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圍的結締組織、腹膜發生炎癥,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根據疾病的病程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愈,或者患者體質較差,疾病遷延所致,也可無急性盆腔炎病史,如沙眼衣原體感軟所致的輸卵管炎。臨床表現以反復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等為主,可伴有月經不調、不孕等癥狀。近年來,慢性盆腔炎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該病病程較長,易復發,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中醫古籍中無盆腔炎之名,根據其臨床癥狀,可散見于“婦人腹痛”、“帶下病”、“月經不調”,“不孕”、“癮瘕”等病癥中。中醫學認為其主要病機是氣滯血瘀,濕熱之邪乘虛入侵,瘀積胞官,阻滯氣血,不通則痛,故瘀血是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基礎。臨床上表現虛證或虛中夾實、虛實兼夾之證。本病病機關鍵與濕、熱、氣、血密切相關,治療應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利濕為主。目前西醫治療慢性盆腔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激素及物理療法,但療效都不明顯,而且長期使用抗生素易致耐藥菌產生及兩重感染等多種弊端。中醫毒副作用小,療效卓著,通過標本兼治,達到抗菌消炎,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改善組織微循環,中醫藥對于癥狀的改善有令人鼓舞的臨床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對于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價格低廉的特點。本發明選擇敗醬草、蒲公英、當歸、大血藤、丹參、連翹、赤芍、生薏苡仁、三棱、莪術、澤蘭、皂角刺、土茯苓、肉桂、熟大黃、苦參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使之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利濕排膿的功效,從而能夠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本發明中藥物的作用:
其中:
敗醬草:為敗醬科草本植物黃花和白花敗醬的帶根全草。性味辛、苦,微寒。歸肝、胃、大腸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敗醬草有降低神經系統興奮作用,治療輸卵管不暢所致不孕。蒲公英:蒲公英又稱尿床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 mongoIicum Hand.Mazz.、堿地蒲公英To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甘,微苦,寒。入陽明和太陰經。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蒲公英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性味甘、辛、苦,溫。歸肝、心、脾經。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當歸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催眠、鎮痛 、麻醉等作用。當歸有抗菌、消炎作用。
大血藤: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et wils.的干燥藤莖。性味苦,平。入肝、大腸經。功效:敗毒消癰,活血通絡,祛風殺蟲,抑菌作用。丹參: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植物丹參Salvia miI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經。功效: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丹參制劑中含有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對體外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有抑制作用。《云南中草藥選》:活血散瘀,鎮靜止痛。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子宮出血,吐血,乳腺炎,癰腫。連翅:為木犀科植物連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實。性味苦,微寒。入心、肺、小腸經。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賀氏痢疾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赤茍:為毛茛科植物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1.或川赤茍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酸、苦,涼。入肝、脾經。功效:清熱涼血,散瘀止痛。茍藥水-醇提取物有顯著鎮靜作用。《滇南本草》:瀉脾火,降氣,行血,破瘀,散血塊,止腹痛,退血熱,攻癰瘡,治疥癩。生薏該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該(Coix lachryma-jobi L)的干燥成熟種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功效: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薏苡仁能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活血調經、止痛、利尿、消水腫的作用。三棱:為黑三棱科植物三棱Spa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塊莖。性味辛、苦,平。歸肝、脾經。功效:破血,行氣,消積止痛。《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脈不調,心腹痛,落胎,消惡血,補勞,通月經,治氣脹,消撲損瘀血,產后腹痛、血運并宿血不下。莪術:為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廣西莪術Curcuma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ng 或溫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莖。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功效:破血,行氣解郁,祛瘀,止痛。功效與三棱相似,但溫通力較大,可治療血滯經閉腹痛、腹部包塊、積聚。抗菌作用:莪術揮發油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β -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的生長。澤蘭:為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笑(地瓜兒苗)Lycopus lu-cidus Turcz.或硬毛地笑(毛葉地瓜兒苗)L.1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全草。性味微溫,苦、辛。歸肝、脾經。功效:活血化瘀,行水消腫。皂角刺: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性味辛,溫。