頂壁、兩個與頂壁相連朝向成相對的弧形壁,這兩個弧形壁頂端存在間隙,其中朝外的弧形壁其上具有透氣口。所述單個氣圈墊貼合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呈U型,該U型氣圈墊的外表面設有排氣孔,該排氣孔分布在該U型氣圈墊開口處相對的彎曲部分。所述氣圈墊表面設置人體接觸層,該人體接觸層采用抗菌材料或合成樹脂紡織物制成,所述抗菌材料為無紡布或醫用棉布或木紙漿。所述排便收集器還包括第一固定帶、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前部上,第二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后部上,其中,在第一固定帶上設有魔術貼;排便收集器還包括有可拉伸支撐部,該支撐部兩端均與穿戴部連接;氣圈墊的體積從穿戴部前段到后端逐漸減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設有人體貼合部,該貼合部上設有彈性氣圈墊,該氣圈墊通過充氣管與控制裝置連接,當需要增加給患者病變的部位增加透氣性能時,使氣圈墊充氣不完全,從而使得氣圈墊與人體之間產生間隙,從而增加透氣性能,而且采用的使彈性的氣圈墊,這樣不會壓迫病人的身體,從而使病人的血液循環通暢。

2、在氣圈墊內側的外表面上加工有排氣孔,這樣進一步提高通風效果。

3、當采用由二個以上彈性氣圈墊組成的氣圈墊組時,可對其中的氣圈墊進行間隔排氣,交替進行的排氣會給人體起到通風通氣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患者身體長褥瘡。4、由于上透氣口的朝向與下透氣口的朝向存在交集。這樣透氣口噴出的氣流就會相互碰撞進而運動到各個方向,從而對患者的各個部位進行干燥,不會留下盲點。5、由于氣圈墊包括有與穿戴前部和穿戴后部接觸的頂壁、兩個與頂壁相連朝向成相對的弧形壁,這兩個弧形壁頂端存在間隙,其中朝外的弧形壁其上具有進氣口,這種特殊的形狀能夠將從充氣管內的氣流連同外界的空氣流一起進入到裝置內部,能夠起到增加空氣流量的作用,從而顯著提高干燥效果。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 圖2是兩個氣圈墊的上、下透氣口存在排氣孔交集的示意 圖3是兩個氣圈墊另一種布置方式的不意 圖中1.排便收集座、11.穿戴前部、12.穿戴后部、13.支撐部、14.人體貼合部、
141.氣圈墊、1411.排氣孔、1412.頂壁、1413.外弧形壁、1414.內弧形壁、1415.進氣口、
142.第一固定帶、143.第二固定帶、144.充氣管、2.連接管道、21.液體輸送管、22.氣體輸送管、23.污物輸送管、3.主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考圖1,圖中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包括一個排便收集座1、一個與排便收集座I相連的連接管道2及一個與連接管道2相連的作為控制裝置的主機3。排便收集座I包括穿戴部、連接穿戴部的支撐部13以及設置在穿戴部上的用于增強人體與穿戴部的貼合能力起到通風透氣性,防止生褥瘡的人體貼合部14。該穿戴部可分為置于使用者前側的穿戴前部U、置于使用者后側的穿戴后部12。穿戴前部11與穿戴后部12成相對布置且連為一體。穿戴前部11穿戴于使用者下體前部,的穿戴后部12穿戴于使用者臀部,在自然狀態下,相互靠攏,其連接的部分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拉和按,以供不同體型的使用者穿戴,穿戴前部11外表面設有硬質的PC罩。支撐部13位于穿戴前部11與人體大腿內側接觸的部位,連接人體貼合部14,且左右對稱布置,支撐部13分開的兩個部件之間的距離可以拉伸,能適應不同體型的穿戴者。為了保證使用者大小便后能及時的沖洗,以及烘干臀部,排便收集座I內部還設有出風口,大小便清洗噴嘴以及大小便感應系統。穿戴前部11、穿戴后部12、支撐部13、出風口,大小便清洗噴嘴以及大小便感應系統的具體結構可參考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10265666.1公開的內容,在此不再過多描述,下面重點描述人體貼合部14。人體貼合部14成整體性的安裝于穿戴前部11和穿戴后部12上面,其包括一條以上的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氣圈墊141、圖1中顯示的是兩條;一個第一固定帶142、一個第二固定帶143以及一個為氣圈墊141進行充氣的充氣管144。上述氣圈墊141在與人體密切接觸的部位可以附著一層采用抗菌材料或合成樹脂紡織物制成的人體接觸層,其中,抗菌材料可以采用無紡布或醫用棉布或木紙漿。當氣圈墊141采用一個時,該氣圈墊141可以單獨安裝在穿戴前部11或者穿戴后部12的邊緣,避免穿戴 前部11和穿戴后部12與使用者直接接觸;也可以一部分安裝在穿戴前部11上,另一部分安裝在穿戴后部12上;從而實現全部包裹或者局部包裹。該單個氣圈墊141呈U型,該U型氣圈墊的外表面設有排氣孔1411,該排氣孔1411分布在該U型氣圈墊開口處相對的彎曲部分。當氣圈墊141采用至少2個時,如圖1中采用了 2個,這2個氣圈墊141將硬質的穿戴前部11和硬質的穿戴后部12連接成一體。