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具有內建擊發單元的一本體與可置換的一取血針作為人類指尖或其他部位微血管采樣之用,本體前端設有一可拆卸的前蓋,且前蓋是由一外殼體與一定位件相互套設而成,用以可滑動地容設取血針,還具有一避震結構設于定位件與外殼體之間。因此,當取血針被擊發單元擊發而移動時,取血針的前端碰撞到定位件的擋止部時會停止前進,并瞬間反轉其移動方向,此時取血針前端碰撞定位件所產生的各方向震動能量,將大部分或全部會由避震結構吸收,因而用戶采血時遭受的震幅大幅減少,進而使用者的疼痛感降到最低。
【專利說明】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與人體體表血液取樣裝置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能大幅降低取血針(Lancet)進入與退出人體體表皮膚過程中的震動,讓使用者所遭受的疼痛感降到最低。
【背景技術】
[0002]糖尿病或慢性病患者在進行血液檢驗時,通常會利用一采血裝置中的取血針去刺穿受測者的皮膚,使受測者流出少量血液后加以收集并進行檢測,現有的采血裝置通常具有一筆狀的本體,一可置換的取血針及一可拆卸以利安裝取血針的前蓋,該取血針具有一針頭,安置于該本體內部的移動機構上,在移動至定點時,該針頭能夠突出該前蓋以刺穿受測者的皮膚達到一定深度后返回。
[0003]對于受測者而言,采血的過程越快速越能減輕受測者的心理負擔與恐懼,因此,現有的采血裝置會利用該本體內的擊發單元的推桿來迅速擊發該取血針,使該取血針能夠快速地移動而突出該本體的前蓋。然而,除了取血針高速穿過受測者皮膚所產生的痛楚之外,當取血針高速穿過受測者的皮膚到達最深處時,取血針與本體的定位件將會碰撞而產生最大震動,引致取血針會瞬間反轉退出,也造成受刺者在取血針進入皮膚最深處感受到強烈的疼痛感,同時也會擴大受刺者被穿刺的傷口,對于傷口愈合能力較弱的老年人而言更是一大痛苦。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前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通過避震結構能夠吸收取血針在進出人體皮膚內及反轉移動瞬間過程中所產生的震動,有效減輕受測者的疼痛感,也避免受測者所受穿刺傷口的擴大。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采血裝置,具有一本體及一前蓋設于該本體前端,該前蓋是由一外殼體與一中空的定位件相互套設而成,以可移動地容納一取血針在定位件內部,以及一避震結構設于定位件與外殼體之間。
[0006]因此,當取血裝置利用取血針進行血液采樣作業時,取血針的運動能量將會傳遞到定位件,避震結構可以提供適度的彈性而作為阻尼器(Shock Absorber),利用阻尼(Damping)特性來大幅減緩取血針移動及瞬間反向過程中的振動,使取血針的震動減小而達到接近無痛感的使用效果。
[0007]本發明的較佳設計是,該避震結構為一中空彈性體(Elastic Body)設置于定位件外周,其材質可以選用橡膠(Rubber)或熱塑性彈性材料(Thermoplastic Material)或其他彈性材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
[0009]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0]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剖視圖。
[0011]圖3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剖視圖,其中取血針的針頭突出本體。
[0012]圖3B為第圖3A的局部放大圖。
[0013]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請請參閱圖1至圖3A與圖3B,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采血裝置10包含有一本體20、一取血針30以及避震結構40,要說明的是,以下描述所使用的方向是以一般人的認知所定義,也就是以取血針30突出本體20的方向為前方。
[0015]本體20是設成筆狀,具有一身部,一可拆卸地組裝于該身部前端的前蓋,請參閱圖2,該前蓋具有一固定座22, —外殼體24套合于固定座22,以及一定位件26同軸設置于外殼體24內部,其中,外殼體24前端開設有一出針口 241,該定位件26內部形成有連通該出針口 241的一滑動通道28,且該出針口 241與該滑動通道28是同軸地被設置。具體而言,該滑動通道28的橫截面為圓形,朝遠離該出針口 241方向依序設有一擋止部281、一小徑部282、一錐形部284以及一大徑部286,其中該小徑部282直徑小于該大徑部286,該擋止部281直徑又小于該小徑部282。
[0016]取血針30是可供用戶置換的零件,具有一針頭32與一針座34,針座34可滑動地容設于滑動通道28并受一內建于本體的擊發單元驅動而前后移動,由于擊發單元的具體結構并非本發明的重點,在此不作詳述。
