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痤瘡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化學藥物療法、中草藥植物祛痘療法和光動力學療法。其中化學藥物療法包括以下幾種:一、糖皮質激素法:糖皮質激素本身可以誘發痤瘡,長期使用將使機體免疫力降低,引起其他副作用。二、抗生素法:長期使用抗生素可導致耐藥性和抗生素皮膚損傷。三、水楊酸(果酸)法:水楊酸(果酸)的濃度過高、pH值小、使用時間過長,均可造成皮膚的損傷以及其他副作用。高濃度的水楊 酸(果酸)產品需要醫生指導使用。中草藥植物祛痘療法的理療的周期長,見效慢。光動力學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 F1DT)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的一種新的治療惡性腫瘤的方法。其對腫瘤有相對的選擇特異性,能定向地消滅原發和復發腫瘤,很少損傷正常組織,毒副作用小;使患者免受全身麻醉的危險性、以及用簡單的局部麻醉下也可以做手術,且簡單易行。光動力學治療機制是氧分子、外面露出光(光子)、對光起敏感反應的物質(光敏感劑)之間的綜合化學反應所派生的單線態氧氣(singlet oxygen)或者自由基(free radical)通過破壞各種病變部位和癌細胞,而治療腫瘤的方法,該方法已成功地應用于膀胱癌、食管癌、支氣管癌、口腔癌、皮膚癌、鼻咽癌、肋膜間皮癌、肝癌、喉癌、乳腺癌以及腦癌等腫瘤的治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過程中,光敏劑作為能量的載體和反應的橋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艾拉-光動力祛痘:具有很強的副作用,不可避免地出現皮膚紅腫,起泡,還要求24小時避光等。該方法只能在皮膚科專業醫生控制下使用,不能成為日化線和專業線的祛痘產品。近年來,也將光動力學療法應用于痤瘡治療領域,光敏劑主要是5-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 acid, ALA)。這種光敏劑具有很強的副作用,經常出現皮膚紅腫,起泡,治療后還需要24小時避光。使用該光敏劑的光動力學療法只能在皮膚科專業醫生嚴格控制下使用,不能作為患者日常使用。目前,急需一種見效快、副作用小、可重復使用的、對皮膚損害小的痤瘡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副作用小、見效快的應用于痤瘡治療的光敏劑。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將氨基酸酞菁鋅或其衍生物或它們的有機和無機鹽應用于治療痤瘡領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光敏劑為氨基酸酞菁鋅或其衍生物,或它們的有機和無機鹽,將其在痤瘡治療的光動力學療法中用做光敏劑。所述痤瘡治療方法采用光動力學療法,包括:將包括所述光敏劑的組合物經光激發后作用于痤瘡。所述光敏劑的組合物包括光敏劑和其他輔助制劑。所述光敏劑具有靶向性,對目標病菌具有靶向攻擊性,特定能量的光子激發光敏劑靶分子,光敏劑靶分子將能量傳遞給氧分子,高能量的氧分子殺滅相鄰的目標病菌丙酸痤瘡丙酸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來治療痤瘡。所述光敏劑在所述包括光敏劑的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000001 99.99%,優選 0.000001 0.0025%。所述光敏劑具有下列化學結構式I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為,所述光敏劑為氨基酸酞菁鋅或其衍生物,或它們的有機和無機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劑具有下列化學結構式I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痤瘡治療方法采用光動力學療法,包括:將包括所述光敏劑的組合物經光激發后作用于痤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劑在所述包括光敏劑的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0OOOOl 99.99%。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劑在所述包括光敏劑的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000001 0.0025%。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光敏劑的組合物是生物體內或生物體外的。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發包括光敏劑的組合物的光是紫外線或可視光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發包括光敏劑的組合物的光是紅光。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長范圍是 280nm-1000nm。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強度是 I 100J/CM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涉及一種光敏劑在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光敏劑為氨基酸酞菁鋅或其衍生物,或它們的有機和無機鹽,將其在痤瘡治療的光動力學療法中用做光敏劑。所述光敏劑具有靶向性,對目標病菌具有靶向攻擊性,特定能量的光子激發光敏劑靶分子,光敏劑靶分子將能量傳遞給氧分子,高能量的氧分子殺滅相鄰的目標病菌痤瘡丙酸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來治療痤瘡。本發明用于治療痤瘡效果好,且不含抗生素、不含激素、不產生耐藥性、副作用小、安全無毒且經濟實用;能高效快速殺死誘導痤瘡發生的丙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治療痤瘡,復原皮膚,但不損壞正常細胞;有效藥物用量小,滅殺痤瘡致病菌的效果強。
文檔編號A61K31/409GK103143015SQ20131009747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5日
發明者林帆 申請人:北京嘉華吉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