各個氣圈墊141各自的橫截面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采用半徑相同或者半徑不同的圓柱形氣圈墊141,優選半徑不同的圓柱形氣圈墊141從而可提高透氣性能。這2個氣圈墊為橫向的平行布置。上述描述的氣圈墊141是一個連續的閉合體,其安裝在穿戴前部和穿戴后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由于氣圈墊141與人體接觸,該氣圈墊141由較軟的,透氣性好且對人體無毒無害的材料制成,這樣當排便器內部形成負壓時,氣圈墊就會發生變形,進而不會壓迫病人的身體。氣圈墊141整體成管狀柱體,如條形、柱狀、梯臺狀或者其它的圓滑過渡,無明顯凸出的棱角,對人體不會產生傷害的形狀,具體形狀不限于本實施例中,具體可根據需要具體選擇。如氣圈墊的體積從穿戴后部12與臀部相對應的部分逐漸向穿戴前部11與臀部相對應的部分逐漸減小,用于增加使用者臀部的排便收集座I的接觸面積,以降低使用者臀部的壓強。請參考圖2,圖中的氣圈墊組由相互貫通的上、下氣圈墊141組成,上氣圈墊141左下部設有上排氣口 1411,下氣圈墊左上端設有下排氣口 1411,上排氣口 1411的朝向與下排氣口 1411的朝向存在交集。請參考圖3,圖中的氣圈墊組是另一種結構的組合,其由相互貫通的相同形狀的成對稱設置的上、下氣圈墊141組成,該氣圈墊包括有與穿戴前部11和穿戴后部12接觸的頂壁1412、兩個與頂壁1412相連朝向成相對的外弧形壁1413和內弧形壁1414,這兩個弧形壁頂端成鉤狀并相互之間存在間隙,其中朝外的外弧形壁其上具有進氣口 1415。這種特殊的形狀由發明人偶然發現的,其會從充氣管144內導出的氣流在外弧形壁1413和內弧形壁1414圍成的空間內形成風壓,氣流隨著間隙流出并將外界空氣引流至氣流方向,起到增加風量的作用,提高干燥效果。第一固定帶142、第二固定帶143可以將排便收集座I固定在使用者身上,第一固定帶142和第二固定帶143與氣圈墊141可采用同種材質。第一固定帶142上面設置有魔術貼,可以通過魔術貼與第二固定帶143相粘連,從而起到固定使用者的效果。當使用者穿上排便收集座I時,主機3通過充氣管144給氣圈墊141充氣,使原先沒有氣的氣圈墊141充氣脹起來,與人體皮膚接觸,起到密封大小便收集座I的作用,防止大小便和水溢出來污染使用者的病床和衣物。當主機3感應到患者大小便,主機3運行,氣圈墊141在負壓的條件下,會由原先的飽滿狀態變成非飽滿狀態與患者的身體接觸,降低了負壓對人體的壓力,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褥瘡的作用。由于排便收集座I長時間穿在人體身上,氣圈墊141里的氣會不間斷的排氣,由于一條以上的氣圈墊141不是同時進行排氣的,這種交替進行的排氣就會給人體起到通風換氣的作用,從而有效的防止了患者身體長褥瘡。當然,為了能達到更好的通風效果,氣圈墊141朝內的外表面上還可以設置排氣孔1411。排氣孔1411可以 將人體和大小便收集座I之間形成的密封空間內進行有效的空氣對流,當主機3給大、小便及人體進行烘干時,可以很好的將水分帶出到外界大氣中。連接管道2包括用于沖洗的液體輸送管21、用于烘干的氣體輸送管22、用于排出大小便的污物輸送管23。主機3主要是為大小便排便收集座I提供清洗的水、烘干的氣體以、收集排便收集座I的污物以及控制裝置,這些裝置屬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都十分了解的,故未在圖中顯示。主機3與排便收集座I通過液體輸送管21、氣體輸送管22以及污物輸送管23相連通。具體的原理如下:
將使用者通過第一固定帶142和第二固定帶143固定于排便收集座I上面,主機3通過充氣管144給氣圈墊141充氣,使原先沒有氣的氣圈墊141充氣脹起來,與人體皮膚接觸,起到密封大小便收集座I的作用,防止大小便和水溢出來污染使用者的病床和衣物。當主機3感應到患者大小便時,主機3就運行,其中液體輸送管21就會通過排便收集座I內的噴嘴對大小便以及使用的臀部進行沖洗,沖洗完的大小便就會通過污物輸送管23輸送到主機3內的污物收集裝置,沖洗完之后主機3就會啟動烘干裝置,此時氣體就會通過氣體輸送管22以及排便收集座I內的出風口對使用者的臀部以及排便收集座I內進行烘干處理,保證使用者的臀部以及排便收集座I內的干爽。當主機3感應到大小便的時候,氣圈墊141在負壓的條件下,會由原先的飽滿狀態變成非飽滿狀態與患者的身體接觸,降低了負壓對人體的壓力,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褥瘡的作用。由于排便收集座I長時間穿在人體身上,氣圈墊141里的氣會不間斷的排氣,由于一條以上的氣圈墊141不是同時進行排氣的,這種交替進行的排氣會使得一條以上的氣圈墊141之間存在空隙,給人體起到通風換氣的作用,從而有效的防止了患者身體長褥瘡。當然,為了能達到更好的通風效果,氣圈墊141的上面還可以設置排氣孔1411,對人體和排便收集座I進行進一步的烘干,通風,透氣。