[0017]避震結構40在本實施例為橡膠(Rubber)或熱塑性彈性材料(ThermoplasticMaterial)材質的一中空彈性體,環繞包覆該定位件26的外周面,使定位件26緊密配合于該外殼體24內部,位于定位件26內部的取血針30也能有效定位,并且在取血針30移動時提供均勻而平衡的避震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中空彈性體也可以利用射出成型等制造方法直接一體成型于定位件上。
[0018]當用戶利用本發明的采血裝置10時,請參閱圖2與圖3A與圖3B,用戶操作擊發單元而驅動取血針30朝向出針口 241移動,取血針30的針座345的前端部341會先穿過滑動通道28的大徑部286,并受到錐形部284的導引而順勢進入小徑部282,之后取血針30沿著該小徑部282的軸向而朝向出針口 241繼續推進,最后針座34前端部341頂抵于該擋止部281而停止,此時該針頭32突出該出針口 241,進而剌入并達到受測者皮膚的最深處。在取血針30的移動過程當中,針座34將會受到滑動通道28的引導,因此取血針30所產生徑向部分的震動與動能將會傳遞到定位件26,最后由避震結構40所吸收。在取血針30前進到使其前端部341與擋止部281接觸時,定位件26將阻止取血針30繼續向前移動而產生巨大的碰撞,由于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的原因,造成定位件26及取血針30產生大幅的震動能量,而此能量會由避震機構40所吸收,以致于使取血針30振動大幅減小,確保取血針的移動過程平順,所以能大幅降低使用者所遭受的疼痛感,甚至接近無痛感的功效。
[0019]請參閱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采血裝置10,其結構大致于前述實施例相同,主要差異在于:避震結構40為二橡膠環41、42,該二橡膠環41、42相間隔的分別套設于定位件26外周面的前段與后段,同樣能夠提供良好的減震功效。補充說明的是,即使取血針30振動源是來自采血裝置10的其他部位,例如來自擊發單元,振動的能量仍將會傳遞到取血針30上,同樣可以利用避震機構40加以吸收而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
[0020]要補充說明的是,當取血針30的針座34移動到小徑部282時,由于小徑部282具有與針座34相近的截面尺寸,而且取血針30的針頭32在此時也即將與人體皮膚接觸,所以特別容易產生震動。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以輕易將前述橡膠環的數量減少為I個,并設置于定位件26的外周面的前段,同樣能發揮避震功效,能針頭32平順地突出外殼體24的一出針口 241,減少撞擊的震動,同時降低使用者的疼痛感。
[0021]本發明通過避震結構的設置,可以吸收取血針快速移動與碰撞時所產生的機械能,大幅減少取血針在人體內部所產生的振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依實際需要而選用避震結構的結構與材質來達到調整阻尼值的目的,例如將避震結構改為環狀排列的彈性柱以提供同樣的使用效果。綜合前述說明,本發明確實能免除使用者所懼怕的疼痛感,有利于采血作業的進行。
【權利要求】
1.一種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具有一本體與設于本體前端的一前蓋,該前蓋由一外殼體與一定位件設于該外殼體內部所組成,用以可滑動地容設一取血針,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一避震結構設于該定位件與該外殼體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避震結構環繞設于該定位件的外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避震結構為一中空彈性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中空彈性體的材質選自橡膠或熱塑性的軟質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避震結構為至少一橡膠環設于該定位件外周面上沿著該取血針前進方向的前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橡膠環的數量為二個,且相間隔地設于該定位件外周面上沿著該取血針前進方向的前段與后段。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中空彈性體包覆于該定位件的外周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中空彈性體是一體成型于該定位件。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具避震結構的采血裝置,其中該外殼體與該定位件是同軸設置,該外殼體具有一出針口,該定位件內部設有一滑動通道且連通該出針口,該滑動通道朝遠離該出針口的方向依序設有一小徑部、一錐形部以及一大徑部。
【文檔編號】A61B5/151GK104414649SQ201310409013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鄭振衡 申請人:衡欣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