歸肺、肝經。功效:活血祛風,消腫排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土獲考::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莖。性味甘、淡,平。歸肝、胃、脾經。功效:解毒,除濕,利關節。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性味大熱,辛、甘。歸腎、脾、心、肝經。功效:發汗解肌,溫通經脈,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桂皮醛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宮充血,顯示通經作用。《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補五勞七傷,通九竅,利關節,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風痹骨節攣縮,續筋骨,生肌肉。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剛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
熟大黃:為寥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切厚片或塊,酒蒸熟。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功效: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性味苦,寒。歸肝、腎、大腸、小腸、膀胱、心、膀胱經。功效:清熱燥濕,殺蟲,利尿。苦參醚提物及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本發明藥物原料用量是經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原料用量為在下述重量份范圍都具有較好的療效:敗醬草10-20份、蒲公英15-25份、當歸13-23份、大血藤25-35份、丹參25-35份、連翹10-20份、赤芍10-20份、生薏苡仁25-35份、三棱10-20份、莪術10-20份、澤蘭10-20份、皂角刺19-29份、土茯苓15-25份、肉桂3_9份、熟大黃6_12份、苦參7-17份。其中優選為:敗醬草15份、蒲公英20份、當歸18份、大血藤30份、丹參30份、連翹15份、赤芍15份、生薏苡仁30份、三棱15份、莪術15份、澤蘭15份、皂角刺24份、土茯茶20份、肉桂6份、熟大黃9份、苦參12份。本發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制備工藝,可制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如丸劑、散劑、片劑、膠 囊劑、顆粒劑、糖漿劑、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將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狀混合均勻制成散劑沖服;可以用水煎,經過濾得濾液,加入防腐劑制成口服液;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服用湯劑。本發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利濕排膿等功效,且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價格低廉,據對臨床100例患者觀察統計,使用本發明藥物一個療程總有效率87 %,兩個療程總有效率96%。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敗醬草10-20份、蒲公英15-25份、當歸13-23份、大血藤25_35份、丹參25-35份、連翹10-20份、赤芍10-20份、生薏苡仁25-35份、三棱10-20份、莪術10-20份、澤蘭10-20份、皂角刺19-29份、土茯苓15-25份、肉桂3_9份、熟大黃6_12份、苦參7_17份。實施例二、敗醬草15份、蒲公英20份、當歸18份、大血藤30份、丹參30份、連翅15份、赤芍15份、生薏苡仁30份、三棱15份、莪術15份、澤蘭15份、皂角刺24份、土茯苓20份、肉桂6份、熟大黃9份、苦參12份。實施例三、敗醬草10-20份、蒲公英15-25份、當歸13_23份、大血藤25_35份、丹參25-35份、連翹10-20份、赤芍10-20份、生薏苡仁25-35份、三棱10-20份、莪術10-20份、澤蘭10-20份、皂角刺19-29份、土茯苓15-25份、肉桂3_9份、熟大黃6_12份、苦參7_17份。下面是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統計資料:
一、一般資料
收治患者共100例,平均年齡33歲。二、中西醫診斷標準:
1、有急性盆炎病史。2、臨床表現有慢性炎癥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引起反復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后及月經前后加劇。3、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經增多,卵巢功能損害時可有月經失調,輸卵管粘連時可致不孕。4、體征:子宮常呈后位,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若為輸卵管炎時,則在子宮一側或兩側可觸到增粗的條索狀物,壓痛、有時可觸到炎性包塊。5、B超顯示盆腔有炎性包塊,腹腔鏡檢查示有明顯炎癥、粘連或積液。6、除外盆腔充血或闊韌帶內靜脈曲張等疾病。三、治療方法
按照本發明藥物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一日劑量),水煎,過濾去渣,早晚各服一次,10日為一個療程。四、療效評定標準:
1、痊愈:治療后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酸脹痛等癥狀消失,婦檢及理化檢查正常,停藥I個月未復發;
2、有效:治療后下腹墜脹及腰骶酸脹痛等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婦檢及理化檢查明顯改善;
3、無效:下腹墜脹及腰骶酸脹無明顯減輕或有加重,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無明顯改善或加重。五、治療結果統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敗醬草10-20份、蒲公英15-25份、當歸13-23份、大血藤25-35份、丹參25-35份、連翹10-20份、赤芍10-20份、生薏苡仁25-35份、三棱10-20份、莪術10-20份、澤蘭10-20份、皂角刺19-29份、土茯苓15-25份、肉桂3_9份、熟大黃6_12份、苦參7_17份。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敗醬草15份、蒲公英20份、當歸18份、大血藤30份、丹參30份、連翹15份、赤芍15份、生薏苡仁30份、三棱15份、莪術15份、澤蘭15份、皂角刺24份、土茯苓20份、肉桂6份、熟大黃9份、苦 參12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敗醬草、蒲公英、當歸、大血藤、丹參、連翹、赤芍、生薏苡仁、三棱、莪術、澤蘭、皂角刺、土茯苓、肉桂、熟大黃、苦參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利濕排膿的功效,能夠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3191375SQ20131013633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9日
發明者張金梅 申請人:張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