總之,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 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包括排便收集器、控制裝置;排便收集器包括穿戴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人體貼合部;人體貼合部包括貼合在穿戴部上的單個彈性氣圈墊或由二個以上相互間隔排氣的彈性氣圈墊組成的氣圈墊組、與氣圈墊導通并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充氣管,氣圈墊另一端同樣連接控制裝置;所述單個氣圈墊設置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所述氣圈墊組由相互貫通的上、下氣圈墊組成,上、下氣圈墊的排氣口的朝向存在交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個氣圈墊貼合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呈U型,該U型氣圈墊的外表面設有排氣孔,該排氣孔分布在該U型氣圈墊開口處相對的彎曲部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氣圈墊左下部設有上排氣口,下氣圈墊左上端設有下排氣口,上排氣口的朝向與下排氣口的朝向存在交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圈墊表面設置人體接觸層,該人體接觸層采用抗菌材料或合成樹脂紡織物制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材料為無紡布或醫用棉布或木紙漿。
6.如權利要求5中任意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收集器還包括第一固定帶、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前部上,第二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后部上,其中,在第一固定帶上設有魔術貼;排便收集器還包括有可拉伸支撐部,該支撐部兩端均與穿戴部連接;氣圈墊的體積從穿戴部前段到后端逐漸減小。
7.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包括排便收集器、控制裝置;排便收集器包括穿戴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人體貼合部;人體貼合部包括貼合在穿戴部上的單個彈性氣圈墊或由二個以上相互間隔排氣的彈性氣圈墊組成的氣圈墊組、與氣圈墊導通并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充氣管,氣圈墊另一端同樣連接控制裝置;所述單個氣圈墊設置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所述氣圈墊組由相互貫通的相同形狀的成對稱設置的上、下氣圈墊組成,該氣圈墊包括有與穿戴前部和穿戴后部接觸的頂壁、兩個與頂壁相連朝向成相對的弧形壁,這兩個弧形壁頂端存在間隙,其中朝外的弧形壁其上具有透氣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個氣圈墊貼合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呈 U型,該U型氣圈墊的外表面設有排氣孔,該排氣孔分布在該U型氣圈墊開口處相對的彎曲部分。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圈墊表面設置人體接觸層,該人體接觸層采用抗菌材料或合成樹脂紡織物制成,所述抗菌材料為無紡布或醫用棉布或木紙漿。
10.如權利要求9中任意所述的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收集器還包括第一固定帶、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前部上,第二固定帶固定在穿戴后部上,其中,在第一固定帶上設有魔術貼;排便收集器還包括有可拉伸支撐部,該支撐部兩端均與穿戴部連接;氣圈墊的體積從穿戴部前段到后端逐漸減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褥瘡智能護理機集便器,包括排便收集器、控制裝置;排便收集器包括穿戴部、人體貼合部;人體貼合部包括貼合在穿戴部上的彈性氣圈墊或由二個以上間隔排氣的彈性氣圈墊組成的氣圈墊組、與氣圈墊導通并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充氣管,氣圈墊另一端同樣連接控制裝置;所述單個氣圈墊設置在穿戴部的外輪廓邊緣內側;所述氣圈墊組由相互貫通的上、下氣圈墊組成,上、下氣圈墊的排氣口的朝向存在交集。本發明可解決如何提高護理機產品的透氣性能同時避免患者受壓的部位由于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使患者身體長褥瘡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A61F5/442GK103142342SQ20131009306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應放天, 應佳偉, 何彩燕 申請人:杭州億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